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盐酸导致钢瓶穿孔事故

2009-05-20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案情介绍]  1990年12月9日,上海自来水公司某水厂,一只1000公斤的液氯瓶在近瓶体中部处突然穿了一个6—8毫米的小孔,从瓶内喷出大量酱油状液体和氯气。幸亏及时发现,消防队和有关工厂的专门技术人员赶到现场采取了有效的封堵和消毒措施,受损的液氯瓶立即送某化工厂。在处理池内加入10吨烧碱吸收氯气。从而避免了一起重大事故。

    一只完全符合包装容器制作标准的液氯瓶,是怎么会穿出一个小孔的?酱油状的液体是什么东西?又是怎么生成的?

     [事故原因分析]  自来水公司为净化水质,杀灭有害细菌和微生物,需用氯气作消毒剂。该水厂定点由某化工厂供应液氯瓶。每次空瓶返回后,该化工厂在灌装液氯之前要先将空瓶过磅,灌装后再过磅,这样可以掌握供应液氯的数量,以便结算费用。这只穿孔的空瓶是11月28日从另外一家用户单位返回的。11月30日,该化工厂充装氯气之前将空瓶过磅为594公斤。充装液氯后送水厂。水厂在12月2日将该瓶接上加氯机试运行七分钟,未发现异常状况,随即关闭瓶阀待用。12月9日事故发生。

    这只肇事的液氯瓶经过处理后,事故调查组人员将空瓶过磅为533公斤,空瓶的重量较灌装液氯前的重量少了61公斤!从11月30日到12月9日,短短十天.钢瓶减轻了这么多,直接导致钢瓶重量锐减的原因是什么?这起事故是怎么发生的呢!

    原来,该钢瓶在11月28日以前充氯后,是发运给另外一家自来水厂使用的,这家水厂的加氯机上没有安装防止水倒灌的止逆阀或缓冲装置。按正常操作的要求,液态氯气的钢瓶在使用时,不能全部用完,应当在瓶内留有一定数量的液氯,一般为0.5公斤,使瓶内保持一定的压力。经分析,估计这家工厂使用时没有这样做,而造成瓶内压力减小。这只液氯瓶的氯气用完后,自来水倒灌进了钢瓶。钢瓶返回某化工厂后,在没有认真检验的情况下,被送到车间输入液氯。氯气与水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对瓶体产生严重的腐蚀。尤其是在液态与气态交界处,腐蚀特别严重,导致穿孔。

    盐酸,别名氢氯酸,联合国编号为1789,属第八类•腐蚀品。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无水的氯化氢没有腐蚀性,属有毒类气体危险品,一旦氯化氢溶于水中成为盐酸则成为具有强烈腐蚀性的危险物品。盐酸对大多数金属有强烈腐蚀性,其他与之接触的物质也遭同样结果。盐酸在与金属反应时能放出氢气,从而与空气生成爆炸性混合物。盐酸的蒸气即氯化氢气体有毒。人体吸入后可使呼吸道中的细胞完全变态,造成呼吸器官伤害。当盐酸受热时,氯化氢从水中逸出,在容器内造成相当大的压力,导致容器破裂。

    本案中的钢瓶灌入了一定数量的水后,化工厂没有发觉.将液氯灌入后生成盐酸和次氯酸,盐酸与钢瓶发生化学反应,严重腐蚀了瓶体内壁。经检验,酱油状的液体中三氯化铁含量达33.83%,即是盐酸与钢瓶反应的结果。

    [案例评议]  盐酸,在“三酸二碱”中排行第三,工业用途广泛,医药、染料、纺织、化肥、冶金、玻璃加工、电池、金属清洗、有机合成、照相制版、陶瓷器制作、食品处理、通用试剂等,都需要盐酸。盐酸的危险性不亚于硫酸和硝酸。盐酸的运输量很大。由于其强腐蚀性,所以制作包装容器的材料通常为陶制的耐酸坛、塑料桶、甚至是玻璃瓶。这些材料的坚固程度不高,尽管外有木箱,内有衬垫,但运输中出现撞击、挤压、摔跌等就极容易引起事故。

    在本案中,盐酸并不是原先就存在的,而是在事故发生的过程中产生的。这给我们的启发是:在处理危险货物的相关事宜中(如洒漏品处理、容器清洗、消除灾情险情等),要防止生成新的危险物品,以免产生新的意想不到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