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经贸委《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规范》关于事故和危害的定义是:
事故:造成死亡、疾病、伤害、财产损失或其它损失的意外事件。
危害: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由定义可见,危害即事故发生的原因。
事故的原因即“根源或状态”来自作业环境中物、人、环境和管理几个方面,即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动、有害环境因素和安全管理的缺陷。
不安全状态:使事故能发生的不安全的物体条件和物质条件。
不安全行动:违反安全规则或安全原则,使事故有可能或有机会发生的行动。
危害辨识:认知危害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危害的特性即危害的类别及其造成的事故的类型。
一、物的不安全状态
1. 装置、设备、工具、厂房等
1) 设计不良
——强度不够;——稳定性不好;——密封不良;——应力集中;——外型缺陷、外露运动件;——缺乏必要的连接装置;——构成的材料不合适;——其他。
2) 防护不良
——没有安全防护装置或不完善;——没有接地、绝缘或接地、绝缘不充分;——缺乏PPE或PPE不良;——没有指定使用或禁止使用某用品、用具;——其他。
3) 维修不良
——废旧、疲劳、过期而不更新;——出故障未处理;——平时维护不善;——其他。
2. 物料
1) 物理性
——高温物(固体、气体、液体);——低温物(固体、气体、液体);——粉尘与气溶胶;——运动物。
2)化学性
——易燃易爆性物质(易燃易爆性气体、易燃易爆性液体、易燃易爆性固体、易燃易爆性粉尘与气溶胶、其他易燃易爆性物质);——自燃性物质;——有毒物质(有毒气体、有毒液体、有毒固体、有毒粉尘与气溶胶、其他有毒物质);——腐蚀性物质(腐蚀性气体、腐蚀性液体、腐蚀性固体、其他腐蚀性物质);——其他化学性危害因素。
3)生物性
——致病微生物(细菌、病毒、其他致病微生物);——传染病媒介物;
——致害动物;——致害植物;——其他生物性危害因素。
3. 有害噪声的产生(机械性、液体流动性、电磁性)
4.有害振动的产生(机械性、液体流动性、电磁性)
5.有害电磁辐射的产生
——电离辐射(X射线、γ离子、β离子、高能电子束等);
——非电离辐射(超高压电场、紫外线等)。
二、人的不安全行动
1. 不按规定的方法操作
——没有用规定的方法使用机械、装置等;——使用有毛病的机械、工具、用具等;——选择机械、装置、工具、用具等有误;——离开运转着的机械、装置等;——机械运转超速;——送料或加料过快;——机动车超速;——机动车违章驾驶;——其他。
2. 不采取安全措施
——不防止意外风险;——不防止机械装置突然开动;——没有信号就开车;——没有信号就移动或放开物体;——其他。
3. 对运转着的设备、装置等清擦、加油、修理、调节
——对运转中的机械装置;——对带电设备;——对加压容器;——对加热物;——对装有风险物;——其他。
4.使安全防护装置失效
——拆掉、移走安全装置;——使安全装置不起作用;——安全装置调整错误;——去掉其他防护物。
5. 制造风险状态
——货物过载;——组装中混有风险物;——把规定的东西换成不安全物;
——临时使用不安全设施;——其他。
6.使用保护用具的缺陷
——不使用保护用具;——不穿安全服装;——保护用具、服装的选择、使用方法有误。
7.不安全放置
——使机械装置在不安全状态下放置;——车辆、物料运输设备的不安全放置;——物料、工具、垃圾等的不安全放置;——其他。
