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化学事故与应急救援(五)医院救治5.4高分子化合物中毒

2005-09-12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第五章  医院救治
第四节  高分子化合物中毒

    高分子化合物也称聚合物或共聚物,是由一种或几种单体聚合或缩聚而成的分子量高达几千至几百万的大分子物质,由于具备许多天然物质难有的优异性能,如强度高、耐腐蚀、绝缘性好、质量轻等,已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个领域。
    一、主要病因
    高分子化合物本身在正常条件比较稳定,对人体基本无毒,但在加工或使用过程中可释出某些游离单体或添加剂,对人体造成一定危害,如酚醛树脂在使用过程中可游离出酚和甲醛,聚氯乙烯则可释出作为稳定剂使用的铅化合物等。
    某些高分子化合物在加热或氧化时,可产生毒性极强的热裂解产物,如聚四氟乙烯加热到420℃即可分解出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八氟异丁烯等物质,刺激性甚强,吸入后可致严重中毒性肺炎、肺水肿。
    高分子化合物燃烧时可产生大量CO,并造成周围环境缺氧;某些化合物同时还可生成前述的热裂解产物;而含有氮和卤素的化合物尚可生成氰化氢、光气、卤化氢等物质,对机体危害尤大。
    兹分别选择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生产中常见的某些单体、添加剂或热裂解产物,如氯乙烯、聚四氟乙烯热裂解气、二尼尔、丙烯腈、氯乙醇、氯丁二烯等分别介绍如下。
    二、毒性作用
    1.氯乙烯
    常温常压下为略带芳香味的无色气体,易燃易爆,加压时易被液化;燃烧时可分解出氯化氢、CO2、CO、光气等;微溶于水,可溶于乙醇,易溶于乙醚、四氯化碳等。它主要用作制 造聚氯乙烯的单体,可与醋酸乙烯、丙烯腈、偏二氯乙烯等生成共聚物,而用作绝缘材料、粘合剂、涂料、合成纤维等。
    VC主要以乙炔和氯化氢为原料经HgCl2催化而成,此一过程可有氯乙烯接触,而在聚合成聚氯乙烯各过程,尤其在进行聚合釜清洗时,更易接触大量VC。
    VC主要经由呼吸道进入体内,皮肤仅有少量吸收。吸入体内的VC多以原形呼出,停止接触10分钟,约可排出82%;高浓度吸入主要为麻醉作用,并因使吸入气中氧含量相对下降而致缺氧。人在30g/m3浓度下有头晕、恶心等症状;麻醉浓度约为182g/m3
    2.聚四氟乙烯(PTFE)热裂解气
    PTFE是四氟乙烯(TFE)的均聚物,化学性质稳定,有优良的解电性、耐热性、耐腐蚀性,有“塑料王”之称,且无毒性。其热裂解物则有毒性,毒性大小与温度有直接关系:>315℃的热裂解物仅具呼吸道刺激作用;>400℃时之产物对肺有强烈刺激作用,因有水解性氟化物(氟化氢、氟光气)生成;500℃以上时,可检出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八氟环丁烷及大量八氟异丁烯、氟光气,毒性更强。
    一般认为PTFE热裂解气毒性主要由八氟异丁烯、氟光气及氟化氢引起。其主要作用为肺的强烈刺激作用,可致肺水肿、肺出血、肺纤维化;心肌也可出现水肿、变性、坏死;此外,肝、肾及中枢神经系统也均有中毒损害发生。
    3.二尼尔
    又名道生A(dowthem A),为联苯(26.5%)和联苯醚(73.5%)的混合物,主要用作高分子化合物生产中的载热体。为略带黄色的恶臭液体,沸点258℃,加热至400℃而不分解,不溶于水,易溶于醇、醚、苯。
    本品对皮肤、粘膜及呼吸道有较强刺激,对中枢神经系统也有损害作用,可致中毒性脑病。
    4.丙烯腈
    为无色、易燃、易爆、易挥发气体,带杏仁气味,略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水溶液不稳定,碱性条件下易水解成丙烯酸,还原时生成丙腈。AN可聚合成聚丙烯腈,也可与依康酸、丁二烯、醋酸乙烯、苯乙烯、氯乙烯等共聚,用于制造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成树脂等。
