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PDCA循环法在瓦检员网络化管理中的运用

2011-03-24   来源:安徽宿州市桃园矿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淮北桃园矿认真分析瓦斯现场管理及瓦检员的工作现状,围绕“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瓦检员的作用,强化井下瓦斯管理”这一课题,运用PDC实施工作过程创新管理,取得显著成效。

    “计划(P)——执行(D)——检查(C)——总结(A)”循环,简称PDCA循环。在通风管理实际运用中,它包括四个阶段、八个步骤,即:“计划(P)”阶段包括第一、二、三、四步,“执行(D)”阶段指第五步,“检查(C)”阶段指第六步,“总结(A)”阶段包括第七、八步。PDCA管理方法的特点主要是大循环套小循环,不断循环上升,四个阶段周而复始地转动,每次转动都有新的内容和目标,在每一次循环中都能总结出成功的经验,找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成绩巩固,问题与不足转入下一个阶段循环,进一步得到解决。PDCA循环过程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即包含了对安全事故的过程控制和后馈控制,一个PDCA循环的终点就是另一个循环的起点。这就有效克服了传统安全管理存在的事后性弊端,突出了“预防为主”及对事故全面预防和控制的特点,提高了安全管理的科学性。

    PDCA在瓦检员区域网络化管理中运用的具体步骤是:

    第一步,分析现状查隐患。瓦检员单独作业,没有具体的工作量,责任心强的同志能够执行一班三次检查瓦斯;责任心差的同志到现场就睡觉,检查不检查、检查认真不认真、准确不准确很难把握,现场工作缺乏监督。工作失去监督就会形成隐患导致事故。

    第二步,分析工作过程,查原因。经过分析,原因主要是工作范围固定,即局限于一个采煤工作面或一个掘进头,而且是个人单独操作。

    第三步,找出关键。瓦检员是通风工作的哨兵,井下各类通防设施及监控设施的完好状况、性能、使用情况,只有依靠瓦检员的现场监护,如果瓦检员不去、不查、不看就失去了对各类通防设施的有效控制。工作量少、工作范围小,这是关键。

    第四步,制定整改措施。围绕对瓦检员的工作监督,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瓦检员的作用,在队长以上管理干部中进行调研,并到杨庄矿、朔里矿以及皖北局的祁东矿、任楼矿考察学习,最后提出了“瓦检员区域网络化管理”这一计划,并制定出相应的实施措施。具体措施是根据生产布局就近三个采掘工作面为一个工作区域,以北二采区为例,1026-2工作面、1022-2机巷、1022-2风巷三个地点为一个工作区域,甲、乙、丙三名瓦检员当班。根据规程每个采掘工作面每班三次检查瓦斯的要求,第一遍:甲查1026-2面、乙查1022-2机巷、丙查1022-2风巷;第二遍:甲查1022-2机巷、乙查1022-2风机巷、丙查1026-2面;第三遍:甲查1022-2风巷、乙查1026-2面、丙查1022-2机巷。

    第五步措施执行。要求每位瓦检员在规定时间内到达指定的采掘工作面,检查沿途的所有通防设施(包括风门、封闭、风筒、局扇、防尘隔爆设施、监控设施等等)的完好状态与使用情况,以及风流风量变化,并用指定地点的电话汇报上述需要检查的内容及检查结果,通风调度绘制了井下通风系统、通防设施安装布置图,并在图上标明了电话安装位置,通风调度安装了来电显示电话,对瓦检员汇报地点进行有效监控。

    第六步,检验实施效果。计划执行前与执行后的比较。计划实施前,每位瓦检员各自独立工作,相互之间无联系,很容易出现假检、漏检、空班,瓦检员当班的活动范围小,检查的内容少。由于检查的是同一个地点的瓦斯等参数,易给瓦检员造成同一个地点较短的时间内瓦斯等变化不大,检查不检查关系不大,从而造成空检、漏检。对沿途的各类通防设施、监控设施仅局限于班前班后来回各检查一次,有没有认真检查、能不能发现隐患、存在的问题、发现的问题回报不回报,通风调度很难把握。瓦检员从进入工作地点到离开工作地点7—8个小时,沿途的通防设施、监控设施处于失察、失控状况,留下了死角,埋下了隐患。计划实施后,下一次检查对上一次的检查、汇报的内容进行监督复核,通风调度对同一地点上下两次检查汇报的内容进行对比,如果发现出入较大,就说明其中有人工作粗心、假检或假汇报。同一地点下一次的瓦检员发现上一次的瓦检员没有按照测气员“6个三”(三次检查工作地点的瓦斯、二氧化碳、温度等参数;三次在作业现场留名;三次将检查结果向当班采掘班队长汇报并由班队长在检查手册上签名;三次在瓦斯检查手册及现场瓦斯记录牌板上填写检查结果;三次向通风调度汇报检查结果;现场瓦斯记录牌板、瓦斯记录手册、通风调度汇报记录中各种参数的数据三次分别相符即“三对口”)要求进行检查汇报的,必须向通风调度汇报,否则被区劳动纪律检查小组查出,将按规定处罚,这样就增添了三名瓦检员之间的工作联系和相互监督,增强了每一位瓦检员的岗位责任感,进一步规范了瓦检员的操作标准和工作行为。每班每位瓦检员三次分别检查三个采掘工作面,各采掘工作面的瓦斯等参数无数据参考,只有现场认真检查,才能得出结果,这就要求每位瓦检员到每个采掘工作面必须检查。同时,也扩大了瓦检员的检查范围,每位瓦检员当班必须进出三个采掘工作面各一次,在来回行走过程中,对沿途的各类通防设施及安全监控设施进行了一次检查,这样当班3名瓦检员对沿途的设施可在时间间隔均匀的情况下,检查6次,对临时的或者突然出现的问题就会及时发现,汇报处理,消除了死角,从而对各类通防设施进行了有效的过程控制。

    第七步,根据标准化要求,总结出成功的经验,找出工作中的不足。从上面的分析比较可以得出,这项措施的实施:一可以避免瓦检员井下“无事做”睡觉;二可以扩大井下检查的范围和内容;三对井下各类通防设施增加了检查次数,避免一个人检查不负责任,失去控制;四增加了瓦检员之间的工作联系和相互监督,增强了瓦检员的工作责任心和岗位责任感,有利于规范操作、规范行为的落实;五便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实施,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据统计,一年来,共发现各类风门、永久封闭墙栅栏损坏并及时处理16次,查出瓦斯探头故障7次,查出瓦斯涌出异常、出现H2S特殊气体等9次,对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杜绝了事故。

    存在的不足,主要是在岗测气员的人员不足,不能执行专人专头,如果代头的话,这项计划实施比较困难;由于受生产布局的制约,有的地点还不能有效地执行该计划,对执行该计划不具备条件。

    第八步,问题与不足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例如去年10月份一天的早班,Ⅱ2采区一个区域循环在检查中发现一台局扇喝循环,当班采取了放风措施虽解决了喝循环问题,但原因没有查出,问题没有根本解决,中班班前会值班干部安排当班Ⅱ2采区两个区域网络的6名瓦检员对该采区所有通风设施进行全面检查,检查结果发现采区上部变电所通总回风巷中的挡风墙倒塌了,造成风流短路,问题查出后,及时修复,问题得到了根本解决,确保了通风系统稳定,消除了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