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以开放之姿拥抱舆论监督 促企业健康发展

2025-03-13   来源:安全文化网    作者:王帅   |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舆论监督的力量愈发强大。它如同一面镜子,真实地映照出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的方方面面。对于企业而言,面对舆论监督,是选择以老大作风一味追责、管控,还是敞开大门,欢迎新媒体融合与新自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

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舆论监督的力量愈发强大。它如同一面镜子,真实地映照出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的方方面面。对于企业而言,面对舆论监督,是选择以“老大作风”一味追责、管控,还是敞开大门,欢迎新媒体融合与新自媒体人走进来,借助监督的力量实现自我提升,这不仅是一种态度的抉择,更是关乎企业长远发展的关键。

曾几何时,部分企业在面对舆论监督时,习惯性地将其视为洪水猛兽。一旦负面报道出现,不是第一时间反思自身问题,查找不足,而是急于追责相关人员,试图通过管控舆论来掩盖问题。这种做法,看似暂时维护了企业的“颜面”,实则是掩耳盗铃。在信息传播如此迅速的今天,纸终究包不住火,问题若不得到真正解决,迟早会再次暴露,而且可能引发更严重的信任危机。

企业要明白,新媒体与新自媒体监督并非恶意抹黑,而是推动企业进步的一股重要力量。媒体人凭借专业的视角和敏锐的洞察力,能够发现企业自身难以察觉的问题。无论是产品质量瑕疵、服务不到位,还是管理上的漏洞,这些问题经新媒体曝光后,看似给企业带来了负面影响,实则为企业提供了改进的契机。比如,曾经有一家知名餐饮企业,因被新媒体曝光后厨卫生问题而遭受舆论谴责。起初,企业管理层也曾想通过公关手段淡化此事,但最终还是选择正视问题,积极整改。他们不仅对后厨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完善了卫生管理制度,还邀请新媒体和消费者代表实地参观监督。经过一番努力,企业不仅挽回了声誉,还因更加严格的管理和优质的服务赢得了更多消费者的信赖,实现了业绩的逆势增长。

欢迎新媒体监督,首先需要企业摒弃“老大作风”。一些企业领导习惯了高高在上,听不得批评之声,一旦出现不利于企业的报道,就简单地将其归结为“负能量”。这种思维定式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企业领导应树立正确的认知,企业应该认识到舆论监督是企业与社会沟通的桥梁,是了解公众需求和期望的重要渠道。只有放下身段,虚心接受监督,才能发现自身的短板,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

企业要主动引领新媒体融合与自媒体人走进企业大门。如今,新媒体融合发展迅猛,自媒体也日益壮大,它们在信息传播方面具有广泛的影响力。企业与其对其避而远之,不如主动邀请他们深入企业内部,全方位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理念、企业文化等。通过这种方式,媒体能够更全面、客观地报道企业,避免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误解。同时,企业也可以借此机会展示自身的优势和积极改进的决心,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例如,一些互联网企业定期举办新媒体开放日活动,邀请新媒体人和自媒体人参观企业的研发中心、数据机房等核心区域,分享企业的创新成果和发展规划。这不仅增进了新媒体对企业的了解和认可,也为企业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和舆论环境。

面对新媒体监督,企业要学会促导纠正。当问题被曝光后,企业应迅速成立专门的应对小组,深入调查问题产生的根源,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并及时向社会公开整改进度和结果。在这个过程中,企业要保持与新媒体的密切沟通,主动提供相关信息,回应社会关切。通过积极的促导纠正,企业不仅能够解决实际问题,还能向公众展示其负责任的态度,增强公众对企业的信任。

从更宏观的层面来看,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的健康进步。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其发展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经济水平和民生福祉。而舆论监督则是保障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外部力量。只有企业积极面对新媒体舆论监督,不断改进自身问题,才能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企业的健康发展也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促进社会经济的繁荣。

    在时代的浪潮中,企业应顺应形势,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拥抱舆论监督。欢迎新媒体融合与自媒体人走进企业,将监督视为企业发展的助力而非阻力。摒弃“老大作风”,学会在问题中反思,在监督中成长。通过积极促导纠正,让企业在新媒体舆论监督的阳光下,不断提升自身实力,为社会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与社会的共同进步。(王帅)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