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以安全发展、清洁发展为目标,以全面推行HSE管理体系为主线,以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禁令为抓手,以防范安全、环境污染事故为重点,继续深入开展“我要安全”主题活动,突出基层,突出现场,推行“211安全工作法”。实施员工素质提升工程、现场安全标准化建设工程和隐患排查治理工程,全面提升HSE管理水平,为油田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提供有力保障。
二、主要目标
实现“五个避免”、做到“六项达标”和“三个控制”、确保“两个完成”和“一个稳定”。
五个避免:避免井喷失控事故、死亡事故、重大火灾爆炸事故、重大责任事故、重大环境污染事故。
六项达标:采油污水处理回注率100%,钻井污水回收处理率100%,炼油化工污水外排达标率98%,井下作业无污染施工率98.5%,废弃泥浆固化处理率100%,烟尘排放达标率98%。
三个控制: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工业取水量控制在约束性指标内。
二个完成:完成职业卫生控制指标;完成集团公司隐患治理任务。
一个稳定:保证油田安全环保和职业卫生工作形势稳定。
三、2010年重点工作
(一)实施员工素质提升工程
以安全发展、科学发展为指导,以全面开展安全培训为抓手,每季度组织员工不少于1-2周的教育培训,通过明确培训职责、细化培训内容、优化培训方式,进一步加强教育培训和基本功训练,强化安全责任意识,提高技能素质,规范员工行为,培养良好的职业习惯,建立教育培训长效机制。
目标:确保单位党政主要领导、安全管理人员资格证、关键岗位人员资质证、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岗位操作人员HSE培训合格证的取证率达到100%。油田层面建立和完善钻井、作业、采油(气)、集输等10个专业培训基地,选聘300名专兼职安全培训师。
1.采取多种方式,完善配套培训基地建设,做到设施、师资、教材、考核四到位。油田所属各单位结合实际,分层次建立技能培训点、岗位练兵台;按照用工总量3-4%,建立兼职培训教师队伍;明确HSE培训大纲、开发和完善科学实用的培训教材,分板块建立统一的“入门”题库,紧紧围绕安全生产禁令、操作规程和安全标准,广泛开展案例教学,不断提升培训效果。
2.采取请进来和送出去、集中培训和自主学习、师带徒、技术比武等多种方式,强化技能训练。大力开展单位党政正职、分管领导、HSE科长、HSE工程师、技术人员培训,加大应急消防和监护人员培训力度,全面提升各级领导干部责任意识、履职能力和管理人员监管能力、岗位人员操作能力,满足HSE工作需要。
3.对全员HSE培训实行分级管理,重点提升岗位人员的风险意识和防范技能。油田层面负责油田机关、所属单位机关科级及以上人员和HSE专兼职教师的培训,各单位负责本单位科级以下工作人员及三级、四级单位管理人员和岗位员工的HSE培训。
4.监督指导基层单位加强日常HSE培训,做好新员工和转岗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工作,重点提升近5年来新参加工作青工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5.加强对承包商人员的教育培训。各单位负责对本单位的承包商、外来人员、临时用工进行HSE教育,并建立健全资料台帐。
6.加强安全文化建设。通过安全宣誓、员工承诺、亲情寄语、文化长廊等,实现经验共享,牢固树立安全是“企业生命线”的核心价值理念,促使安全管理方式由“事故处理、事后追究”向“本质安全、超前预防”转变,使员工思想观念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我会安全”转变,使遵章操作、令行禁止成为员工的自觉行为和良好习惯。
(二)实施现场安全标准化工程
基层现场是HSE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基层基础工作薄弱,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抓好基层现场标准化建设,提升制度执行力,是实现安全生产、清洁生产的根本保证。要坚持重心下移抓基层,关口前移抓预防,不断夯实HSE工作基础。
目标:统一规范各级安全环保管理台帐,规范“周一”HSE活动、记录,规范生产班组HSE活动、记录,规范HSE作业计划书和岗位危害识别卡。“四无”队站达标数每年递增15%。
