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转支承装置应按不同载荷组合,进行不同类别的载荷计算(见表8-7)。三种载荷组合及所代表的起重机工况是:
| 载荷名称 | 载荷组合和技术类别 | ||||
| 等效载荷 | 强度载荷 | 验算载荷 | |||
| Ⅰ | Ⅱa | Ⅱb | Ⅲ | ||
| 回转部分自重(包括对重)载荷 | PG | PG | PG | PG | |
| 由额定起升载荷PQ引起的载荷 | PQX | 
 | PQ | - | |
| 钢丝绳偏斜引起的水平力 | PQtanαⅠ | - | PQtanαⅡ | - | |
| 作用于回转部分(不包括物品)上的风力 | - | PWⅡ | PWⅢ | ||
| 倾斜引起作用于回转部分重心上的水平力 | (PG+PQ)sinγ | (PG+PQ)sinγ | (PG+PQ)sinγ | PGsinγ | |
| 回转部分(不包括物品)的水平惯性力 | 变幅机构制动 | - | - | PHb | - | 
| 回转机构制动 | PH | - | PHx max | - | |
| 回转时的离心力 | PHl | - | PHl | - | |
| 回转驱动最后一级齿轮(或针轮)啮合力 | Pzl | - | PzⅡ | - | |
 
| 表8一7 起直机回转支承装置的计算载荷 | 
注:PQX--等效起升载荷,作用在等效幅度L=(0.7-0.8)Lmax上;
   --起升载荷动载系数;
--起升载荷动载系数;
  a--吊重绳对地面垂直线的偏角,aⅠ是求等效载荷时的偏摆角,aⅡ是求强度载荷时的最大偏摆角。考虑了偏角之后,就不应再另行考虑物品上的风力和水平惯性力;
  PwⅡ,PwⅢ--分别表示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下的最大风载荷; 
  γ--起重机允许的最大坡角。
1.工作状态正常载荷(I类载荷)
  工作状态正常载荷即等效载荷,进行疲劳强度、磨损或发热计算。
  等效载荷,是指起重机处于等效幅度(0.7~0.8)Lmax上,起吊等效起重量,臂架位于沿起重机最大倾角方向进行回转机构平稳制动,起升钢丝绳有正常偏角aⅠ,无风。
2.工作状态最大载荷(Ⅱ类载荷)
  工作状态最大载荷即强度载荷,进行强度计算。强度载荷可能出现的两种载荷组合工况,分别计算后,取大者作为强度载荷:
  组合Ⅱa--指起重机处于最大幅度Lmax上,臂架位于沿起重机最大倾角方向,从地面满速突然起升额定起重量;
  组合Ⅱb--指臂架位于沿起重机最大倾角方向,以最大钢丝绳偏角aⅡ吊额定起重量,同时进行变幅和回转机构的猛烈启(制)动。
  组合Ⅱa和组合Ⅱb都要考虑工作状态最大风载荷,风沿着臂架由后向前吹。
3.非工作状态最大载荷(Ⅲ类载荷)
  非工作状态最大载荷即验算载荷,进行强度计算的载荷。验算载荷,指起重机处于最小幅度,对重位于沿起重机最大倾角方向,非工作状态最大风载荷沿着臂架由前向后吹。
  作用在旋转机构上的所有载荷综合为垂直力、总水平力和绕x,y,z轴的三个力矩(其中绕z轴的力矩由旋转驱动装置承受),旋转支承装置的计算载荷是: 
  总垂直力 V=∑Vi
  总水平力 H=∑Hi
  总力矩 
 
  对于滚动轴承转盘式旋转支承装置,滚动体上的载荷分布见图 8-9。

图8-9 滚动体上载荷分布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