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汽油加氢装置改造过程的HSE管理

2008-10-24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2004年4月,石家庄炼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100×104t/a汽、柴油加氢精制装置顺利开工、投产。由于该加氢装置已完全满足生产任务,公司决定将原有的60×104t/a加氢装置改造为催化重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装置。装置改造成功后,可处理重汽油32×104t/a,处理后汽油硫含量将有较大幅度降低,可完全满足欧Ⅱ质量标准,是一项环保改造项目。

  为了使整个改造工程安全、如期完成,我们进行了HSE管理,通过预先运用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以及环境因素识别,辨识出改造施工过程中风险度较大的危险源以及重要环境因素,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确保了装置改造过程的施工安全。

  1 32×104t/a汽油加氢装置改造工程概况

  根据工艺的要求,本次改造后的流程基本没有变化,增加一套紧急停车控制系统ESD。中控室部分和DCS控制系统利旧不变。原装置的仪表需要更新的,其型号均和过去保持一致。主要设备大部分都利旧,这些设备必须按照《在用压力容器检验规程》的要求进行检验,满足要求后方可使用。因操作条件改变,此次新增一台重汽油产品水冷器(E-305),增上一台原料泵(泵301/3),原有的控制阀和手阀控制改为完全自动控制,工艺管线做相应的改动,催化剂进行更换。此工程吊装、动火交叉作业频繁,参与作业人员多,西临正在运行的100×104t/a加氢装置,其稳定系统、含硫污水线、汽油线及汽油不合格线、污油线,高低压酸性气线、放空线、循环水线运行的100×104t/a加氢装置正在使用,给运行装置的安全生产和施工带来很大的困难。

  2 装置常规检修和改造过程中危害识别和环境因素识别

  2.1 运用HSE管理方法开展风险评价

  在施工前期,我们遵循科学性、系统性、综合性、实用性的原则对PSA装置拆除和恢复过程中的危害和环境因素进行了识别,评价人员尽可能全面地识别危害因素,确保施工安全,从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害作业环境、管理缺陷4个方面采用JHA(工作危害分析表)、SCL(安全检查表)及环境因素识别分析方法分别对施工的具体作业活动、设备设施、环境因素等进行了详细全面的分析,从而采取措施,消除危害,保证了装置改造的安全施工和运行装置的平稳运行,同时有效避免了对环境的污染。

  2.2 危害因素识别具体情况

  32×104t/a汽油加氢装置改造工程主要的大型作业包括:动火作业、吊装作业、破土作业、进容器作业。我们采用工作危害分析表和安全检查表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危险源辨识,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32×104t/a汽油加氢装置改造施工作业风险评价(R≥10)危险源清单

序号

危险源名称

主要后果

可能性L

严重性S

风险度R

1

装置改造动火时未落实好安全措施,消防器材无法正正常使用,动火人不定点、定人、定证,动火作业结束现场不进行检查留有余火,动火过程不执行“三不动火”规定

火灾事故,运行装置停工,人员受伤,财产损失

2

5

10

2

进装置车辆防火帽佩戴不规范;油罐车接地不规范;拖拉机、工程翻斗车、机动三轮车不熄火;无证驾驶、机动车不按规定路线行驶

车辆进装置后遇可燃气着火爆炸;设备损坏

2

5

10

3

吊装设备和管线时不执行吊装方案,砸坏运行装置管线,物料泄漏

人员伤亡,运行装置停工

2

5

10

4

机动车或卸下设备和管线堵塞消防通道或应急通道

延误火灾扑救,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

2

5

10

5

作业过程中100×104t/a加氢装置出现异常泄漏

动火、进车作业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发生

2

5

10

6

装置检修改造进容器作业时安全措施不落实、作业人员违章作业

人员中毒、窒息甚至死亡

2

5

10

  运用多因子评价法进行环境因素识别,识别结果见表2。

表2 32×104t/a汽油加氢装置改造施工作业环境因素评价表(总评分≥8)

序号

环境因素

环境影响

总评分

1

装置检修、改造期间蒸汽吹扫,废气排放

污染大气

8

2

装置检修改造期间退油时污油排放

污染水体、土壤

8

3

装置检修期间改造蒸汽吹扫含油污水排放

污染水体

8

4

工业固废排放

污染水体、土壤

8

5

反应器催化剂更换,废催化剂排放

污染水体、土壤

10

  3 32×104t/a汽油加氢装置改造风险和环境因素控制措施

  3.1 保证100×104t/a加氢装置的平稳运行

  100×104t/a加氢装置的平稳运行、安全生产是32×104t/a加氢装置施工作业安全的关键和保证。为此,车间严格落实安全措施,确保装置操作平稳。加强工艺控制,不超温、超压;在施工用火期间,加强装置现场的监督检查,对装置出现的缺陷及时进行处理,避免装置内跑冒滴漏的发生;加强岗位的巡回检查,并派专人在2小时正常巡检的基础上,增加巡检次数,每1小时至少对施工与生产结合部位的环境进行检查,并作好刻录,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组织好车间各岗位内部的上下协调和联系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避免事态扩大,确保生产安全和施工安全;遇有紧急情况时,及时报警,通知施工现场停止动火作业;车间根据施工的具体情况制定装置应急预案,并组织职工学习,提高职工处理突发事故的应变能力。

