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传统与变革中的企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策略

2009-07-21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前言

  从原始的刀耕火种到现代工业文明,从“山洞人”到“现代人”,人类已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在迈向未来与未知纪元的过程中,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已经或将继续面临一系列极具挑战的嬗变。这种理性的预期以及科学、技术、文化的变革已经把人类现代生产、生存环境和条件的改善问题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近百年来,为了追求安全生产与健康生存,人类做出了不懈地努力,可以说人类在追寻安全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寻找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方法与规律面前从未停止过脚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健康安全环境管理哲学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完善,人类历经了从“宿命论”到“本质论”、从传统“事后经验管理”到“事前预防为要”的管理转变。尤其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帮助下,传统管理方式中海量无序的业务信息得到了规范化精细化地管理,而且现代信息技术能帮助企业组织管理者充分“挖掘”海量数据中有价值的信息,从而有利于帮助企业提出建设性和具有前瞻性的政策建议。从历史与社会的发展中可以看出,健康安全环保的生产生活方式正在继承传统管理科学的基础之上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与演化。

  本文将以历史上人类健康安全环境管理理念与方略的发展为基础,阐述面对现代复杂多样的系统与环境,将预防为主的管理科学方法与现代信息工具相结合,可以有效地贯彻落实管理要求,并方便企业组织管理者从大量的规范化信息明细中进行有价值的“数据挖掘”。全文将以健康安全环境管理的历史变革与演进为线索,凸显复杂系统中现代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与现代管理信息系统的结合所发挥的显著优势以及给企业所创造的价值。

  一.历史的沿袭

  健康安全环保地生产生活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命题,它已伴随着人类文明社会的生存与发展走过了数千年的历史长河,现代安全防灾管理是对传统安全管理的继承与发展。在面对世界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瞬息万变高速发展的环境下,我们需要思考中国国内的安全生产乃至整个人类安全和谐发展的战略,我们需要借鉴、汲取世界先进的健康安全环保文化哲学与管理方法。人类的健康安全环保发展战略首先是建立在历史的基石之上,从“宿命论”到“本质论”、从“就事论事”到“系统防范”、从“安全常识”到“安全科学”、从“劳动保护”到“现代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从“事后处理”到“安全长效机制”。千年中,人类在安全防灾、保护个人及环境的管理理念与管理科学的演变上都展现了创造文明的闪光点,铸就了人类在生产、劳动与技术发展上不可磨灭的一页。要了解传统与演进中的人类健康安全防灾以及环保的历史发展与变革,就首先需要对安全科学技术的起源与发展作一番回顾:

  其实,来自生产与生活中的风险是伴随着人类进化与发展全过程的:原始人为了提高劳动效率和抵御野兽的侵袭,制造石器和木器以之作为生产和安全防护工具;早在远古的半坡氏族就知道在自己居住的村落周围开挖沟壕来抵御野兽的袭击;大禹治水和都江堰工程更是我国劳动人民解决水患的伟大创举;我国古代的青铜冶铸及其风险防范技术都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当时在开采铜矿的作业中就采用了自然通风、排水、提升、照明以及框架式支护等一系列安全及防止职业中毒的技术与措施。在我国古代采矿业中,人们在采煤时就已经懂得在井下用大竹竿凿去中节插入煤中进行通风,派出瓦斯气体,预防中毒,并用支板防止冒顶事故。1637年,宋应星编著的《天工开物》一书中,详细地记载了处理煤矿内瓦斯和顶板的安全技术:“初见煤端时,毒气灼人,有将巨竹凿去中节,尖锐其末。”插入碳中,其毒烟从竹中透上”;“采煤时,其上支板,以防压崩耳。凡煤炭去空,而后以土填实其井”;隋代方巢所著《诸病源侯论》中也记载了相关的事故预防与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施工技术与方法:“凡古井冢和深坑井中多有毒气,不可辄入,必入者,先下鸡毛试之,若毛旋转不下即有毒”。我国的防火技术更是人类最早的风险防范技术之一,早在公元前七百年,周朝人所著的《周易》中就有“水火相忌”、“水在火上既济”的记载。据孟元老《东京梦华集》记述,北宋首都汴京的消防组织就已经相当严密:消防的管理机构不仅有地方政府,而且由军队担负执勤任务;“每坊卷三百步许,有军巡铺一所,铺兵五人”负责值班巡逻,防火又防盗。由此看来,在千百年中我国劳动人民通过生产实践,已经积累了许多关于防止灾害的识别方法与经验。

