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境外承包工程的HSE管理

2007-01-11   来源:国际工程与劳务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一、境外承包工程HSE管理的特点
  
  随着“走出去”战略的深入实施,越来越多的我国施工队伍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在国际化进程中,我国施工队伍面临诸多挑战。其中,健康、安全与环境(HSE)管理就是我们普遍薄弱必须加强的一个环节。与国内施工相比,境外承包工程HSE管理工作面对完全不同的环境(社会、政治、经济、法律、风俗习惯、地理气候、施工工艺、惯常做法等),表现出要求更高、适应性更强、挑战性更大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高水平的HSE管理是进入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准入证。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国际知名的大石油公司纷纷制订了涵盖业务各方面的严格的HSE管理标准和体系,将良好的HSE业绩作为对社会、当地社区、员工的一种责任和承诺,作为塑造企业良好“企业公民”形象的重要举措。相应地要求为其提供服务的各承包商也必须建立和实施与其要求相吻合的HSE管理标准和体系。如,国际大型石油公司不仅自己制定有较为完善的HSE管理体系,在招标书中也往往不惜篇幅,详细列出安全、环保和保健设施设备的种类和规格要求,从井架工逃生器、防坠落安全装置、钻台防滑垫、有毒气体探测和报警系统、消防设备、泥浆和液体防溅收集系统到劳保用品、洗眼台、灭蜂器具、驱蚊药品等,包括了现场可能需要的方方面面,细致到每个员工应该配备几套工衣都有明文规定。国际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商协会(OGP)不仅制订了“HSE管理体系建立和实施指南”,还特地为在工程承包环境下如何选择承包商制订了全面详细的HSE筛选方法和标准,对承包商的HSE管理体系、实施程序、业绩要求、评分标准等都做了详细明确的规定。可以说,HSE已经成为施工队伍进入国际服务市场必须首先跨越的一道门槛。没有高标准的HSE管理体系和良好的业绩就很难通过招投标资格预审,更别说拿到项目合同。
  
  2.HSE标准高。表现在当承包商自身的HSE标准与业主、项目所在国/地相关标准不一致时,往往采用要求更严格的那种标准。
  
  3.内容更复杂,管理难度大。境外承包工程HSE管理覆盖面广,不仅要求做好生产安全管理,而且要做好营地/基地建设,员工的吃喝拉撒睡样样都得管。人员不仅有中方职工,还有当地雇员和其他国籍的人员,每天必须处理和应对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不同文化习俗和做法。
  
  4.后勤支持往往受到限制。境外施工远离母国和公司总部,在技术、设备、人员、物资等资源的支持保障上经常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所需资源不能及时到位。我国境外工程承包的主要市场又多在经济欠/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当地道路交通、通讯、医疗卫生、安全设施落后。石油石化行业特别是物探、钻井、井下作业、管道、油建等队伍施工地点大多在荒郊野外,机械事故、蚊虫蛇蝎叮咬等几率大,且流动性强,更加重了情况的严重性。
  
  5.管理成本高。上述情况决定了境外承包工程的HSE管理成本大大超过国内施工。
  
  6.事故影响大。在境外承揽工程,一旦发生HSE事故,决不仅仅是工程和设备毁损、人员身心伤害,还将直接影响公司形象和以后的工程投标。一旦被列入“黑名单”,恐怕公司在该地区将再无立锥之地。特别严重者还可能造成恶劣的政治和外交影响。
  
  可见,加强境外工程承包队伍的HSE管理,既是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外在需要,也是企业提升整体管理水平、实现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既是十分严峻的挑战,也是实现跨越发展的良好手段。
  
  二、HSE管理的几个问题
  
  做好境外承包工程的HSE管理不仅需要企业各层面的信念和决心,更需要企业沉下心来,踏踏实实地从基础工作做起,舍得在HSE管理体系建设和实施上进行人、财、物等资源投入。自上世纪末我国石油石化行业率先引入HSE管理理念和体系以来,特别是通过国内承包市场和国际服务市场的磨砺,很多企业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HSE管理体系,安全生产、人员健康和环境保护的意识和业绩都显著提高。但仍然有些现象值得警惕和注意:
  
