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眼爆破法也叫浅孔爆破法,即指炮孔孔径Φ≤50mm,孔深L≤5m的爆破法。到目前为止,此法仍应用普遍。
这种爆破法的优点是:机械设备简单,移动使用灵活方便,操作比较简单易学易掌握,在没有机械设备的条件下,可用手工凿岩爆破。其缺点是:机械化程度不高,工人劳动强度大,劳动生产率低,爆破作业频繁,大大地增加爆破安全管理工作量。
一、井巷掘进中的炮眼爆破
炮眼爆破法是目前井巷掘进中的主要施工方法,特别是在中等以上硬度的岩层中,是唯一经济有效的施工方法。
钻眼爆破是井巷掘进中的主要工序,其他工序都要围绕它进行安排。
(一)炮眼排列
井巷掘进中的炮眼排列按其作用不同分为掏槽眼、辅助眼、崩落眼和周边眼,如图4—4。掏槽眼用于爆破创造出新的自由面,为整个巷道的爆破提供有利条件;辅助眼用来进一步扩大掏槽眼形成的自由面;崩落眼是破碎岩石的主要炮眼;周边眼又称轮廓眼,主要用途是使爆破后的巷道断面、形状和方向符合设计要求。巷道中的周边眼按其所在位置又分为顶眼、帮眼和底眼。
图4—4 各类炮眼位置及其作用范围示意图
a—掏槽;b—扩槽;c—形成巷道规格断面
1—顶眼;2—帮眼;3—底眼
掏槽眼应比其他炮眼超深150~200mm,装药量增加15%~20%。
根据巷道断面、岩石性质和地质构造等条件,掏槽眼中分为倾斜掏槽、垂直掏槽和混合掏槽三大类。
1.倾斜掏槽
倾斜掏槽是各炮眼与巷道中线和工作面水平方向成一角度。
(1)单向掏槽(单斜掏槽) 掏槽排列成一行并朝一个方向倾斜。主要用于中硬以下和较软岩层,特别是当工作面有不同岩层的条件,炮眼布置在软弱岩层,可布1~2排炮孔,如图4—5。
图4—5 单向掏槽
a—顶部掏槽;b—底部掏槽;c—侧向掏槽;d—扇形掏槽
(2)锥形掏槽 各掏槽眼以相等或近似相等的角度向工作面中心轴线倾斜,眼底趋于集中但不能贯通,爆破后形成锥形槽,见图4—6。眼数、眼深和眼距根据断面大小及岩石软硬而定,眼数一般为3~6个,多为4个,眼口左右间距一般为0.8~1.2m;上下间距为0.6~1.0m,与工作面夹角为55°~70°,眼底间距为0.1~0.2m,眼深应小于巷道高或宽的1/2,各槽眼同时起爆。为了加深掏槽深度和循环进度,可采用分段锥形掏槽。
图4—6 锥形掏槽
a—三角锥形;b—正角锥形;c—圆锥形
(3)楔形掏槽 楔形掏槽和锥形掏槽一样,根据眼底集中装药,爆破成抛掷漏斗的原理,集中装药在眼底成一条直线。它通常由两排对称的相向倾斜炮孔组成,爆破后形成楔形槽。楔形掏槽可分为垂直楔形和水平楔形两种(图4—7)。
图4—7 楔形掏槽
a—垂直楔形掏槽;b—水平楔形掏槽
垂直楔形掏槽,两对水平方向槽眼眼口间距为1.0~1.4m,眼底间距为0.2~0.3m。但对于坚硬岩石,眼底距离不得大于0.2m,装药深度系数一般为0.7,断面大于4m2,炮眼以2~3对用得最多,每对眼间距约0.25~0.6m,眼数为4~6个,槽眼角度一般为60°~70°,眼深一般为巷道宽度的1/4。
倾斜眼掏槽的优点是:掏槽眼数量较少,掏槽体积大,将岩石抛出,有利于其他炮眼的爆破。缺点是:掏槽眼深度受巷道断面的限制,因而影响到每个掘进循环的进尺;岩石抛出距离较远,影响装岩效率。
2.垂直掏槽
所有掏槽眼相互平行,且均垂直于工作面。掏槽眼分空眼和装药眼,空眼为装药眼提供自由面和补偿空间。这种掏槽法,布置方式简单,槽眼深度不受巷道断面限制,便于进行深眼爆破。垂直眼掏槽又分缝形、桶形和螺旋掏槽。
