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目的、范围
为加强职业防护,减少职业伤害,制定本程序。适用于对本公司的职业卫生与防护的控制。
2 相关文件
GB/T28001-2001标准
公司《管理手册》、《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ZJBE/MS/P17-2003)。
3 术语 参照公司《管理手册》中的术语解释。
4 职责
4.1 公司生产副总经理审批并分管本程序。
4.2 公司工程部负责编制、更改和监控本程序。
4.2 下属单位经理/项目经理负责组织有关人员对可能发生职业伤害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和控制;负责组织制定预防措施;负责提供必要的资源。
4.3 下属单位总工/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对可能发生职业伤害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和控制;负责制定预防职业伤害的措施。
4.4 施工员负责防护用品使用的监督管理工作;参与制定预防措施;负责监督防护用品的发放与管理。
4.5 安全员参与制定预防措施;负责监督检查防护用品的使用情况。
4.6 材料员负责采购、发放合格的防护用品。
4.7 物业公司负责本单位员工的职业卫生与防护。
5 工作程序
5.1 职业伤害的分类
职业伤害分为以下几类:
a. 噪声伤害(震动器、电锯等);
b. 粉尘伤害(砂、石、灰等);
c. 辐射伤害(电焊等);
d. 中毒伤害(有毒有害物质等);
e. 其他伤害(中暑、病菌传染等)。
5.2 职业伤害的预防
5.2.1 根据需要为直接受职业伤害影响的施工人员配置必要的防护用品。防护用品有:安全帽、呼吸护具、眼防护具、防护鞋、防护手套、防护服、防坠落护具等。
5.2.2 项目部尽可能采用新工艺、新设备减少职业伤害的影响。
5.2.3 工程在施工前,由项目技术负责人或施工员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由班组长履行签字手续,加强安全教育,加强劳动保护。
5.2.4 安全员在日常检查过程中,监督防护用品的使用情况。
5.2.5 对职业危害影响较大的作业,必要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尽量减少职业危害所带来的影响(如变换工种等)。
5.2.6 尽可能改善各类人员的生活环境(如饮食卫生、休息场所等),减少病菌传播途径。
5.3 防护用品的采购和发放
5.3.1 防护用品的采购
5.3.1.1防护用品必须为当地安监部门的推荐产品或合格产品。
5.3.1.2项目防护用品由安全员(或项目经理指定人员)提出防护采购计划,项目经理批准。防护用品进入施工现场后,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施工员、安全员、材料员等进行验收
5.3.1.3 物业公司负责采购其相关作业人员的防护用品,并做好验收工作。
5.3.2 防护用品的发放
5.3.2.1 项目防护用品由材料员负责发放,物业公司由保管员负责发放,发放应做好 “防护用品发放记录”(R31-1)。
5.3.2.2 对不再从事该项工作的人员,防护用品应及时收回。
5.4 发生职业伤害后应采取的措施
5.4.1 发生职业伤害后,应制定纠正措施,防止类似事故的再发生。
5.4.2 编写职业伤害事故报告,事故报告报下属单位工程部门和公司工程部备案。
6 记录
6.1防护用品发放记录(R31-1)
防护用品发放记录(R31-1)
序号 | 名称 | 数量 | 发放部门 | 发放人 | 时间 | 接受人 | 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