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业务合作

HSE管理体系基本要素——二、“计划”过程中的要素

2006-03-29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二、“计划”过程中的要素
    在这一阶段,根据国家和企业的有关标准,一般划分包括四个要素,分别为“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目标”、“管理方案”要素。这些要素,都是为下一步各项工作的开展和实施打下基础,是一个前提。没有这些要素的有效运作,以后在实施方面也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要素
    企业应建立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的制度或程序,并坚持开展,不流于形式,形成长效制度。这一制度或程序用来确定其各项活动、产品或服务中的危险因素和环境因素,持续进行危害识别、风险评价,从而采取控制预防措施。
    开展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所针对的范围包括:
    (1)常规和非常规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常规工作指的是定期、经常性的、有计划的工作和活动,例如:  日常的生产制造行为属于此类;非常规工作或活动指的是临时的、不定期开展的工作或活动,例如:临时设施的搭建、企业内组织文艺演出等。
    (2)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企业外的任何人员)的活动。既包括企业本身工作人员的活动,也包括企业外人员进人企业的活动,例如:其他企业或政府有关人员在企业的参观活动等。
    (3)对企业工作和活动相互影响的环境因素。例如:沙漠、海洋、寒冷、酷热环境等。
    企业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所采用的方法各有不同,但都应遵循相关的国家标准,采用通行、普遍、成熟的安全评价方法。
    (二)“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要素
    企业应当按这一要素要求,建立识别、取得和更新“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制度或程序。
    这一要素包括识别、取得、更新三方面内容。识别指通过识别适合于本企业应当遵守的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的目录和明细内容,使企业了解在各项工作过程中必须遵守什么,哪些行为是禁止的,应达到什么样的要求,使企业有一个正确的发展方向。
    取得指企业有固定的渠道获得或取得最新的法律、法规、标准和有关要求,能够及时获得这些信息,避免出现法律、法规、标准已经修改了,而企业没有及时获得这方面的信息,还在执行失效的法律法规等。目前,我国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修改比较频繁,这项工作就就尤显重要。
    更新指的是根据最新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对已识别的这一要素内的相关内容进行更改并公布,使与之有关的人员工作能够及时了解更改的内容。
    (三)“目标”要素
    企业在不违背和不低于总体方针目标的情况下,在其内部各个层级的单位或部门应建立自己的HSE目标。这些HSE目标,应结合实际,尽量量化,可操作性强,并符合各种相关的要求。定期制订和修正HSE目标,形成制度或程序,并文件化,建立相关资料存档。
    (四)“管理方案”要素
    企业应当根据自己制订的目标,制订为实现这一目标而采用的管理方案,通常指实施计划(方案)。它一般应包括实现目标的时间计划表和所采用的方法,相关人员职责,具体实施计划等。管理方案应当根据条件和情况的变化及时进行修订。
    以上是在计划阶段,所包括的四个要素。有的企业和个人结合具体的企业情况可能采用不同的划分方法和表述,但其主旨思想和理念都是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