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皖北平原的腹地,蒙城,这座古老而质朴的城市,向来以其广袤的田野、错落有致的村庄和充满烟火气的县城而闻名。然而,不知从何时起,霾,如同一个不速之客,悄然降临在这片土地的城乡之间。
初遇蒙城的霾,是在一个冬日的清晨。本应是晨光熹微、清新明朗的时刻,推窗望去,却只见一片混沌。县城里,高楼大厦的轮廓在霾中变得模糊不清,平日里清晰可见的楼顶,此刻像是隐匿在了一片灰白色的迷雾之中。街道上,车辆的灯光显得格外昏黄,如同蒙了一层纱,只能勉强勾勒出它们缓慢移动的身影。行人都行色匆匆,口罩严严实实地捂住口鼻,只露出一双双眼睛,眼神中透着无奈与焦虑。
走进蒙城的乡村,霾同样肆意弥漫。曾经,那广袤无垠的田野是蒙城最动人的画卷,春天麦浪翻涌,夏日蛙声阵阵,秋日金黄一片,冬日银装素裹。可如今,在霾的笼罩下,田野失去了往日的生机与色彩。麦苗像是被压抑着,无力地低垂着脑袋,原本清晰的田埂界限也在霾中变得模糊难辨。乡村的小路旁,那一排排整齐的树木,此刻也像是被施了魔法,只隐隐约约能看到它们的轮廓,往日翠绿的树叶蒙了一层灰,失去了应有的光泽。
村里的老人们聚在屋檐下,看着这被霾笼罩的世界,不禁摇头叹息。他们回忆着过去,那时的天空湛蓝如宝石,空气清新得能闻到泥土的芬芳。每到农忙时节,太阳高悬,人们在田野里劳作,累了就抬头看看蓝天白云,浑身又充满了干劲。可现在,这霾不仅模糊了他们的视线,更让他们对这片土地的未来隐隐担忧。
在霾的影响下,蒙城城乡的生活节奏也悄然改变。学校里,孩子们不能像往常一样在操场上尽情奔跑嬉戏,体育课大多被挪到了室内。他们趴在窗户边,望着外面灰蒙蒙的世界,眼中满是对蓝天白云的渴望。集市上,以往热闹喧嚣的场景不再,摊位前的顾客稀稀拉拉。商户们一边无奈地擦拭着商品上落下的灰尘,一边抱怨着这糟糕的天气影响了生意。
然而,在这阴霾之中,也有一些温暖的亮色。环卫工人们依旧坚守在岗位上,他们身着醒目的橘黄色工作服,在霾中穿梭忙碌。他们挥动扫帚,清扫着街道上的灰尘和杂物,试图为这座城市扫出一片洁净。环保志愿者们走上街头,向市民宣传环保知识,倡导大家绿色出行、节能减排,为驱散雾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政府也积极行动起来,加强对企业的监管,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大力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
站在蒙城的土地上,看着这被霾困扰的城乡,心中满是感慨。霾,它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更是我们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我们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蒙城,这片孕育了无数希望与梦想的土地,需要我们共同去呵护。
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终有一天,那笼罩在蒙城城乡的霾会彻底消散。那时,蓝天白云将重新回归,田野将再次焕发生机,孩子们能在阳光下尽情欢笑,蒙城的城乡将以更加美丽、清新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王帅)
下一篇:阅读是件快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