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就建筑企业在OHSMS运行过程中遇到的有关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方面的一些问题展开讨论,提出以阶段(周)安全计划为切人点,将现场施工全过程OHS风险管理落实到施工班组的解决方案。提出引进信息管理技术,开发适用的计算机软件系统以支持建筑企业OHSMS的有效运行,并介绍了软件的设计要点。
关键词: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安全计划计算机软件
前 言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MS)标准的核心思想是:组织建立和保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通过系统化的预防管理机制,控制和降低职业健康安全风险;通过健全的自我约束机制,持续改进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绩效,从而达到预防和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种工伤事故和职业疾病,保障员工和相关人员基本权益的最终目的。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是职业健康安全风险较大的产业之一。建筑企业迫切需要引入先进的现代化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和方法,因而对OHSMS投以极大的热情,纷纷建立了自己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并取得了认证。不少企业还把OHSMS与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整合到一起,形成更有效率的、一体化的QEO(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体系,并在运行和保持中取得了很好的绩效。
但还有不少企业实施得并不顺利,或者说,0HSNS没有在真正的意义上得到实施。例如,从施工现场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中找不到企业正在运行OHSMS的特征表现,一切依然如故。这是为什么?企业在将OHSMS的实施落实到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遇到了哪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是什么,如何才能更有效的发挥OHSMS的作用。本文将就此展开讨论,并提出开发适用的计算机软件系统以支持建筑企业OHSMS的有效运行。
1 企业在实施OHSMS中所遇到的问题及初步分析
企业在施工现场实施OHSMS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所建立的OHSMS不能适应以项目管理为中心的施工管理模式,许多控制程序不能直接在施工现场运行。笔者认为产生问题的原因是没有真正理解OHSMS标准的内涵,没有理清OHSMS标准与传统管理模式的内在区别;不注重为OHSMS的程序化管理创造必要的基础性条件等。本节将对此作进一步的阐述。
1.1 OHSMS标准的自我约束特征
OHSMS标准不对企业规定具体的OHS指标要求,不改变企业应遵循的法律法规及其他OHS要求的内容;它只要求企业对员工和相关人员职业安全健康的承诺,对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的承诺,持续改进OHS管理绩效的承诺。OHS管理体系标准仅仅是为企业捌期口强内部管理、实现自己承诺的有效方法和系统工具。企业是否建立和保持OHSMS,应是自愿的。若不能真正理解OHSMS标准的内涵,不盲拟真剖析企业当前的管理模式,不能着眼于体系文件的适用性和可执行性,只是为了取得认证而建立起来的OHSMS必然会与企业当前管理工作相脱节,形成“两层皮”的现象,也就谈不上实施了。
1.2 OHSMS标准的系统化管理模式
OHSMS标准从整体的角度运用系统的方法将企业OHS管理中的各个要素组织到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OHSMS标准采用戴明模型,建立了由PDCA(Plan:计划,Do:实施,Check:监测和检查,Act:纠正和改进)相互联系的四个环节所构成的一个动态循环
并呈螺旋上升的系统化管理模式。支持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基础是体系机构和责任的配置及程序化的管理方式。
(1)OHSMS标准中机构和责任的配置
OHSMS标准立足于提高组织整体的工作效能,建立从基层岗位到高层管理者之间的运作系统和管理监控系统(机构);保证组织内所有OHS责任都落实到部门和个人,所有的部门和人员都承担本岗位的OHS责任,整个组织形成了一个高效率的有机整体。体系明确规定组织中每个岗位在OHS管理中的作用和职责以及为履行岗位职责所必需的权限(包括上下级报告关系)和资源(硬件设施、文件、相关信息、培训和时间等);并将机构的配置形成文件,予以传达。OHSMS标准中的机构配置方法,依据的是正确的系统分析,着眼点是实际可行。例如, “管理者代表”岗位的设置,使企业最高管理者能够有条件切实履行其OHS管理责任。
