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工商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超过1000万家,占全部注册企业数的90%以上,中小企业工业总产值和实现利税分别占全国的60%和40%左右。中小企业提供了大约75%的城镇就业机会,从农业部门转移出来的劳动力,绝大多数在中小企业就业。90年代以来,工业新增产值的70%左右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在每年的出口总额中,中小企业的出口值约占60%。由此可见,中小企业不仅是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因素和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而且也是社会投资的重要力量和财政税收的重要来源,中小企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但与此同时,由于中小企业基础薄弱,技术、工艺落后,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再加之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办法,使得中小企业存在着严重的职业安全健康问题,具体表现在安全隐患多,事故频发,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严重等方面。如何提高中小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是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时间内的重要内容。
中小企业的职业安全健康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针对其生产和风险特点,易采用和实行简单、有效、系统的风险管理方式,从整体上解决中小企业存在的现实安全问题。
建立和实行职业安全健康计划
职业安全健康计划是指一套计划好、策划好的行动,用来保障用系统化的方式处理工作场所中存在的危害。
职业安全健康计划的作用是可以帮助企业维持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保护员工、顾客的安全,同时职业安全健康计划能够使企业遵守职业安全健康法规,减少由于伤亡和职业病造成的损失。
可以通过对下列问题的肯定或否定的回答,来判断一个中小型企业是否已经建立起了一个有效的安全健康管理体系:
1.是否针对本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已经建立一个职业安全健康方针;
2.工作岗位的各级员工是否知晓自己的安全健康职责;
3.是否已经辨识出工作场所中所有的潜在危险和安全健康问题;
4.是否已经评价出哪种问题是企业中最突出的职业安全健康问题,并对这些问题采取了措施,以此消除或减少这种风险;
5.是否同工人就安全健康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并同意工人对可能影响到自己的职业安全健康问题做出自己的决定和意见;
6.在企业目前所有的工作程序中是否已经包括了安全健康程序;
7.是否给工人提供了必要的安全健康信息、培训及管理,以使他们能够安全地完成其工作;
8.所有的生产工具、设备和机械是否定期检查和维护;
9.企业是否建立了事故报告、事故调查与分析系统;
10.企业是否保持了与安全活动相关的记录;
11.企业是否针对生产活动和程序定期开展评审活动,特别当作业场所发生变化时的评审活动,以此改善职业安全卫生状况。
针对上述问题,如果企业的回答都是肯定的,表明企业已经建立起了职业安全健康计划,需要企业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不断地加以维护和提高。
如果企业针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是否定的,则说明企业尚没有建立起一个有效的职业安全健康计划,应该引起企业的重视并应着手予以建立和实施。
建立职业安全健康计划的步骤
为了使中小企业能够有效地提高自己在职业安全健康方面的管理水平,可以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重点策划好和做好如下十个步骤的工作:
步骤一:明确各方职责
