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入罐作业 谨防窒息死亡

2005-11-10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一、事故发生经过

    北京某厂是钢铁连轧污水处理的生产企业,污水处理过程中过滤罐滤料采用石英砂和无烟煤,罐体直径5m,高8m,正常操作中罐为密闭状态,由于在过滤罐下部安装有许多过滤滤帽,在滤帽发生漏料时需要停水检修。

    2002年2月4日,四台过滤罐因滤帽漏滤料而停水检修。2月8日18时30分左右(过滤罐停水72小时后),操作工人在打开其中一个罐罐顶人孔及罐侧开口(为卸滤料而设的)仅20分钟,且无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入罐进行作业时发生了死亡4人的重大死亡事故。

二、事故原因分析

    事故发生后,当地公安部门对尸体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确定为窒息死亡。当地劳动安全部门于事故发生后5小时对发生事故罐中气体进行了采样分析,其中氧气含量为5.05%(正常值为21%),二氧化碳为1.78%(正常值为0.03%);13天后对相同操作条件的另一个过滤罐中气体进行采样分析,其中氧气含量为2.4%,二氧化碳为8.4%,甲烷为1.1%。

    从分析结果可以明确得出,死亡事故的直接原因为罐中气体成分中严重缺氧(研究表明,当吸入空气中氧含量低于18.7%时,开始出现轻度的缺氧反应,当空气中氧含量降至6%以下,即刻出现死亡),造成工人窒息死亡。

    是什么原因造成罐中气体严重缺氧,而二氧化碳、甲烷浓度明显升高的,专家经过对罐中滤料样品采样分析及查阅资料,从多方面分析各种可能性,最后认定是微生物作用的结果。

    由于污水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过滤罐中污水排出后,在滤料表面截留了大量的微生物,罐中适宜的温度、湿度、PH值以及滤料上的油污为微生物的滋生繁殖提供了适宜的条件和营养,在密闭的空间内,经过长时间的繁殖,大量的好氧菌消耗了罐内有限空间气体中的氧气,产生了二氧化碳,大量的厌氧菌产生了二氧化碳及甲烷气体,使罐中气体组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罐中微生物的作用是造成本次事故的间接原因。

 
三、事故教训

    这是一起上到厂方领导,下到操作工人严重缺乏安全知识而引发的事故,其一,污水过滤罐清洗、检修岗位根本没有安全操作规章制度,工人无章可依,只是凭经验操作。事实上,事故发生前的许多次下罐作业也都是在不作通风处理,无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进行的,只是碰巧没有发生事故而已,所以工人认为是安全的。其二,本应只是死亡一人的事故,却死亡了4人。在第一人倒在罐内时,接连3人均是在无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入罐救人的,结果是救不了人反倒把自己的性命也搭上。

    在检查中发现,该厂在建成投产后,未经劳动安全验收审批即投入生产,管理部门对安全工作不重视,操作工人缺乏安全常识,生产过程中没有严格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这些均反映了目前我国部分企业存在的问题。
 
四、防范措施

    1 建设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必须严格遵守《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劳动部第3号令)和《建设项目(工程)职业安全卫生设施和技术措施验收办法》(劳安字[1992]1号)的要求。

    2 加强对企业管理层的安全教育,使之能有效行使国家有关安全的各种规章制度,最大可能的保证生产的安全及职工的健康。

    3 对有危险作业的岗位,制定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为工人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并使其行之有效。

    4 应制定事故应急预案与响应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