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尽管GB/T28001-2001标准与GB/T24001-1996标准框架结构一致,条款号一一对应,但是从环境管理体系到建立完善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并不能完全照搬过来,两标准的有些细节要求甚至完全不同,这就要求企业在体系的建立和结合过程中应注意它们之间的区别。本文对环境管理体系获证企业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关注重点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建立职业健康安全体系关注重点
1、概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各国环境立法的日趋严格以及世界经济一体化市场竞争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各类组织建立了基于ISO14001标准的环境管理体系,来持续改进自身的环境行为(表现)并向相关方显示组织环境管理的信心与综合能力。自1996年ISO4000系列标准颁布,截止2003年3月底,全球有十几万多家企业通过了第三方认证机构的认证/注册,并且这种势头有增无减,不少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已经将环境管理体系的标准作为国家进行环境管理的一种手段,制定政策法规予以支持。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方兴未艾,世界上不少国家和机构又推出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occupationalsafetyandheathstandardmanagementsystem,简称OSHSMS),借以规范组织对安全卫生(我国一般也称为劳动保护)的管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90年代中后期就一直努力使得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发展成为ISO标准,在96年5月份组织召开了OSHSMS标准的研讨会,来自44个国家及IEC(国际电工委员会)、ILO(国际劳工组织)、WHO(世界卫生组织)等6个世界性国际组织的代表参加,结果虽没有形成一致意见,但是一些西方国家态度明确支持在本地区继续实施这一标准。1999年4月,英国标准协会(BSI)、挪威船级社(DNV)等13个国际组织提出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OHSAS)标准,即:OHSAS18001《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规范》和OHSAS18002《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实施指南》,这二项标准成为世界各国规范职业安全卫生工作的蓝本,我国有关部门及时转化和发布了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
对于企业而言,建立并保持一个规范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最大的益处在于有序地进行安全卫生资源的配置管理、降低各种安全事故隐患、确保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促进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充分发掘其创新潜力;而从世界贸易的角度,有效避免企业陷入安全健康方面的非关税贸易壁垒,增强竞争力。从我国来看,工伤事故和职业危害不但威胁千百万劳动者的生命与健康,还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损失,每年因工伤事故直接损失数十亿元人民币,职业病的损失近百亿,据粗略估算,近几年中国每年因此而造成的经济损失近800亿元。职业安全健康事关劳动者的基本人权和根本利益,工伤事故和职业病对人民群众生命与健康的威胁长期得不到解决,累积到一定程度和突发震动性事件时,可能成为影响社会安全、稳定的因素。据广东省的有关统计,在日益增多的劳动争议案件中,涉及职业安全健康条件和工伤保险的已达50%,在全国各地已多次出现因上述问题激化而发生集体请愿和上街游行等事件。这种形势对职业安全健康工作提出了紧迫严肃的要求,改善我国职业安全健康状况推行GB/T28001-2001标准已成为必然。
2、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标准
和ISO14001标准相比,GB/T28001-2001也提出了17个核心的要求,框架结构一致,且条款号一一对应;都强调系统化、标准化、程序化、文件化的管理;采用同样的PDCA(策划-运行-检查-改进)循环模式。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的一般过程是:
2.1组织建立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根据组织的实际情况提出明确的健康安全方针
2.2为实现方针的要求进行策划/规划(确定组织范围内的不可接受风险、适用于组织的安全健康法律法规、优先控制不可接受风险的目标及实现目标的管理方案)
2.3依照策划的结果实施(建立组织机构并明确职责、进行人员意识培训、内外沟通及交流咨询、建立文件化程序并予以有效控制、规范控制那些可能产生风险的运行与活动、包括对那些潜在的紧急情况建立有效的响应计划)
2.4建立有效的监控机制并针对出现的事件、事故等采取纠正措施
2.5通过最高管理层对体系的评审提出持续改进的方向
3、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关注重点
