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安全对策措施与建议
12.1综述
X 酒精有限公司生产装置生产过程中涉及到乙醇、沼气等危险品的储存、输送及使用。同时由于生产场所及储存区均存在着重大危险源,因此,火灾甚至爆炸成为最主要危险;其他还存在着触电、中毒窒息、化学灼伤等事故的可能性。本评价报告遵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对生产装置进行了危险、危害因素分析等评价工作,同时根据现场检查及复查情况,对企业提出以下安全对策措施与建议。
12.2建筑场地及布置方面的对策措施
(1)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16—87)(2001年修订版)有关规定,厂区生产装置布置能满足防火间距。与相邻工厂、设施、道路等间距也符合有关规定的要求。
(2)企业应加强生产装置作业区内道路的管理,必须符合有关规定要求,并设立必要的交通标志;生产区域内要严格管制车辆进入,并应制订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要求。
(3)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修订版)、《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90)等规范要求,生产装置区已设置了必要的消防设施。企业应定期对消防器材进行检查与更换,确保其完好状态。
(4)按照厂区规划办公生活区与生产区严格区分的原则,生产运行中,企业应加强管理。严禁在生产区设置职工宿舍等生活设施(即使是临时性质)。严禁生产用房、仓库、职工宿舍“三合一”的现象发生。
(5)道路的管理应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97,2001修改版)的要求,不得将原料或产品堆放于道路上,必须确保消防通道畅通及消防设施的完好可靠。
(6)生产装置的临时电缆、仪表线应加强管理,生产现场不应使用临时线,并结合检修对不符合要求的电缆、仪表线及时进行整理及更新,电缆、仪表线等进行更新排布时,应与蒸汽管线、保温物料管线要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采用钢制保护罩保护,定期进行维护保养。
12.3工艺及设备等方面的对策措施
(1)严格生产装置各岗位工艺安全措施和安全操作规程,尤其是乙醇蒸馏过程工艺规程的执行,不断教育职工必须做到:
①除了能够正常开停车、正常操作外,还应熟练掌握异常操作处理及紧急事故处理的安全措施和能力。
②工艺操作中,应正确穿戴防护用品,防止机械设备或高温介质等造成人身伤害。
③严格控制乙醇蒸馏等过程的工艺指标,并尽可能采取具体的防范措施,防止工艺指标的失控。
(2)对于生产装置设备、管道存在的缺螺栓、跨接线不规范、未按安全色涂色等工作,应结合检修进行整理、检修及更换。并应从制度上加强设备检维修工作的管理,防止类似现象的重复出现。
(3)加强生产装置设备的管理,对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应“三证”齐全。做到:
①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必须建立其技术档案及其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管理制度。企业从事特种设备操作的人员已进行考核、持证上岗。
②压力容器及其安全附件应按规定进行定期检验和核验,记录进入台帐。现场增加检验标签及上红线。
(4)部分生产装置使用的设备表面腐蚀,企业应根据年度大修,有计划地进行防腐和油漆,以提高设备的完好标准。
(5)加强设备日常管理,杜绝跑、冒、滴、漏,维护设备卫生,确保视镜、玻璃视管等防护齐全,因检修拆除的及时恢复。
(6)生产装置的供电、供水、供汽等公用设施必须加强日常管理,确保满足正常生产和事故状态下的要求。
(7)蒸汽管和保温夹套管,以及表面温度超过50℃的设备,现场保温破损的尽快修复,一方面减少热损失,一方面防止烫伤人体。保温应加强管理,今后因检修等原因损坏的,必须及时恢复。
(8)平台、扶梯、栏杆等间隙过大、不合规范的应按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整改,可结合设备检修工作进行修复。
12.4管理方面的对策措施
(1)根据“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企业法人代表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各级领导负有相应的安全生产责任,应进一步细化安全责任制,明确每个员工的安全职责,做到有岗必有责。
经现场检查,企业已建立了安全管理网络及制订了各级人员安全责任制。今后应根据运行情况及时进行修订和完善。
(2)进一步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和台帐。
项目评价组通过对企业生产装置系统基础管理和现场管理两方面的检查及复查,企业已制订有较齐全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并补充制订了设备方面的部分制度和台帐(详见本报告附件)。
今后重点应在严格执行制度上下功夫,并通过执行各项制度和规程的过程,进行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使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更能适应企业的安全管理实际。更具有操作性。
(3)切实加强对工艺操作的安全管理,确保工艺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程的贯彻执行。尤其要加强乙醇蒸馏等过程工艺指标控制,操作人员的劳动保护用品的穿戴加强管理,建议职工应统一着装,确保安全作业。
