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业务合作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职业卫生管理相结合探析

2008-10-14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索职业健康管理体系与职业卫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方法制定并实施与国家法律、法规相适应的文件。结果企业管理人员及职工能自觉按照文件进行标准化作业。结论采用职业健康管理体系与职业卫生管理相结合的方法,能促进企业完成年初制定的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并为职业病的预防打下良好的基础。

  为有效地控制职业病的发生,探讨科学的职业卫生管理模式是很有必要的。本文结合柳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柳钢卫生监督所在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职业卫生管理工作相结合的一年多来的一些做法就此进行探索。

  1 现状概述

  柳钢是广西最大的工业企业,建厂于1958年,从采矿、冶炼到轧制,有一整套完善的生产工艺和辅助生产系统,二级单位46个,在岗职工约1.4万人,临时用工0.3万人,工种近200种,年产量600万吨,其各个生产环节均不同程度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噪声、高温、一氧化碳等l4种,尤以粉尘、噪声危害最严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人员达6992人。柳钢自2004年启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并整合质量管理体系(OHSMS),其旨在使柳钢能够控制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并改进绩效。到2005年5月认证通过外审。

  2 柳钢OHSMS实施概况

  柳钢在OHSMS实施过程中,首先成立一个贯彻标准的办公室为常设机构,由一名副总经理负责领导工作。总工程师为质量负责人,企业规划部、生产安全部牵头,具体实施OHSMS的管理运作过程。有关参与管理的部门有7个,卫生监督所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职业卫生安全管理(把食品卫生安全、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一同列入),成立职业病防治委员会,由一名副总经理任主任,下设职业病防治委员会办公室为日常办事机构。全公司参与实施OHSMS的二级单位共有39个,另有7个延伸单位等同考核。各管理部门根据国家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国家标准和公司OHSMS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编写出一级作业文件下发各单位,二级作业文件作为管理单位工作规范自行使用。

  3 职业卫生管理与OHSMS结合实施情况

  3.1 文件编写首先参与公司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制定和程序文件的编写,总的涉及职业卫生方面的程序文件有11份,最主要的有《目标、管理方案控制程序》规定卫生监督所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职业卫生的目标报管理者代表批准下发各二级单位实施。

  《运行控制程序)规定卫生监督所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控制或消除职业危害、预防职业病发生,保护职工身心健康,规范和有效控制职业病的分管部门,行使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和职业健康监护职责。负责公司职业病防治委员会的日常管理工作。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程序》规定了各作业岗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也作为危险来源辨识,根据其危害程度不同,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各有差异,此外还有《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内部管理体系审核程序》、《纠正/预防措施程序》等。结合公司OHSMS程序文件与国家、地方职业卫生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标准编写了制定有相应的一级、二级作业文件以达到规范管理工作的目的,有部门、岗位工作标准,预防性健康检查、职业健康监护、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公共卫生安全检测评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应急演练工作规定,年度职业卫生监护、年度职业卫生监测计划等下发各二级单位,总计有22份。

  3.2 文件运行及职业卫生管理情况3.2.1 职业卫生管理职业病防治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年初制定并下发职业卫生工作计划。每月定期组织召开柳钢职业健康安全工作会议。公司设置专门的考评组按考核管理办法每月对各二级单位或个人按《安全生产挂牌考核办法》进行考核,分为绿、黄、红、黑牌4个等级对各二级单位进行考核扣分,扣分与单位经济指标、单位领导年薪、员工效益工资挂钩,发生重大职业健康安全事故和2次黑牌的二级单位领导年终考核为不合格。职业卫生方面考核的主要内容:职责、制度是否落实到位,职业病防治计划执行情况,职业卫生档案是否规范健全,职业卫生培训情况,各种除尘防毒降噪设备运转情况、职业病危害岗位防护用品使用情况、职业健康检查(岗前、在岗和离岗)和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完成情况、职业健康监视测量装置情况,食品、食具、生活饮用水合格率,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卫生状况。

  3.2.2 职业卫生政策使各级管理者知道其在保持工作场所安全卫生中所应负的责任,有关部门和领导对职业病危害的严重性认识到位,加大投入和管理力度,每个二级单位指定一名副职领导和一名专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进行管理。

  3.2.3 危险源辨识及告知通过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等手段达到控制职业健康事故的发生 。制定减少危险源的预防措施,规定一线管理者的相关职责,要求各二级单位对职业危害点进行识别和控制,对识别的风险进行评价和分级,并制定管理方案和应急计划、执行规程、加强教育培训、设立警示标志等措施来控制和消除风险。还要求控制措施要有效、实际可行,制定并实施跟踪措施。实行公司、厂、车间、班组4级危险源管理。各种危害因素的监测结果公布在公示栏上,在有毒有害作业场所设置警示标志牌,让职工明白该场所存在何种危害因素,必须佩带何种防护用品进入,检查发现未佩带防护用品则立即进行考核。设置固定式、便携式报警器和压缩空气呼吸器等防范设施。并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职业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演练。设立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队和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物资库。

  3.2.4 外部供应控制 加强对原料购人的把关,根据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要求,公司质量部负责对所有进厂的原材料进行检验,规定铅、砷、硫、磷等有害元素含量低于要求才能进厂。根据作业场所不同,危害因素种类及危害程度大小制定各二级厂的防护用品种类及更换周期,卫生监督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参与防护用品的购买招标工作,对不符合要求的防护用品,物资供应部和各二级厂不得购买和使用。

  3.2.5 培训公司应根据工作任务规定各类人员的工作能力标准,并实施相应培训,以确保其工作任务的完成。新职工人厂前“三级”培训,包括专业知识、安全知识和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同时,根据各二级单位需求,外请专家或自行组织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

  3.2.6 工艺技术的改进柳钢加大对工艺技术的改进以及对除尘、降噪设施的投入,近两年来投入近50亿元的资金进行技术改造,淘汰落后的生产设备,其中有3亿多元是用于除尘、降噪项目的设备,在粉尘危害比较大的场所尽量用工业电视监控,噪声危害比较大的场所必须使用隔音门窗。积极开展建设项目的“三同时”工作,此外还不断改进原有的除尘、降噪设施。

  4 持续改进

  每年进行一次全面内审和一次专业内审和管理评审,内审发现问题的根据具体情况出具轻微不符合、一般不符合、严重不符合的报告,限期整改并由内审员跟踪验证,部分重大问题将上升到管理评审解决。通过以上的途径实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一策划一实施和运行一检查和纠正措施一管理评审一修改职业健康安全方针一持续改进的模式⋯ 。经过一年的实施完成了公司的年初制定的职业健康安全目标: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为0;职业病发病≤3人;粉尘合格率≥73%;上岗前职业健康体检率100% ;在岗职业健康体检率≥90% ;离岗时职业健康体检率>-90% ;出现职业禁忌证者调离工作岗位。这样使企业进一步做好劳动者职业健康安全工作,减少职业病的发生。也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整体竞争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