在《安全生产法》中明确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要对安全生产全面负责,也就是说,企业的主要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因此要负责找出所有适合本企业的有关的职业安全健康方面的法规。据此并结合本企业的特点制定出一个简明的职业安全健康方针。该方针应该表达出企业管理者在职业安全健康方面的一种愿望,并且指明管理者、监督者和工人在职业安全健康方面的职责。方针的制定要通过与工人进行商讨,并通过具体的行动计划来持续不断地改进工作场所的职业安全健康水平。在制定职业安全健康方针时,应考虑如下一些职责要求:
1.企业负责人职责:
① 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② 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③ 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④ 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⑤ 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⑥ 给从业人员提供一个符合国家法规标准要求的安全健康工作环境,包括设备、材料和工作系统;
⑦ 提供相关的资源来实施和支持具体的安全工作;
⑧ 给从业人员提供各种方法来参与和交流安全问题;
⑨ 保证安全健康方针和所有的安全健康程序保持最新;
⑩ 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2.监管人员及班组长职责:
① 做好日常的安全健康管理工作;
② 保证新工人获得相关的信息、培训及适宜的监督管理;
③ 保证工人在从事新工作或使用新设备前获得培训;
④ 保证具有相应的安全工作程序;
⑤ 参与调查事故和事件,并维护好与安全健康相关的记录。
3.从业人员的职责:
① 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及说明,积极主动参加安全健康培训;
② 使用安全设施来保护自己的安全健康;
③ 要及时向管理者报告工作当中发生的事件或潜在危害;
④ 主动参与解决职业安全健康问题;
⑤ 不干扰、移动任何安全警告、安全装置和防护设备;
⑥ 正确佩戴和使用个体防护用品。
4.承包商和参观者职责:
要清楚地向承包商和参观者阐明本企业在职业安全健康上对他们的要求。通常包括要他们遵守工作场所的安全指示,并保证他们的业务或参观活动不要给其他人员带来风险。
5.评审职业安全健康方针:
要说明对方针的评审频次,如一年一次,以保证方针对变化了的法规或工作的持续符合性。
步骤二:发挥工人在职业安全健康方面的积极作用
就职业安全健康问题与工人进行交流与商讨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在工作场所的所有层面上拥有清楚和开放的交流渠道,将会激励每个员工积极地支持并主动参与到安全健康的行动中,员工将更有可能在工作中很好地遵守安全规章和制度。
1.进行协商或交流可通过如下简单过程进行:
①在一项工作开始时召集工人进行讨论;
② 鼓励员工提出他们可能面临的安全健康问题;
③ 报告对已经辨识出的危害所采取的行动;
④ 讨论新的危害和可能采取的安全措施。
2.通过管理会议进行交流:
有效的安全健康体系依赖于良好的管理,因此安全健康问题应该做为管理会议中的一项重要议程加以讨论,并应确定具体的、适宜的工作方案。
3.通过工作交接会议进行交流:
在工作人员开始和完成某项工作进行交接时,应就安全问题进行详细说明,这种规定应做为一种例行制度来执行。
步骤三:辨识危害
当进行危害辨识时,应考虑以下情况:
1.你的工作环境是什么样的,如在办公室、实验室、大容器内、屋顶、送货车中等不同情况;
2.你使用的工具、机械适合于当前的工作吗;
3.使用的设备、机械和工具可能会直接伤害到工作人员吗;
4.噪音、气味、射线等可能会间接地伤害工作人员吗;
5.工作人员在使用化学品和其他材料(包括油漆、溶剂、汽油、塑料、酸、农药、气体、生物样品废弃物等)可能会受到伤害吗;
6.工作人员是否正确地使用设备和材料;
7.化学品是否有标签或是否按说明进行储存;
8.工作环境噪声水平是否过高;
9.是否有未有安全防护的机械;
10.工作场所是否有易于移动的设备;
11.是否在没有任何帮助的情况下搬运沉重设备或物品;
12.租用的焊接设备是否具有良好的耐磨绝缘层;
13.是否在对尖锐物体操作时总是保证佩戴手套;
14.是否在从事小型的喷雾作业时不佩戴防护呼吸器等等情况。
在进行危害辨识时,要注意检查本单位曾经发生过的事故和工伤赔偿的记录,还要注意搜集同类型企业曾经发生的事故类型,同时要经常阅读有关设备手册或化学品安全数据表单中关于安全的预防措施等内容,最后应将辨识出的危害列成清单,以便对照进行分级管理。
步骤四:评价风险
在辨识出工作场所中存在危害后,下一步就要求判断这些危害的危险程度。
风险是指一种危害实际造成伤害的可能性和后果严重度。为了确定风险的水平,需要考虑当某人暴露于一种危害之中时可能发生什么和发生的可能性。
