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国推行OHSMS的历史背景
国际标准化组织(以下简称ISO)于1987年、1996年分别颁布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系列标准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系列标准。这两个标准系列公布以来,迅速被世界各国政府和企业界所认同,吸引数以万计的企业和组织积极开展两个体系的实施和认证。
上世纪90年代以来,ISO考虑到质量管理、环境管理与职业安全卫生的相关性,一直在努力使职业安全卫生标准化管理体系(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Standard Management System, 以下简称OHSMS)成为ISO家族中的一员,使之达到ISO9000和ISO14000类似的规模。1996年ISO在日内瓦召开了来自44个国家的雇主、雇员、保险、政府四方代表参加的国际研讨会,与会代表对是否出台OHSMS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最后未能达到共识,相应的技术委员会建议暂缓出台OHSMS,但同时建议各国可参照ISO14000开展标准的制订和OHSMS的认证工作,从而使OHSMS成为继ISO9000、ISO14000系列标准之后引起世界各国关注的又一管理标准化问题。
近年来,我国的职业安全卫生问题相当严重,群死群伤的重大恶性事故频频发生,仅2001年上半年就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重特大事故60起,共死亡1067人,即平均每3天发生一起重特大事故,每天死亡6人。我国的职业卫生状况,无论从接触职业危害人数、职业病患者累积数量、死亡数量和新发现病例,均居世界首位。而死亡事故和职业病造成的经济损失亦十分惊人,据粗略估计,近几年来中国每年因此而造成的损失约为800亿元,且呈上升之势。有关学者经统计指出,建国以来的第五次伤亡事故高峰已经到来,且“峰值”极有可能维护较长一个时期。我国职业安全卫生现状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成为个别国际组织攻击我国人权状况的“依据”。
实事求是地说,我国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是相当重视的,大多数现代化大中型企业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为什么成效并不显著呢?概括地讲,其主要原因在于:
其一,长期以来,企业在安全卫生方面的欠账太多,事故隐患积累过度,“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其二,部分人对生命和法律法规的漠视。
其三,安全管理缺乏有力的约束机制,也就是说没有统一的安全管理标准对企业的安全管理进行约束、规范,安全管理的随意性大。这就为以“戴明模式”为理论基础的安全管理标准化的推出提出了现实的客观要求。国家经贸委于1999年10月颁布了《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试行标准》,引起了我国企业界和安全学界的广泛关注,现已有数家企业建立了OHSMS,并通过了认证。
2 企业建立OHSMS的可行性分析
OHSMS要求企业(组织)主要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对遵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做出承诺。即企业符合有关的安全法律、法规是遵守标准的基本要求。
(2)对OHSMS持续改进的承诺。要求组织建立的OHSMS是一个动态的、自我调节和自我完善的管理系统,通过周而复始地进行“计划、实施、监督、评审”活动,使体系的功能不断加强和完善。
(3)将职业安全卫生工作中的计划、组织、实施、检查、监控活动集中、归纳、分解和转化为相应的一套文件化的目标、程序和作业文件,通过执行相关文件及控制程序,最终实现控制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的安全生产目标。
正因为如此,目前安全学界和企业界的部分人士对OHSMS提出了质疑,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OHSMS的建立与认证是否能真正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改善企业的安全状况?其二,企业是否有足够的财力去遵守各类安全法律、法规、标准,是否有能力去实现持续改进的承诺?
关于第一个问题。我们必须认识到,OHSMS与传统和现行的安全管理有很大差别,主要体现在:
(1)标准要求实行程序化管理。组织按照体系规定的手册、程序、作业文件进行操作和维护,从而保证操作和维护规范化。这与我国企业安全管理过份依赖于“一把手”的态度有着根本区别。程序化管理既可以避免管理行为的随意性,也可以避免部门之间、岗位之间推卸责任。
(2)危害辨识、危险评价、安全控制是OHSMS的核心,对各种作业和生产过程实行辨识、评价,并形成OHSMS文件,对各种预知的危险因素进行事前控制,同时对各种潜在的事故制定应急程序,力图使损失最小化。这些相对于通常采用的安全检查方法是一个明显的进步。
(3)OHSMS强调全过程控制,包括对决策、设计、采购、生产过程、辅助设施、售后服务、建立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信息系统和全员参与的控制,这充分反映了OHSMS的系统安全观。
(4)OHSMS标准明确要求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对职业安全卫生持续改进的承诺。体系在运行过程中,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职业安全卫生法律、法规及各项技术标准的完善,组织管理者及全体员工安全意识的提高,全社会对安全卫生要求的提高,企业的安全状况要相应改善,实现持续改进。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企业通过建立OHSMS能够达到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改善安全卫生状况之目的。
