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业务合作

内部HSE管理体系审核的实施

2009-03-13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审核组在完成了全部准备工作以后,就可按预先约定的日期和时间到受审核方实施审核。实施审核的步骤和各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主要有以下几项:

  1.召开一次简短的首次会议;

  2.进行现场审核;

  3.确定不符合项并编写不符合报告;

  4.汇总分析审核结果;

  5.召开末次会议,宣布审核结果;

  6. 编写审核报告;

  7. 纠正措施及其跟踪。

  以下对这些工作内容逐项加以说明,并对审核的工作方法加以讨论。

  一、召开首次会议

  首次会议是由审核组长召开的一次会议,在ISO14011标准中规定首次会议的目的包括以下内容:

  1.向审核方管理部门介绍审核组成员;

  2.审核范围、目的和计划,共同认可进度表;

  3.简要介绍审核中采用的方法和程序;

  4.在审核组和受审核方之间建立正式联络渠道;

  5.确认已具备审核组所需的资源与设备;

  6.确认末次会议的日期和时间;

  7.促进受审核方的参与;

  8.审查审核组工作开展中的现场安全条件和应急程序。

  这些也是审核组长在首次会议上发言的主要内容。HSE管理体系内审的首次会议无论在内容和召开形式上都可适当简化。受审方的领导、受审核部门人员及陪同人员应参加首次会议。如不能亲自参加,必须指定代表参加。

  二、现场审核

  首次会议后应立即转入现场审核。现场审核是审核员寻找客观证据的过程,是整个审核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所以要认真做好。

  1.现场审核需注意之处

  在现场审核中,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

  审核组长要控制审核的整个过程,包括:

  控制审核进度

  实施计划时,应适当控制进度,即不敷衍了事,快马加鞭,也不能故意往后拖延,影响计划的实施。

  控制审核计划

  计划是双方商定的。除特殊情况,否则不应轻易改变计划,随便增减人员、部门和时间。

  控制气氛

  从首次会议到末次会议,审核组长都应保证审核在和谐和合作的气氛下进行,避免产生对抗气氛和发生争执。

  控制纪律

  对于审核组员的任何违反纪律的行为或倾向,审核组长必须严加管束。

  控制客观性

  审核组长应提醒组员时刻保持客观态度,不要把主观猜测和臆断作为审核证据。

  控制审核结果

  在做出审核结论之前,审核组应经过反复、认真的讨论,保证结论的公正性、客观性。

  (2)选择样本要有代表性

  选择样本时应在受审核方同意的前提下由审核员自己抽样,对文件、数据抽样时要体现随机性。如在一年的数据中每个都要取若干个数据,这样抽样更有代表性。审核员在抽查员工面谈时,为了表示对受审核方的尊重应征得受审核方部门领导或陪同人员的同意。

  (3)充分利用检查表

  在准备阶段,审核员已经付出很多精力编制检查表,并且在编制检查表的过程中审阅了企业的HSE管理体系文件,已经有了针对性。因此在审核时应充分利用检查表,轻易不要太偏离检查表提问题。当然也要注意不能过分依赖检查表,检查表中往往只给一个头绪,真正找出不符合项还需要进行跟踪提问。

  (4)当发现不符合时,应追根溯源

  有些问题比较单纯,比如某部门节约用电10%的指标未实现,这是一不符合项,原因是错误地用了作废文件或缺少应有的书面程序等,由此不符合就成立;有的不符合项问题比较复杂,不能光从表面现象判断,要从多方面取证。比如某个操作者未按作业指导书操作,但原因可能出于操作者未经培训,也可能操作者无法见到作业指导书等等。真正不符合的原因要做更进一步的调查以确定是哪一条款(环节)上出现不符合。

  (5)与受审方共同确认事实

  当发现不符合时,审核方应尽量征得受审核方同意采取纠正措施,如果受审核方确实有真实的客观证据能够推翻某个不符合项,审核方应撤消该项不符合报告。在其它情况下,当双方有争执时,审核方应尽量耐心说服受审核方,并强调审核是针对体系不对人。

