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环境化学事故应急监测的个人防护

2011-03-15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化学事故应急监测不同于一般的环境监测,参加监测的人员必须考虑自身防护问题,否则不但监测不到数据,而且有可能引起中毒甚至危及生命。例如1998年11月某地发生环氧乙烷泄漏事故,参加现场监测和求援的人员因穿戴防护器材不当,受到环氧乙烷的毒害,造成数十人中毒。因此,化学事故应急监测中的个人防护问题应引起监测的人员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务必做到预先有准备,掌握正确的防护方法,以保证顺利完成应急监测任务和自身安全。Hesppe贺氏安全为你提供适合的防护装备,下面对防护装备进行简单的了解。

  一、防护器材的分类

  用于化学事故应急监测的防护器材按用途可分成两大类:一类是用于保护呼吸器官和面部的防护器材,统称呼吸防护器材;另一类是用于保护身体皮肤和四肢的防护器材,统称身体防护器材。这些器材在设计、使用和防护性能方面各不相同。

  1.1 呼吸防护器材

  呼吸防护器材按其使用环境可分为过滤式和供气式两大类。过滤式呼吸器是靠过滤原理清除空气中有毒物,亦称净化呼吸器(防毒面具)。这类器材只有当空气中含氧量不低于18%或有害气体体积分数不大于2%时方可使用。其净化作用由机械过滤、吸附、化学反应和催化等过程来完成。常用的过滤式呼吸器有颗粒过滤呼吸器,气体和蒸气过滤呼吸器,以及颗粒、气体和蒸气过滤呼吸器。颗粒过滤呼吸器采用颗粒机械性过滤方法,可以有效地除去空气中的粉尘、雾气和金属粉尘等,它不能用于气体和蒸气的防护;气体和蒸气过滤呼吸器是采用化学过滤方法除去有毒气体和蒸气,其过滤器内装有浸渍催化剂的颗粒活性碳,染毒空气通过过滤器时,其中的毒物被吸附在活性碳上与之发生化学反应;而颗粒、气体和蒸气过滤呼吸器则具有以上两种呼吸器的功能,故称通用型过滤呼吸器。

  过滤式呼吸器对一氧化碳进行防护时只能使用一次后必须丢弃,故使用时要特别注意。过滤式呼吸器的主要防护对象是常用的工业有毒物,用于防护时要依据其过滤所装吸收剂的种类来选择。

  无论是选择那种类型的过滤式呼吸器,都应正确使用和妥善保管过滤式呼吸器中的过滤器。因为过滤器中活性碳的吸着容量与被吸着毒物的理化性质、毒物的浓度、空气中的湿度和温度、呼吸量等因素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有关过滤器如长久不用,应将上盖和底盖密封,放置在通风、干燥和阴凉的库房托架上,以防过滤器中的活性碳受潮进水而降低防毒效果。专管人员应定期对过滤式呼吸器进行检查,如发现过滤器明显加重或使用时有异味,应立即更换。

  供气式呼吸器的工作原理是:使人的呼吸器官与有毒空气隔绝,由器材本身供给人呼吸用的空气或氧气,亦称隔绝式呼吸器。目前有自给式供气呼吸器和非自给式供气呼吸器两大类。自给式供气呼吸器能自身供给空气和氧气,能在各种有毒气体和缺氧的环境中对使用者提供呼吸道保护。这类呼吸器还有隔绝式氧气呼吸器、压缩空气呼吸器和化学生氧呼吸器等。非自给式供气呼吸器是借助软管或管路连通无污染空气源向使用者提供洁净空气。该呼吸器结构简单,不论有毒物的种类和物理状态如何均适用。

  1.2 身体防护器材

  在化学事故应急监测过程中,监测人员有可能会接触到泄漏的化学品,此时必须使用个人皮肤防护器材。供化学品泄漏应急用的皮肤防护器材包括:隔绝式防化服、透气式防化服、防火防化服、防尘服、耐酸碱防护服、防化靴、防护手套、防护镜、头盔和围裙等。防化服大部分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应急使用轻便,能应对未知的危险环境。

  防护服通常分5类:

