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电磁辐射的接触危害与卫生防护

2011-06-23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非电离辐射与电离辐射均属于电磁辐射。电磁辐射以电磁波的形式在空间向四周辐射传播,它具有波的一切特性,其波长(λ)、频率(f)、传播速度c之间的关系为λ=c/f。

  电磁辐射在介质中的波动频率,以“赫”( HZ)表示,常采用千赫(K HZ)、兆赫(M HZ)、吉赫(G HZ),其相互关系为:1K HZ=1000HZ,1M HZ=1000K HZ, 1G HZ=1000 M HZ。

  波长短,频率高,辐射能量大的电磁辐射,生物作用强;反之生物作用弱。

  量子能量水平达到12eV以上时,电磁辐射对物体有电离作用,导致机体严重损伤,这类电磁辐射称为电离辐射,如α射线、β射线、γ射线、χ射线、中子射线等。α射线、β射线、质子、中子射线等属于电离辐射中的粒子辐射。

  量子能量水平达到12eV以下时,电磁辐射不足以使生物机体发生电离作用,这类电磁辐射称为非电离辐射,如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射频及激光等。紫外线的量子能量介于非电离辐射和电离辐射之间。

  (一)非电离辐射

  1.射频辐射

  射频辐射的电磁辐射,也称为无线电波,包括高频电磁场和微波,是电磁辐射中量子能量较小、波长较长的频段,波长范围在1mm~3k。

  射频辐射的辐射区域可相对地划分为近区场和远区场。其分界线是距离辐射源2D2/λ各点的连线(D为辐射源口径,λ为波长)。近区场以λ/2π为界又分为感应场和辐射场。距离小于λ/2π的区域为感应场;大于λ/2π的区域为辐射场。在感应近区场,电场和磁场强度不成一定比例关系,所以分别测定电场强度(V/m)和磁场强度(A/m)

  (1)高频电磁场:我国的民用交流电频率为50赫兹,在其导线的周围存在有交变的电场和磁场。当交流电的频率经高频震荡电路提高到10K HZ以上时,电场和磁场就能以波的形式向周围空间发射传播,称为电磁波。从100K HZ到300K HZ的频段范围称为高频电磁场。其接触机会主要见于:

  ①高频感应加热:表面淬火、金属熔炼、热扎工艺、钢管焊接,使用频率在300K HZ~3M HZ。

  ②高频介质加热:塑料加热、高频胶合、木材与电木粉加热、粮食干燥与种子处理,纸张、布匹、皮革、棉纱和木材烘干,橡胶的硫化等,使用的频率在1M HZ~100M HZ。

  ③对健康的影响:高经度暴露可致急性伤害,但仅见于事故性照射

  ④主要防护措施:场源屏蔽、距离防护(加大辐射源与作业点的距离)、合理布局。

  (2)微波:当高频震荡电流的频率达到300M HZ以上时,作业人员处于辐射场区内。此区的特征是电磁能量以波的形式向四周空间辐射,人们感受的是辐射波能的作用。通常把波长在1 m~1 ㎜的电磁波称为微波。微波的强度通常用功率密度表示,其单位为毫瓦/平方厘米或微瓦/平方厘米。

  ①接触机会:微波广泛应用于导航、测距、探测雷达和卫星通讯;在工、农业主要用微波加热干燥粮食、木材及其他轻工业产品;医学上的微波理疗使用也较普遍。家用微波生物炉的普及,使接触机会增多,由于功率小,只要屏蔽质量合格,通常不引起危害。

  微波的波长短、频率高、量子能量大,其生物效应大于高频电磁场。微波按波长的不同分为米波、厘米波和毫米波。厘米波段应用最多。

  ③主要防护措施:屏蔽辐射源、加大辐射源与作业点的距离、合理的个人防护。

  2.红外线辐射

  红外线辐射即红外线,亦称热辐射。按照波长可将红外线分为长波红外线(远红外线)、中波红外线及短波红外线(近红外线)。长波红外线波长为3μm ~1㎜,能被皮肤吸收;只产生热的感觉,中波红外线1400nm~3μm,能被角膜及皮肤吸收;短波红外线波长为760nm~1400nm被组织吸收可引起灼伤。凡温度高于绝对零度(-273℃)以上的物体,都能发射红外线。物体温度愈高,辐射强度愈大,辐射波长愈短。例如,某物体温度为1000℃时,波长短于1.5μm的红外线为5%;当温度升至2000℃时,则波长短于1.5μm的红外线为增加至40%。