  “观”即观念,认识的表现,思想的基础,行为的准则。它是方法和策略的基础,是活动艺术和技巧的灵魂。进行现代的安全活动,需要正确的安全观来指导,只有对人类的安全态度和观念有着正确的理解和认识,人类的安全活动才算走入了文明时代。古老的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流动于民族文明长河中的安全哲学与管理思想从古人的警示良言中就可见一斑。《左传、襄公十一年》中提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只有防患于未然时,才能遇事安然,成竹在胸,泰然处之;《元史、张桢传》中:“有不尽者,亦宜防微杜渐而禁于未然。”这句话的所传达的意思是凡事要从微小的事情做起,使事故和灾祸刚一冒头就能被及时地发现和制止;《汉书、贾谊传》中“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只有发达长效管理,才能实现长久的安定之势。这不仅对于国家安全安定是这样,生活与生产的安全也需要这一重要的安全观念。在事后弥补吸取经验教训方面,《战国策、楚策四》中提到:“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尽管已经遭受了损失,也需想办法进行补救,以免再受更大的损失。遭一蹶者得一便,经一事者长一智,故曰:“吃一堑,长一智。”前车已覆,后来知更何觉时,谓之:“前车之鉴。”从这些古人的安全防灾经验、安全防范古训中我们不难看出,不论是事后型的“马后炮”策略还是预防为主的事故防范之道,中国古代就早已在安全防患以及事后弥补方面有了一定的科学认识。

  在西方,人类在生产作业领域有意识的风险防范活动可追溯到中世纪时代,当时人类生产活动正从畜牧业时代向使用机械工具的矿业时代转变,由于机械的出现,人类的生产活动开始发生人为事故。随着手工业的出现和发展,生产中的风险问题便随之而来,风险防护技术也随着生产的进步而发展。18世纪中叶,蒸汽机的发明使人类从繁重的手工劳动中解脱出来,劳动生产率空前提高。但是,劳动者在自己的创造发明面前致死、致伤、致残的事故与手工业时期相比也显著增多。资本主义初期,劳动条件极端恶劣,生产中人身安全毫无保障。工人的斗争和大生产的实际需要迫使西方各国先后颁布劳动安全方面的法律和改善劳动条件的有关规定。美国麻省于1867年通过工厂检查员的法律;法国北部联邦于1869年制定了工作灾害防止法案。1871年德国建立了研究噪声与振动、防火防爆、职业危害防护的科研机构。20世纪初期,美、英、法、荷兰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建立了安全技术研究机构。20世纪7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飞速发展,随着高度机械化、电气化和自动化尤其是高新技术的应用中所潜伏的危险常常突然引发事故,使人类生命和财产遭到巨大的损失。在现代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了利益、效率、舒适与便利的同时,也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从前苏联20世纪80年代切尔诺贝利核泄露事故到90年代末日本的核污染事件;从韩国的豪华三丰百货大楼坍塌到我国克拉玛依友谊宫火灾;从英国的派珀•阿尔法钻井平台爆炸到中国松花江流域水体污染事故,直至世界范围内每年近400万人死于意外事故,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占世界GDP总额的2.5%。生产和生活中发生意外事故和职业危害,如同“无形的战争”正在侵害着人类的社会、经济和家庭。为此,人们需要一套系统的防范方法、对策和措施来应对事故和伤害的发生。那么究竟什么样的健康安全环保管理策略才能适应当今世界复杂多样的生产生活的需要呢?

