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预案演练是检验、评价和保持应急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其重要作用突出地体现在:可在事件或事故真正发生前暴露预案和程序的缺陷;发现应急资源的不足(包括人力和设备等);改善各应急部门、机构、人员之间的协调;增强公众应对突发重大事件或事故救援的信心和应急意识;提高应急人员的熟练程度和技术水平;进一步明确各自的岗位与职责;提高各级预案之间的协调性;提高整体应急反应能力。
一、演练的类型
对应急预案的完整性和周密性进行评估,可采用多种应急演练方法,如桌面演练、功能演练和全面演练等。
(一)桌面演练
桌面演练是指由应急组织的代表或关键岗位人员参加的,按照应急预案及其标准工作程序讨论紧急情况时应采取行动的演练活动。桌面演练的主要特点是对演练情景进行口头演练,一般是在会议室内举行。主要目的是锻炼参演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应急组织相互协作和职责划分的问题。
桌面演练一般仅限于有限的应急响应和内部协调活动,应急人员主要来自本地应急组织,事后一般采取口头评论形式收集参演人员的建议,并提交一份简短的书面报告,总结演练活动和提出有关改进应急响应工作的建议。桌面演练方法成本较低,主要用于为功能演练和全面演练做准备。
(二)功能演练
功能演练是指针对某项应急响应功能或其中某些应急响应行动举行的演练活动。功能演练一般在应急指挥中心举行,并可同时开展现场演练,调用有限的应急设备,主要目的是针对应急响应功能,检验应急人员以及应急体系的策划和响应能力。例如,指挥和控制功能的演练,其目的是检测、评价多个政府部门在紧急状态下实现集权式的运行和响应能力,演练地点主要集中在若干个应急指挥中心或现场指挥部举行,并开展有限的现场活动,调用有限的外部资源。
功能演练比桌面演练规模要大,需动员更多的应急人员和机构,因而协调工作的难度也随着更多应急响应组织的参与而加大。演练完成后,除采取口头评论形式外,还应向地方提交有关演练活动的书面汇报,提出改进建议。
(三)全面演练
全面演练指针对应急预案中全部或大部分应急响应功能,检验、评价应急组织应急运行能力的演练活动。全面演练一般要求持续几个小时,采取交互式方式进行,演练过程要求尽量真实,调用更多的应急人员和资源,并开展人员、设备及其他资源的实战性演练,以检验相互协调的应急响应能力。与功能演练类似,演练完成后,除采取口头评论、书面汇报外,还应提交正式的书面报告。
应急演练的组织者或策划者在确定采取哪种类型的演练方法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1、应急预案和响应程序制定工作的进展情况;
2、本辖区面临风险的性质和大小;
3、本辖区现有应急响应能力;
4、应急演练成本及资金筹措状况;
5、有关政府部门对应急演练工作的态度;
6、应急组织投入的资源状况;
7、国家及地方政府部门颁布的有关应急演练的规定。
无论选择何种演练方法,应急演练方案必须与辖区重大事件或事故应急管理的需求和资源条件相适应。
二、演练的参与人员
应急演练的参与人员包括参演人员、控制人员、模拟人员、评价人员和观摩人员,这五类人员在演练过程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在演练过程中都应佩带能表明其身份的识别符。
(一)参演人员
参演人员是指在应急组织中承担具体任务,并在演练过程中尽可能对演练情景或模拟事件做出真实情景下可能采取的响应行动的人员,相当于是通常所说的演员。参演人员所承担的具体任务主要包括:
1、救助伤员或被困人员;
2、保护财产或公众健康;
3、获取并管理各类应急资源;
4、与其他应急人员协同处理重大事故或紧急事件。
(二)控制人员
控制人员是指根据演练情景,控制演练时间进度的人员。控制人员根据演练方案及演练计划的要求,引导参演人员按响应程序行动,并不断给出情况或消息,供参演的指挥人员进行判断、提出对策。其主要任务包括:
1、确保规定的演练项目得到充分的演练,以利于评价工作的开展;
2、确保演练活动的任务量和挑战性;
3、确保演练的进度;
4、解答参演人员的疑问,解决演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5、保障演练过程的安全。
(三)模拟人员
模拟人员是指演练过程中扮演、代替某些应急组织和服务部门的人员,或模拟紧急事件、事态发展的人员。其主要任务包括:
1、扮演、替代正常情况或响应实际紧急事件时应与应急指挥中心、现场应急指挥所相互作用的机构或服务部门。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这些机构或服务部门并不参与此次演练。
2、模拟事故的发生过程,如释放烟雾、模拟气象条件、模拟泄漏等。
3、模拟受害或受影响人员。
(四)评价人员
评价人员是指负责观察演练进展情况并予以记录的人员。主要任务包括:
1、观察参演人员的应急行动,并记录其观察结果;
2、在不干扰参演人员工作的情况下,协助控制人员确保演练按计划进行;
(五)观摩人员
观摩人员是指来自有关部门、外部机构以及旁观演练过程的观众。
三、演练实施的基本过程
由于应急演练是由许多机构和组织共同参与的一系列行为和活动,因此,应急演练的组织与实施是一项非常复杂的任务,建立应急演练策划小组(或领导小组)是成功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工作的关键。策划小组应由多种专业人员组成,包括来自消防、公安、医疗急救、应急管理、市政、学校、气象部门的人员,以及新闻媒体、企业、交通运输单位的代表等,必要时,军队、核事故应急组织或机构也可派出人员参与策划小组。为确保演练的成功,参演人员不得参与策划小组,更不能参与演练方案的设计。
综合性应急演练的过程可划分为演练准备、演练实施和演练总结三个阶段。
四、演练结果的评价
应急演练结束后应对演练的效果做出评价,提交演练报告,并详细说明演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按照对应急救援工作及时有效性的影响程度,将演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分为不足项、整改项和改进项。
(一)不足项
不足项指演练过程中观察或识别出的应急准备缺陷,可能导致在紧急事件发生时,不能确保应急组织或应急救援体系有能力采取合理应对措施,保护公众的安全与健康。不足项应在规定的时间内予以纠正。演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确定为不足项时,策划小组负责人应对该不足项进行详细说明,并给出应采取的纠正措施和完成时限。最有可能导致不足项的应急预案编制要素包括:职责分配,应急资源,警报、通报方法与程序,通讯,事态评估,公众教育与公共信息,保护措施,应急人员安全和紧急医疗服务等。
(二)整改项
整改项指演练过程中观察或识别出的,单独不可能在应急救援中对公众的安全与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的应急准备缺陷。整改项应在下次演练前予以纠正。在以下两种情况下,整改项可列为不足项:一是某个应急组织中存在2个以上整改项,共同作用可影响保护公众安全与健康能力的;二是某个应急组织在多次演练过程中,反复出现前次演练发现的整改项问题的。
(三)改进项
改进项指应急准备过程中应予改善的问题。改进项不同于不足项和整改项,它不会对人员安全与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视情况予以改进,不必一定要求予以纠正。
上一篇:事故应急预案的演练
下一篇:企业应急预案的编制和应急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