3.1虽然ISO14001和GB/T28001-2001标准有诸多相同之处,而且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际中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也多互相融合,但是从环境管理体系到建立完善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并不能完全照搬过来,有些细节甚至是完全不同,在操作中应注意它们两者之间的区别。
⑴GB/T28001-2001控制的方向是“组织的范围内”。无论活动常规或非常规、设备自供或外供、员工或访客,范围所及,无所不包。
⑵GB/T28001-2001控制的对象是“不可接受风险”。从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要求以及组织方针角度衡量,那些超出组织所能忍受水平的风险是控制的重点。GB/T28001-2001更强调人的意识与胜任。危险因素的构成很大程度上是“人失误”造成的,人不但要非常明确地意识到风险所在,还应始终保持一种正常心态,能够排除可能的心理生理因素所造成的操作失误。
⑶GB/T28001-2001提出了对设备设施安全要求。危险因素的另一个组成是“能量、有害物质失控”和“设备故障”,这是在建立体系时必须予以考虑的。
⑷GB/T28001-2001更强调沟通与咨询。和培训一样重要的是通过有效的咨询、交流,才能实现“避免失误——失误情况下无害化——事故状态下减少损失”的处理原则。
3.2在实际操作中,在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应该着重理解以下要点:
⑴识别危险因素和评价风险
事故的产生因素众多,我们可以简单地从以下途径中了解:
识别时,应确定典型过程/活动/服务,从中判断出那些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心理生理的、行为性的及其他危险因素,明确危险因素可能产生的风险。应该说,不同行业的组织在长期生产过程中,为确保生产处于安全有序的状态,都形成了一些惯例或模式用来实现本行业的危险源因素的识别评价等管理方法。在GB/T28001-2001标准里,从系统的角度指出了一个原则的方法来进行危险因素的识别和风险评价。标准中明确指出,这个方法要适合组织的具体规模、工艺情况;与组织的实际操作惯例、现有风险控制能力相适应;应能为对设备、培训的要求和确定运行控制的改进以及建立合适的监控方法提供依据。这是在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时必须优先考虑的,只有综合考虑组织的管理、工艺、操作、设备、人员培训、监控等多方面要素的水平,采用科学的识别评价方法,才能确定出准确的“不可接受风险”。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核心是对风险因素的辨识、评价和控制。对于国家相关法规、企业和社会公众普遍不能接受的不可接受风险,则制定目标和管理方案,使之转化为可接受的可容许风险;对于现已处在可容许风险水平以下的所有活动风险,则实施有效控制措施,使其始终处在能接受的可容许风险水平,并努力防止其变为不可接受风险。
⑵安全健康法律法规要求
GB/T28001-2001标准里,在条款职业健康安全方针(4、2),法律与其他要求(4、3、2),目标(4、3、3)以及绩效测量与监测(4、5、1)中都明确提出了法律法规方面的要求,因此,在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时,必须明确适用于组织的安全卫生法律法规体系。我们国家目前的法律体系如下:
1)宪法中有关劳动保护的基本内容、刑法中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刑事责任的规定;
2)劳动保护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3)劳动保护专项法(特定生产领域、特定保护对象);
4)劳动保护相关法(社会生活领域中有关劳动保护的规定);
5)劳动保护的国家及地方性的行政法规、规章、标准等;
6)国际公约(我国加入了四项国际公约)及其他要求;
3.3信息咨询和交流
员工参与咨询或交流的内容应包括:用来进行风险管理的方针、程序的制定和评审,影响工作场所安全卫生状况的变化所在,安全健康事务代表和管理者代表人选及范围。
3.4运行控制
除了与不可接受风险有关的运行与活动应得到有效控制外,标准中还明确,为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风险,在以下过程应建立并保持作业程序:有关工作区的设计,加工,安装,机械设备,操作程式和工作组织(安全方面)以及它们的规定对人员能力的适应情况。
3.5绩效测量和监视
绩效测量和监视它包括对生产操作和基层管理的监督检查和监视,也包括对职业健康安全目标、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例行测量,如:对生产操作中的安全及工作环境、锅炉运行、施工管理、化学品库管理等的检查或测量。它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按程序要求及时处理,并对其运行情况做出实施有效性和法规符合性的判断。根据标准的规定,采用定量或定性的监测应与组织的需要相适应。同时,组织除主动进行上述方面的符合性监测外,对事故、事件、疾病和其他不良职业健康安全的历史证据也进行被动的/反映性的监测。
以上所列为ISO14001认证企业在进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建立时所必须考虑与注意的,也是兼容体系的关键所在。不过需要说明的是,不同的企业所面临的实际情况千差万别,应选择合适的方法去满足标准的要求和达到企业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目标,这样才能建立有效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持续改进职业健康安全表现。
4、建立职业健康管理体系的体会
4.1最高管理层的理解和全力支持
任何一个新的管理体系在企业内部推广都离不开高层管理者的承诺和支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和实施也是如此。这表现在体系的建立、日后的正常运行及持续改善各个方面,体系建立初期,最高管理层的支持表现在如下二方面:第一,在财务方面提供必要的投资;第二,配备必要充足的人力资源,并在时间上给予保证。