OHSMS标准强调全员参与OHS管理,组织中包括作业人员在内的每一个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都要承担OHS责任,其OHS行为受法律的约束;组织要保证他们履行职责所必需的权利和资源。这些观点和做法与我国刚开始实施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以
下简称《条例》)中的观点和做法相一致。例如,《条例》中有以下的内容(摘要)是与作业人员有关的。
A.作业人员上岗资格:必须接受上岗前培训和定期教育培训,考核不合格,不得上岗。
B.作业人员的安全职责和法律责任:应当遵守安全施工的强制性标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具、机械设备等。作业人员不服管理、违反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冒险作业造成重大伤亡事故或者其他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
责任。
C.作业人员权利:有权对施工现场的作业条件、作业程序和作业方式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在施工中发生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作业人员有权立即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后撤离危险区域。
D.施工单位应向作业人员提供的资源和安全环境:
安全防护用具和安全防护月隙;
书面告知危险岗位的操作规程和违章操作的危害;
施工前,负责项目管理的技术人员对有关安全施工技术要求向施工作业班组、作业人员作出详细说明,并由双方签字确认;
教育和培训,包括上岗前培训、定期教育培训,在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时,相应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为施工现场从事危险作业的人员办理意外伤害保险,保险费由总承包单位支付;
生活区的选址应当符合安全性要求。膳食、饮水、休息场所等应当符合卫生标准。
《条例》不仅规定了作业人员的上岗资格、安全职责、法律责任、权利,也申明了建筑工人安全与健康的合法权益,还规定了用人单位应提供给他们履行职责所必需的资源和条件。
在传统管理模式下,“安全生产责任制”始终不能得到真正的落实,成为年年谈、月月讲的难题。对比OHSMS标准中的做法,可以发现,问题在于传统管理模式中只规定各岗位的职责,不明确界定其所需的权利和资源,更谈不上保障了;再有,对岗位职责的规定往往笼统而不具体;岗位职责的履行没有适用和规范的程序支持;缺少过程监督和考察,岗位绩效考核不具体、不规范,往往用总结、评比来代替。
(2)OHSMS标准中的程序化管理
OHSMS以文件化的方式实行程序化管理,实现对OHS管理过程的全面控制。体系中各管理要素都应建立和保持相应的程序,以规范化的格式表述“做什么,什么人去做,如何做”等,并以文件方式记录、保存、传送和使用。每个机构和每位员工的工作,都只需(也须)按相应程序文件中的规定去完成自己的任务,不允许单凭经验或个人的意志去做,避免了人为的失误和随意的管理过程出现。OHSMS还要求“把做的过程和结果记录下来”,以实现企业OHS管理过程的可追溯性,并为此建有“记录和记录管理”控制程序。通过监测和评审程序,对体系运行绩效进行考核、评审及对控制程序等进行调整和完善,以保持体系的充分性、有效性和适宜陛。
以文件化的方式实行程序化管理是OHSMS标准与传统的管理模式之间的重要区别之一,是管理体系能有效运行的重要保证。在传统管理模式中,往往只给出“做什么”的要求,而不指明“如何做”,造成了执行过程的随意性;不进行过程监控,只关心是不是做了,甚至不去认真检查“做”的实际效果。这是传统管理模式中,虽然许多工作都在做,却达不到应有效果的原因所在。例如,溯,j和获取适用法律法规是企业OHS管理中最重要的基础工作之一,也是传统管理模式下企业感到难以做好的一件工作。由于在企业的OHSMS中有专门用于“识别和获得适用法规和其他职业健康安全要求,及时更新有关法规和其他要求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传达给员工和其他有关的相关方”的控制程序,企业在OHSMS运行中只要按控制程序做,即可达到目的。
程序化管理需要有能满足组织内所有作业要求的、完整的、标准化的、适用的作业指导书的支持;为0HSMS的有效实施,企业必须认真做好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审查及其版本管理工作。传统管理模式不注重,也做不到这一点,所以其安全管理工作总落不到实处。
1.3 OHSMS标准的超前预防机制
0HSMS标准的重要特征之—是它所提供的安全事故超前预防机制。企业OHSMS中的超前预防机制体现在体系的核心主线——全面辨识危险源、对危险源进行准确的风险评价和实施有效的风险控制。这个OHS风险管理过程和输出是整个0HSMS的基础。企业的0HSMS中已经建立了相应的过程控制程序,执行中只要照做就行。但在实际实施中,还有以下问题需要予以关注。