1.各单位应逐级建立完善包括岗位职责、操作规程、应急处置等内容的HSE管理体系,强化岗位危害识别和风险控制,提高削减措施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2.推行“211安全工作法”。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HSE工作的指导意见》,以推行“两活动一书一卡”管理模式(简称“211”安全工作法)为主要内容,重点在基层推行“周一”安全(HSE)活动、生产班组HSE活动、“HSE作业计划书”和岗位危害识别卡,把风险管理落实到基层、落实到岗位。
3.按照精细化、文本化、一体化管理要求,规范基层资料台帐,切实减轻基层负担。
4.继续开展“四无”队站创建工作,进一步明确创建标准,严格检查验收,发挥典型引导作用,加强各系统间的交流学习,不断提升基层现场管理水平。
5.加强直接作业环节全过程监管。按照分级管理原则,落实重点直接作业环节许可票证管理,实行基层干部盯现场制度,做到重点施工项目、关键工序重点监管。开展“属地安全管理”体系试点,明确区域范围,确定责任人员,落实责任,在试点的基础上总结推广,减少和避免各类事故发生。
6.对照《岗位说明书》上岗条件的要求,规范基层队关键岗位配置,配齐、配优操作人员。
(三)实施隐患排查治理工程
认真落实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实现源头控制。依靠现代科技手段,开展事故隐患超前诊断和辨识,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治理和消除。足额提取安全生产费用,按照“四定”原则,按时、保质完成隐患治理项目。
目标:集团公司下达的隐患治理项目100%落实;油田明确的隐患治理项目100%落实(对暂时不能治理的隐患,要制定完善的防范措施);建设项目“三同时”执行率100%。
1.强化隐患排查。
一是通过学习、借鉴事故案例排查隐患。对照同行业、同装置、同类生产工艺、类似生产场所发生的事故案例,举一反三,自我剖析,查找本岗位类似的事故隐患。
二是通过关注异常事件分析排查事故隐患。
三是通过强化危险源动态管理排查事故隐患。定期组织员工在生产岗位上开展危险源辨识活动,将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归纳整理,并进行风险评价,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
四是通过开展风险经历共享活动排查事故隐患。发动岗位操作人员开展岗位事故危险预知预想分析活动,查找分析本岗位的未遂事件,找出管理上、设备上、工艺上存在的缺陷或隐患,并整改提高。
五是通过开展现场安全检查排查事故隐患。经常性地开展全方位、全天候、多层次的现场安全检查、“三不”督查、专业检查等,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
六是通过开展安全评价与评估查找事故隐患。运用工作危害分析(JHA)、安全检查表(SCL)等方法,找出可能产生的事故隐患,提出防范对策和措施。
2.强化隐患治理。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执行、谁负责”的原则,分级落实责任,对整改项目进行科学评估论证,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限期整改。保证隐患治理的投入,对关键装置、要害部位的隐患,优先列入整改计划。对新建项目和改扩建项目严格执行“三同时”原则,防止产生新的隐患。
3.通过对隐患分类、梳理,查找深层次原因,制定有效制度,形成闭环管理,避免类似隐患重复出现。
4.按照国家和集团公司《安全生产费用管理规定》,足额提取安全生产费用,制定年度实施计划,落实责任部门和人员,保证项目顺利实施。
5.建立隐患治理项目后评估机制,督促项目落实,确保治理效果。
四、保障措施
(一)持续深入开展“我要安全”主题活动
巩固“查隐患、抓治理、反三违、达三标、保安全”活动成果,持续三年开展“我要安全”活动。2010年“我要安全”主题活动实现“三个强化”:强化全员安全意识,牢固树立“我要安全”理念;强化全员安全责任,有效落实各级安全责任制;强化全员安全行为,努力杜绝“三违”和“习惯性违章”。通过总结、固化和推广“我要安全”主题活动中的好经验和好做法。在主题活动内容上,完成“规定动作”、创新“自选动作”,大力营造“我要安全”文化氛围,进一步形成“我要安全”的企业文化。
一是强化禁令落实。在严格执行集团公司安全生产禁令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油田安全生产禁令,加大“三违”查处力度。
