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龙会2井发生事故的原因是设计钻井液密度偏低、坐岗制度不落实、发现溢流不及时(从发现溢流至关井仅5min,套压为28MPa)、井控装置质量不合格(套压达到28MPa时,35MPa防喷器半封闸板芯子即被刺坏)及井控装置配置不合理(无备用半封闸板芯子)等。应吸取的教训是:对地质情况不完全清楚的探井,应加强随钻地层压力监测工作,同时,技术措施应详细、有针对性。如何判断可能已钻达高压层,如何循环观察、确认可能已钻达高压层,如何避免可能发生的复杂情况和事故等,均应在设计中详细列出;严格坐岗制度,早发现早关井;对井控装置应加强维修保养,对性能达不到要求的老化装置,应坚决淘汰;对高含硫气井、高压气井,在井控装置配备上,应坚持配备备用的半封闸板;对高含硫井,原则上应尽量避免井筒内充满高含硫气,以防钻杆氢脆断落。
1.基本情况
该井是某石油管理局6076钻井队承钻的一口探井,设计井深4743m,主探石炭系。φ244.5mm套管下至井深3913.3m,井口装置为23-35四通×2+23-35全封+23-35半封+23-35环形。
发生事故时间:1992年1月28日。
钻达层位:茅二。
发生事故井深:4418.50m。
2.事故发生经过
1992年1月28日7:30,用密度为1.75g/cm3、粘度为32s的钻井液钻至井深4418.5m时,发现溢流2m3,出口钻井液密度由1.75g/cm3下降为1.65g/cm3,粘度由32s上升到45s;7:32发出井喷信号,同时停泵上提方钻杆(钻头起至井深4411.50m),打开节流阀,关环形防喷器后,关φ127mm闸板防喷器,当时立压为8MPa,套压为10MPa;7:35关节流阀,打开环形防喷器试关井,这时立压为10MPa,套压为26MPa,在这期间,钻井液液面又涨了7.0m3,溢流量累计达9 cm3;9:45关井,半封防喷器开始刺漏,钻井液喷高5-20m,套压由26MPa下降到24MPa,立压由10MPa降到8.5MPa;10:30半封防喷器严重刺坏,钻井液带气喷出,喷高15-20m,开1#、2#管线放喷,立压由8.5MPa下降为2.5MPa,套压由24MPa下降为11MPa;12:00关环形防喷器,也被刺坏,四条管线放喷;17:10井口一声巨响,小方补心和大方瓦冲出转盘面,井内钻具被H2S脆断(H2S含量为6.15g/cm3),此时井口完全失控。
3.事故处理过程
1月31日用两根胶管线向井内冲水,防止着火,组织抢险物资、器材;2月3日抢接一条长500m的供水管线,安装地面人工提钻具装置,人工提出钻具(方钻杆和1根钻杆),关全封防喷器控制住井口;2月5日清除井场障碍,准备压井液,换φ127mm半封闸板芯子,安装单闸板,换环形防喷器;2月10日实施空井压井,用密度为2.1-2.3g/cm3的压井液172m3压井成功。
后打捞落鱼未果,注水泥后从井深4383m处侧钻至井深5037.34m完钻。时间损失3600h,直接经济损失300万元以上。
4.事故原因分析
(1)钻进中发生溢流,说明钻井液密度偏低,不足以平衡地层压力,欠平衡钻进是井喷的主要原因。
(2)井口装置试压值低,承受不了高压。
(3)储备的高密度钻井液放不出来。
(4)发现溢流后关井不严,再次发生溢流,导致井口压力过高而失控。
5.事故教训
(1)根据实际情况科学设置钻井液密度。
(2)井口试压一定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
(3)对茅口坡地层这一区域性高压产层认识不足。
上一篇:某石油管理局“1.10”井喷事故
下一篇:脚被拌不慎摔倒伤亡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