  (6)始终保持审核员应遵守的戒律

  审核员在整个审核过程中都应保持客观、公正、认真、明确、有礼貌和为受审核方保密。

  二、关于客观证据

  应收集足够的客观证据,以便判定受审核方的HSE管理体系是否符合审核准则。审核证据的收集来自面谈、文件审阅和对现场活动与情况的观察。应随时对偏离管理体系审核准则的表现做出记录。

  在实际审核中以下几方面可作为客观证据:

  (1)现场观察及文件审阅中存在的客观证据;

  (2)访问时,被访问的并对被审核的健康、安全与环境活动负有责任的人的谈话可以成为客观证据,但应注意,面谈取得的信息应通过独立的来源获取的支持信息予以核实;独立来源可包括观察、记录和现有的测试结果;对无法核实的信息应给与标识。传闻、陪同人员或与被审核的活动无关人员的谈话不能作为客观证据。

  三、审核的方式

  在现场审核中还要注意选择审核方式。实际审核中经常要用的方式有三种:

  1.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方法

  所谓自上而下的方法是指先到信息比较集中的部门了解总的情况,然后在此部门选择一批样本到使用这些样本的各部门去调查。采用这种审核方式的典型例子可以是对不符合情况的调查,先到管理者代表处或安全环保处查询以往不符合报告记录,然后到各部门检查不符合纠正措施的落实情况和是否有预防纠正措施。

  所谓自下而上的方法是指在许多部门调查研究,选择一批样本到某一集中管理的部门去审核。这类方式的典型例子是对培训的审核。审核员先到各部门查询员工接受培训的情况,然后到人事科或工会查询所取样本是否有培训记录。

  2.正向和逆向的审核方法

  正向和逆向的审核方法可以这样来理解,按体系七大要素看作一个顺序,从领导和承诺-方针和战略目标-企业机构、资源和文件-评价和风险管理-策划-实施监测-审核评审是正向,反之是逆向。

  3.按要素审核和按部门审核的方式

  不论是按要素审核还是按部门审核,在一年的内审中,HSE管理体系的七大要素都要审核到。按要素审核是指针对某一要素去审核相关部门,最后所有要素都要涉及到。按部门审核是指针对某一部门审核要素,最后所有相关部门和七个要素都要审核到。按要素审核,往往一个要素涉及许多部门,审核组要访问许多部门才能完成一个要素的审核。而每一个部门要重复接受多次审核才算完成了受审任务。这种做法效率低且影响各部门的生产或业务工作。按部门审核时,审核组对涉及的各个要素要一次审核清楚,不必反复去部门走访,比较实用和受到双方欢迎。但最后还要按要素把各部门审核结果集中整理,得出总的结论。一般情况下,审核采用按部门审核的方法较为普遍,但有时两种方式都采用。

  三、确定不符合项和编写不符合报告

  通过现场审核寻找客观证据,确认不符合项,判定不符合的标准或程序文件的某条款,然后确定不符合的性质,并以不符合报告的形式下达有关责任部门进行纠正。

  1.不符合的定义

  不符合可理解为“没有满足某个规定的要求”,这里的规定可以理解为审核准则,即在以前提到的三条审核准则:

  (1)SY/T6276;

  (2)HSE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及其它相关HSE管理体系文件;

  (3)适用于企业的有关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

  2.不符合报告的编写

  不符合报告应有如下内容:

  (1)受审核部门及负责人姓名;

  (2)审核员姓名;

  (3)审核准则;

  (4)不符合事实的描述;

  (5)不符合类型;

  (6)建议采取的纠正措施计划及完成日期;

  (7)纠正措施完成情况及验证。

  HSE体系在建立和实施中可能出现三类不符合,即:

  (1)体系性不符合:体系文件与标准或法律、法规的要求不符;

  (2)实施性不符合:未按体系文件的规定去实施;

  (3)效果性不符合:按体系文件实施,但不认真或偶发原因达不到规定要求。

  还有一类问题虽未构成不符合,但有变成不符合的趋势,或可以做得更好。这类问题可作为“观察项”口头向受审方提出,引起注意。对观察项不编写任何书面报告发给受审方,但审核组应保留一份口头提出观察项的记录。