(1)缝形掏槽(直线掏槽) 也叫龟裂掏槽,如图4—8a,掏槽眼直线布置,各炮眼相距0.1~0.2m,空眼与装药眼相间布置,适用于中硬以上岩石。
(2)桶形掏槽 桶形掏槽的体积较大,有利于辅助眼的爆破。利用毫秒雷管分工段起爆,距离小的一对先起爆,距离大的一对后起爆。装药深度系数为0.7~0.8。空眼直径可与装药眼相同或采用直径为75~100mm大直径,以便增大人工自由面,如图4—8b。
图4—8 龟裂掏槽和桶形掏槽
a—龟裂掏槽;b—桶形掏槽
(3)螺旋掏槽 螺旋掏槽的特点是装药眼到空眼距离依次递增,由近及远依次起爆,所以能充分利用自由面的作用扩大掏槽效果(如图4—9),如炮眼直径为d,则眼距(与中心孔的距离)分别为L1=(1~1.8)d,L2=(2~3.5)d,L3=(3~4.5)d,L4=(4~5.5)d,遇坚硬难爆的岩石可增加1~2个空眼。空眼可比装药眼长20~30cm,并在眼底装少量炸药(200~500g),紧接掏槽眼后起爆,以利抛碴。
图4—9 螺旋掏槽原理示意图
a—小直径空眼;b—大直径空眼
垂直掏槽与倾斜掏槽相比,其优点是:眼深不受巷道断面限制,可进行较深炮眼的爆破加大一个循环的进尺;掏槽体积里外较一致,相邻炮孔的最小抵抗线处处相同,爆落的岩块均匀;爆破时岩块不会抛掷过远,爆堆集中在工作面附近,有利于装岩。缺点是:掏槽眼数较多,掏槽体积小,装药眼和空眼的间距不能太大且需相互平行,要求有较高的凿岩技术。
3.混合掏槽
是指两种以上的掏槽方法混合使用。在断面较大、岩石较硬的巷道中,为了弥补直眼掏槽的不足,采用垂直眼和倾斜眼混合掏槽,如图4—10。倾斜眼布置在垂直眼外侧,斜眼与工作面夹角为75°~85°,眼底与垂直眼相距约0.2m,斜眼装药系数为0.4~0.5,垂直眼装药系数为0.7左右。
图4—10 混合掏槽
a-桶形与锥形;b-复式楔形
(二)爆破参数
爆破参数包括孔径Φ、孔深L、孔距d、炸药单耗g、炮孔数目N等。
1.孔径Φ
它的大小直接影响到炮孔数量、凿岩速度、孔深及炸药单耗、孔装药量以及岩石破碎块度等。
随着孔径的增大,炮孔数量就减少,孔深可加大,孔装药量加大,爆破块度加大,单耗也有所增加,凿岩速度下降。巷道掘进中,一般取孔径Φ=36~43mm,对于巷道断面S≤4m2时,可采用Φ=25~30mm的小直径炮孔,采用压气装药或高威力炸药,可获得良好的爆破效果。
2.炮孔深度L
孔深指炮孔底部到工作面的垂直距离,而炮孔长度即是沿炮孔方向的实际长度。
炮孔的深度,不仅影响到每个掘进循环的工作量和完成工序的时间,而且影响爆破效果和掘进速度。它是决定掘进循环的主要因素。孔深增大,直接影响到循环进尺、爆破同等体积的循环次数减少,因而减少了装药、警戒、放炮及爆破后的通风时间,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但当巷道断面小,岩石坚硬,夹制作用大,炸药威力受限制等因素的影响,限制了炮孔深度。对于巷道掘进,常用的孔深为L=1.5~2.5m。在竖井掘进中,孔深与井筒直径D有如下关系:
L=(0.3~0.5)D (m)
3.炸药单耗g