  1.安全观念落后,HSE管理意识差。为压缩人工成本,有的单位没有专职HSE管理人员。HSE管理大多靠基层管理人员自身的安全意识。各个基层单位在生产任务紧张的情况下,有意无意地放松了HSE管理。即使设有专职的HSE管理人员,但在境外承包工程中,国内行之有效的“异体监督机制”的环境变了,很多情况下,HSE人员和施工管理人员“联手”应付业主严格的检查。更有甚者,一味地视业主严格的安全管理要求为刁难和挑衅,思想上不能客观地认识问题,心理上缺乏正视问题的勇气,缺乏合作的态度,行动上没有改进安全管理的措施。这一点在我国一些刚刚进入国际承包市场的队伍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2.重生产安全,轻生活管理。如有的单位在炎热干燥的地区施工,班车却没有空调,职工们途中不得不用毛巾捂住口鼻来遮挡灰尘。为压缩人工成本,境外承包工程中我方人员配备紧张,很多单位实行兼岗和一人多岗。且不说集体性的食物中毒或流行疾病,就是一个人受伤或生病都会影响整个项目的正常工作。某钻井队一名司钻腿上被虫子叮咬,伤口溃烂,不得不卧床休息半月,使整个井队人员不得不重新调配,影响了正常施工。
  
  3.重事后处理,轻事前预防。违背“预防为主,持续改进”这一HSE管理的核心理念,安全工作仍然处在疲于应付的状态。
  
  4.重制度制定,轻落实执行。有的单位花费不少气力,甚至重金聘请国外专家制定了较为完善的HSE体系,但并没有真正沉下心来,踏踏实实地执行实施。仅把HSE文件作为投标中标的一个工具,是给别人看的,是做秀。其结果不过是“纸上画画,墙上挂挂”,管理水平和业绩并没有提高多少。
  
  5.重经济效益,轻安全投入。设备装备仅仅以达到业主标书要求为满足,在设备装备和安全设施上想方设法打折扣。中标后及合同履行期间,得过且过,不愿主动改善装备和设施。
  
  6.重具体工作,轻文档管理。有的单位具体安全工作确实做了不少,但没有留下多少书面资料。既不便于业主检查,也不利于自己总结经验和提高。
  
  三、HSE管理的几点措施
  
  HSE管理是项深入、细致、复杂的系统工程,体现在时时处处、方方面面。境外工程承包单位应该积极借鉴国外公司的成功管理方法,总结自身经验教训,不断加强内部管理体系建设和HSE监督实施力度,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切实落实到每个施工项目、班组和员工,提高全员意识和风险应对能力。根据境外工作的体会,笔者认为目前境外工程承包企业应特别注意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即:构筑四道护墙,搞好三个统一,加强两个重点,突出一个落实,简称“四三二一”。
  
  (一)构筑四道安全防护墙,防患未然
  
  1.第一道防护墙:树立现代安全理念,打造企业安全文化,思想决定行为。项目人员,特别是各级管理人员从思想上要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高度重视HSE管理工作,高度重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将HSE工作与经济效益、施工质量和速度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人最宝贵的是生命,人力资源是企业最珍贵最能产生效益的资本。境外职工伤亡不仅使公司和国家财产、形象、声誉受到损失,给职工家属和亲友造成身心伤害,也使职工队伍产生不安全感,士气低落,缺乏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导致公司整体竞争力下降。坚持“预防为主,持续改进”,树立“任何事故都是人为造成的,任何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根据资料统计,杜帮公司96%的事故是人员行为造成的,我国80%的事故是人为原因造成的),“安全人人有责”,“安全就是效益”等理念,在企业内形成人人想安全、处处讲安全的文化氛围。这里有两种现象值得注意:(1)有些管理者在安全问题上抱着凑合侥幸的心理,最终是要付出代价的。(2)我们在国内一贯倡导的“拼命苦干”并不为国外同行认可,而应代之以“科学严谨”。
  
  2.第二道防护墙:提高设备装备水平,加强设备维护保养,国际承包工程市场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设备和物资装备的比拼。设备装备是施工赖以进行的客观基础。几年前,某钻井队曾发生因钢丝绳质量不过关,起升井架时钢丝绳拉断造成井架损坏的事故,也出现过生产过程中刹车连杠突然断裂的事故。先进的机械设备、高标准的装备水平、严格的维护保养为施工作业搭建了坚实的安全平台。国外比较注重用数据说话,因此我们在设备配套和项目运行期间应注意收集和保存设备有关的技术支持文件,如供应商资质证明、产品合格证、使用手册、检验检测报告等。建立设备安全保障管理体系,严格按照要求使用、维护和检测设备、工具。用不同颜色标示安全状况不同的设备、工具、提升用品,及时将毁损报废工具、用品撤出施工现场,对设备更新改造实施严格的变更程序管理。
  
