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业务合作

化学品泄漏演习

2010-02-03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1.  概述

  应急准备与响应程序用于处理环境运行中的紧急状态,使之得到及时的处置和预防

  对环境带来的影响降至最小。

  2.  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相关部门的环境设备,环境设施的紧急应急。

  3.术语定义

  泄漏——由于包装物的损坏或运输、使用操作的不当,使内容物料大量溢出包装之外的现象。

  渗漏——由于包装的损坏,内容物料透过包装损坏出少量流出的现象。

  MSDS——材料安全性能数据说明书。

  其它见公司环境手册表1

  4.  职责

  4.1  管理部对公司范围内的环境构筑物及地下环境设施的有效运行及其产生的环境事故负责。

  4.2  制造部对其所属相关环境设备的有效运行及车间和库内部材的安全存放负责。

  4.3  资材部对原材料的运输过程的环境影响负责。

  4.3  营业部责成产品承运单位,对其运输过程产品产生的环境影响负责。

  5.内  容

  5.1应急准备与响应的对象

  a  火灾事故。

  b  化学危险品的泄漏。

  c  环境设备的故障停机。

  5.2应急准备的基本原则。

  a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b  遵循有关法律法规及标准处理。(如消防法,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MSDS等 )

  c  环境事故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d  相关人员有应急准备的训练。

  e  建立异常联络及应急指挥机构:

  5.3 异常联络及应急指挥机构:

  紧急状态发生──异常联络──临时应急处置

  指挥处置────整体纠正──防止再发生

  (部门长             总经理)

  5.4  火灾事故

  按公司现有的消防方式,消防演习,消防组织结构进行,在火灾事故处理中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5.5  化学品泄漏 

  5.5.1  化学品泄漏的预防

  a  采用或影响供方尽量采用减少泄漏的包装及措施。

  b  在日常工作中注意检查,尽早发现并处理泄漏事故。

  c  存放地点:在本公司尚无专用危险化学品库房的情况下,采取生产车间定点保管,保管处与作业区分隔,保管量不超过一周的使用量。

  d  存放场所的防泄漏措施:

  物料桶装带盖,桶下放置不锈钢托盘,若有不慎泄漏则可控制于托盘范围内,不至于污染地面和周围环境,托盘内的化学品作为废料用容器妥善收集,交环保公司处理。

  e  仓库及公司垃圾库环保要求:地面呈一定的散水斜坡,周围设有泻流地沟,一旦发生泄漏,可流至或冲洗入地沟井中,届时将其收集到容器内,作废弃物交环保公司处理。

  f  产品发货运输前检查,确保无漏点发货。采用双重包装措施防泄漏:

  长途产品由铁桶或塑料桶密封盛装,整齐堆放于托盘上,外围用冷收缩塑料膜紧密缠绕,再作固定措施。

  g  材料的运输由材料的生产厂家或合格运输方送货上门;对危险化学品的运输则按相关方环境影响程序,要求其运输具有环保或相关许可证,具有防泄漏的措施。

  5.5.2   化学品泄漏的处理

  a  立即停止作业。

  b  将泄漏部品包装扶正,或转移至其它容器内,使之停止泄漏;

  c  将泄漏点周围可能会被污染的产品或物料转移到安全地点。

  d  用沙土或其它吸附物将泄漏物围住,以免扩大流散面积。

  e  将泄漏物料及其吸附材料一同收集到容器内,用回丝及相应溶剂擦拭或冲洗干净残留泄漏物。

  f  已用过的擦拭物及冲洗液作废料一同收集,放入废弃物收集屋并作好标识,待交与环保公司处理。

  g  产品渗漏则及时联系返回车间更换包装;材料渗漏则在品质部确认不影响使用的前提下,尽早联系提前使用。

  h  事故报告主管部门的同时,需同时报告与环境事务局,以确定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及预防解决方案。

  i  重大的化学品泄漏,并会对周围社区环境产生影响,及时上报当地环保或消防部门,以取得相应的无公害防止处理支持。

  5.6  环境设备故障停机 

  a  根据设备点检程序,作好环境设备的日常保养检查,尽早发现并解决环境设备故障减少紧急故障停机。

  b  上报部门长,由总经理确认停止排放作业。

  c  及时修理。

  d  确认故障原因,整改纠正,防止同类事故再发生。

  5.6应急组织及指挥机构

  应急以操作担当——部门长——总经理 ——外协处理单位, 为联络处理次序,部门长全面协助总经理或外协部门指挥紧急处理相关事故。

  6. 相关文件及记录表样

  相关文件:        环境管理手册  第4.4.6节

  相关方环境影响程序

  产品搬运,储存,包装,防护及交付控制程序

  记录表样:                应急准备与响应训练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