  二.传统的变革

  人类从工业革命前的农牧业手工业直到现代社会宇航、核能等新兴技术的普遍应用,在健康安全环保科学技术上的发展经历了4个历史阶段,工业革命前人类对事故的发生是被理解为无能为力的,人类完全处在一个被动无意识的状态中,这是人类古代安全文化的典型特征;17世纪末期至20世纪初,人类的安全认识论提高到经验论水平,方法论有了“事后弥补”的特征。这种由被动变为主动,由无意识变为有意识的转变,不能不说是一种进步;20世纪初至50年代,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的安全认识论进入了系统论阶段,在方法论上推行健康安全环保生产与生活的综合型对策,从而进入了近代的健康安全环保文化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对高新技术的不断应用,如宇航技术、核技术的利用以及信息化社会的出现,人类的健康安全环保认识论进入了本质论阶段,超前预防型成为现代健康安全环保文化的主要特征,这种高技术领域的思想和方法论推进了传统产业和技术领域的健康安全环保手段和对策的进步。要高效、高质量地实现企业健康安全环保生产,必须走预防为主的道路,必须采用超前管理、预期型的管理方法,这是生产实践证实的科学真理。现代工业生产系统是人造系统,这种客观实际给预防事故提供了基本的前提。所以说,任何事故和伤害从理论及客观上讲都是可以预防的。因此,人类应该通过各种合理的对策和努力,从根本上消除事故发生的隐患,把工业事故与伤害的发生降低到最小限度。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健康安全环境管理策略与管理文化才能适应当今复杂多样的生产生活系统的需要呢?事实证明,采用现代的健康安全环境管理技术,变纵向单因素管理为横向综合管理,变管理对象为管理动力,变静态被动管理为动态主动管理,实现本质化、预防为主的管理方法才是实现复杂系统本质安全的必由之路,是人类现代健康安全环保行为文化最重要、也是最理性的活动方式!

  保障健康、安全、环保的生产需要通过有效的事故预防机制来实现,预防为主的管理方法需要关注的是复杂的环境系统。环境系统中的第一个要素即是人-人的安全素质,包括心里与生理,安全能力,文化素质;第二个要素是物-设备与环境的安全可靠性,包括设计安全性,制造安全性,以及使用安全性;第三个要素是能量-生产过程中能量的有效控制;第四个要素是信息-充分可靠的安全信息流。其中,充分可靠的安全信息流可以充分发挥组织机构的管理效能,是健康安全环境管理工作的基础保证。任何先进的管理方法都离不开基础数据的支持,完善、准确、规范的基础业务数据是高效决策的有力保障,是提升健康安全环境管理水平的基本面。

  其中一个重要的认识是,健康安全环境的管理任务是为了管理及协调人、物、能量、信息四元素。这四个元素是组成了一个有机的复杂系统,我们不仅要从个别要素出发研究和分析,更有意义的是要从整体出发研究整个系统的结构、关系和运行过程,只有从系统的观点出发才能实现本质安全。基于以上健康安全环境管理理念,世界各国的石油勘探开发行业组织、以及国际标准化组织陆续提出了各种标准的健康安全环境管理程序和体系,诸如HSE一体化管理体系、OSHMS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但这些管理体系以及基本管理程序由于客观因素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在具体执行时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不论是从体系运行的基本面来看,还是从体系运行的延伸效益来衡量,我们都需要一个落实体系管理的具体工具,借助这个工具,企业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人为因素对体系运行的影响从而保证体系执行的客观性;借助这个工具,企业能规范业务管理流程从而发挥体系管理的最大效益;借助这个工具,企业能精细化标准化业务基础数据的录入与输出,为今后的数据挖掘、让数据自己“说话”提供可能。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信息管理技术的高速发展就为企业提供了这样一个工具-MIS(管理信息系统),本文将在下面的篇幅中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油”)为例重点论述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业务上的应用情况。