为取得高层管理者的支持,企业负责体系策划部门应向最高管理者指明内外部各种因素,以使其明确所需做的努力和能够获得的利益,促使其下定决心从事这项计划。这里所讲的内外部因素可能包含一下内容:
⑴企业内部在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直接损失,如因事故、工伤、职业病带来的额外开支;
⑵隐含于这些直接损失之下的间接损失,如员工对企业的不满意度、工作积极性的下降、停工造成的收益减少;
⑶企业的形象,相关方对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的不满意可直接形象的受损,反之,对员工全面负责的管理将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形象。
⑷日益严格、健全的法律法规对职业保护的新要求,以及社会进步所带来的人权观念的加强;
⑸国际/国内贸易的新潮流所带来的新的竞争条件,在ISO9001、ISO14001的推行中已尽现无疑,也必将扩展到企业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活动中。
⑹顾客及有关方面的直接要求。
⑺对社会安定、繁荣的贡献。
4.2初始的风险评估
除上述因素外,一份全面的初期风险评估报告也是非常重要的。与ISO14001一样,职业健康安全也需要进行初始评估,只是评估的对象由环境因素变为安全危害风险。进行初始风险评估的目的也与环境评估一样,处理收集信息提供最高管理者决裁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它能提供组织原有职业健康安全的全貌,而这些信息将为组织建立体系指出明确的方向。
在标准中没有对初始风险评估提出具体的要求,但在其提示性的附录中给出了初始风险所涵盖的课题,这些课题包括:
⑴收集、明确组织所应遵循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以及组织现状与之相符合情况,在此需特别强调应注意不要遗漏对于相关红头文件、行业标准、母公司规定要求等的收集;
⑵辨识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并确定其重要性
风险的定义为: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因此识别风险,首先要识别出危险事件;判定其重要性,就需要对其可能性和后果评价的标准以及综合这些评价结果的方法。
危险是指一种潜在的伤害或损坏的根源,或一种具有潜在的伤害或损坏的情况。因为危险是潜在的,所以它不同于环境因素,后者虽然也有对将来影响的要求,但往往侧重于对现实环境影响的把握,因而危险的识别就需要具有比识别环境因素更多的专业知识和仔细程度。甚至有人形容,每一个环境因素的背后都存在至少一个危险,而危险的背后却未必包含了环境因素,举例来说:噪音有害听力;大气排放废气、水体排放的污染等最终都会带来对人类健康的损害;废弃物的管理中存在大量的危险事件;反之,单纯的机械伤人未必有什么环境影响。
在识别危险时所需考虑的相关事项很多,一般采用分类的方法从不同角度来识别危险。在分类时可以较简单的将危险分为:化学性危害、物理性危害、生物性危害、人体工程学类危害、各种压力、其它危害等。另外可以采用的方法是发动组织内所有的人员,采用调查表的方式找出所有可以鉴别出的危险,再有具有一定专业资质的人员对这些危险进行分类、合并、整理、归总,依照即定的评估规范来进行风险评估。
初始风险评估是一项十分花时间精力的工作,但对于整个体系的建立却具有重大的意义,一旦确定了组织重大的风险,就能根据这些风险制定组织的方针、目标、指标、方案,订立相应的运行程序、紧急情况的对策等。
⑶审查组织内现有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规定
应最大程度的收集组织现有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规定,这些资料可以衡量组织已有的管理水平,并应将这些规定与标准的要素进行对比,以利于今后体系文件的编制。
⑷对以往职业健康安全事件的调查、处理和反馈意见的评价,这可以帮助组织寻找已有管理措施的不够充分和可靠之处;
⑸用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现存资源的配备及其利用效率和效果,此处所谓资源包括组织现存对于职业健康安全的财务投入、设备状况、技术技能、工作环境以及从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人员的经验、能力等;
4.3制定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完成风险评估后,应报告给最高管理者,由最高管理者根据组织的特点、标准对于方针要素的所有要求来制订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对比方针要素的要求可以发现其与ISO14001有关方针要求基本一致,又因为环境与安全健康密不可分的特点,许多组织往往将两套方针并为一套来公布。因为各组织原有文化的特点,方针往往简繁不一,但必须能体现组织的特点;反映组织主要的风险;做出遵守法律法规、持续改善、保证必要资源等承诺;并提供对组织安全健康绩效的评审框架。
建立和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在起步阶段是很艰难的,其工作量和工作的难度一般都要超过建立环境体系,但因其对于整个体系的建立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所以必须认真完成每一项内容。由成功企业的实施经验来看,这一阶段的工作往往占用了整个体系建立到认证完成过程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和一半精力,任何一个希望推行此体系的组织都应作好思想准备,为建立体系打下一个坚实、良好的基础。
武钢企业管理部刘晖
联系地址: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厂前武钢企业管理部
联系电话:027-86899654
E-mail:
qgb007347@to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