(1)危险源的充分辨识和事故的超前预防
为能充分地辨识危险源,首先要正确认识影响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工伤事故是由于不安全状态或不安全行为所引起的。它是物质、环境、行为等诸因素的多元函数。具体地说,影响事故是否发生的主要因素有五项:人、物、环境、管理和事故处置”,如图1所示。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不良的环境对人和物都会产生影响;管理的缺陷是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但它很重要,因为它能对人、物及环境产生影响。
事故处置晴况系指:对事故前的异常征兆是否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反应;一旦发生事故,是否能迅速地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态恶化和扩大事故;抢救措施和对负伤人员的急救措施是否妥善。这些因素对事故的发生和发展起着制约作用,是在事故发生过程中出现的。由此可以理解0HSMS标准中强调对重大危险源要制定应急救援预案的重要性了,但目前有许多企业还没有认真地去做。
为了能充分地辨识危险源和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还要综合考虑影响事故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在事故致因中的作用。例如,某司机在吊车作业中,吊住工字钢的钢丝绳碰着高压架空线而发生触电事故。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司机误操作,但不能到此为止,还要进一步分析导致司机误操作的原因:a.操作方法错;b.司机判断错;c.信号错。再进一步逐级分析以上三种原因背后的人(信号员)、机械、信号、管理等更深层的原因。而最后很可能追踪到具体的管理方面的原因。有了这样的分析,就可以对源头因素实施控制,也就能做到超前预防了。
应用安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从建设安全系统的角度对系统的各输入要素进行分析,并对各个输入实施前馈控制,以实现OHSMS事故超前预防机制。(如图2所示)对“物”的控制,注重设备维护的标准化和及时更新,消除危险,实现物的本质安全。对“人”,注重上岗条件、教育培训,并联系到劳动组织、规章制度、环境影响等因素的控制。
(2)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结果的利用
对于经风险评价确定出的不可承受风险,根据情况制定风险控制目标及实现目标的管理方案,或是制定并实施运行控制程序(含相应的作业文件),有的还要制定应急准备与响应计划。然后就是实施和监控,继续PDCA循环。
对于评价结果中的那些可承受的风险,也应仔细分析,确定现有的运行控制程序及作业指导书等是否能消除或减弱这些风险,应如何改进和完善,应如何对危险源监测,如何加强安全教育的针对性等。笔者认为应该用超前预防的观点,把些关于可承受风险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的结果,全面应用到工程项目全过程的OHS风险管理中,但目前有些企业把它束之高阁了。
2 对企业有效实施OHSMS的几点建议
2.1 建立项目OHSMS子系统,形成建筑企业独具特色的OHS管理体系
目前,一般建筑企业所建立的OHSMS不能适应以项目管理为中心的施工管理模式,建立时大多立足于企业总部,把项目经理部与总部的一般职能部门一样对待。体系中没有能“拿来就用”的运行控制程序,没有专门用于总部与项目交换信息资源的程序。没有能“拿来就用”的程序,就不能实现程序化管理,就必然会产生管理的随意性,而退回到传统管理模式中(见1.2节所述)。所以,应建立在项目中独立运行的OHSMS子系统,作为总部OHSMS中的一个小循环。小循环接受总部控制和服务,向总部提供信息,以满足总部运作和经验积累的需求。企业总部会同时管理着多个正在施工的工程项目,即总部大循环内会同时生存着多个小循环。每个小循环随工程而诞生和消亡,诞生时由总部“供给营养”,消亡前用自己的经验积累反馈回总部,为总部整体的持续改进作贡献。大循环与小循环动态和谐的共存与运作,形成建筑企业独具特色的OHS管理体系,这是有效实施OHSMS的基础条件。
具体做法,应依据《条例》中有关施工单位安全责任的条款,改进和完善企业的OHSMS,在总部体系内建立一个“长生不老”的“样板项目”,在其中建立项目经理部的OHSMS机构和职责配置框架,并任命一名项目经理部的管理者代表,在OHS管理事务中代表项目经理行使职权,承担具体责任。编制项目OHS管理手册,建立项目用控制程序、项目有关的危险源辨识结果清单(简称“项目危险源”)以及其他资源等。在新工程项目经理部诞生时,从总部获得“样板项目”OHSMS子系统。项目进入施工准备阶段后,将“样板项目”改造成适用于本项目的OHSMS子系统,并开始运行它。工程竣工,项目把在子系统中积累的资源和经验上交总部,“样板项目”在循环中亦得到不断改进和完善。
2.2做好作业指导书、安全技术交底书、班组安全教育教案的规范化,奠定实施程序化管理的基础
