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业务合作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程序

2006-10-18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1  目的

辨识公司活动范围内的危险源,对其进行风险评价,判定出重大风险因素,制定有效的风险控制程序。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公司范围内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计划工作,适用建设项目(包括新\改\扩建项目)可能产生的危害辨识与评价。

3  职责

3.1 管理者代表负责批准公司重大风险因素的确定及分级结果。

3.2 ####是本程序的管理部门,负责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重大风险因素控制计划的制定。

3.3 ####是新项目的归口管理部门,应按照〝三同时〞的要求,考虑防止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职业安全健康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3.4 各单位负责参与公司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工作,并制定\实施本部门评价出的风险因素的控制计划。

4  工作程序

4.1 危险源辨识

4.1.1 辨识职业安全健康危险源应以生产中影响职业安全健康的活动为依据。

4.1.2 危险源分为第一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源。

4.1.2.1 第一类危险源

a 产生供给能量的装置\设备;

b使人体或物体具有较高势能的装置﹑设备﹑场所;          

c能量载体;

d 危险物质,如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等。

4.1.2.2 第二类危险源

a 人的失误偏离要求标准,人的不安全行为;

b 物的故障性能低下,物的不安全状态;

c 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包括温度﹑湿度﹑照明﹑噪声﹑振动﹑粉尘和通风换气等物理环境。

4.1.3  危险源辨识方法。

4.1.3.1 常用辨识方法

a 经验分析法包括对照分析法和类比分析法;

b 工作任务分析法;

c 安全检查表法。

4.1.3.2 其他辨识方法

a 事件树分析法;

b 故障树分析法。

4.1.4 各单位将辨识出的危险源填入《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调查表》报公司#####。

4.2 风险评价

4.2.1 危险源定性评价法

⑴ 不符合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的;

⑵ 相关方有合理抱怨或要求的;

⑶ 曾发生过事故,无合理控制措施的;

⑷ 直观观察到可能导致风险事故,无适当的控制措施。

4.2.2 危险源定量评价法。

根据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D=L*E*C)确定重大风险因素。

D-风险性分值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C-发生事故可能产生的后果

a.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L: 将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极小的分值定为0.1,必然要发生的事故的分值定为10,介于两种情况之间的规定若干个中间值,详细情况如表-1.

 表-1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L)

分值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10

完全可以预料

6

相当可能

3

可能,但不正常

1

可能性小,可以设想

0.5

很不可能

0.2

极不可能

0.1

实际不可能

b. 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E: 人员出现在危险环境中的时间越多,危险性就越大,规定连续出现在危险环境的情况定为10,非常罕见的出现在危险环境中的情况定为0.5,介于两种情况之间的规定若干个中间值,详细情况如表-2.

 表-2  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E)

分值

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10

连续暴露

6

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

3

每周一次暴露

2

每月一次暴露

1

每年几次暴露

0.5

非常罕见的暴露

c. 发生事故可能产生的后果C: 把无伤害规定分值为1,把造成多人死亡的可能性分值规定为100,其它情况的分值规定在1与100之间. 详细情况如表-3。

 表-3  发生事故可能产生的后果(C)

发生事故可能产生的后果

危险源级别

特大,多人重伤或死亡

A

重大,一人死亡

B

严重,重伤或致残

C

一般,需要救护

D

无伤害

E

被评价为C级以上的危险源为重大危险源.对确定的危险源各分公司必须通过各种手段进行严格控制,特别是对重大危险源,应进行重点控制.

d. 危险性分值D, 根据评价方法得出的D值的大小,确定风险因素的风险程度。详细情况如表-4.

表-4  危险性分值(D)

D值

风险程度

采取措施

D>320

极其危险

不能继续作业

160<D≤320

高度危险

立即整改

70<D≤160

显著危险

需要整改

D≤70

一般危险

需要注意

4.2.3 各分公司按定性和定量危险源评价方法对风险因素进行评价,把相应的L﹑C﹑E﹑D值和危险等级填入《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调查表》。

4.3 风险控制计划

4.3.1 根据本程序4.2确定的重大风险因素,各分公司按照<<目标\指标与管理方案控制程序>>的要求,制定整改措施计划,明确整改项目﹑措施﹑责任单位﹑责任人﹑计划完成时间。

4.3.2 公司评价出的风险因素由安全生产技术部制定整改措施计划,各部门按计划实施。一般风险因素由各单位制定并实施整改计划。

4.3.3 整改措施计划完成后,各分公司\各部门按照规定时间把计划完成情况填入《风险因素登记表》。

 

风险

措施

不可容许的

只有当风险降低时,才能开始或继续工作.如果无限的资源投入也不能降低风险,就必须禁止工作.

重大的

直至风险降低后才能开始工作,为降低风险有时必须配给大量资源.当风险涉及正在进行中的工作时,就应采取应急措施.

中度的

应努力降低风险,但应仔细测定并限定预防成本,并应在规定时间期限内实施降低风险措施.在中度风险与严重伤害后果相关的场合,必须进行进一步的评价,以更准确地确定伤害的可能性,以确定是否需要改进的控制程序.

可容许的

不需要另外的控制措施,应考虑投资效果更加的解决方案或不增加额外成本的改进措施,需要监视来确保控制措施得以维持.

可忽略的

不需要采取措施且不必保留文件记录.

4.5 建设项目的职业安全健康评价

4.5.1需投入建设项目的部门应将计划实施的项目以《建设项目职业安全健康事先评价申报表》的形式进行申报。

4.5.2 需要向职业安全健康主管部门申报时,应考虑可能耗费的时间,提前必要的期限,使申请工作如期进行。

4.5.3建设施工项目实施过程中,由安全生产技术部进行监督、检查。  

4.6 记录保管

风险因素分类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调查表﹑建设项目职业安全健康事先评价申报表,由安全生产技术部负责保存,有效期为二年.

5  支持文件

6  相关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