  三.MIS技术在中国石油HSE(健康、安全、环境)业务管理上的应用

  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MIS)是一种建立在各有关业务信息系统之上,利用人工过程、数学模型以及数据库等资源为企事业单位的运行、管理、分析和决策等职能提供信息支持的综合性计算机应用系统,是管理人员实现其管理经营目标的有效工具。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安全科学管理理论、安全工程技术、微机软件以及硬件技术的发展,工业安全生产领域应用计算机作为安全生产辅助管理和事故信息处理的方法已经得到了国内外许多企业和部门的重视。这一技术正在不断地得到推广与应用。如原劳动部开发了劳动法规数据库和安全信息处理系统;航空、冶金、煤炭、化工、石油天然气等行业都建立或开发了符合自己综合管理需要的HSE数据库和管理系统。近几年来,国内各行业都在大力推行安全科学管理,有的行业开展了数据预测和安全评价技术的应用研究,并且在一定范围内获得了成功。1999年底在国家经贸委安全生产局的主持下国家事故中心开发推广网上事故信息管理,在政府系统首先使用计算机及网络信息技术来进行事故信息的管理。近些年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推行的重大危险源管理信息系统、安全管理信息系统,以及各省市普遍使用的特种设备登记普查管理系统都是利用信息技术在行业HSE管理中发挥积极作用的极好佐证。对HSE信息技术发展的分析可以得出:把现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健康安全环境管理方法相结合将大大促进现代企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效率、提高事故预防能力以及健康安全环保生产的保障水平。

  HSE是健康(Health)、安全(Safety)和环境(Environment)的简称,从系统管理以及超前预防事故的观点出发,诸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程序及管理体系孕育而生,诸如HSE一体化管理体系、OSHMS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其中HSE一体化管理体系就是世界石油勘探开发行业广泛推行的一种先进管理方法,它主要用于各种组织通过经常和规范化的管理活动实现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目标,目的在于指导指导组织建立和维护一个符合意义的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再通过不断的评价、评审和体系审核活动,推动这个体系的有效运行,从而达到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的目的。但是企业在建立、实施以及执行HSE管理体系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为:工作量大;原始信息收集、调用费时耗力;所建体系客观性差、运行不稳定;操作不连续、信息不可靠从而导致管理效益、效率低;信息资源不共享、从而增加了管理工作的工作量和管理的复杂性,并且难以从海量的业务基础数据中挖掘到有价值的信息等等。解决这些问题有效的途径之一是建立信息化的HSE 管理体系,即HSE 信息系统。HSE信息系统以HSE 管理体系要求为指导,结合先进的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技术,在企业中融入、贯彻HSE 管理的思想准则,达到更准确、更有效、更快速的企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目的。

  中国石油HSE信息系统是中国石油“十一五”信息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涉及安全、环境、健康、及遵从性管理等领域,是中国石油首次在全国范围内整体推广的HSE业务信息项目。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将实现集团公司安全、健康、环境业务的集约化、专业化管理,优化和简化业务流程,达到安全、健康、环境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作为落实HSE管理体系的有力工具,HSE信息系统紧密地结合了中国石油生产运行中实际的安全健康环境监督与管理业务和过程,实现数据流转驱动下工作流程的合理定制,从而高效准确地完成中国石油在生产运行过程中的HSE业务监督、管理、控制以及考核功能。HSE信息系统的使用不仅提高了企业决策层与安环部门的业务管理水平,而且加强了企业其他专业部门与安环部门的业务协同能力及信息共享能力,并可以通过进一步的数据分析与数据挖掘提供给企业决策者以直观、系统、多维、生动且极具表现力的数据模型从而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决策能力。通过在中国石油HSE信息系统的实施,我们发现无论是对企业领导层、安环部门、还是对企业其他专业部室、或是对企业基础数据建设、对企业HSE体系建设、执行以及对企业管理决策,HSE信息系统的成功应用都有着不可小觑的价值。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八个方面:

  1. “属地管理”、“直线管理”的系统应用方法,弱化企业HSE管理“本位观念”

  在很多企业内部只要一提HSE管理体系,就把它当成安环系统一家的部门行为,“本位主意”比较严重。虽然HSE一体化管理体系是以安环部门为主,但是实际上涵盖的是企业几乎所有部门的健康、安全、环境的相关业务。所以作为一套强化安全管理的体系程序,它要求企业内部所有涉及健康、安全、环境的业务的部门,无论是前线生产单位还是后勤保障单位,都要参与到HSE体系建设与管理中来,所有单位和部门都是HSE体系建设与执行的重要单元。中国石油HSE信息系统在管理和维护的网络结构上遵循“属地管理”、“直线管理”的业务特点,秉承谁主管业务谁维护系统的原则,将所有系统相关的业务部门纳入到系统的维护中,例如机动处、人事处、设备处、计划规划处、安环监督部等等。用户在使用HSE信息系统来管理日常生产业务数据的同时,就是在强化以及巩固对HSE管理体系的认识,应用HSE信息系统的同时就是在学习标准化、规范化的数据采集调用及处理方法,这样就能潜移默化地加强企业非安全环保部门参与HSE体系建设的责任心,弱化业务推行HSE管理体系时的“本位观念”。

  2. 标准化、精细化企业HSE数据管理,为企业深度利用信息资源提供便利

  HSE业务信息是企业生产活动所依赖的资源,HSE信息是反映企业HSE事务和HSE活动与既定标准之间差异及变化的一种形式,HSE管理就是要借助于大量的HSE数据、信息进行持续改进,HSE管理体系的科学性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可以借用数据说明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但同时,企业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经常出现文件不规范、数据不准确、信息不可靠等质量问题,其主要原因是企业内部缺乏统一的话语标准、信息采集主观随意。而信息化的HSE信息管理系统在设计时已经考虑到与企业管理程序文件以及管理部门的业务需求相结合,在系统中预设了各类业务信息的填报标准,并能通过精细化以及标准化的业务数据录入及台帐输出方式,对企业的生产运行数据进行标准化地采集、分类及多维实时地调用,这就从基础环节保证了体系数据信息的规范性。例如HSE信息系统中所涉及到的功能点详细记录了石油勘探开发企业经常会涉及到的水、气、声、渣的排量信息及监测信息、生产事故信息、HSE培训教育信息、检查及隐患信息、职业病伤害记录、人员接触危害因素的频率以及长短、各单位每年设备装置的检维修及检验评价信息等等。这些原始记录的规范化、精细化的管理有助于企业深层次地对内部的安全管理状况进行分析,并依据这些HSE信息所具有的业务价值反映企业HSE事务和活动与既定标准的差异及其变化,从而获知物的本质安全程度、人的安全素质、管理对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安全教育与安全检查的效果、安全法规的执行情况、安全技术装备的使用情况、生产实践中存在的隐患以及发生的事故等情况,从而指导安全管理,消除隐患,改进安全生产状况,达到预防、控制事故的目的。

  3. 实现集团级HSE业务数据共享,提高企业跨部门、跨专业信息交流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集团级信息系统的统一规划和集中建设是一个企业管理信息建设中最终要实现的目标。因为只有进行统一的建设和管理,才能最终消灭“信息孤岛”,形成集成、畅通的“信息大陆”。HSE 信息系统使HSE 管理体系的数据信息处于动态管理、资源共享的状态。在人工管理条件下,体系运行信息的存储或是纸张,或是电子文档,尽管电子版本易于保存,但两者都不是标准化版本。不仅存储的秩序化程度低,而且调用的实时性差,难以保证快捷、准确、不丢失,有时会因一份资料的失踪而贻误了大事。信息化系统下体系运行的信息以标准化形式存储,其存储、调用全部是实时的动态管理。另一方面,信息化的HSE 管理使得体系信息资源得到了共享,HSE 信息系统提供了一种提升企业规范化管理水平的信息共享模式,不仅减少了部门、单位之间HSE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发生,实现了集团级的业务数据实时共享,而且所有操作人员进入系统享用信息的状态都必须履行权限设置规则,这样就避免了一些重要信息的泄密,在保证信息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了企业内部跨部门、跨专业的信息交流效率。同时,无纸化的信息实时查询与交流,也为企业节省了一笔不小的开支。

