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技能饭”越吃越香
2025-03-15
来源:安全文化网
作者:王帅
|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行动,增加制造业、服务业紧缺技能人才供给。加快构建技能导向的薪酬分配制度,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让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创新者多得。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行动,增加制造业、服务业紧缺技能人才供给。加快构建技能导向的薪酬分配制度,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让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创新者多得。
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构建技能型社会的重要力量,一直以来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当前,全国技能劳动者超过2亿人,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人,但技能型人才缺口仍然存在。如何破解构建技能社会对技能产业工人的“渴求”和高技能人才极度短缺的现实?从长远来看,在于加快构建技能导向的薪酬分配制度,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明确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创新者多得的薪酬分配制度,它们既回应了劳动者关切,提高了技能人才的待遇和地位,提升了技能人才的“职业含金量”,更向全社会传递出尊重劳动者、尊重技能人才的鲜明导向。
落实技能人才多劳者多得,既是贯彻社会主义条件下按劳分配的根本原则,也体现了社会对技能人才个人贡献的客观公正评价与广泛认同,有利于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有利于鼓舞千千万万的劳动者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通过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落实技高者多得,体现的是对技能人才劳动成果的充分尊重。达到技高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劳动者持之以恒地钻研技术,真刀真枪地在实践中磨炼水平。实现让技高者真正因高技能而获利,需要发挥技能价值激励导向作用,构建科学的业绩贡献评价机制,形成基于岗位价值、能力素质、业绩贡献的工资分配机制,以增强技高者的收获感、成就感和幸福感,使他们能够集中精力从事科技攻关活动,从而推动社会发展。
落实创新者多得,体现的是对技能人才创新贡献的高度肯定。推动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创新需要技能人才的勇气与胆量,要给予创新者宽松的环境,容忍他们的失败。但创新也并不一定都是轰轰烈烈的产业变革、重大的技术攻关,一些操作细节的改进、加工设备零部件的微调等都是创新的重要表现之一。我们要高度肯定创新者的劳动成果,按照技能人才的创新贡献匹配相应的薪酬,让技能人才在创新中尝甜头、提劲头、有奔头,让创新者多得实惠成为榜样,让“技能饭”越吃越香。
落实新闻技能人才多劳者多得,当前,信息传播呈现“瞬时爆发—快速衰减—记忆消散”的代谢特征,传统新闻传播面临价值沉淀不足与持续影响力式微的双重困境。现有传播机制在实践中遭遇三重脱节:初始传播的渠道覆盖与受众触达存在时空错位,导致信息渗透率虚高实低;二次转化的媒介形态与用户偏好存在适配偏差,造成内容传播力断层衰减;多次沉淀的文化价值与社会记忆存在转化梗阻,致使新闻产品的历史承载力持续弱化。这种传播链条的断裂状态,既削弱了新闻舆论引导与监督的效能,又难以产生具有代际传承价值的精神文化资产。
所以说“三阶再生体系”为此提供解决方案。一次传播阶段,建立“社会媒体+行业媒体+自有矩阵”的立体传播网络,通过时空矩阵排布实现重要新闻的全天候覆盖。二次传播阶段,实施内容形态的视频化、互动化转变。如将百年电力发展史的文字报道资料重构为系列短视频、H5专题网页,为用户提供多维沉浸体验。三次传播阶段,通过包装衍生产品、联动根植项目、出版书籍读物等形式,提升新闻内容的产品转化率,增强用户记忆。如通过建设电力博物馆、出版《能源转型白皮书》等举措,将新闻内容转化为有形的文化资产。
国有企业宣传思想工作的转型升级,本质是传播价值链的重构过程。现代实践表明:需以系统性思维贯通“机制—话语—价值”创新链条,在三个维度实现突破。机制层面,要构建开放协同的生产体系,打破专业壁垒与层级限制;话语层面,需建立动态平衡的转化模型,弥合专业性与传播性的本质冲突;价值层面,应打造文化沉淀的生态系统,突破信息代谢的时空局限。
“一技在手,一生无忧”。劳动者拥有一技之长,反映的是与之相对应的劳动者人力资本的增值,反哺的是劳动者通过一技之长服务国家发展,实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梦想。
时代呼唤着每一位爱拼才能赢的奋斗者。是推动“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创新者多得”从理念走向实践,为技能人才创造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将吸引更多年轻技能人才投身技能报国之路。(王帅)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