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镇海炼化公司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抓住国内经济持续发展和成品油需求旺盛的契机,坚持以安全生产为基础,以经济创效为中心的原则,团结一致,扎实工作,生产经营建设又迈上了新的台阶。全年完成加工原油量1594万吨,实现销售收入超过400亿元(未经审计),同比分别增长17.1%、40.4%,生产总量、经济效益等多项指标继续位居国内炼油行业领先水平。企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各级政府的正确引导和大力支持,也得益于企业内部平稳的安全生产环境。一年来,在生产负荷高、建设投入快、改革力度大的严峻形势下,公司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勇于开拓,大胆创新,通过建立HSE与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大力规范安全管理工作,实现了安全生产水平进一步提升,为确保全年安全生产的总体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下面我就公司一年来在HSE与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建设方面所做的主要工作及取得的成效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作简要汇报。
一、“一体化”管理体系建设工作
(一)精心策划,认真准备,为体系创建打下基础
公司HSE管理体系的建设始于2002年。HSE管理体系是当今国际石化行业通行的安全、环境、健康一体化管理体系,为积极引入国际石化大公司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和方法,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公司在新加坡诺卫咨询公司的协助下,于2002年7月份启动了HSE管理体系的建设工作。通过初始状态评审、体系策划及风险评估、体系文件编制、体系试运行、体系审核及管理评审,我们一步一个脚印,逐步搭建起了HSE管理体系的基本构架。随后又进行了三次内部审核、二次管理评审和一次外部模拟认证,使HSE管理体系渐趋完善。2003年9月8日公司HSE管理体系对外发布,进入正式运行。
为进一步完善HSE管理体系,加快安全管理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公司又决定在现有HSE体系基础上,进一步建立起职业健康安全(GB/T28001)管理体系。考虑到如果独立建立体系,那么势必造成体系文件过于庞大和体系运行成本高、效率低等一系列问题,为此,公司组织人员对两个体系标准进行了仔细分析和比照,并提出了利用了HSE管理体系良好的扩充性和兼容性,建设HSE与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的设想。今年5月份,公司制定了GB/T28001体系认证实施计划,“一体化”管理体系建设工作正式铺开。公司首先调整了体系管理者代表和公司体系管理组织机构,明确了体系覆盖范围、要素归口部门,抽调有关职能部门人员成立了3个工作小组,即风险管理小组、文件修订小组、宣贯推广小组,具体负责体系的转换和推进工作。前期策划和准备工作的到位,确保了“一体化”体系建设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二)修订完善管理制度,保障体系有效运行
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是管理体系的显著特点,如何达到系统、规范的管理,就必须要有严谨可行的规章制度来支持。公司始终以国家、地方和集团公司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为指导,及时获取并更新本公司的规章制度,使公司的各项生产、经营、服务等活动有法可依、有据可查,真正落实了制度管理。
宣贯推广小组首先组织各体系单位进行了HSE法律法规符合性评审工作,认真检查核实公司现有制度、文件与法律法规的符合性,同时,以2004年以来发现的问题为基础,评审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编写完成了《公司HSE法律法规评审报告》,共发现法律、法规不符合问题26项,全部落实措施整改。组织各职能部门对本专业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进行一次系统的识别更新,编制新的《HSE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一览表》,共新识别法律法规141项,更新法律法规20项,目前适合我公司的HSE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514项,各类标准158个。
公司文件修订小组根据GB/T28001标准要求,补充完善了《管理手册》(HSE分册)相关内容,使体系要素既涵盖了HSE管理体系的十个要素,又包含了GB/T28001标准的所有要素,进一步明确了公司各级单位的职责和分工;同时对《职业卫生管理程序》等18个程序文件作了有限修订,合并了《风险评价管理程序》和《隐患治理管理程序》,新增了《HSE绩效测量和监测控制程序》,使程序文件更符合标准要求,并能在运行中起到更好的指导作用。
(三)加强教育培训,推动体系深入人心
