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已成为继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化之后,世界各国日益关注的热点和焦点。
企业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是指企业全部管理体系中专门管理职业安全卫生工作的部分,包括为制订、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职业安全卫生方针所需的组织机构,规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企业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是按照“计划、实施、检查、改进”的方法,由企业自身对影响劳动者的安全和卫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评价,确定职业安全卫生的管理目标和方案,消除或控制危险因素,确保劳动者的职业安全与卫生。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不是一个简单的文件体系,也不是一个传统的规章制度,而是一个既有方针、计划、实施与运行、检查与纠正措施和管理评审的功能齐全的管理体系,同时又具有系统性、先进性、预防性、全过程控制和持续改进的特点。它没有对安全技术标准作出任何规定,而是通过要求企业建立并实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来保证其生产活动符合强制性国际公约、规则和国内法律、规章所规定的安全技术和操作标准,提高企业的管理者及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不断地、自觉地加大职业安全卫生工作的力度,强化体系的功能,达到确保企业的职业安全卫生状况得到改善的目的。这种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不同于传统的企业外部安全检查和事故的事后处理,而是一个事前的、动态循环的管理过程,是以持续改进的思想指导企业系统地实现其既定的管理目标,它和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等一起,构成企业的全面管理体系。
在我国,为了与国际接轨,迎接更加激烈的竞争,企业建立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已变得日益迫切和重要。
一、 建立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有利于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
多年来,国家、行业和地方发布了一系列保证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技术规范、管理标准,但这些要求在实践中并未被全面地得到贯彻落实。而安全保证体系的建立,提供了解决这一难题的途径。它通过体系的建立,明确工程项目部所要遵循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要求在制订安全管理目标和安全保证计划中必须遵循国家、行业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并要求与体系有效运行起重要作用的各种场所,都能得到相应文件的有效版本,并通过内部体系审核和不断地针对各种不符合项,采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使其真正得到落实。
二、 建立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有利于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安全管理工作的核心。早在50年代国务院就提出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规定,之后又提出了安全生产责任“纵向到底、模向到边”的要求。但这些要求往往比较原则,常常得不到落实。因此,体系首先明确“项目经理为项目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安全生产应负全面的领导责任,要求对从事与安全有关的管理、执行和检查人员,都要明确规定其具体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以使所有有关人员能够按照其规定的职责、权限开展工作和及时有效地采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以清除事故隐患和防止事故的发生。
三、 建立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有利于全员安全意识的提高。
建立、实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首先要利用各种宣传形式,广泛宣传贯彻标准和建立体系的意义和有关的基本知识。同时要求企业必须对全体员工进行系统的安全培训,使每个员工都参与企业安全卫生工作,提高对安全卫生工作的认识,减少不安全行为和习惯性的违章。
目前我国从事建筑业的人员安全素质并不太高,从事故的原因分析中可以看出,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违章造成事故的比例较大,所以,建立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可以通过各种专业的系统安全培训和教育,达到预防事故的目的。
其次,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还要求认证方要对相关方施加影响,提高相关方人员的安全卫生意识。所以,一个企业实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就可以以点带面,全面提高全员的安全卫生意识,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四、 建立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有利于由被动管理变主动管理。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产物,它将职业安全卫生与企业的管理融为一体,运用市场机制,突破了职业安全卫生管理的单一管理模式,将安全管理单纯靠强制性管理的政府行为,变为企业自愿参与的市场行为,使职业安全卫生工作在企业的地位,由被动消极的服从转变为积极主动的参与。许多企业自愿建立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并通过认证,然后又要求其相关方进行体系的建立与认证,这样就形成了链式纽带效应,依靠市场推动,使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全面推广。这种自发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有利于促进企业安全卫生管理水平的提高。
五、 建立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有利于现场不安全隐患的整改。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是一个封闭式的持续改进的螺旋式上升的管理体系,它充分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思想,强调所有过程的事前、事中和事后全过程的控制,包括安全设施所需的材料、设备有防护用品和分包方的控制以及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防止不合格的材料、设备用于工程上,防止素质低、未经安全教育的分包队伍和人员进入现场冒险作业,从而对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两个方面实施全过程的控制。特别要求施工现场应针对项目的规模、结构、环境、承包性质等实施安全策划,识别项目施工的危险部位及应实施的过程控制,制定并采取与之相适应的安全技术管理措施,使这些危险部位和过程能得到有效的控制。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中各岗位的主要职责也强调全面贯彻体系文件的要求,从源头抓起,防止隐患的产生和发展,以保证体系的正常运行,防患于未然。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在于能及时地发现并消除隐患,坚持开展检查、验收和体系审核活动,发现的隐患和不符合项,都要根据“立项、整改、复查、消项”的原则,实施封闭式管理,即发现了问题,要进行处理和处置后的验证,做到不合格的设施不使用,不合格的过程不通过,不安全的行为不放过。对严重违章、重大隐患和不符合项,还要调查其原因,制订消除不符合项原因的纠正措施,并实施监控,确保纠正措施的执行及其有效性。
六、 建立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有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
目前,无论国内还是国际上,建筑市场的竞争都十分激烈。施工现场是建筑企业的窗口,施工现场的面貌是企业综合素质的反映,在当前建筑市场竞争愈演愈烈的形势下,建立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将对施工企业提高管理素质发挥积极作用,高水平的现场安全管理,无疑为企业增添竞争优势,有利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建设事业飞速发展,各类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大量采用,施工队伍迅速增加,各种所有制、不同等级的施工企业进入建筑市场,造成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水平参差不一,行业安全监督的难度增大。面临这样的形势,安全管理模式和思路的创新与探索就现实地摆在我们的面前。行业管理部门如何改进宏观控制,施工现场如何规范微观管理,其结合点在哪里,关键又是什么?据有关部门对重大事故抽样分析,当前的事故原因涉及安全管理方面的较多,如职工安全意识差,习惯性违章等等。因此,规范企业安全管理行为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建立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通过第三方审核认证,对施工现场实施有效的监控,达到是大限度地预防工伤事故的目的,这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综合运用政策手段与市场手段,引导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上水平、上台阶,实现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管理,控制事故的发生,从而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下一篇:OHSMS与WTO的咨询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