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消除不安全行为

2008-04-17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事故不断发生,违章不断进行,这是现在中国的国情,也是我们头疼之事,为什么血的教训仍然抹不去内心的炸弹呢?为什么还存在那么多的违章者呢?

  长时间的违章=事故

  那么,预防事故就要从消除违章开始,要想消除违章就要了解违章者的心理。

  违章者有哪些心理呢?总结如下:

  1、侥幸心理

  有些人在几次违章没发生事故之后,便以为永远也出不了事故啦。把几次违章没出事故的偶然性和长期违章迟早要发生事故的必然性混淆。他们总觉得安全规章制度是一种不必要的麻烦,碍手碍脚,认为违章也不一定出事故,这就是侥幸心理。有些人就在这种侥幸思想的支配下,经常违章,直至发生事故

  实例一

  一位圆锯木工锯木板。按规定锯短木板必须使用推板,不准直接用手推。但他嫌不方便,总违章用手推,连续三个月没发生事故。他平均每天违章20次,三个月违章超过1500次。但三个月以后锯掉了大拇指。在这以前他曾有过多次轻微擦伤或割伤。

  由此可见,即使已经有上百次违章没发生事故,也应该消除侥幸心理。虽然1500是个大数字,但三个月在人生中还是很短暂。如果每个季度都锯掉一个大拇指或者别的什么,那么过完几年锯木工还剩什么呢?

  美国保险公司专家W.H.海因里奇曾对不安全行为和轻伤、重伤死亡的比例做过调查统计,统计的结果是300:29:1。换句话说,就是平均每330次不安全行为中有29次受轻伤,1次重伤或死亡。国际劳工组织也做过调查统计,结论是200:20:1。两个数据虽然有差别,但是不安全行为和伤亡事故的比例都是10:1。也就是说,平均10次不安全行为发生一次事故。

  不要让事故发生后才悔恨!

  2、省能心理

  人们嫌麻烦,图省事,总想以较少的能量取得最好的效果。这种心理对技术革新一类工作有积极意义。但在安全操作方面却常常引起不良后果。许多因违章造成的事故,都是在嫌麻烦、图省力、少出汗、走捷径等省能心理状态发生的。

  省能心理加侥幸心理,这是违章事故的主要原因

  操作过程中不要贪图一时的省事,你的安危关系到你家庭的幸福,在上岗前,想想你的家人,在想省事而违反安全原则的时候,同样想想你的家人!

  工作是需要效率,但是效率建立在安全的基础上,为了家人的幸福,做一个安全、高效的员工!

  3、自我表现心理

  有些人越是技术差、经验少,越要自我表现,以改变不被人重视的处境。虽然一知半解,却表现的很自信,有把握,不懂装懂硬充好汉。就像俗语说的半瓶子醋,越是半瓶子醋越摇的哗哗响。真正装满了,好比技术安全知识全面的人,反而不响了。有自我表现心理的人,一叫上劲,或者一有机会,就可能盲目干而违章。

  实例二

  某车间为夏季漏天检修用毡布搭了个棚子。拉成毡布的大绳挨着电线时间长了磨破了电线的绝缘外皮。夜间下雨大绳被淋湿后带电。早晨有人碰触大绳发现有电,向大家发出警告。王某伸出手说:“我去试试”。别人劝阻他不听,还说,“我这手能抗几千电压!”他刚一摸大绳,便因触电后的肌肉痉挛而不能摆脱。他喊了一声“有电!”舌头就硬了,想喊“拉闸”也喊不清楚了。万幸安全员用木棍打断了电线才没有死亡。

  凡想在工作中表现自己的人,必然注意力分散。

  又想做好工作,又想引起别人的注意,以致注意力分配失当,发生失误而违章造成事故。

  万事量力而行,不要因为一时的冲动、逞能而破坏家庭幸福

  4、经验心理

  经验有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直接经验是自己从实践中直接获得的知识,间接经验是在学习中获得的知识。一个人的实践范围很小,不可能事事都依靠直接经验取得知识,重要的是学习。有些人过分的相信直接经验,有时可能却是片面的经验,而成为违章的原因。相反他忽视的安全规程等间接经验,实际确实全面经验。