HSE管理体系在公司建立两年以来,公司上下举办了各级培训班,并通过宣传资料、网络等多种途径进行了宣贯,在职工中逐步形成了HSE的管理意识。今年来,我们在HSE管理体系基础上开展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认证工作,对刚刚开始接受HSE基本概念的大部分员工来说,如何使他们在思想上进行转换并接受这些新的概念,就需要我们加强对广大的职工的宣贯和教育。我们首先编制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基础知识》小册子,分发给全体员工,并在公司局域网上开发了网上考试系统,要求公司所有职工学习并参加网上答题,通过网上考试加深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认识和了解。
公司先后举办了两期GB/T28001内审员培训班,共224人参加培训并获得了内审员资格。3月份,公司组织召开了一次“HSE经验交流会”,各运行部、职能处室等单位分别介绍了体系运行一段时间以来的经验和成绩,交流了体系运行中碰到的问题,并提出了许多改进意见,有效地促进了HSE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和发展。为进一步培养公司员工HSE意识,达到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HSE体系的融合,公司要求从各单位“一把手”开始进行逐级培训,二级单位领导亲自讲课宣贯,公司于去年底、今年初分别举办了两期科以上领导干部培训班,各二级单位逐步开展本单位的各级培训,从“一把手”到技术人员,有针对性地对技术员、班组长、操作人员进行体系知识的宣讲,各单位共开办各级培训班85期,受训人员达3683人次。
(四)以危险源识别为核心,推动体系深入运行
危险源识别(或叫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是HSE管理体系的核心内容,也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核心内容,只是在概念上稍有差异。在HSE管理体系实施过程中,我们对全公司,特别是作业岗位的危害开展了初步的识别,列出了重大危害并进行重点控制。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对所有的危险源进行全面的识别与控制,这就需要我们更深入、更细致地进行危险源识别工作。
6月份,根据体系认证要求,公司组织体系覆盖范围内的各二级单位进行了新一轮全面的阶段性危险源识别工作,重点对生产、储运等环节进行识别,同时要求包括可能引发事故的物资库房、重要的档案资料室、体育运动器械等场所进行识别。对于体系建立初期未开展过危险源识别的单位(如公司部分处室、子公司等),专门开办了一期危险源识别培训班,对处室人员进行识别方法培训,要求他们编制出识别计划,明确识别方法,而后开展识别工作。本轮危险源识别工作共做了798项危害识别,其中识别出重大危险源8项,对其中需立项整改的3项重大危险源制定了控制措施和管理方案,下发《2004年重大(不可容忍)风险管理方案》,逐项落实整改。
(五)开展体系审核、评审,确保体系持续改进
一个体系运行的效果如何必须通过审核和评审来验证,也只有通过审核和评审,才能发现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而采取有效改进措施,促进体系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5月份,公司组织了2004年第一次联合检查(暨体系内审),按照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要素要求对各单位进行了全面审核,通过检查和考核,更好地督促相关单位做好各项工作,对本部门的管理进行一次彻底的审视,暴露问题和不足,以便采取改进措施。11月份,公司管理体系进行了年度管理评审,各部门对体系工作提出了很多改进的意见和建议,有利于体系的进一步发展。7月份和12月份,北京三星九千认证中心对我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进行了两个阶段的认证审核,经过审核,认为我公司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实施总体有效,符合GB/T28001标准的要求。至此,公司HSE与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已初步建成。
二、实施“一体化”管理体系所取得的初步成效
对我们石化行业,没有安全就谈不上稳定生产,没有安全就谈不上效益,建立HSE与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是解决公司长期追求的建立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的最有效手段,良好的体系运转,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发生。从体系开始建设的三年时间里(2002-2004),镇海炼化生产、经营、建设、改革各项工作任务繁重,发展快速,安全生产也出现了稳步好转的良好势头,三年来杜绝了重大事故和职工死亡事故的发生,事故总频率和事故损失都保持在较低水平,连续被我省和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授予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称号,表明“一体化”管理体系建设已取得初见成效。