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7月31日8时,浙江省某市化学工业公司合成氨厂造气车间脱硫1号循环槽发生爆炸,事故造成3人死亡,1人重伤,2人轻伤。
一.事故经过
1973年7月31日8时,该厂造气车间脱硫1号循环槽槽体外壁进行除锈防腐,当时有3名工人在循环糟槽盖上用小榔头敲打槽盖上的铁锈,几分钟后循环槽突然发生剧烈爆炸。爆炸时,槽盖西侧入孔处半边的钢板被掀起,将槽盖上的3名工人抛上高空,其中1人被抛至离1号循环槽 55.2米处;1人被抛起后撞在2号脱硫塔外壁10米左右高处;1人落在离1号循环槽16米处,均当场死亡。另外,槽盖上的一块钢板被炸飞出,打在北边脱硫厂房二、三层楼之间的砖墙上,向东掉落到加热器西侧,砸伤1名女工,造成重伤。此外,由于爆炸冲击波震碎脱硫厂房玻璃窗多块,碎玻璃落下时,造成工人轻伤。
二.事故原因
由于脱硫塔中的脱硫液流进循环槽时,溶解态和泡沫态煤气也同时流入循环槽,槽体与大气相通,压力比脱硫塔低。因此,煤气在槽内析出后,与空气混合,逐渐形成具有爆炸危险性的混合气体。当工人用铁榔头除锈时,由于敲打槽盖钢板产生火花,引致爆炸。
三.防范措施
加强全厂含有易爆气体的槽、罐的管理,凡是这类槽、罐,都标明“严禁烟火,严禁敲击”的字样,并加强安全教育,修订和健全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检修、维修票的审批手续,特别是动火证的审批更须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