  (1)接触机会:自然界的红外线辐射源以太阳最强。在生产环境中,主要的红外线辐射源包括熔炉、熔融状态的金属和玻璃、强红外线光源以及烘烤和加热设备。

  (2)主要防护措施:主要是个人防护,使用或穿戴用反射性铝制遮盖物和铝箔制防护服;佩戴有效过滤红外线的防护眼睛。

  3.紫外辐射

  波长范围在100nm~400nm的电磁波称为紫外辐,又称紫外线。太阳辐射是紫外线的最大天然源,可分为远紫外线(190nm~300nm)和近紫外线。根据生物效应又可分成三个区带:(1)远紫外线区(波长100nm~290nm),具有杀菌和微弱致红斑作用,为灭菌波段;(2)中紫外线区(波长290nm~320nm),具有明显的致红斑和角膜、结膜炎症效应,为红斑区;(3)近紫外线区(波长320nm~400nm),可产生光毒性和光敏性效应,为黑线区。波长短于160 nm的紫外线可被空气完全吸收,而长于此波段的则可透过真皮、眼角膜,以至晶状体。

  (1)接触机会:凡物体温度达到1000℃以上时,辐射光谱中即可出现紫外线。随着温升高,紫外线的波长变短,强度增大。冶炼炉炉温在1200~2000℃时,产生的紫外线的波长在320nm左右,强度不大。电焊、气焊、电炉炼钢,温度达3000℃,可产生短于290nm的紫外线。乙炔气焊及电焊温度达3200℃,紫外线的波长短于230nm。探照灯、水银石英灯发射的紫外线波长为220nm~240nm。此外,从事碳弧灯和水银灯制板或摄影,以及紫外线的消毒工作,也会受到紫外线过度照射。

  (2)防护措施:屏蔽防护、距离防护和个人防护。以屏蔽和增大辐射源的距离为原则,加强个人防护。电焊及辅助工必须佩戴专门的面罩、防护眼镜,以及适宜防护服和手套。相关的知识培训

  4.激光

  激光是物质受激辐射所发出的光放大。它是一种人造的非电离辐射,具有高亮度、方向性和相干性性好等优点,得到广泛的应用。

  激光于生物组织的相互作用,主要表现为热效应、光化学效应、机械压力效应和电磁场效应。

  (1)接触机会:在工业上激光打孔、切割、焊接等;在军事和航天用于激光雷达、激光通讯、激光测距、激光制导、激光瞄准等;医学上用于眼科、外科、皮肤科肿瘤科等,治疗多种疾病。

  (2)防护措施:包括激光器、工作室环境及个体防护。激光器必须有安全措施,凡光束可能漏射的部位,应设置防光装置(防光封闭罩);安装激光开启与光束止动的连锁装置。工作室维护结构应用吸光材料制成,色调宜暗。工作区采光充足。室内不得有反射、折射光束的设备、用具和物件。作业人员应当接受相关职业卫生安全知识培训。作业场所应制订安全操作规程、确定操作区和危险区,在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无关人员禁止入内。严禁裸眼观察激光束,严防激光反射至眼睛。作业人员的健康检查,以眼镜为重点。

  (二)电离辐射

  凡能使受作用物质发生电离现象的辐射,称电离辐射(ionizing radiation).它可由不带电荷的光子组成,具有波的特性和穿透能力,如X射线、r射线和宇宙射线;而a射线、ß射线、中子、质子等属于能引起电离的粒子型电离辐射。电离辐射来自自然界宇宙射线及地壳岩石层的铀、钍、镭等,也可来自各种人工辐射源。与职业卫生有关的辐射类型主要有五种,即:X射线、r射线、a粒子、ß粒子和中子。

  1.接触机会

  (1)核工业系统:放射性矿物的开采、冶炼和加工,以及核反应堆、核电站的建立和运转。

  (2)射线发生器的生产和使用:加速器、X射线和r射线的医用和工农业生产用辐射源。

  (3)放射性核素的加工生产和使用:核素化合物、药物的合成,及其在实验研究及诊疗上的应用。

  (4)天然放射性核素伴生或共生矿生产:如磷肥、稀土矿、钨矿等开采和加工。

  2.电离辐射的作用方式和影响因素

  (1)电离辐射的作用方式:

