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业务合作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精细化之道

2009-07-21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精细化管理是通过将管理责任和目标具体化、明确化,将工作程序细致化、精准化,来提高企业全员执行力,保证企业各项战略目标落到实处的管理理念。目前,烟草行业正在推行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强调注重事故预防的细节,以全体干部职工精确、细致地执行为建立和运行途径,从而实现对企业各岗位、各项工作的健康安全控制。因此,能否运用精细化管理的基本理念来指导此项工作,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能否顺利建立和保质保量运行的关键。

  体系文件的编制和修订要遵循精细化管理的三个原则

  体系文件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和运行的灵魂,由纲领性文件《管理手册》、控制性文件《程序文件》、操作性文件《作业文件》三部分组成,分别由体系最高管理者、管理者代表和各部门负责人组织制定、审核签发,用以指导体系各项工作,是体系建立的基础,需要在实际运行中不断加以补充。企业必须根据体系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实际需要进行修订。笔者认为,企业可以以精细化管理的三个原则指导此项工作。

  坚持注重细节的原则,做到“精、准、细、严、实”。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作为以往安全工作的精细化延伸,一改安全工作只是安保一个部门的责任的陈旧观念,将安全工作真正提升到了“人人有责”的高度。在文件的编制过程中,企业必须做到:安全控制点的定位要“精确”、安全管理检验尺度要“标准”、安全管理规则要“细致”、各岗位执行体系规定要“严格”、体系运行各个步骤要“扎实”。在体系运行过程中发现与文件的这些要求不相符的情况时,企业必须按照要求重新修订,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让体系运行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坚持立足专业的原则,达到全面控制。目前在一些烟草企业里,仍有很多人不理解:以安全工作为主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为什么要将各部门的规定和管理制度都编入其中呢?其实,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涉及企业所有部门和岗位,事关每个人的职业健康安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实行的是宏观与微观相结合、自上而下领导与自下而上响应相统一的控制程序,改变了以往安全管理工作被悬空的状态,将安全控制具体到了每一个岗位和环节。所以,这个体系的建立、完善和运行不是某一个部门的事,而是企业所有部门的事。只有坚持立足专业、从实际工作出发的原则,由各个专业部门根据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来共同制定体系控制文件,才能真正发挥安全管理对企业各个方面的控制作用。

  坚持科学量化的原则,实现数据化控制。科学量化是精细化管理的精髓,是提高执行力的最有力措施。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发明家开尔文说过一句著名的话,现已被用来阐述精细化管理的科学量化原则,即:“无法对没有测量出来的东西进行管理。”企业在编制操作文件时,必须对各岗位的工作进行具体量化,才能让全体干部职工都能明确掌握、有章可循。所以,编制体系文件时,企业应该将能够量化的工作尽量量化,使其更加易于掌握、易于执行,从而逐步提高体系文件控制下的各项工作的安全管理精细化程度。

  体系运行的痕迹管理应注重数据化和细致化

  加强体系运行中的痕迹管理,做好用来体现体系运行过程的各类公文、表格等“记录清单”的填写和编制,并保持企业各部门在工作中所涉及“法律法规清单”的时效性和实用性,是体系建立、运行和持续改进的关键。

  加强对“记录”的数据化管理。确切地说,“记录”是体系运行质量的最具体证据和改进依据。它的编制和填写,在体系建立、认证、运行过程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如何做好这项工作?笔者以为,对“记录”进行数据化管理是一条有效途径。比如各部门、各岗位都可以在体系运行一段时间后,通过相关数据记录,检验一下这段时间自己的工作是否达到要求、任务是否完成,如果没有完成任务或出现差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接下来应该怎样去改进,是否需要在体系中添加相应的控制措施等等。如此一来,“记录”便充分发挥了痕迹管理对体系运行的控制作用。

  加强对“法律法规清单”的细致化管理。具有强制效力的法律法规是各项工作强有力的依据,例如专卖管理部门要依据烟草专卖法等法律法规打击涉烟违法行为,人事劳资部门要依据劳动法做好职工的劳动保护等等。如果因工作粗糙、不认真而导致相关“法律法规”缺项或长期使用失效的旧版本,不仅无法维护员工的安全和利益,还会给企业造成损失。所以,各部门必须按照精细化管理的原则,认真收集并定期完善“法律法规清单”,为企业平稳发展、体系有序运行、职工健康安全提供保障。

  内审和管理评审应在精细化管理中实现持续改进

  企业内训专家林惠春在《什么是精细化管理》一文中提到:“精细化管理不是一场运动,而是永续精进的过程,是自上而下的积极引导和自下而上的自觉响应的常态式管理模式。”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本质要求是“持续改进”,这套以动态形式存在的体系,需要通过内审和管理评审来实现自上而下的引导,通过责任的具体化来实现自下而上的响应。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以精细化管理模式存在,也必须以精细化管理的手段来建立和持续改进。

  内部审核要精细到数据。在建设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过程中,企业一般都会设立体系领导小组和内审组。内部审核就是指由体系领导小组组织的、由内审组开展的体系内部自审。按照体系标准要求,企业应对体系运行的各个阶段、各项要素进行逐一审核,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对能及时改进的由体系领导小组责令限期整改,对暂时不具备改进条件的可以提请管理评审会议审议。为防止在内部审核中发生只凭经验、凭感觉判断而出现失误的现象,企业必须运用精细化管理的程序化、标准化和数据化手段,关注细节,用具体分值等数据来审核,用具体整改措施来控制。企业可以通过对体系文件、各种相关的具体记录以及现场查验项目数据的审核,对体系运行做出客观、精确的评价,以便内审组准确地查找出不符合项,及时整改,为规范化运行做好准备。

  管理评审要精细到标准。管理评审会议一般一年召开一次,多是由体系最高管理者主持,公司全员参加,以评价体系运行质量、提出下步改进措施和工作安排为主要内容,以提高体系运行水平为目标,是一个管理评审周期内体系建立和运行的最后环节和下一个管理评审周期的开始。可以说,管理评审会议是体系运行一年来的总结大会和下一年工作的誓师大会。作为对一个管理评审周期内体系运行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的会议,管理评审会议关系到体系运行质量和企业的平稳发展,内容极其丰富。所以,企业在突出管理评审会议纠正不符合项的任务和职能的同时,更应该根据体系要素和体系日常运行中的实际情况,探索出适用于烟草企业的一套切实可行的量化标准。如此,不仅可以理清管理评审工作的思路、明确评审的目标、提高评审的操作性,更可为下个阶段的体系运行指明方向、提供具体执行标准,为体系健康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