  包括上述内容的不符合报告的示例见表2-5。

表2-5不符合项报告表

  编码:顺序号:

受审核部门

 

陪同人

 

审核员

 

审核日期

 

不符合事实陈述:

不符合:

不符合性质:   A体系性;   B实施性;  C效果性。

 

审核员:                       受审核部门负责人:        

建议的纠正措施:

制定的纠正措施:

责任部门负责人:           

审核员认可:               

建议的纠正措施:

 

                                        责任部门负责人:

纠正措施实施验证:

 

                                       审核员:          

  3.填写不符合报告的注意项

  对于一个内审员来说,写好不符合报告中的不符合事实的描述、不符合问题的性质、违反的条款和不符合的类型是最为关键的事。

  (1)不符合事实的描述应力求具体。

  (2)不符合问题的性质是要用一两句话点名此事哪一点(或哪几点)做得不对。

  (3)违反标准或手册的哪个具体条款应力求判断得比较确切。

  四、审核结果的汇总分析

  有了若干份不符合报告,还不能在末次会议上对审核发表结论性意见,还应该对审核的结果作一次汇总分析。汇总分析可以在末次会议前召开一次全体审核组成员会议上进行,以便对受审核部门的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工作作一次总体评价。

  汇总分析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从发现的不符合项入手:如不符合项的总数,其中严重不符合,轻微不符合各有多少项,如果是按部门进行的,则统计出体系性、实施性、效果性不符合的数量和比率,列出其不符合项涉及哪些要素,其中哪个要素最多或最严重。有了这些数据,大致可以说明这个部门的薄弱环节是什么了。

  2.从发展的历史和趋势入手:将上次审核发现的不符合项的总数及其构成与这次相比较来看体系是否在持续改进还是在退步。从对上次纠正措施完成的情况及有效性的分析也可看出管理进步和不足的情况。

  在这些汇总分析的基础上可以总结出整个体系在建立,实施上有哪些薄弱环节,及其严重程度,从而得出整体的结论性意见。对于运作良好的HSE管理体系,应给予通过。对运行失效的HSE管理体系应给予不通过。对经短期改正,可达到要求的HSE管理体系,可待改正后再给予通过。审核组作出以上结论的依据是不符合的严重程度和数量。

  五、召开末次会议

  在现场审核即收集证据及做出审核发现之后和编写审核报告之前,审核员应与受审核方的管理者和受审核部门的负责人员举行末次会议,其主要目的是向受审核部门介绍审核发现,能使他们清楚地理解和认识审核发现的事实根据。末次会议应由审核组长主持,在末次会议上,审核组长应重申审核目的和范围,说明审核的局限性,说明不符合报告的数量和种类,并按重要程度依次宣读,并要求部门负责人认可事实(在不符合报告上签字),尽快提出纠正措施计划的建议。为了避免在末次会议上审核组与受审核部门对不符合报告争执不休,应在会前及时沟通,经争论确实难以协调的问题只能提请管理者代表解决。

  在末次会议上审核组长应就整体HSE管理体系的有效性、适宜性、充分性做出总体评价和结论。结论应全面总结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工作的成绩和问题。在末次会议上审核组长还应澄清或回答受审部门提出的问题,并告诉受审部门审核报告送发的日期。

  六、编写审核报告

  审核报告是说明审核结果的正式文件,应由审核组长亲自编写或在审核组长指导下编写。审核组长对审核报告的准确性与完整性负责。审核报告涉及的项目应为审核计划中所决定的。编写过程中如欲对此有所变动,应取得有关各方的一致同意。

  审核报告应由审核组长注名签发日期并予署名。审核报告应包含审核发现的概要。报告中包含下列内容:

  1.审核的目的和范围;

  2.审核组成员和受审核部门名称及其负责人;

  3.审核日期;

  4.审核所依据的文件;

  5.审核过程简介,包括期间遇到的障碍;

  6.不符合项的观察结果(将全部不符合项作为报告的附件);

  7.审核结论,如:

  (1)HSE管理体系对审核准则的符合情况;