  实例三

  如某厂煤库安全员,在1月26日还要求全班“扒煤时要注意,天气冷,煤垛已冻上一层,不大工夫就能塌下来。如果不注意,很容易被塌陷的煤埋入漏眼。”但是不到一个月,他又从错误的直接经验中改变了看法,认为即使被煤埋住腿,也不至于发生危险。2月23日,他在漏眼煤堆上违章从外向里扒煤时,煤埋到膝盖,同班人提醒他“危险!”他说不要紧。煤埋到大腿处时,同班人伸出铁锹柄,要拖他上来,他还说不要紧。说话间突然煤和人一起往下沉,很快被煤埋住。虽经奋力抢救,40分钟才把他从煤中挖出来,已窒息死亡。

  习惯性违章,也是经验心理的一种表现。过分相信直接经验的人,听不进别人的劝告,不容易接受新的防护装置或新的操作法。“多少年都是这么干的,也没出事阿!”

  “我师傅就是这么干的,也没出事呀!”这就是习惯性违章。

  请遵守安全规章制度,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要过于信赖错误的经验论,不要拿自己的生命和幸福开玩笑!

  5、从众心理

  这是适应群体生活的一种心理反应,不和大家一致就感到一种压力。例如在煤尘大的场所应该戴防尘口罩。由于看到大家都不戴防尘口罩,有的人不愿意受精神上的孤立,宁肯吸入煤尘也不愿意佩戴防尘口罩。再假如我们公司编织工序需要戴耳塞,大多数人都不戴,那么慢慢的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不佩戴。

  6、逆反心理

  在工人与领导关系紧张的时候,常常产生逆反心理。“你叫我这样做,我偏那样做!”有逆反心理的人,往往气大于理,以致违章造成事故。

  在否谢条件下,有些人在好奇心、好胜心、求知欲、思想偏见的情况下,产生反常心理。例如危险场所挂着“危险!禁止入内”的牌子,有的人却偏偏要进去看看、默摸摸,结果把命送掉。

  7、为赶任务、抢时间违章蛮干

  任务越急,时间越紧,越容易出差错,越要注意安全,越需要专人监护。但实际工作中有时恰恰相反,为赶任务而省略安全措施,为赶时间免去了必要的检查,为人手紧而撤掉监护人员,以致因多人违章而造成重大事故。

  实例四

  1982年10月中旬,北京某造纸厂一位主管基建的副厂长在组织职工迁建三号存料大棚工程中布置校正、上檩、辅瓦楞铁任务时,反复强调要加快施工进度,而对安全不组织研究措施,而是说了一句:“比较高(10米),要注意安全,谁掉下来也受不了。”并责成由设备副科长完成这项任务,不要基建部门插手,完成任务之后,根据情况发点奖金。设备副科长接到任务后,更省事了,不开会就让工人干。工人在10米高处施工,登高作业没有一根脚手架,没有一片安全网,使用安全带还要靠他人拽着,工人感到如履薄冰,心惊胆战,怕危险,不愿意上,都说:“这是玩命,不是施工。”而这位设备副科长用透明度更高的经济手段刺激大家干,说:“上面的活又上面活的钱,下面的活有下面的活的钱。”工人们干到11月12日下午1点30分时,三名在东坡沿檩作业的员工,因檩焊缝开裂,一齐从高处坠落,一人死亡,两人重伤。

  因厂长领导对安全工作只是挂在嘴边,在无措施的情况下,用金钱刺激工人抢工程进度,这是造成一死重伤人身事故的主要原因

  让正在违章的人或是准备违章的人,了解这些我想会对他们有很好的警示,让他们知道违章的直接受害者是他自己和他的家人,让他们不要在事故发生后悔恨,而是在安全中体味生活的快乐与幸福!

  这是我们的责任,我们因为责任而不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