  4. 提供多维、直观的数据存储及表现形式,为数据挖掘、政策建议提供可能

  HSE信息系统运用健康安全环境管理规律和管理技术确立的对业务信息进行应用和管理的方式能将用户通过规律地业务数据录入所建立的关键信息流以HSE管理记录、HSE管理报表或台帐、HSE管理图表等多维、直观的信息表达方式反馈给用户,并在传统结构化决策问题上提供给用户较好的基础数据支持,使组织管理者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做出科学决策,使企业在面对复杂的安全管理环境时从容应对。通过前期精心的功能设计,HSE信息系统能够依据HSE业务管理功能的特点对业务数据进行收集、分类、存储,再根据企业管理经验或者适当的数据统计模型进行数据输出,系统中的数据记录及输出主要有以下特点:

  a. HSE信息系统的数据在记录层面非常明细、但是企业组织决策者不会在面临这些数据时无从下手而被数据淹没。因为系统是通过精心设计的表单形式、通过用户所熟悉的数据记录方式或字段来记录企业的生产运行数据,并且这些数据可以通过用户所熟悉的业务台帐报表、统计图表或模型进行数据组织和输出。所以,这些数据对于企业用户而言并不是离散的,而是高度集成的,这样的数据组织方式有助于加快企业组织者的决策速度。

  b.HSE信息系统有别于一般MIS管理信息系统,因为它的数据表现形式相较一般管理信息系统更丰富,并且具有一定的数据分析能力。中国石油HSE信息系统不仅具备便捷地数据查询、及报表输出功能,而且系统的数据表现形式相当直观,其具有相当强的数据表现力。例如系统中所设计的领导查询界面通过合理的数据组织及编排将健康、安全、环境三路业务中企业较关心的业务信息以各种统计图形、图表的形式展现在用户面前,让相关管理活动数据生动直观地反应出企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业务的基本面情况。

  c.通过适当的数据组织,HSE信息系统还具有一定的数据挖掘能力,为企业组织者的决策提供依据。数据挖掘是从大量随机的实际应用数据中,通过适当地数据抽取、有机地数据组合以及直观地数据分析等处理模型提取隐含在海量数据中的有价值信息。HSE信息系统在设计之初,就已经将行业经验与系统数据输出进行了结合,它按照企业的既定目标及有助于发现问题的数据组织方式对记录数据进行报表输出。例如,系统中将事故信息按照事故致因以及事故类型的方式进行两种不同的组合,这两种不同的数据组织方式从不同角度帮助用户了解企业需要改进的业务方向,包括设备的完整性、人员的教育培训或者是现场的监管力度等。

  5. 使员工摆脱繁重的手工台帐编制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众所周知,HSE 管理体系的运作过程是一个有序地处理大量信息的过程,大量原始记录的处理、保存和调用也就成为管理人员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若以手工来处理这一过程,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其任务的繁重是可想而知的,不仅效率不高,而且增加了大量的人力成本,尤其是一年一度的监督审核所带来的大量准备工作,一些企业不得不临时性地召集人员进行突击整理,费时费力不算,形式上也使员工反感。但企业在使用HSE信息系统实现信息化的管理模式。企业用户只要通过在日常工作中有规律地数据录入,就能在任何时间通过管理系统自动生成特定时间段内的业务数据信息,这样就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手工管理中的“死结”,即规范了员工的日常工作,又减轻了员工的工作量。

