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业务合作

卷烟工业企业实施职业健康安全风险控制应关注的几个要点

2009-09-25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为了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压力,提升中国烟草的整体市场竞争能力,在国家烟草专卖局的推动下,GB/T28001:2001标准在一些大中型烟草企业中得到了逐步的推行,为保障企业的安全生产和保护职工的健康安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卷烟生产过程工艺流程复杂,关联的辅助环节多,涉及的危险源和职业危害较多,控制和治理的技术投入也大。根据笔者的工作实践,卷烟工业企业在实施职业健康安全风险控制的过程中应注意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控制。

  一、做好放射源的监测和控制工作。

  卷烟生产过程涉及到的放射源主要集中在制丝生产线使用的小感量核子秤和卷接机烟支质量测试仪(装有放射性同位素锶(90Sr)密度扫描仪和微波密度扫描仪))上,可能存在一定的放射性危害。专业管理部门应按照《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和《放射性同位素与放射性装置放射防护条例》,首先做好放射源的放射性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联系当地环保部门定期组织对辐射强度进行监测;做好接触人员的培训上岗和个体防护用品的配备,必要时配备量计检测仪,并定期组织进行健康检查。同时,机台放射源更换、密度仪的检修应联系生产厂家或由专业人员进行,对维修过程产生的废液或更换的废放射源,监督厂家按照相关法规要求处置,并做好相应的审批、移交手续。

  二、做好职业病的预防和职业健康检查工作。

  烟草生产过程存在粉尘、噪音、有毒有害作业、高温、强磁场辐射、放射性辐射等职业危害。近年来,由于烟草行业的快速发展,工艺设备的不断更新,技术改造的不断投入,作业环境大为改善,因此,很少有职业病的发生。但是针对接触以上职业危害的工种,应做好职业性疾病的预防工作。首先,依据《职业病防治法》、《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制》标准,做好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评价;建立粉尘、强噪声、辐射、高温、烟气分析等有毒有害岗位人员档案,定期组织对高危岗位的人员进行职业性疾病检查。在削减和控制职业危害的同时,应按照《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做好接触有毒有害岗位人员的个体防护工作。

  三、做好化学危险物品的管理工作。

  烟草行业涉及到的化学危险物品主要是卷烟化学分析过程中用到的大量的化学试剂及试验过程产生的一些有害物质。比如强腐蚀类盐酸、硝酸、硫酸、氢氧化钠等,易燃有毒的一氧化碳、氢气、甲苯等,易燃类丙酮、柴油等,剧毒物氰化钾、苯酚等,烟气燃烧过程产生的尼古丁、焦油中的苯并芘等。其次,还包括卷烟材料生产过程可能涉及到的异丙醇、二甲苯、甲醇、乙醇等危险化学品。

  化学危险物品的采购、运输、储存、使用、处置应严格执行《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和《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及标志》等法规。就危化品建立管理制度,进行安全登记,同时应做好各类危化品标志,编制MSDS危化品安全技术说明书或安全警示说明,明确其理化特性、危害、急救措施、消防措施等,并就化学危险物品的以上内容做好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

  四、作好危险源的持续辨识和控制。

  对烟草企业来说,涉及的危险源和风险很多,比如原材料、成品储存过程的火灾隐患、锅炉连锁报警器失灵造成的超压爆炸、生产设备安全阀损坏可能带来的超压爆炸、除尘房除尘系统故障造成的粉尘排放等。由于这些危险源是在活动和过程中不断变化的,因此,生产企业要根据过程和活动的变化,对危险源的辨识和风险评价与控制活动进行动态管理,及时辨识危险源、评价风险并采取措施。容易出现的误区是,各企业往往是定期一段时间做一次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定期更新一次危险源清单。

  五、关注相关方影响的施加。

  烟草生产企业涉及的卷烟原材料和设备配件供方特别多,同时还可能有技改施工方、外包食堂、运输承运方等相关单位。在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时,就企业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要求及对于所购买和使用的货物、设备、服务中已识别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一定要做好与这些相关方的沟通和交流。施加影响的方式很多,可以体现在合同、协议、文件、会议等多种形式中。现场审核取证时往往发现企业在合同和协议中对可能涉及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考虑得很不充分。

  六、关注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安全和职业卫生控制。

  随着烟草行业技术的不断进步,技术改造项目比较多,因此,做好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安全和职业卫生控制很有必要。首先,技改或大修项目的设计方案应符合国家有关职业安全与健康法规的要求,在前期的设计论证阶段就应考虑工作场所、工艺流程、工装设备、运行程序和工作组织的设计是否与人的能力相适应,是否能从根本上消除或降低职业健康安全风险。按照建设项目环保设施和安全技术措施、劳动卫生措施“三同时”的原则,安全和职业卫生措施要和技改项目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其次,必须做好施工作业过程的危险源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确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再次,应加强项目全过程安全和职业卫生措施落实的监督工作。其中委外施工的必须签订相应的安全协议,对施工作业的用电、起重、焊接、脚手架等作业过程的安全措施要实施监控。

  七、做好应急准备和响应。

  火灾是烟草行业最大的安全隐患,同时,针对蒸汽储罐管道破裂可能导致的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烟叶杀虫活动中磷化铝遇水可能造成的火灾;职工就餐食物变质可能造成的中毒事件、施工过程防护不当造成的高空坠落等风险,应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企业在制定应急预案时一定要注意预案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这一点要引起足够重视,否则,一旦出现紧急情况按照预案无法操作时,预案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因此,要做好应急计划和程序的评审工作,可行时,对预案要进行演练,确保应急响应的有效性。

  八、做好噪声、粉尘等危害的主动性绩效测量工作。

  对制丝卷接包车间、除尘房、空压机房、锅炉房等噪声危害大的场所,依据WS/T69-1996《作业场所生产性噪声检测规范》、GBJ87-1985《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Z1-200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定期组织测量和评价;依据GB5748-1985《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和GBZ2-200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制》,对生产过程的粉尘排放点实施监测和评价。对监测结果不符合的应采取纠正措施,必要时,针对重大风险可以通过管理方案的制定逐步实施改进。

  九、注意做好安全技术人员的专业培训。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涉及机械安全、电气安全、厂内机动车辆安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防火防爆安全、职业卫生等多项专业技术,因此应进一步加强生产企业全员安全基本知识的宣贯,加强安全技术人员的专业培训和安全工程师的培养工作。

  总之,随着烟草行业增长方式的不断转变,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企业面临的市场挑战更加严峻。实施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的控制也是烟草行业应对压力、提升管理水平的手段之一。为了提高行业的综合管理绩效,在强化产品减害降焦技术研究的同时,加大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的创新有也着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