  (1)一般工作服。可防止普通化学品、粉尘等污染皮肤,常用防水布、帆布或涂层织物制成。

  (2)耐酸碱防护服。可防止强酸、强碱腐蚀皮肤,通常用耐腐蚀织物制成。

  (3)隔绝式防化服。可防各类有毒有害物质,采用特殊材质制成

  (4)透气式防化服。具有良好 的防毒性能和生理舒适性,并有较好的阻燃性能。

  (5)防火防化服。主要是在执行伴有火灾的化学事故监测任务时作用,这类防化服是在服装的表层上均匀喷涂有耐火材料或镀上铝保护层,能在短时间内抵御高温对人体的袭击。

  二、各种防护器材的选定原则

  在熟悉和掌握各种防护器材的性能、结构及防护对象的情况下,选用什么样的防护器材在化学事故现场显得十分重要。一般情况下选择防护器材时应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1) 在事故应急救援中泄漏有毒化学品的性质和数量(尤其要注意其毒性、腐蚀性、挥发性等)

  (2)可使用的化学防护材料(防毒、防腐蚀、防火性能等)。

  (3)防化服的防毒种类和有效防护时间。

  (4)防化服是否可以重复作用。

  (5)应用的呼吸器种类(过滤式或隔绝式)

  (6)全套防护器材的质量和大小等。

  (7)隔绝式防化服在使用中是否需冷却降温等。

  具体的应用环境所需要配置何种防护用品,可以跟我联系,为您配置相应的应急监测个人防护解决方案。

  2.1 呼吸道防护器材的选定

  选定呼吸道防护器材时,首先要对化学事故现场某种毒物的阈限值、短期暴露极限和现场泄漏物的浓度有所了解,以便判定、选择满意的呼吸器。为了对不同毒物能以相似性进行选择,以保证技术上的准确和统一,目前国外生产的各种呼吸器,均以统一标准注明其器材的防护因素(PF)它既表明器材的性能又便于选用。防护因素定义为:

  防护因素(PF)=最大使用浓度(MUC)/有毒物的阈限值(TLV)

  在化学事故现场,如果泄漏的有毒化学品的性质不明,浓度不清,或确切的污染程度未查明,监测人员必须使用隔绝式呼吸道器材,此时使用任何过滤式呼吸器都是很危险的。

  2.2 防护等级

  应急监测人员必备的安全装备包括:隔绝式防化服、呼吸道防护器材和便携式个人监测器材。这些器材的合理组合和作用就构成不同防护等级的防护器材。

  在化学事故应急监测中,根据事故危害程度、任务要求和环境条件等因素,所确定的使用个人防护器材的等级称为防护等级。选用合适的防护等级,是应急监测人员在使用个人防护器材时,保持体力和工作能力,顺利完成应急检测任务的重要保障。

  不同类型的化学事故其危险程度可能有较大的差异,而有毒化学品的种类不同,对人员的危害也各异。有的化学事故可能要求监测人员使用呼吸道防护器材或必须进行全身防护;依据执行任务的不同,又可能仅要求监测人员局部保护身体(如手、脚等)或全身防护。当应急监测人员对化学事故可能产生的危害程度有了明确的估计后,既可确定所需采取的防护等级。

  防护等级确定后,并非一直不变。在监测初期,可能使用高等级的防护措施,既使用隔绝式防护服、隔绝式空气呼吸器等;当泄漏的有毒化学品已被查明毒性不大或虽有一定毒性,但浓度已降低时,可以降为低一级的防护。

  确定防护等级时还应考虑环境及生理等方面因素。例如中暑虚脱、疲劳、感觉反应迟钝、自身需要等。

  三、结束语

  为保证顺利完成应急监测任务和监测人员自身安全,平时进行防护训练和教育尤为重要,训练内容应包括:

  (1)明确在化学事故现场可能遇到的危险类型,可能产生的伤害和不采取防护措施可能发生的后果;

  (2)研究呼吸道防护器材、皮肤防护器材的类型和选用的依据及方法;

  (3)掌握呼吸道防护器材、皮肤防护器材的使用方法

  (4)野外科目训练和应急监测作业演练;

  (5)定期研讨以往参加应急监测行动的收获和教训;

  (6)学会操作可燃性气体检测仪和有毒气体报警仪、侦监管等。

  化学事故应急检测中的个人防护并非只是简单的穿戴问题,它关系到其自身安全和执行任务的总体效率,务必引起监测人员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