8.接近风险场所
——接近或接触运转中的机械、装置;——接触吊货,接近或到货物下面;
——进入风险有害场所; ——上或接触易倒塌的物体;——攀、坐不安全场所;——其他。
9.某些不安全行为
——用手代替工具;——没有确定安全就进行下一个动作;
——从中间、底下抽取货物;——扔代替用手递;——飞降、飞乘;
——不必要的奔跑;——作弄人、恶作剧;——其他。
10.误动作
——货物拿得过多;——拿物体的方法有误;
——推、拉物体的方法不对;——其他。
11.其他不安全行动
三、作业环境的缺陷
1. 作业场所
——没有确保通路;——工作场所间隔不足;——机械、装置、用具、日常用品配置的缺陷;——物体放置的位置不当;——物体堆积方式不当;——对意外的摆动防范不够;——信号缺陷(没有或不当);——标志缺陷(没有或不当)。
2.环境因素
——采光不良或有害光照;——通风不良或缺氧;——温度过高或过低;——压力过高或过低;——湿度不当;——给排水不良;——外部噪声;——自然危害(风、雨、雷、电、野兽、地形等)。
四、安全健康管理的缺陷
1.对物(含作业环境)性能控制的缺陷,如设计、监测和不符合处置方面的缺陷;
2.对人失误控制的缺陷,如教育、培训、指示、雇用选择、行为监测方面的缺陷;
3.工艺过程、作业程序的缺陷,如工艺、技术错误或不当,无作业程序或作业程序有错误;
4.作业组织的缺陷,如人事安排不合理、负荷超限、无必要的监督和联络、禁忌作业等;
5.对来自相关方(供应商、承包商等)的风险管理的缺陷,如合同签订、采购等活动中忽略了安全健康方面的要求;
6.违反工效学原理,如使用的机器不适合人的生理或心理特点。
危害辨识要考虑以下问题:
• 存在什么危害(伤害源)?
• 谁(什么)会受到伤害?
• 伤害怎样发生?
也可以反过来询问:
• 谁(什么)会受到伤害?
• 伤害怎样发生?
• 存在什么危害(伤害源)?
事故类型:
物与人接触(直接或暴露)使人受到伤害的方式。
事故类型
1 坠落、滚落
指人从树木、建筑物、脚手架、机器、乘坐物、梯子、阶梯、斜面等处落下。包括与车辆式机械(如铲车)第一起滚落的情况。包括因坐立的场所动摇而坠落,以及因坐立的场所倒塌而坠落、不被掩埋而是碰到了其他物体(包括地面)的情况。不包括交通事故。触电坠落算“触电”分类。
2 摔倒、翻倒
指人因摔倒、绊倒、滑倒而碰撞了物体致伤。所以会摔倒,是因为人失去平衡、失去保持竖直状态的能力造成的人体运动。如倒在通道或工作面上,倒在、撞到物体上。碰撞点与人在大致同一平面上。包括与车辆式机械等一起翻倒的情况。不包括交通事故。因触电摔倒则归人“触电”分类
3 碰撞
指除上述两类之外,以人为主动方面碰撞到静止物体或运动物体的情况,包括被推、被摔后与物体碰撞。例如人碰了起吊货物、机械部分。包括与车辆式机械的碰撞。不包括交通事故。
4 飞溅、落下
指飞溅的物体、落下的物体为主动方面碰撞到人,人被碰撞。包括砂轮的破裂,切断片、切屑等物飞溅,包括自己拿的物体掉到脚上。但容器破裂后的飞溅物伤人,则归入“破裂”类。
5 坍塌、倒塌
指堆积物、物料、脚手架、建筑物等散落或倒塌碰到人,人被碰被压。包括直立的物体倒下、塌方、雪崩、滑坡等。
6 被碰撞
指上两类以外,物为主动方面碰人的情况。包括起吊的货物,机械的活动部分等碰到人。不包括交通事故。
7 轧入
指被物体夹住、卷进而挤压、拧绞。例如:被卷入转动的或啮合的物体;被夹、被卷、被压在一运动物体与一静止物体之间或两个运动物体之间。因冲床的金属模、锻压机的锤而致的创伤属于本分类。包括被压。不包括交通事故。
8 切伤、擦伤
指被磨擦,在磨擦状态下被切伤。如由于靠在、跪在或坐在物体上,由于拿着或搬运的物体,由于振动的物体等致伤。包括被刀具切割,使用工具时被物体切割、摩擦等。
9 踩伤
指踩着钉子、金属片等。包括踩穿地板、石棉瓦等致伤。踩穿而坠落归入“坠落”分类。