炸药单耗取决于断面积S的大小、岩石性质、孔径Φ的大小、孔深上等因素。对于断面小,岩石坚硬时,单耗大,最大的可达10kg/m3。当g值取偏小时,爆破后断面达不到设计要求的规格,岩石破碎不均匀,掘进尺寸较小,炮孔利用率低,工作效率低。g取偏高时,不仅浪费炸药,而且会崩坏围岩,破坏围岩的稳定性,岩碴抛散远,爆堆不集中,影响清碴效率,甚至会破坏支护和设备。因此对g值大小应认真把握,经几次试炮后,选取合理单耗。掘进炸药单耗,可参考表4—2。
表4—2 掘进爆破炸药单耗(kg/m3)
有了g值,便可计算一个掘进循环所需的炸药量Q。
Q=g·S·L·η (kg)
式中:S——掘进断面积,m2;
L——平均炮孔深度,m;
η——炮孔利用率,一般为0.8~0.95。
4.炮孔数量N
炮孔数量取决于掘进断面积、岩石性质、炸药性能以及炮孔直径。炮孔数N可用下式计算:
N=gS/r·η
式中:g——炸药单耗,kg/m3;
S——掘进断面积,m2;
r——每米长度炸药量,kg/m;
η——炮孔装药系数(装药长度/炮孔长度)。
当N偏小时,将造成大块增加、巷道周壁不平整,甚至会出现炸不开的情况。相反,当N偏大,孔数过多,将使凿岩工作量增加。因此应据实际情况,选取合理孔数。
(三)巷道掘进中爆破作业的安全要求
1.用爆破法贯通巷道,应有准确的测量图,每班都要在图上填明进度。两工作面相距15m时,地质测量人员应事先下达通知,此后只准从一个工作面向前掘进,并应在双方通向工作面的安全地点派出警戒。双方工作面的人员全部撤至安全地点后,才准起爆。
2.间距小于20m的两条平行巷道中的一条巷道工作面需放炮时,相邻工作面的人员必须撤至安全地点。
3.独头巷道掘进工作面爆破时,必须保持工作面与新鲜风流巷道的畅通。爆破后,人员进入工作面之前,必须用水喷洒爆堆,并进行充分通风。
4.在有煤尘或瓦斯的环境中掘进巷道,装药起爆前和爆破后,必须检查距爆破地点20m以内风流中沼气浓度,当沼气浓度达到或超过1%时,禁止装药爆破。在此环境中爆破,必须使用煤矿安全炸药,并禁止用火雷管起爆。使用毫秒电雷管时,总延期时间不得超过130ms,且不能跳段使用。禁止使用秒或半秒延期雷管。
5,煤矿井下爆破必须用防爆式起爆器,除竖井爆破外,一律不准用动力电源作起爆电源。
6.煤矿井下爆破,炮眼装药量和填塞质量必须符合下列规定:炮眼深度不得小于0.65m;在岩层内爆破,当炮眼深度在0.9m以下时,装药长度不得超过炮眼深度的1/2,炮眼深度大于0.9m时,装药长度不得超过炮眼深度的2/3,剩余部分都应用填塞物填满;在煤层里爆破,填塞长度至少应为炮眼深度的1/2。
在钾矿、石油和石蜡矿中爆破,也与煤矿一样,存在着有爆炸危险的气体,要预防爆破作业引起的瓦斯、氢气、油蒸汽爆炸。
二、地下矿小台阶炮孔爆破
它与井巷掘进相比有以下特点:有两个以上自由面;爆破面积和爆破量较大。对爆破的要求是:爆破作业安全;每米炮眼的崩矿量大;大块少,二次破碎量小,材料消耗少。
(一)炮眼排列
炮眼方向有两种:即向上眼和水平眼,见图4—11,炮眼排列有平行排列,其布眼方式是方形或矩形布置;另一种为交错排列,布眼方式为梅花形。后一种排列,在实际中应用较广泛,其爆炸能量在岩石中分布较均匀,爆后块度也较均匀。
图4—11 炮眼方向
(二)爆破参数
孔径Φ:一般取Φ=38~42mm;孔深L,它与矿体和围岩性质及矿体厚度有关,地下落矿常取L=1.5~2.5m,也有的达L=3~4m。
最小抵抗线ω和孔距a:当ω与a取大值时,会使大块率增加,取小值时,又会出现过粉碎,不仅增加打眼工作量,而且给易氧化、粘结、自燃的矿石及装运工作带来困难。一般为:
ω=(25~30)Φ d=(1.0~1.5)ω