  3.第三道防护墙:配齐安全设施用品,提高防护应急能力,不仅应配备足够的合格的安全帽、工衣、工鞋、手套、护目镜、安全带、防护面罩等个人劳保用品,有毒气体检测仪、呼吸器、洗眼器、灭火器、担架、急救药品等专用安全设施,也要配备足够的交通、通讯设备,保证通讯畅通、有足够的可以随时调度的车辆,做好事故防范和事故处理。多数境外施工单位交通、通讯设备配备不足,且状况较差。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势必无法及时传递信息、实施统一协调指挥,不能在最有利的时机和地点组织人员营救、撤退和转移。
  
  4.第四道防护墙:加强HSE培训,提高安全技能,HSE培训应当覆盖中方派出员工和当地雇员。我国承包工程的大部分市场在经济不发达国家,当地教育水平和人口技术素质较低、安全意识较弱,当地雇员HSE培训工作就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不仅原来没有类似工作经验的雇员要培训,即使招收有一定相同或类似岗位工作经验的人,由于各个公司工作环境和习惯不同,也必须重新进行岗前培训。培训内容可以包括安全健康和环保意识、有关法规、公司HSE管理制度、设备操作、消防、急救/CPR、化学品处置等。国外有的公司要求受训者和公司有关代表共同在培训记录表上签字,以示重要,并通过穿着不同颜色的工衣和佩戴不同颜色的安全帽,区别熟练工人和新手。
  
  (二)做好三个统一,造就全方位管理体系
  
  1.做好承包商HSE管理体系与当地相关法规、业主及分包商管理体系的衔接和统一,建章立制体现了一个公司HSE管理水平和对社会、员工的责任与关怀,又可以加强和业主就安全措施方面谈判的地位。不少单位仍然没有建立起符合境外现场工作实际要求的HSE体系,要么把国内的做法原封不动地照搬过去,有的甚至出现管理“真空”地带。我们应不断探索建立、完善符合当地相关法规、满足业主要求的HSE管理标准和体系,并要求分包商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和体系。
  
  2.加强对利益相关者的统一管理,承包商一般对利益相关者,如分包商、第三方协作者、参观者不愿管理,无暇管理或感到鞭长莫及。其实,在施工现场发生的任何安全事故都会影响到承包商自身的利益和形象。应该有意识地主动提高协作精神和协调能力,共同构建一个安全、和谐的工作环境。
  
  3.做到生产安全、生活安全与防恐怖袭击统一,我们不仅要做到施工生产安全,也要做好员工日常生活安全管理,将HSE管理扩大到工作场所以外、延伸到每天24小时。员工受伤、生病,不论是在班上还是下班之后,对企业的影响是一样的。近几年来,国际恐怖袭击活动猖獗,我国境外承包工程市场所在的不少国家和地区政局动荡、国内民族和宗教矛盾突出、治安状况令人担忧,发生了多起我境外人员遇袭事件。加强应对恐怖袭击的防范措施已是摆在境外工程承包队伍面前的一个突出问题。
  
  (三)面对实际,突出两个重点
  
  1.加强行车安全管理,境外工程承包队伍中很多人是在施工现场临时学会开车的,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培训,缺乏防护性驾驶的知识和技能。国际市场上人员来自不同国家,交通法规和驾驶习惯不尽相同。这使得交通事故成为我国境外公司出现最多的事故类型之一。绑架遇袭事件也大多发生在外出期间。因此,必须强化行安全车管理:(1)严格执行准驾制度;(2)加强车辆检查维护保养;(3)避免不必要的行车;(4)非常规行车路线实行报批;(5)不准搭载陌生人;(6)避免或减少夜间行驶;(7)建立行车安全追踪制度,基地随时和驾驶员保持联系,清楚人员、车辆位置;超过一定时限未归或未到达目的地,也无法取得联系者,可启动应急预案。
  
  2.改善工作生活条件,实行人员定期轮休,我派出人员有的身兼数岗,工作负荷重、压力大。为了减少国际旅费,人员在外时间较长,有的项目基本上是什么时候工程结束,什么时候职工回国。所有这些使得员工长期脱离家庭,身心疲惫,精力下降,遇到紧急情况,反应能力不高。国外公司提出要提高“工作的生活质量”这一概念,并对海外工作人员实行严格的轮休工作制。石油行业大多是4~6周工作/休息制。如果承包商人员超期工作,现场监督有权扣除相应的人员费用,甚至停签生产报表。相应地,我们在境外施工期间,要不断改善工作条件,提高职工伙食待遇,活跃职工业余文化生活,为职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合理安排人员,定期轮休,使员工始终保持良好的身体和精神状态,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
  
  (四)防微杜渐,重在一个落实,再先进的理念、再完善的制度体系,不沉下心来,脚踏实地去落实执行,到头来也只能是墙上画饼。不少单位缺乏的不是HSE管理制度和体系,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