二是实现齐抓共管。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执行、谁负责”的原则,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作用,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坚持开展不定期的专项检查、安全夜查和职工代表巡视,充分发挥“群众安全监督员”、“党员安全监督岗”、“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作用,形成合力抓安全。
三是共享风险经历。把共享风险经历作为主题活动的有效载体和重要内容,强化全员“我要安全”意识,发动全体员工特别是一线岗位员工,积极查找自己身边的隐患,主动参与岗位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学习借鉴“台塑”经验,开展“风险经历共享”活动,鼓励员工编写风险经历、共享经历成果。通过总结、评选和奖励优秀案例,有效增强员工安全意识,减少直接作业环节“三违”现象发生。扎实开展安全文化进机关、进基层、进班子、进社区、进家庭、进项目等“六进”活动,形成关注安全、关注细节、关注防范的大安全氛围,实现主题活动和安全文化有机融合。
(二)全面推行HSE管理体系
一是分层次开展培训工作,有重点地抓好各级领导干部、项目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班组长、操作人员的体系知识培训,树立“任何事故都可以避免”的理念。
二是通过全员参与、持续动态的危害识别、风险控制,把风险降到尽可能低的水平。
三是通过体系审核,确保体系运行合规有效,全面推动HSE管理的规范化和精细化。
四是做好HSE管理系统的运行准备,及时录入数据和相关信息,确保系统平稳运行。
(三)严格落实HSE责任
一是坚持党政“一把手”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继续落实“四个责任主体”,通过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安全承诺书,明晰决策层、管理层和操作层的安全责任、权利、义务,强化奖惩考核、责任追究,做到严考核、硬兑现。
二是实行油田机关处(部)室对二级单位安全承包,二级单位机关科室对三级单位安全承包,做到风险共担、成果共享、齐抓共管。
三是完善责任连带制度,落实“问责制”,严肃责任追究。通过执行连带制,真正实现HSE的全员管理模式。对承包商等发生的事故,分包、承包、总包方、监理和建设单位都要负连带责任,一级管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严防以包代管、包而不管。
四是进一步加大对事故责任单位(部门)、事故责任人的责任追究力度,同时严格日常考核,切实解决执规不严、执行不力的问题。
(四)加强井控和硫化氢防护工作
一是树立“大井控”观念,切实增强井控安全意识,从设计源头抓井控,严格过程监督和日常井控管理。推行“联席坐岗”制度,实行坐岗人员、司钻、工程师、平台经理和安全官“五人签字”,严格制度落实,加大井控和硫化氢专项检查力度,通过检查摸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完善防范措施。
二是加强井控检测机构资质认证工作,提高井控装备检测能力。规范井下作业井控设计资质管理,确保井下作业设计质量和本质安全。
三是加强开工验收,狠抓井控和防硫化氢培训,提高员工的操作能力。加强预案演练,强化“班自为战”能力,实现井控安全。
(五)加强承包商监督管理
一是加强项目招投标阶段的队伍资质、人员资质审查和安全监督,督促承包商建立符合油田要求的HSE管理体系,从源头控制风险,严把资格准入关。
二是以安全条款约束承包商履行职责,保证安全施工,严把合同签订关。
三是进一步加强总包单位、业主单位安全管理,明确各自职责,督促承包商做好危害识别、风险评估工作,严把过程控制关。
四是开展承包商业绩评价,按照“一停二罚三清退”原则,加大检查考核力度,发现严重违反安全生产禁令、油田安全规章制度或造成事故的,坚决清除出油田市场,严把绩效评审关。
(六)加强重点领域监督管理
一是实施《油田专职驾驶人技能安全准驾证制度》,开展驾驶员能力动态评估。强化驾驶员安全教育,开展“我为油田交通安全尽一份责任”交通安全活动。健全安全行车档案,做到“一车一档、一人一档”。强化车辆检测和维护保养工作,实施车辆动态监控。严格执行驾驶员安全行车规定,严禁不系安全带驾驶、乘座公务用车,严肃查处违章行为。将交通事故纳入企业安全统计,加强交通安全考核。
二是按照集团公司《职业卫生技术规范》要求,建立完善职业卫生档案、教育培训档案、个人防护用品发放档案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建立完善职业病危害因素申报机制,强化现场监测、职业健康体检和劳动保护工作,强化源头控制,确保职业卫生“三同时”执行率100%;加强职业健康隐患治理,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解决一批职业卫生隐患;从“生理、心理和社会”三维健康观关爱职工健康,积极开展心理健康研究,逐步实行职业健康体检与预防性健康体检一体化管理,不断提高职业健康管理水平。
