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警惕硝酸铵重演悲剧

2005-10-17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湖南省张家界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王保卫

  也许人们还记得罗马尼亚拍摄的《爆炸》这部影片吧?影片中的几例硝酸铵大爆炸真可与原子弹相媲美,其爆炸的威力、冲击波以及破坏程度令人不寒而栗。让我们重温一下几例镜头吧。
  1947年4月6日凌晨,美国德克萨斯城港湾一片宁静,大部分船员正在有条不紊地将硝酸铵往货船上装运,计划运往法国。8:30分,有人突然发现船底舱不知何故冒出了黑烟,火灾发生了。船员们在船长命令下封闭了舱口,随即全体船员撤离到码头上。9:15分,货船象原子弹式地爆炸了,一朵蘑菇云直升天空,船体被炸得粉碎。爆炸的威力掀起10英尺高的浪潮,大火竟将码头水区的海水排干,远在5000英尺以外的建筑物轰然成排倒下。事故造成570多人丧生,3000多人受伤,损失达5000多万美元。
  事隔不到十天(1947年4月16日),一艘从法国开来,并装有一万吨硝酸铵的货船在美国德克萨斯——西基这个被称为化学城的海湾上爆炸了,该城几乎全部毁灭。起初,船员发现船舱里冒出了稀淡的烟雾,继而变黑,于是紧急灭火,但灭火无效,火势猛增。当消防队员赶到,且十条水枪同时猛射也无济于事。燃烧不到40分钟,只听一声巨响,一朵巨大的蘑菇云升上天空,强大的冲击波使得大小建筑物燃烧倒塌,大批生灵被埋葬。熊熊的烈火焚烧了三天三夜,三分之二的街区成为废墟,四分之三的化工企业被葬送。这次爆炸死亡468人,伤者不计其数,该城消防人员无一幸免。事后,美国政府成立调查组对此事故进行了认真调查,其结论令所有的人瞪目结舌;火灾爆炸事故竟是一名船员无意间将一支未燃灭的烟蒂扔进船舱引起的。
  三个月后(1947年7月28日),一艘从美国开到法国布勒斯特港停靠的“利那尔基号”也同样因硝酸铵爆炸而葬身海底,船上的救火人员全部丧生,事故造成100多人死亡,近千人受伤。
  这些活生生的镜头的确令人触目惊心,那么原因在哪里呢?主要是当时人们对硝酸铵的认识还不够,采取的防范措施不力,尤其是火灾预警工作跟不上,再加上火灾发生后灭火经验不足,采取了效果欠佳的蒸汽灭火措施,造成了灭火指挥决策失误,因而酿成了这一幕幕人间惨剧。
  然而,前车之鉴并没有成为后事之师,在当今科学技术比较发达的年代里,这类事故还屡有发生,咱们国外的不说,仅90年代我国就发生了三起有影响的硝酸铵燃烧爆炸事故,令人警醒!
  1993年8月5日,深圳市清水河危险品仓库发生了大爆炸,起因则是仓库内混装了多种化学物品,其中就有大量的硝酸铵。由于天气炎热,混装的硝酸铵与其它化学物品发生反应后发热自燃,继而导致了爆炸事故的发生。这起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4亿元,死伤人员达800多人。
  1994年6月23日凌晨,天津市冶金局铝材厂在加温硝酸铵过程中,因未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操作,致使池内的硝酸铵发生爆炸,与该厂相邻的大部分建筑物被摧毁,造成10人死亡,23人受伤。
  1994年7月28日中年,四川蓬溪县某化肥厂由于管理不善,4名儿童混入了该厂硝酸铵库房背后,利用库房通风洞给灶炉点火烤鱼吃,结果火苗从通风洞引燃了百叶窗,紧接着又引燃了库房内的硝酸铵。所幸地是由于人们的奋力扑救,硝酸铵没有发生爆炸,但却发生了震惊全国的重大人身伤亡事故;参加救火的人由于只顾救火而未穿戴防护用品,致使147人中毒住院抢救,3人抢救无效死亡。
人们不禁发问:硝酸铵为何物?为啥它有那么大的危害性呢?让我们揭开它的神秘面纱,看看它的庐山真面目吧!
  硝酸铵是一种肥效颇高的氮肥,通常是白色固体,当其含有不同杂质时,它的颜色会在灰白色到棕色之间变化。它能溶于水及乙醇、甲醇,一旦溶解水后,能吸收大量的热而使其温度降低,当硝酸铵含水量在3%以上时,就很难燃烧或爆炸。硝酸铵属一级无机氧化物,可以用来制造炸药。在高温下,硝酸铵能以不同方式进行分解,同时放出氨气和剧毒的氮氧化合物N2O、NO、NO2等。由于碰撞等原因,局部硝酸铵温度升至300℃以上时,就有可能引起爆炸。硝酸铵能与任何易燃液体、许多粉状金属特别是铝,以及任何可燃固体形成极强的爆炸混合物。例如硝酸铵与磷、硫、还原剂相混后,能够放出红棕色的氧化氮气体和氧气,极易引起燃烧爆炸。
  既然我们知道了硝酸铵的基本特性,那么为了保证今后不再有类似的惨剧发生,人们必须提高对硝酸铵危险性的认识,加强防范。在生产硝酸铵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办事,不可大意;在装卸运输过程中,不可发生碰撞;在贮存过程中,不可与其它化学物品相混,应独立存放。无论是在生产还是在运输装卸、贮存过程中,人们不得在旁吸烟、用火;生产车间和库房四周要加强安全保卫,严禁明火存在,严禁儿童放烟花爆竹或在四周烧野火。对于生产第一线的职工,要掌握硝酸铵火灾的正确扑救方法,并做到及时、准确地预报火警,快捷地扑灭火灾,以避免硝酸铵在高温下发生爆炸而扩大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