  (2)体系是否得到了正确的实施与保持;

  8.审核报告的分发清单。

  审核报告应根据审核计划在约定时限内签发。审核报告可以规范化,其格式参考下表2-6。

表2-6审核报告格式

HSE管理体系审核报告

审核报告编号:

受审核部门:

部门负责人:

受审核组组长:

审核组员:

审核目的:

审核日期:

审核范围:

上次审核日期:

审核依据:

上次审核报告编号:

审核中发现的问题摘要:

 

 

签名:                               批准:

 

                                      职务:

 

日期:                               日期:

审核报告续页形式

HSE管理体系审核报告

(续页)

审核报告编号

                          

 

签名:         (审核组长)      批准:

                                 职务:

日期:                           日期:

  七、纠正措施及其跟踪

  1.纠正措施及其跟踪的重要性

  任何一次HSE管理体系审核总会发现一些不符合项,对这些不符合项,审核组应提出纠正措施要求,由受审部门制定纠正措施计划加以实施。在内审中审核组还应提出纠正措施的建议。在内审中纠正措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内审的重点在于发现体系的问题并加以纠正,使体系得到不断改进,在不少内审员培训教程中,把内审的“不符合报告”改称为“纠正要求表”。体系审核如此重视纠正措施,因此内部审核在现场审核完成及审核报告发表后,审核组和管理者代表仍要花许多精力促进纠正措施计划的有效实施。审核组应对纠正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追踪,其重要性在于:

  (1)使受审部门对已形成的不符合项进行清理和总结,彻底解决过去出现的问题,防止HSE管理体系运行受到影响。

  (2)监控受审部门对现存的不符合项采取的措施,防止其滋生、蔓延或进一步扩大,造成更大的不良后果。

  (3)最重要的是督促受审部门认真分析原因,防止再发生,立足于改进HSE管理体系,为未来HSE管理体系的运行创造良好的条件。

  2.纠正措施的跟踪原则

  纠正措施的跟踪是管理体系审核的重要阶段,其原则是:

  (1)所有在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项,必须由受审部门切实采取纠正措施,审核员进行跟踪验证,形成闭环。

  (2)根据不符合的性质或程度,可采用不同的纠正措施跟踪验证方式:

  对受审部门再次企业部分要素的现场审核以检查纠正措施的效果,这适用于严重不符合项或只有到现场才能验证的轻微不符合项的纠正措施跟踪。

  受审部门提交纠正措施的实施记录,审核员据此进行验证其是否完成,这适用于轻微不符合项的纠正措施跟踪。

  在监督审核时再予复查,这适用于短期内无法完成而又制定了纠正措施计划的轻微不符合项的跟踪验证。

  (3)纠正措施完成期限:

  严重不符合项一般在三个月内完成,其中由相当数量同类性质的轻微不符合形成的严重不符合项完成时间可再短些。

  轻微不符合项在一个月内完成。

  性质非常轻微的不符合项可在现场审核期间由受审核方立即完成整改,审核员及时进行纠正措施跟踪验证,如确已完成,应在不符合报告中注明。

  3.审核双方在纠正措施跟踪上的责任

  纠正措施的跟踪是审核人员和受审核方的共同责任,双方应密切合作,协同配合。

  (1)审核组的责任:

  确认不符合项;

  提出纠正措施要求(含实施期限);

  提出纠正措施建议(适用于内审);

  进行纠正措施的跟踪验证。

  (2)受审部门的责任

  分析不符合项产生的原因;

  确定和实施纠正措施(纠正措施应有效地减少或消除不符合产生);

  验证完成的纠正措施;

  认真记录,不断改进HSE管理体系。

  4.纠正措施的跟踪程序

  纠正措施应按如下的程序进行:

  (1)审核期间审核组确认不符合项;

  (2)审核组向受审核方提交不符合报告并提出纠正措施要求;

  (3)受审部门签字认可不符合项,并提出纠正措施计划;

  (4)受审部门实施和完成纠正措施并向审核组报告;

  (5)审核组对纠正措施完成情况进行验证;

  (6)审核过程做好记录;

  (7)审核组提交纠正措施跟踪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