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知识介绍

2009-01-06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一、OHSAS1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简介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AS18000)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国际上兴起的现代安全管理模式,它是一套系统化、程序化同时具有高度自我约束、自我完善机制的科学管理体系,在我国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不仅可以强化企业的安全管理,完善企业安全生产的自我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达到保护职工安全与健康的目的,也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全面适应加入WTO后国内企业面临的挑战,破除国际贸易壁垒和改善我国在职业健康安全领域的国际形象。

  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AS18000)的由来和现状

  OHSAS产生的背景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外部动力,由于现代企业的进步,在全球经济体质潮流推动下,出现的职业健康安全标准体系趋势,特别是全面质量控制和环境保护控制及其标准化的进展,在形成和执行ISO9000及ISO14000体系标准时,专业人士认为,认识思想及做法,自然地可引入到职业安全卫生工作中。二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随着企业规模扩大和生产化程度的提高,对企业管理和经营模式提出更高的要求,使职业健康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也逐步增强,需要一种系统的管理思想及技术。另外,职业健康安全工作从较为孤立的领域,越来越发展成为与企业整体化、企业管理、企业利益相关的广阔领域,需要从战略的高度加以处理,而OHSAS对此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法。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1996年9月组织召开了国际研讨会,讨论是否制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国际标准,结果未就此达成一致意见。随后ISO在1997年1月召开的技术工作委员会(TMB)会议上决定,暂不以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名义为OHSAS进行策划和推动。但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都继续在本国或所在地区发展和实践OHSAS标准,使得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标准化问题成为质量管理、环境管理标准化之后世界各国关注的又一管理标准化问题。1999年英国BSI等13个国家标准化组织和国际认证机构联合制定了职业健康安全评价系列标准,即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及OHSAS1800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OHSAS18001实施指南》。

    我国政府在1996年3月8日,成立了由有关部门组成的“OHSAS标准化协调小组”。并召开了规模不同的三次国际研讨会。与此同时,我国政府还专门立项,对OHSAS标准化的国际发展趋势,基本原理及内容进行研究。 1998年2月原劳动部主管领导批示同意有关方面的建议,在国内发展OHSAS标准,对企业进行试点实施。 1999年10月,国家经贸委颁布了《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试行标准》,下发了关于开展OHSAS认证工作的通知。

  2001年6月,国际劳工组织理事会正式批准发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导则》。同年12月,我国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参照该组织所制定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细则,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和取得的经验,制定并发布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指导意见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规范。

  三、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特点

  1、系统性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组织机构有完整的系统性,它要求企业在职工安全健康管理中,同时具有两个系统:从基层岗位到最高决策层的运作系统和监控系统,决策人依靠这两个系统确保体系有效运行。同时,它还强调了程序化、文件化的管理手段,增强体系的系统性。

  2、先进性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用系统工程原理、研究、确定所有影响要素,把管理过程和控制措施建立在科学的危险辩识,风险评价的基础上,对每个要素规定了具体要求,建立、保持一套以文件支持的程序,保证了体系的先进性。

  3、动态性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一个鲜明特征就是体系的持续改进,通过持续地承诺,跟踪和改进,动态地审视体系的适用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确保体系日臻完善。

  4、预防性

  危险辩识、风险评价与控制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精髓所在,它充分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方针,实施有效的风险辩识评价与控制,可实现对事故的预防和生产作业的全过程控制,对各种作业和生产过程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策划,实现预防为主的目的,并对各种潜在的事故隐患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力求损失最小化。

  5、全员性和全过程性控制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当作一个系统工程,以系统分析的理论和方法,来解决职业健康安全问题。为了有效地控制整个生产活动过程的风险因素,必须对生产的全过程进行控制,采用先进技术、先进的工艺、先进的设备及全员参与,才能确保生产经营单位的职业健康安全水平得到改善。

  6、综合管理与协调统一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不必独立于其他管理体系,与ISO9000和ISO14000具有兼容性,其中一些管理体系要素的要求如理论基础、指导思想、体现精神等三者有很多相同点。在管理工作中各体系要素不必独立于现行的管理要求,可进行必要的修正与调整。

  四、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意义

  职业健康安全状况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序的反映,使所有劳动者获得安全与健康是社会公正、安全、文明、健康发展的基本标志之一,也是保持社会安定团结和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生产经营单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生产经营单位通过,执行职业健康安全相关法律、法规、规范以及采取各项预防措施,防止员工发生工伤和疾病,保证员工的安全与健康,并促进企业全面、健康的发展。实施职工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并实现体系持续改善,能够促进生产经营单位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的持续改进,生产经营单位遵循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建立和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将对我国的职业健康安全工作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1、有利于各类职业健康安全法规和制度的贯彻执行。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对遵守法律、法规做出承诺并定期进行评审,判断其遵守情况。另外,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还要求生产经营单位有相应的制度来限踪国家法律、法规的变化,保证生产经营单位能持续有效地遵守各项法律、法规要求。因此,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能使生产经营单位主动地遵守各项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和制度。

  2、有利于生产经营单位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从被动作为变为主动行为,全面促进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产物,它将职业健康安全与生产经营单位的管理融为一体,运用市场机制,突破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单一管理模式,将安全管理单纯靠强制性管理的政府行为,变为生产经营单位自愿参与的市场行为,促进企业建立安全生产的自我约束和激励机制,使职业健康安全工作在生产经营单位由被动消极转变为积极主动,许多生产经营单位自愿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并通过认证,然后又要求相关获得认证,这样就形成了链式效应,依靠市场推动,使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全面推广。这种自发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促进了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3、有利于促进我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与国际接轨,并消除贸易壁垒。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中重要的一条是生产经营单位应做出遵守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承诺。而且,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活动全部达到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仅是满足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的基本要求,随着国际市场一体化的过程加快,我国职业健康安全也愈趋与国际规范接轨,无论从市场竞争的角度,还是针对贸易壁垒的客观存在,乃至从生产经营单位的发展来看,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都是一个趋势和方向。

  4、有利于提高全民的安全意识

  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员工进行系统的安全培训,使每个员工都参与生产经营单位的职业健康安全工作,提高全员安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