炸药单耗g:炸药单耗与岩石性质、炸药性能、炮孔直径、采幅宽度等因素有关,一般说,采幅愈窄,眼深愈大,则炸药单耗大。井下崩矿爆破炸药单耗可参考如下数据:
岩石坚固系数f <8 8~10 10~15
炸药单耗(kg/m3) 0.26~1.0 1.0~1.6 1.6~2.6
一次爆破总药量Q按体积公式计算:
Q=g·ABL (kg)
式中:L——平均炮眼深度,m;
g——炸药单耗,kg/m3;
A——采幅宽度,m;
B——一次崩矿总长度,m。
(三)浅孔崩矿的安全要求
为了保证爆破作业的安全进行,必须按爆破安全规程有关事项操作:
1.装药前应全面检查顶板和暴露的矿体,如有浮石需及时处理。
2.爆破工作面附近的各人行通道,爆破时应设立标志和警戒,如爆破药量大,应按空气冲击波安全距离警戒。
3.严格执行爆破说明书的凿岩、装药、填塞、起爆顺序等规定,爆破网路要预先检查。对电起爆法在起爆网路通过的地点,应测量杂散电流。如杂散电流大于爆破安全规定时,必须采取措施。
4.在有严重冲击地压的煤层中爆破时,人员必须撤离到100m以外,爆破后进入工作面的时间不得小于30min,以免冒顶片帮造成事故。
5.在高温或具有自燃性的矿床爆破时,必须采取措施防止早爆。对于电雷管当温度高达80℃以上时,桥丝可能脱落。
三、露天小台阶炮孔爆破
对于爆破厚度在5m以内的地基平整爆破,公路、铁路、水利建设等露天爆破,浅孔小台阶爆破常广泛应用。
(一)炮孔排列
一般有单排和多排两类,其布眼形式,对于多排爆破,炮眼可布成平行眼和交错眼,与地下小台阶爆破的布眼形式相似。其炮眼参数见图4—12和小台阶炮眼见图4—13。
图4—12 露天小台阶炮眼爆破
H—台阶高度;L—眼深;h—超深;l1—装药长度;l2—堵塞长度;W底—底盘抵抗线
图4—13 小台阶炮眼图
1—垂直炮眼;2—斜炮眼
(二)爆破参数
1.孔径Φ和孔深L
一般为Φ≤50mm,L≤5m。
2.底盘抵抗线 W底
W底=(0.4~1.0)H
式中:H——台阶高度,m。
当硬岩时,H较大,取小值,否则反之。
3.孔超深h
h=(0.1~0.15)H
4.孔距a
d=(1.0~2.0)W底
d=((0.5~1.0)L
5.单耗g
与岩石性质、炸药特性有关,对于2号岩石炸药,g=0.2~0.6kg/m3
孔装药量Q孔
Q孔=g·L·d·ω,对于多排,Q孔=g·L·a·b
式中:ω——最小抵抗线,m;
b——排距,m;
其余符号同上。
四、炮眼爆破施工
1.装药前的准备工作
检查炮孔,包括孔位、孔深等都要进行观察、验收;孔内有无塌孔、积水、堵塞等,若有问题都应进行处理。
2.装药与堵塞
按预先设计雷管的段数、孔装药量、装药结构、起爆药包位置、堵塞长度等进行装药堵塞。装药过程中应认真细致,保证装药和堵塞质量,保护电雷管脚线或导爆管等不受破坏。
3.联线、警戒、起爆
按设计进行联线,确保联线质量。在爆区四周的主要道口设置警戒。起爆前所有人员撤至安全线外,在爆破安全半径外设置视觉信号——红旗,警戒时,设置听觉信号——警报或锣声或口哨声等。起爆时应设置预备信号、起爆信号和解除信号。起爆信号应由爆破负责人发布,必须在所有人员撤至安全半径外方可发布起爆信号;起爆后,经一定时间,确认爆区无危险情况时,由爆破负责人发出解除信号。发布解除信号后,人员方可进入爆区。
上一篇:爆破有害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