关于第二个问题。OHSMS在建立、认证和维护过程中的确需要花费一定的人力、财力。如对事故隐患的整改所需的投入就非常之大,特别是老工业基地中的大型国有企业,如鞍山钢铁公司若没有亿元以上资金是不能消除“严重不合格项”的。原因是这些国有大中型老企业在建厂之初是按当时的标准设计的,没有经过“三同时”审查,难免存在先天不足,加之项目竣工后运行过程中逐步积累下了许多隐患;新安全技术标准的颁布,又使企业产生新的“不符合项”。而且,企业建立OHSMS还需花费大量的时间,增加管理费用。如此看来,目前在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OHSMS,承诺遵守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和持续改进,的确不易。但我们应该认识到:事故隐患是必然要整改的,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企业是回避不了的;而且现行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依然存在一些弊端,实现管理的标准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对于大型企业可选择若干技术、安全基础较好的分厂或分公司(如鞍钢可选择上市的股份公司)进行。当一个组织的一部分建立OHSMS后,可以点带面影响一片,从而促使整个组织员工安全素质的提高。由是观之,从长远看,只要企业坚持分步走,以点带面,企业建立、维护OHSMS所花费的资金、人力是值得的,也是可以承受的。
3 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OHSMS对于我们毕竟是一个新生事物,处在起步和摸索阶段,但目前的确已经热起来了,为了把好事办好,让OHSMS真正服务于企业,造福于职工,以下几个方面应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1)关于认证单位和审核员。OHSMS的认证单位由全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认证指导委员会考核发证,体系的注册审核员由全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审核员注册委员会(以下称注册委)负责培训、考核、发证。据初步估算,参加培训的单位有60%以上来自质量认证单位,也就是说参加培训的人员大部分在此之前没有从事过安全工作,且培训的时间一般为一星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既要学习危害辨识、危险评价与安全控制(体系的核心)等安全知识,还要学习审核知识。其培训的质量是很值得怀疑的,若让这些没有从事过安全工作的人到企业去辨识、评价、控制、认证,其后果将会怎样呢?能避免滥竽充数吗?能让OHSMS起到应有的作用吗?所以注册委、认证委考核发证时一定要从严把关,要以硬性指标提高准入条件。这的确是一件非同寻常的大事,因为OHSMS的建立、认证、运行、维护直接关系到职工的安全与健康。
(2)关于OHSMS的运转维护。组织的管理者在体系建立初期往往给予高度重视,集中投入人力、物力,完成OHSMS的建立,而对体系的保持则重视不够。在组织的发展与规划中,往往容易忽视体系维护的需要;在机构的调整、新项目、新产品的开发中,不注重危害辨识及评价程序的运行,不注重及时获取新法律、法规的要求,也不注重在体系运行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调整,采取纠正措施保证体系的良好运转。企业的管理者往往有这样的思维定式:当企业发生事故时,对安全工作十分重视,但当体系运行过程中,安全状况明显改善,在一个较长时间里平安无事后,思想就有些麻痹。这时如果要求企业按程序管理,他们就觉得麻烦,认为执行OHSMS是一种负担。这样就会影响到体系的运行质量和效果,如果长此下去,就可能使OHSMS在企业夭折。
(3)关于审核认证的客观、公正、科学性问题。OHSMS的审核是对受审核方所建立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进行控制。找出受审核方OHSMS存在的不足,使受审核方完善其体系,从而实现职业安全卫生绩效的不断改进。这就要求审核者不仅应具有较好的安全专业知识、审核知识,还应有科学、严谨的态度,维护审核的客观公正性。
这里要避免“变味”审核:有的认证审核机构以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为了迎合被审核方的意图,草率从事,那样的审核认证造成的后果可能是严重的。笔者在调查中就曾发现:有一企业的领导为了给单位树“形象”,请来了对其工艺、设备、安全特征并不甚了解的一家认证机构(该企业的关系户)进行咨询、认证,由于认证人员常讲“外行话”,引起了该企业的安全工作人员及部分职工的不满,产生抵触情绪,从而使咨询、认证工作进行得十分困难,但由于双方受利益的驱动,好不容易才勉强完成这项工作。可见审核方与被审核方不仅要有经济意识,更要有责任感,人命关天的责任感。
(4)关于区域封锁问题。有的安全行政管理部门,在所属企业选择安全认证单位的事情上,画地为牢,明确指示企业选择指定的认证机构。这样必然在认证单位之间产生了不公平竞争,有技术、有实力的单位进不去,反而保护了落后与特权,这就必然不利于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以上所述之问题,目的是为了引起OHSMS管理者重视。这些问题若不处理好,则必然会遗患无穷,最后受害的也必然是企业职工和刚刚兴起的OHSMS这项事业。
4 小结与建议
(1)在我国稳步推行OHSMS是可行的,尽管目前仍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但推行职业安全卫生管理标准化是一种趋势。
(2)为了使OHSMS在未来能真正服务企业,造福广大劳动者,有关管理部门、认证机构、企业必须克服浮躁情绪,认证方和被认证方都应有强烈的责任感,不应完全由经济利益或名誉所支配。“风物长宜放眼量”,急功近利不利于我们的事业。
(3)管理部门应提高体系认证的准入成本,OHSMS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从业者必须熟悉工业安全知识和审核知识,二者缺一不可。如果准入条件过低,甚至追求规模效应,那就必然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