具体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体系的建立运行提高了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在体系建立运行过程中,从公司”一把手”、主管领导、各专业职能处室负责人、各级领导到车间班组操作人员,开展了多层次、多方位、全员体系知识培训,通过培训实现了全员了解体系知识、全员参与体系工作、共同奋斗于安全生产的一个目标。仅2004年一年,公司就举办了相关讲座107多次,培训4700余人次,并举行了一次全员考试。可以说,在“一体化”管理体系建立运行中开展的培训,是公司历史上开展的最为广泛、最为深入的安全教育培训。体系的建立过程,也是一个全员提高安全意识和技能的过程。
(二)深入开展了全方位危险源识别,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危险源识别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是体系工作的基础。在体系的建立运行过程中,公司以危险源识别作为体系建立运行的核心,深入到生产运行部、装置、岗位,深入到基层,发动全员认真分析生产过程中每个环节存在的安全隐患。如各基层单位对本单位日常工作中存在的危险源进行了识别,并针对识别结果制订了“工作危害分析(JHA)模板”和“作业危害确认单”,要求职工在作业前进行签字确认,从而使大家对以前习以为常的风险提高了认识,引起了警觉,自觉落实措施确保安全作业。在今年8-9月份,公司针对安全生产上面临的“三高”形势(装置负荷高、油种硫含量高、气温高),组织开展了“三高”危险源识别专项活动,共识别公司级监控的危险源29项,运行部监控的危险源逾百项,分轻重缓急,全部落实了整改和监控措施,确保了“三高”时期的安全生产。
(三)认真开展了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符合性评估,增强了职工的执法守法意识。
在“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建立过程中,发动相关职能部门收集国家、地方有关的法律法规以及行业标准规定,在进行了归类、识别的基础上,按照法律法规要求,修订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规定和操作规程,各负其责,协调行动,提高了效率。同时,建立起法律法规的识别、更新管理程序。公司将相关的法律法规都刊登在内部信息网上,便于有关单位和职工索取、使用。通过法律法规符合性评估,使干部职工建立起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程序,增强了执法守法意识。
(四)进一步规范了各项安全管理工作。
一是规范了直接作业环节的安全管理。对动火、进设备作业、高处作业等直接作业环节和重大检维修项目,实行施工前进行危险源识别,制定控制措施;严格实行作业许可证制度,规范和强化了直接作业环节的现场监督管理。二是规范了变更管理。在工艺、技术、设备、设施、人员等发生变更时,实行《变更申请表》,进行危险源识别,制定控制措施。三是规范了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对所有生产装置、要害部位、重大变更项目、重大危险作业都制定了应急预案并规定了演练要求。四是规范了对承包商的管理。重视对承包商的资质认证,规定对承包商入厂前的安全教育培训,对现场情况、作业环境潜在的危险源和应急措施实行交底,并对承包商现场作业进行检查监督,大大提高了建设施工作业的安全性。
(五)牢固树立了安全生产“以人为本”、“事前管理”等管理理念,建立了安全生产持续改进的内在机制。
管理体系涵盖了“健康”管理,同时体系还强调领导承诺和责任,强调对职工的教育培训和严格规范的考核,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管理体系以“危险源识别”为核心要素,注重通过危险源识别,事前将风险化解,改变了传统管理被动的“事故管理”做法。管理体系标准基于一个科学的框架,即PDCA模型,通过定期审核、评审不断发现体系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并积极采取措施,实现管理体系的逐步改善和提高。
当然,公司的“一体化”管理体系还刚刚起步,无论是体系文件系统方面,还是在职工安全意识、危险源识别、相关方管理等方面都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加以完善和提高。
当前,我们镇海炼化正面临着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在省市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国内规模最大的乙烯工程建设即将拉开帷幕,镇海炼化将朝着建设国际级大型“油化一体化”企业的目标迈开坚实的步伐。站在安全生产的管理岗位上,我们深感肩上的责任更重了,压力也更大了。我们将继续在省市政府的指引和支持下,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积极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扎实开展工作,确保安全生产长治久安,为企业腾飞保驾护航。
上一篇:内部审核管理程序
下一篇:建立运行环境管理体系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