10 淹溺
11 接触高温、低温物
指与热的物体或物质、冷的物体或物质接触致伤,包括由于暴露于高温或低温环境下受伤害。例如:与火焰、弧光、熔融状金属、烫水、水蒸汽接触而致伤,由于炉前高温作业而中暑。低温,包括暴露在冷库内环境下的情况。
12 接触有害物
指通过呼吸、吸收(皮肤接触)或摄入有害物、有毒物致伤的情况。包括被放射线辐射、被腐蚀剂致伤。缺氧症及因暴露于高气压、低气压环境下导致的伤害也算此类。
13 触电
包括触及带电体和人受放电冲击。包括雷击。
14 爆炸
指压力急剧发生或释放,引起伴随爆声的膨胀等情况。包括水蒸汽爆炸。不包括破裂。容器、装置的内部爆炸使容器、装置发生破裂,也归于此列。
15 破裂
指容器或装置因物理性压力而破裂。如:熔铁炉的水冷套破裂,
人被碎片打中;开水炉破裂,人被开水烫伤。包括压碎。不包括因机械力而破裂的情况,如砂轮破裂。
16 火灾
17 道路交通事故
指企业内道路交通及运输中的事故,受伤害人是乘客或驾驶员。包括与其他车辆的碰撞、擦碰,与停放车或静止物体的碰撞、擦碰,翻车,冲出公路(失控),急停或急起动等。不适用于发生在运输工具上个人性质的事故,例如:在车内走动时跌倒或在车内正常活动时碰到货物或车的某部分上;不是因车的事故或运动引起的从车上摔下;在车辆加油、修理、装卸货时发生的事故但非由车的事故或运动引起。
18 其他交通事故
指由船舶、飞机及用于公共运输的列车、电车等造成的事故。限于工作活动范围内的情况,上下班交通事故、工作外交通事故不在此列。
19 动作不当
指造成伤害的原因仅仅在于人本身的情况。包括因身体的一个随意动作如行走、奔跑、展身、搬重物时猛直腰等一类身体的动作以及因不自然的姿势、动作反常引起扭伤、挫伤、闪腰、肌肉损伤等情况。包括因抬、拉、推、挥动或投掷物体时用力过猛而受伤。失去平衡坠落、搬物过重摔倒等,即使也有动作不当的原因,也在“坠落”、 “摔倒”等中分类。能在“碰撞”、“被碰撞”及上述其他分类中分类者,不在此分类。
20 其他
指在上述任何一类中都不能包括的情况。例如被动物或昆虫叮咬而致伤等。
以上分类可归为三种情况:1-13是人与物体或物质接触(包括人暴露于有害环境下这种接触)造成伤害的情况,即基本模型所表现的情况;14-18是因事故而造成伤害的情况;19是单纯因人的因素而造成伤害的情况。20(其他)中的情况一般不出前两类之外。
依据上述作业活动信息,对照危害的分类,可以发现存在如下危害:
(1) 物的不安全状态:设计不良——高压线距建筑物过近。
(2) 人的不安全行动:
a. 不采取安全措施:钢管距高压线过近而未采取隔离措施;
b. 不按规定的方法操作:把立杆往斜上方拉;
c. 使用保护用具的缺陷:不穿安全服装。
(3) 作业环境的缺陷:工作场所间隔不足。
(4) 安全管理的缺陷:
a. 没有危险作业的作业程序;
b. 作业用人单位不合理:
——人事安排不合理:工人不具备安全生产的知识和能力;
——从事危险作业任务而无现场监督。
在上述危害中,(1)、(3)两点是“先天”造成的,而其余的危害是可以克服的。
作业条件风险性评价法
D=LEC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人体暴露在这种风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C——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
D——风险程度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下一篇:OSHMS大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