  3.2 施工现场的风险控制措施

  3.2.1 对施工管理部门和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

  a)施工现场必须配备足量的灭火器、石棉布、消防蒸汽等消防器材。施工单位要成立施工安全组织管理体系,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对施工人员进行施工前的安全教育,增加其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

  b)施工现场严格执行用火、破土、临时用电的管理规定,在100×104t/a加氢装置和原60×104t/a加氢装置稳定系统区的施工动火全为一级动火,节假日期间升级。

  c)进行大型设备的吊装作业时,施工单位必须按照国家标准规定对起重机械进行安全检查,严格执行集团公司《起重作业安全管理规定》,起重指挥人员、司索人员和起重机械人员属于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有《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在采用两台或多台起重机吊装同一重物时,施工前必须使所有参加施工人员清楚地了解吊装方案、起重的周围情况、起重机械与地面的固定或枕木的设施情况,划定不准闲人进入的危险区并派人作好监护。整个施工过程必须严格执行吊装方案,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d)施工单位在编制施工方案的同时还要编制施工安全措施,吊装运输、安装大型设备时,首先进行危险性预分析,编制施工预案和安全措施。

  e)由施工单位向有关部门和有关生产车间进行工程施工交底,与会人员审议施工单位的施工方案、施工安全管理办法和施工安全措施。

  3.2.2 严格执行票证制度

  检修改造作业中,凡是动火、进车、进设备、破土、高处作业一律办理相应的许可证。

  3.2.3 施工现场工艺安全措施

  a)把好装置管线氮气置换、吹扫关。

  b)把好装置堵盲板关,欲动改的设备、管线必须与运行或有物料系统隔离,根据管道的口径、系统压力及介质的特性,使用有足够的强度的盲板,盲板两侧均应有垫片。做好盲板的检查登记,对所加盲板处用盲板旗进行标识。

  c)把好工业下水系统及其相关系统的安全处理关,在完成了装置吹扫、置换等工作后对装置内的地面、明沟内的油污进行清理,封盖装置内及周围的所有下水井和地漏。

  d)强化直接作业环节的安全管理,每次动火作业前都对设备和管线内外及其周围环境进行气体分析,对动火设备和管线的隔离、可燃物的清除以及地井、地沟、下水井的有效封盖等情况进行检查确认,对危险较大的吊装作业,施工单位应制定专门的施工方案和安全措施。

  3.2.4 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管理和检查监督

  安全检查是发现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的主要途径。车间安排进车和动火监护人,车间安全技术人员每天在施工单位动火前和施工过程中,严格检查防火区内周围环境的安全状态,如有影响动火的问题立即通知施工单位停止运火。施工单位卸下来的设备和管线要摆放整齐,且不影响100×104t/a加氢装置的正常生产和应急准备,现场通道和消防通道要畅通无阻,监督检查涉及到施工现场的每个方面。

  3.3 人员的安全教育

  进行施工人员车间级安全教育,介绍现场的工艺状况及安全规章制度,介绍应急程序及事故处理,教育施工人员服从岗位及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严格施工纪律,杜绝三违施工。对所有施工现场落实的安全措施,未经安全部门的同意不得随意更改、变动和损坏。施工人员施工期间发现异常和可疑情况及时向岗位监护人汇报并停止作业。

  3.4 环境保护

  施工现场修建了厕所、休息室,对环境污染较严重的废弃保温棉、防腐材料、废催化剂进行定点存放、回收;容器碱洗残液中和后,申请安环部门指定地点排放;配备充足的干粉灭火器,用干粉灭火器代替1211灭火器;装置吹扫、置换密闭进行,采样达到排放标准后,再向大气排放。

  4 结束语

  通过对32×104t/a汽油加氢装置改造施工实施HSE管理,确保了100×104t/a加氢装置的安全生产和32×104t/a汽油加氢装置改造的安全施工。各单位的各岗位人员认真履行HSE职责,各项安全措施提前制定,实现了全过程的安全监控管理。施工过程未发和任何事故,保证了装置安全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