  外照射:指辐射源位于人体之外,对人体造成的辐射照射。当辐射源距离人体有足够远的距离时,可造成对人体较均匀的全身照射;辐射源靠近人体,则主工造成局部照射。外照射的特点是只要脱离或远离辐射源,辐射作用即停止。

  内照射:超常量放射性核素进入体内称为放射性核素内污染。进入人体的放射性核素对人体造成的辐射照射称为内照射。内照射是由于放射性核素经呼吸道、消化道、皮肤或注射途径进入人体后,对机体产生作用。其作用直至放射性核素排出体外,或以10个半衰期以上的蜕变,才可忽略不计。

  放射性核素体表沾染:指放射性核素沾染于人体表面(皮肤或粘膜),体表可以是完整的,也可以是有创伤的。沾染的放射性核素对受沾染的局部构成外照射源,还可以经过体表吸收进入血液而构成内照射。

  复合照射:指上述一种以上作用方式作用于人体,也可以是一种或一种以上上述作用方式与其他类型非放射性损伤复合作用于人体,如放射复合烧伤、放射复合创伤等。

  (2)电离辐射效应分类:目前将电离辐射按剂量——效应关系、发生个体以及效应表现分为三类

  按剂量——效应关系分类:可分为随机性效应和确定性效应;

  按效应发生的个体分类:可分为躯体效应和遗传效应。

  按效应表现情况分类:可分为大剂量照射的急性效应、低剂量长期照射的慢性效应、受照射后发生的远期效应等。

  (3)电离辐射对机体损伤效应的影响因素:电离辐射对机体的损伤,受辐射因子和机体两方面因素影响。

  电离辐射因素:(a)辐射的物理特性:辐射的电离密度和穿透力是影响损伤的重要因素。例如,a粒子的电离密度虽较大,但穿透力很弱,其主要危害是进入人体后的内照射,而外照射的作用很小;ß粒子的电离能力较a小,但高能ß粒子具有穿透皮肤表层的能力;X射线和r射线的穿透力远较ß粒子强,尤其是高能X射线可穿透至组织深部或整个人体组织,具有强大的贯穿辐射作用。(b)剂量与剂量率:电离辐射的照射剂量与生物效应间的普遍规律是,剂量愈大,生物效应愈强,但并不完全呈直线关系。(c)照射部位:照射的几何条件不同,使机体各部位接受不均匀照射,而影响吸收剂量。

  机体因素:种系演化愈高,机体组织结构愈复杂,辐射易感性愈强。组织对辐射的易感性与细胞的分裂活动成正比,与分化程度成反比。故淋巴组织、胸腺、骨髓、性腺和胚胎,呈高度易感性;而肌肉、结缔组织的易感性较低。

  3.电离辐射对机体的损伤

  (1)放射病:指由一定量的电离辐射作用于人体所引起的全身性或局部性放射损伤,临床上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放射病。

  (2)电离辐射远后效应:电离辐射的远后效应是指受照射后几个月、几年、几十年或直至终生才发生的慢性效应。这种效应可以显现在受照者本人身上,也可显现在后代身上,前者称为躯体效应(如电离辐射诱发的恶性肿瘤、贫血等),后者称为遗传效应。

  4.电离辐射的卫生防护:

  辐射卫生防护的目标是防止对健康危害的肯定效应,采取积极措施,尽可能减少随机效应的发生率,使照射量达到可接受的安全水平。我国从1974年起就颁布了一系列放射卫生防护规定和标准,1988年所制定的《放射防护规定》提出了较全面的防护要求,包括建立辐射限制体系、辐射事故管理、辐射防护评价和辐射工作人员健康监护等方面的要求。辐射防护的要点是:

  (1)执行辐射防护三原则,即任何照射必须具有正当理由;辐射防护应当实现最优化;应当遵守个人剂量当量限值的规定。

  (2)外照射防护:必须具备有效的屏蔽设施,与辐射源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以及合理的工作时间。

  (3)内照射防护:主要采取防止放射性核素经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进入人体的一系列相应措施,同时应十分重视防止核素向空气、水体和土壤逸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