建立满足施工现场所有作业要求的、正确、完整、规范、适用的一整套作业指导书是实现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程序化的重要基础工作,因此,必须踏踏实实地做好它。
目前,有相当多的施工现场存在如何提高班组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实效的难题。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安全技术交底书和班组安全教育教案的规范化和针对性,减少由于过多依赖于个人经验和知识所带来的局限性和随意性,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
2.3 以阶段(周)安全计划为切入点,将OHSMS的实施落实到施工班组
为实现全过程、全方位的OHS风险控制,应将项目的OHS管理与项目施工进度计划相结合,把安全管理融人项目施工的各个环节,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选择阶段(周)安全计划作为切入点,把OHS风险管理落实到每—个施工阶段、每一个施工班组,接触到每一个作业人员。在阶段安全计划的制定与执行中,可以充分利用危险源辨识和评价的成果,特别是能将那些“非不可承受危险源”也列入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中,用于补充安全交底书的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和日常安全检查等。安全计划开始执行后,进入检查、整改、反馈PDCA循环的各个环节之中。
3 开发适用的计算机软件系统,支持建筑企业OHSMS的有效运行
3.1 软件的主要功能
(1)基本信息的存储、管理和查询;内业资料管理;日常工作信息交流等。
(2)信息资源库
包括法律法规库、技术规范及标准库、危险源辨识及评价结果库、本公司技术文档范本库等。提供高效、通畅的信息通道,用户能及时得到当前最新版本的信息资源。
(3)OHSMS体系文件及资料库
按OHSMS标准对体系文件和记录系统的要求,存储和管理运行控制程序等体系文件以及执行记录等技术文档。用户通过查询可以及时获得与履行岗位职责相关的文件和信息资源。
(4)交互式技术工作平台
软件中设置有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方案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安全计划制定、安全技术交底书编写、日常安全检查表及安全教育教案编写(入场安全教育大纲、周一安全教育、班前安全讲话提示)等功能模块,为技术人员提供辅助工具。通过这个平台,技术人员能及时、方便地获取到所需要的各种信息,提高工作效率,并能规范各项工作成果的格式和内容,提高工作质量。
3.2 阶段安全计划制定模块简介
阶段安全计划制定的基础信息有:在项目施工准备阶段完成的“项目危险源辨识结果”,重大危险源管理目标和方案,施工班组信息库等。输入信息有:本计划周期的施工任务(分部分项工程及分项工艺)和施工方案,施工部位(即施工流水段)、施工班组、天气及是否节假日前后等环境信息。输出信息有:第一步输出阶段危险源清单(包括:作业活动—施工部位—施工班组—危险因素—风险评价等级—预控措施);第二步将阶段危险源也作为输儿输出安全交底提示信息、日常安全检查表、班组安全教育教案要点。
安全交底提示信息给项目施工技术人员,用于编写安全交底书的参考。日常安全检查表用于本阶段的日常安全检查,班组安全教育教案要点给班组长用于“周一安全教育”或每天的班前会。计划执行中,若在安全检查中发现问题,则进入发整改单、复查等程序,并视情况决定是否将其加人阶段危险源中,是否据此修改班组教育和安全检查表的内容等。本阶段结束,将上述成果及执行情况加入项目信息库中,作为下一阶段制定计划的参考。
3.3 软件中规范化与个性化的实现
由于OHMS标准本身同时具有规范化特征和组织自我约束的特征,给软件提出了同时满足规范化与用户个性化的需求,这是软件开发的一个难点。软件采取了合理的解决方案,基本满足了这个需求。例如,采用4层的树状结构作为描述危险源的框架。既能给用户提供规范化的参考样本,又能满足不同用户的使用要求。树状结构可以由用户自己定义,例如,定义为分部工程—分项工程—施工工艺一潜在危险因素,然后再添加具体的风险评价结果。也可以改变树状结构的层次,例如只使用两层结构——作业活动和危险因素。用户可以用软件提供的树状结构样本建立危险源辨识结果库,也可以改变树状结构将用户已有的危险源辨识结果直接加到软件系统库中。
4结 语
由本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建筑企业OHSMS实施中有许多涉及管理理念等深层次的问题需要解决,必须理清OHSMS标准与传统管理模式的内在区别。建立项目0HSMS子系统,形成建筑企业独具特色的OHS管理体系,是有效实施OHSMS的基础条件;从加强作业指导书、安全技术交底书、班组安全教育的针对性和规范化做起,踏踏实实地为实现0HSMS的程序化管理创造条件,是十分必要的;把阶段(周)安全计划作为将OHSMS的实施落实到施工班组的切入点是可行的;开发适用的计算机软件系统,能够支持建筑企业OHSMS的有效运行。
上一篇:电气作业安全控制程序
下一篇:OHSMS在建筑业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