三是进一步加强特种设备法规标准宣贯、检验检查和隐患整改工作,全面提升特种设备本质化水平。
四是加大预防和清理管道占压的工作力度。以消除管道安全隐患为核心,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清理老占压,防止形成新占压,实现不发生占压事故的目标。
五是加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完善应急演练制度,实现消防队伍职能由单纯灭火向综合救援转变。加强公共聚集场所、出租房和大型集会、广场文化等群众性活动监管。强化易燃易爆消防安全重点部位和居民生活用气等安全管理,提高处理突发事件能力,确保消防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六是继续加强公共安全管理,密切关注境外公司公共安全形势,广泛搜集境外公司所在国家公共安全信息,严格执行操作程序,细化操作步骤,对外方下达的操作指令,要认真审查、核实。加强现场风险识别,明确防范措施,全面制定各种应急预案,严格落实设备搬迁、人员外出管理,加强信息交流,采取妥善措施,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努力避免和减少人员财产损失。
(七)全面推行清洁生产
一是深入推行清洁生产。加强领导,明确职责,优化工艺,提高方案实施率;确保2010年50%的基层队、2011年85%的二级单位通过油田验收,2012年油田整体通过集团公司验收。
二是加强重点污染源监控。公共事业管理处、供热管理处、石油化工总厂与第七社区等重点监控单位,要进一步强化设施运行管理,提高人员素质,确保设施稳定、达标运行;加密监测频次,将在线监测与取样监测相结合,实施监测月报制度。
三是做好水体风险防控。做好石油化工总厂、采油五厂与采油六厂等沿黄河涉水单位水体风险防控预案的制修订工作,加强演练,建立联动机制;各采油厂要对跨河、跨沟集输管网进行环境风险辨识,完善应急措施,加强巡检力度,确保不污染水体。
四是加强钻井泥浆固化与注水残渣处理过程监督。全面推行降渣处理新工艺、新技术,切实降低注水残渣产生量,同时加强技术研究和课题攻关,实现固体废物综合利用。
五是加强环境影响评价与环保科研工作。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设单位是环境影响评价的责任主体,规划计划、设计、安全环保、基建等部门按职责分工,抓好落实,实行源头控制,避免形成新的环保欠账;做好2008-2010年产能建设环保验收,积极组织开展2011-2013年产能建设环境影响评价;开展地下水调查、含油污泥与注水残渣治理研究,掌握环境演化趋势,提出预防措施,确保环境安全。
(八)继续完善规章制度
修订完善《油田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程序)规定》和《直接作业环节许可证制度》,加强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和直接作业环节的监督管理。修订完善《安全生产违规处理办法》,规范处理程序,明确处理标准,实行责任追究。
(九)加强普光气田监控
一是强化HSE管理体系运行,坚持开发建设、投产运行与安全环保并重的原则,严格落实HSE管理制度、技术操作规程、HSE培训、应急演练、环境监测等各项措施,依据国家有关法规,认真做好普光气田安全、环保、职业危害防治等设施竣工验收工作;及时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排污许可证等相关证件,做到合法生产。
二是强化安全仪表系统、设备安全检测以及腐蚀监测的管理,加强井控研究,强化关键装置安全监督,加大监督检查和考核力度。防止硫化氢泄漏及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发生,确保普光气田安全平稳运行。
(十)加强安全监管队伍建设
一是进一步落实各单位安全监督机构设置、人员待遇等问题,做好部分直属单位设立安全副总监试点工作,为做好安全工作提供保障。
二是建立专门的安全督查队伍,完善监督机制,增强监管能力,进一步明确安全督查职责,加大现场监督、检查力度,严格责任追究。
三是加强对安全监管人员的选拔、培训、考核和管理,提高业务素质和责任意识,严格履行岗位职责,严格要求,严格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