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HSE管理体系之我见
2005-10-13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安全、环境和健康(HSE)在中国已经不再陌生。但是,如何推广HSE管理体系呢?时下,各种观点、办法、事迹不断见诸报端,大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之势。笔者对HSE管理进行了粗浅的探讨,也想就此谈一下几个不成熟的观点,谨供各位同仁参考。
1 HSE管理体系是更好,而不是最好
与传统管理模式相比,HSE管理体系无疑具有更大的先进性和科学性。这一点早已得到企业及安全管理有识之士的普遍认同。但如果据此断言HSE管理体系是世界上最先进、最科学的管理模式,又未免过于武断。我们说HSE管理体系更加先进和科学,是相对于传统管理理念和方式而言,是“相对论”,而不是“绝对论”;同时,也不应认为传统管理模式的所有规定、制度及工作程序都不如HSE管理体系的制度、办法科学。因此,推广HSE管理体系,必须注意以吸取精华为主,剔除或修改一些不太适宜的部分,使之更加完善、更加科学。“原汁原味”地引进、照抄、拷贝,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当然也不可能得到基层生产人员的拥护和执行。也正是基于这一观点,各国、各企业HSE管理体系的几大要素,从数量到内容都不完全相同。如中国石油集团有7个要素、中国石化集团有10个要素、BP阿莫科公司有13个要素,而新加坡一石油公司却有20余个要素之多。总之,各公司都是按照本企业的需用要自行制定,使之更加适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
2 推广HSE管理体系是潜移默化,而不是脱胎换骨
推广HSE管理体系,基本分三大步骤进行:一是引进观念,宣传学习;二是编制文件,建立机制;三是按部就班、实施推广。就目前的推广情况而言,一部分企业正处于第二阶段,另一部分企业已经开始进入实施推广阶段。在推广实施过程中,相当部分人员持“速成”态度,寄希望于一夜之间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但是,当他所希望看到的“速成”未能出现时,又很容易地变成了一个“失败”论者,认为HSE管理体系是一种形式,只具有华而不实的外表,缺乏实用性,“中看不中吃”等。
HSE管理体系不仅具有华美的外表,同时更具其独有的先进性和科学性。但推广HSE管理体系,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是一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因为,多少年安全管理理念和方式所形成的“惯性”,不可避免地会对HSE体系推广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这种影响经过一定时间,必然会发生分化:部分上升为HSE管理体系的支撑因素;部分自动地退出舞台,最后自动消亡。
例如:一个基层队在第一次、第二次编制工作计划书、作业指导书和检查表时,采取抄袭、拷贝等办法来“比着葫芦画瓢”,固然不应该加以提倡、鼓励,但也不应该为此而过分忧虑,更无必要严加制止。因为这种“应付”,至少说明该基层队已经或正在接受HSE管理理念和方法,知道不如此“应付”便意味着队伍和自身的生存困难。多次“应付”之后,抄袭而来的东西便会不知不觉地慢慢“升华”,管理方法和精神风貌便会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并最终变成自觉行动。那种寄希望于一夜之间彻底抛弃传统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的影响,使基层生产队从精神面貌到作业方式都有一个脱胎换骨式改变的想法,无疑是一种奢望。
3 HSE管理体系与传统管理方法是互为支持,而不是互为排斥
推行HSE管理体系,是令人头痛的是如何面对和处理传统管理方法和HSE管理模式之间的差异。在运行初期,这一问题更是无法回避。“传统管理方法是对HSE管理体系的支持,要充分做到有机融合”,这句话是推行初期最为流行的“口头禅”。但是具体到一个问题时,又总有手足无措之感,有些人甚至认为完全是“两张皮”,无法做到有机融合。
HSE管理体系是一种管理的机制,而一种机制的运行,离不开各种制度、规定作为运行的支撑,尤其是试运行初期,这一“支撑”作用更加重要。所以,抓好现有的安全管理规定、制度、标准,就是在推广HSE管理体系。当然,这种观点并不是说传统的管理规定、制度、标准不可更改或废止。凡是实践检验证明已经过时的、落后的、科学性差的制度、办法、必须坚决予以淘汰,否则势必有害于HSE管理体系的培育、发展和运行。笔者认为: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只要做到高标准、高质量、严要求、严考核,没有必要过于考虑这一措施究竟是HSE管理取向,还是传统管理方式取向。从点点滴滴入手,一步一个脚印,从每次微小的量变,最终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升华”,HSE管理体系的推广便会自然而然地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