(4)不断加强对全体职工职业培训、教育。使职工具有高度的安全责任心、慎密的态度,并且要熟悉相应的业务,有熟练的操作技能,具备有关物料、设备、设施、防止工艺参数变动等危险、危害知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5)根据《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5306—85),《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国家经贸委[1999]第13号令)和《XXXXXXXXX省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细则》,企业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已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建议应保持生产装置特种作业人员的相对稳定性。
(6)特别要重视生产过程中、检修时、抢修、抢险时,异常天气情况下,紧急情况等的作业,事前要有完备的方案;作业时要遵守各项规定(如高处作业、进设备、动火等规定),确保万无一失。
(7)要重视作业人员异常情绪、异常行为的出现,发现问题要及时疏导并妥善处理。
(8)不断健全各种设备管理制度、管理台帐和技术档案,尤其要完善设备的检维修管理制度。健全主要设备、特种设备及压力容器档案,应作到一台一档。
(9)严格执行各种安全装置、安全附件管理制度,并按有关规定严格管理,定期进行检测及校验工作,使之处于可靠状态,并积累有关记录台帐。
(10)加强动火、进设备、起重、电气等检修作业的安全管理。
①严格执行动火审批制度,动火前应进行检测,必要时专人监护,并准备适用的消防器材。
②严格执行进设备批制度,进设备前必须切断电源和所有物料管线,清洗、置换、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设备。进设备时要有专人监护,进设备时使用12V安全电压。
③起重作业人员作业时必须遵守《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6067-85)等有关规定、要求。起重机操作期间,运行区域内地面不允许有人员操作或通行。划定警戒线,并有专人监护。
④电气作业严格执行作业票制度。电工作业人员应经常进行安全技术培训,禁止非电工作业人员从事任何电工作业。
(11)加强易燃、易爆、有毒害物质储存的安全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对构成重大危险源的乙醇这类危险化学品的管理,除按有关规定执行外,还应防止其散失,流入社会,被不法分子兑酒出售,造成大面积中毒事故。
(12)根据XXXXXXXXX省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做好防护用品的配备和发放工作。
(13)对应急预案不断进行修订和完善,并及时报当地安全生产监督部门备案。同时定期组织演练,使每个职工都会使用消防器材,有效地扑救初期火灾,防止事故的发生。
第十三章 评价结论
13.1概述
本评价报告根据对XXXXXXXXX酒精有限公司生产装置以及生产过程中原料、产品的危险、危害性分析。可以看出:企业生产的产品乙醇及其副产沼气属危险化学品,而且量很大,生产场所和储存区均构成重大危险源,生产过程主要危险性是火灾甚至爆炸。此外,还存在着触电、高处坠落、中毒窒息、化学灼伤等危险、危害性。
项目评价组根据国家有关危险化学品管理规定和办法,依据《安全现状评价导则》,制定了安全检查表,组织了有关技术人员,对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和现场管理均进行了现场安全检查和评价。主要情况说明如下:
(1)企业安全管理方面,通过检查及复查,已建立起一套较完整的安全管理制度和体系。符合安全要求。
对于制订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规定,其重点是在严格执行上下功夫,并在执行中不断积累台帐。同时结合制度执行情况不断进行修订和完善,提高可操作性,使之能真正落到实处,确保安全生产。
(2)企业基础设施检查后,也能符合安全生产要求。由于企业生产装置运行时间较长,设备及检维修管理存在未能严格执行规范现象,对于生产装置存在的问题,企业应结合年度大修工作,有计划地对设备、电气、管线等设施进行整改和改造,进一步提高装置的本质安全性。
(3)需要指出的是,生产装置火灾危险性属甲类,且生产场所与储存区危险物质乙醇均达到重大危险源临界量,由于其危险、有害因素的实际存在,如果各项安全对策措施不落实或运行中失效,则火灾甚至爆炸等恶性事故以及触电、化学灼伤、高处坠落等工伤(亡)事故和职业病发生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必须引起企业的高度重视。
(4)企业应严格按照国家《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规定要求,对生产装置定期开展安全现状评价工作,保障员工的安全与健康,不断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13.2综合结论
生产装置当前安全状态水平为:符合安全要求。
采取有效措施和本评价报告提出的各类安全对策措施,能达到可接受的程度。
附图及附件目录
附图目录
附图1:地理位置区域示意图
附图2:厂区平面布置示意图
附件目录
附件1:XXXXXXXXX酒精有限公司管理文件及操作规范文件目录
附件2:XXXXXXXXX酒精有限公司主要设备一览表
附件3:XXXXXXXXX特殊工种培训(注册)登记一览表
附件4:XXXXXXXXX酒精有限公司压力容器使用及检验情况登记表
附件5:XXXXXXXXX酒精有限公司《关于调整公司2004年度安全管理机构和三级安全管理网络的通知》
附件6:应急预案,包括:
①灭火应急疏散预案;
②严重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③特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④外网突发性停电安全生产预案;
附件7:危险品化学专项整治工作计划
下一篇:安全生产管理评价 安全生产责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