  6.体系运行及信息采集有效性的客观保证

  在传统的管理状态下企业组织者的领导力、关注点、企业管理干部的执行力、贯彻力、关键岗位人员的流动率、培训情况、企业员工素质的差异程度、生产节奏的快慢或是生产工艺的变化等都会使管理体系及体系要求的数据、信息的采集过程呈现不稳定、执行标准不统一的状态。应用HSE 信息系统使体系的运行及体系数据的采集变成了人机对话的过程,在逻辑上,这个过程不仅将体系管理及基础数据的采集转换为基于网络的信息管理模式,而且它要求人服从机,这就从客观上减少了各种人为因素对体系稳定性的干扰,信息管理系统以极理性的规则有规律地采集、管理、输出业务信息,从而保证了体系运行的稳定性及客观性。

  7.保证企业HSE管理体系运行的连续性与可靠性,发挥体系运行的最大效益

  在大多数企业中,各种管理体系的运行一般都处于领导或骨干管理状态,一旦领导调换、骨干流失或者变迁,体系运行的连续性将受到极大的冲击,严重时将中断运行。同时,在人工管理条件下,体系运行的各种数据、信息不仅不易储存、调用、分析,而且一旦偶然变故,体系数据、信息就会瞬间失去,体系运行的过程就会出现断档。建立HSE 信息系统不仅可以从根本上消除体系对少数骨干人员的依赖,而且使管理体系运行过程的连续性得到了根本的保证。

  8. 保证企业HSE执行标准的一致性,统一工作及数据采集标准消除部门之间的执行差异

  石油勘探开发企业在具体执行HSE管理体系时,在采集体系要求数据时的标准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同一企业的不同部门、不同员工对标准的理解也是参差不齐,加上现在的员工流动频繁,若不加强对新员工的培训,企业将无法控制员工工作标准的一致性。HSE信息系统的统一设计、集中管理模式可以通过用户对系统的使用统一规范所有相关单位、部门、及专业用户的执行标准。应用信息系统的过程就是学习管理标准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是潜移默化的。这样一来,部门之间、员工之间在HSE管理体系及其要求的信息采集上的执行标准差异也就基本消失了。

  总的来说,HSE管理体系是现代系统管理科学的产物,他极大地促进了人类在生产生活领域的健康安全环境管理水平,但同时该管理方法又有其自身的局限性。比如,系统信息的质量问题,信息采集及使用的价值主要取决于收集信息的及时性、掌握信息的准确性和使用信息的准确性、适用性等。管理是基础,系统只是辅助工具,只有加强修炼企业自身的HSE管理内功,才能使HSE信息管理系统发挥更好的管理效益。但仍然不可否认的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MIS管理信息系统-HSE信息管理系统作为落实HSE管理体系的有效工具之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人工管理状态下体系执行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典型问题。

  四.结束语

  人类的发展历史一直以来就伴随着人为或自然意外的事故和灾难的挑战,从远古人类祖先祈天保佑、被动承受到学会“亡羊补牢”,再到近代人类扬起“预防为要”的大旗,直至现代社会全新的安全理念、观点、知识、策略、行为、方法等,人们以健康安全环境系统工程本质安全化的事故预防科学和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结合已经把“事故忧患”的颓废认识变为安全科学的缜密;把显示社会“事故高峰”和“生存危机”的自扰情绪变为抗争和实现平安康乐的动力,最终创造了人类安全生产和安全生存的安康世界。在人类与复杂系统的“不可测因素”的博弈进程中,包含着人类健康安全环境管理哲学-健康安全环境认识论和管理方法论的发展与进步。

  但不论是HSE管理体系或是HSE信息系统,即使再先进的管理方法与工具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面对新兴科学技术的发展、新设备与新工艺的不断问世,人类将面临的是更为错综复杂的生产与生存环境。对于现代复杂多样的环境,如果以教条不变的政策来对待,是必定会导致失败的。所以,正如秘本兵法《三十六计、总说》中所云:“阴阳燮理,机在其中,机不可设,设则不中”。人类只有以变化和发展的眼光在实践中探求和体验,才能在与事故和灾害的较量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