在判断可能发生什么时(后果),应考虑对暴露于辨识出的每一种危害中所造成的后果,通常可考虑如下几种结果:
伤亡:造成断指,死亡,长期的腰背损伤,损失一天、一周或一月工作日;
疾病:永久肺部损伤,头痛,听力损失,精神压力;
公众安全:客户受到的伤害,可能受到危害影响的其他人;
范围:有多少人可能受到伤害,要考虑到工作场所之外的人群可能受到的伤害。
在估计危害发生的可能性时,可考虑分析如下情况:
1.从事带有危害性工作的频繁程度;
2.工作人员接近危险源的频繁程度以及接近到何种程度;
3.以前在本工作场所或其他场所是否曾发生此类危害,频度有多大;
4.工人要完成此项工作需要获得何种程度的培训,培训的复杂性;
在评价风险程度大小时,要注意考虑相关的标准、法规、职业安全健康顾问、职业卫生学家、人机工效学家、工程师提供的信息以及监测和测量的数据信息等。
在做风险评价工作时,要特别注意做好如下五方面的内容:
1.无论风险是大还是中等,也无论对风险采取的控制方法是复杂还是容易,应对所有存在的风险进行管理(处理),但管理的程度不同;
2.风险评价应包括对承包人及公众可能受到危害影响的情况评价;
3.要特别关注对年轻工人、无经验和丧失劳动力的工人群体的风险评价;
4.在引进新的工作,新的设备、机械或化学品时,要对原来的评价结果进行评审;
5.绝对不要凭通常的感觉来判断行为是否安全,需要通过科学分析与评价做为判断的依据。
利用合理设计的风险评价表来阐明危害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度是一种直观、实用的方法。
步骤五:控制风险
在完成风险评价工作后,随后就应考虑针对这些风险的控制办法,首先从控制高级别的风险开始。
为了有效地控制风险,可以建立“风险控制方案”,在其中列出所要采取的方法,并明确由谁来负责此项任务,何时开始和完成。在确定控制方案时,应尽可能采用最有效的解决办法或技术,通常可按如下风险控制(解决)顺序建立风险控制方案:
1.首先考虑尽可能的完全消除某种危害
控制风险的最好办法就是将风险完全消除掉。如将不需要的化学品完全处置掉,将工作场所地面或走廊中存在的绊脚物品完成移走等等;
2.采取措施降低风险水平
如果在现有条件下难以完全消除某一风险,则应尝试尽可能多地通过相关技术或管理手段降低风险水平,使之达到目前可接受的水平。通常可以采用如下一些有效的控制措施:
①用更安全的方法(材料、工艺、设备等)替代原方法。例如使用低毒化学品替代原高毒化学品以降低中毒危害,将原来人工搬运的大包装货物变成小包装以降低扭伤危险,高处作业使用脚手架代替梯子以降低高处坠落危险等;
②隔绝(离)危害。如使用隔噪声屏障降低噪声水平,使用封闭的喷雾室进行喷涂作业,使用遥控系统操作机械,将化学品储存在专用储柜中等等;
③使用有效工具或工程控制手段。如使用手推车或叉车搬运重物,在移动机械周围设置安全防护栏或自动断开开关等;
④管理控制措施。例如,对危险性的工作使用工作票制度,对工人实施相关安全培训和监督管理制度,对机械设备实施定期维护和保养制度,建立危险性作业岗位轮流制度以减少人员暴露时间等;
3.最后一种手段——使用个人防护用品(PPE)
PPE可以有效地保护作业人员免受伤害,例如手套,安全帽,耳塞(罩),眼镜,高可视警示服等。PPE是最基本可靠的安全防护形式。大部分情况下PPE最好仅做为短期防护方法,在使用PPE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应选择适合于本项工作性质的正确型号产品;
②在工作环境下,选择的PPE适合于作业人员,并佩戴舒适;
③对工人正确佩戴、使用和维护PPE进行培训。
在很多情况下,要综合运用上述的几种风险控制措施来降低风险水平。
步骤六:安全信息、培训与监督
安全信息和培训可以通过程序手册、设备操作与维护手册、化学品安全数据表单、工作指导书、安全提示板和培训音像获得。
当有新工人入厂、有与工作相关的特殊危害和风险存在、有安全作业程序、有应急程序、使用和维护个人防护用品等情况存在时,应该对相关人员提供相应的培训。
当涉及新设备或特殊设备的安全使用时,可以请相关专家提供现场的培训。
当要获得急救技能、特种作业和安全健康的典型训练,则应将工人派出参加外部相关资质课程的培训。
只有实行充分的监督,才能保证了解工人是否已经理解了指导说明,已经具备安全完成本职工作的基本技能。监督管理的程度大小取决于每个作业人员的知识水平和经验,通常对于新工人或技能不佳的工人应倾注更多的监管。
步骤七:将安全问题贯穿于采购当中
当企业为生产经营采购货物和租赁服务时,可能会带来安全健康问题,因为通过采购活动,可能会将危害和风险引入工作场所。
当购买新设备或化学物品时,有必要很好地检查是否存在与所购货物相关的固有危害存在。请供应商提供所售产品的安全信息,这些信息可以从设备使用手册、相关的标准及化学品材料安全数据表单中获得。
当企业购买二手设备时,要向出售者索要设备维护保养记录。
选择承包商时,要将安全健康情况做为选择的关键性条件,并向承包商指明本企业在安全健康方面的要求。要重点了解承包商是否具有完成本项工作的经验、资质,承包商的安全健康方针和实际工作表现以及监督管理落实情况。
在企业和承包商之间,需要进行安全健康方面的信息交流和密切合作。在承包商开始正式工作前,双方应就工作中存在的危害、安全工作方法、如何安全地完成工作任务以及双方的安全管理职责等问题进行充分的协商和确认,并签定安全健康管理协议。
步骤八:伤害管理
开展对与工作有关的事件和伤害的管理是相关法规中提出的要求,而且也是使由此造成的损失和干扰降到最小程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管理内容包括应急程序、急救及事故(事件)调查与报告。
1.要考虑企业可能面临的紧急状态,包括:火灾、爆炸、化学品泄漏、洪水、机械或交通事故等。应针对这些紧急情况建立相关的应急计划和程序,以便事故发生时知道如何迅速和安全地做出反应。
工作场所的急救范围和类型的要求应基于危害和风险水平,要保证拥有并可迅速获得的急救设备、设施及训练有素的急救人员。在建立急救工作时应考虑工作场所的作业类型、大小和布局,考虑工作场所离医疗服务机构的远近,还要考虑作业人员的数量和分布等情况。
2.事故并非是不可预见的,也并非完全是一件坏事情。大部分情况下,事故的发生是事故链和该链中一个或更多的联系之间的失效所造成的结果。事故调查就是帮助企业找出是什么出现问题(错误),为什么发生,为什么控制措施失效,即找出导致事故(事件)发生的真实原因。
危险的产生应该被当成一种警告信息,应该对产生的危险进行全面的调查。除了鼓励员工报告当前的现实危害外,也应鼓励员工及时如实地报告潜在的危险。
在确认了是什么出现问题,为什么出现问题后,就应针对这些问题采取预防措施,以防止类似的事故重演,而这正是作业场所安全管理最基本的任务之一。
另外,企业也应根据国家的相关法规建立和完善工伤人员的赔偿和康复办法与制度。
步骤九:保持相关记录
使企业的安全健康工作文化化,并很好地保持工作活动中形成的记录,对安全管理非常重要。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满足法规的要求,也可以向作业人员提供相关信息,同时可以检测企业实际工作运行当中的安全健康表现。
企业的工作活动很多,应该选择保持哪些重要的安全健康活动的记录?至少应包括如下几种:
1.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活动记录。该项工作活动中记录包括:危害检查表,风险评价信息,风险控制方案等。这些记录一方面提供了本企业开展安全健康工作活动的证据,另一方面可以帮助企业评审和改进安全健康工作。
2.机器设备维护保养记录。这些记录可以指明定期检查维护时间,可以提供维护证据。应将这些记录与设备说明书和操作手册一同保管。这些记录的另一个作用是可做为设备出卖时的使用历史情况说明,可提高设备买卖时的价值;
3.事故和伤害记录。这些记录通常可以指导企业开展危害辨识、监测事故发生趋势和采取控制措施。与此同时也应注意对潜在的危险进行记录。
4.有害物质登记记录。应将企业中使用的所有有害物质进行登记列表,包括收集国家标准规定的危险化学品、剧毒物品目录。这些登记记录应保证从事这方面的工作人员易于方便地获得。
5.员工记录。包括员工的相关经历、相关资格、培训情况。培训记录应详细记载培训内容,授课人及培训时间等内容。
步骤十:监测、评审和提高
在完成了以上九个步骤的工作后,需要企业对每一步的运行情况开展定期检查和评估,以评价安全健康计划的运行效果。在做评审工作时,应重点考察下列一些问题:
1.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性,控制措施是否按照预期的要求工作,同时要确保所采用的控制措施没有产生新的危害;
2.风险评价是否准确,是否辨识出所有的危害;
3.工人是否主动地参与到安全健康计划中,是否明显地提高了对安全健康工作的关心程度,是否能及时地报告出现的安全健康问题;
4.是否有更安全的工作新方法,新设备或新化学品;
5.作业人员是否严格遵守安全操作程序,是否正确地佩戴和使用个人防护用品(PPE);
6.对作业人员的安全健康指导和培训是否对安全工作带来成效;
7.由事件引起的伤害频率和严重度是否减少;
8.安全记录是否准确,是否及时记录最新内容。
安全健康管理是一项持续不断的过程,并且应该逐渐成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组成部分。由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作业内容和员工也会随着时间而变化,因此其风险也将随之变化。应保证持续不断地评审企业的安全健康计划,以便使之不断满足和符合各种环境和法规的变化,达到持续改进,不断提高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