    AN可经呼吸道、皮肤、消化道进入人体。进入体内的AN在1小时内仅少量(5%左右)以原形呼出,约10%左右随尿以原形排出,另有15%左右以硫氰酸盐形式排出。故急性中毒情况下,AN可能主要以析出的氰根发挥毒性;此外,未被排出及解离的AN分子本身对中枢神经亦有损害作用。
    5.2-氯乙醇
    本品系由乙醇水解、氯化而得,主要在合成涤纶生产中用于制备乙二醇。其为无色透明液,具醚样臭味,具挥发性;能溶于水及各种有机溶剂。
    本品对中枢神经系统及肺、肝、肾等重要器官均有损害作用,可能系本品在肝内经辅酶Ⅰ作用,转化为氯乙醛所致。
    6.氯丁二烯
    常态下为具刺激气味的无色液体,具挥发性,微溶于水,易溶于各种有机溶剂。本品在空气中极易氧化,在光和催化剂作用下可很快聚合;遇火或热金属可爆炸,生成光气和各种氯化物等。它主要用于氯丁橡胶和其他聚氯丁二烯产品的生产。
    工业生产中,氯丁二烯主要经由呼吸道及皮肤吸收入体,仅少量经呼气和尿以原形排出,进入体内的氯丁二烯主要分布于富含脂质的组织;它不仅具有刺激性,可致眼、皮肤、呼吸道 及肺损伤,对中枢神经系统、肝、肾等组织也有明显损伤作用,研究认为可能与它在体内转化为酸或生成环氧化物有关,后者具很强活性,可引起脂质过氧化反应,故氯丁二烯中毒动物或人体,血或组织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减少,而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增多。
    三、临床表现
    1.氯乙烯急性中毒
    多见于清洗聚合釜、抢修设备或意外事故吸入大量氯乙烯蒸气所致。主要表现为眩晕、头痛、欣快感、恶心、胸闷、乏力、嗜睡、步态蹒跚等,如及时脱离接触,多能很快恢复;如继续吸入,或吸入浓度极高,可很快意识丧失,可因呼吸循环抑制而死亡。皮肤接触氯乙烯液体可引起局部麻木、红斑、浮肿乃至坏死。血中测出氯乙烯大量存在,对诊断有重要帮助。
    2.聚四氟乙烯热裂解气中毒
    主要因吸入此种气体引起,表现为眼和呼吸道刺激症状,并有胸闷、干咳等;严重者尚有心悸、胸痛、紫绀、两肺满布干湿罗音甚至出现肺泡型肺水肿,此时可见呼吸急促、紫绀明显、烦躁不安、咯大量泡沫痰,并合并有心肌损害,可见心律失常、传导阻滞及ST段、T波异常等表现;肝、肾功能指标也可出现异常。X线胸片检查早期即可见有肺纹理增多增粗、边缘模糊或肺野呈网状结构等表现;出现肺水肿时,尚可见肺门增大、两肺满布大小不等斑片状阴影等表现。出现肺水肿的潜伏期约为数小时到24小时。
    还有部分吸入PTFE热裂气者可出现“聚合物烟雾热”,表现为发热和感冒样症状,一般在吸入后1~10小时发生,无明显寒颤,体温多在37.5~39.5℃,持续约4~12小时,常伴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1~2天可自愈。
    3.二尼尔急性中毒
    多见于抢修设备或意外事故时吸入其大量蒸气引起,除眼及呼吸道刺激作用外,尚有头痛、头晕、眩晕、乏力、恶心、呕吐、嗜睡,甚至意识丧失,因具恶臭,多不会有较长时间高浓度吸入的情况发生。
    4.丙烯腈急性中毒
    高浓度吸入或皮肤污染为职业性急性中毒的主要原因,除有眼部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皮肤污染可致局部红斑、丘疹或水泡)外,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乏力、恶心、呕吐、胸闷、手足麻木、口唇紫绀、意识障碍,严重者可发生昏迷、强直性抽搐,甚至呼吸循环衰竭、死亡。血中测出丙烯腈、氰化物、氰络正铁血红蛋白,尿中硫氰酸盐明显增高,对诊断有重要提示作用。
    5.2-氯乙醇急性中毒
    工业生产中主要因吸入其高浓度蒸气或大面积皮肤污染引起,后者的病情多较轻。主要症状为头痛、头晕、胸闷、气憋、恶心、呕吐;浓度较高时可在数小时内发生兴奋狂躁症状,并很快发生昏迷、呼吸循环衰竭,死亡;尸检可见明显脑水肿、肺水肿及肝肾损害。
    6.氯丁二烯急性中毒
    临床并不多见,偶因意外事故或违章检修时发生,主要因吸入其高浓度蒸气引起。主要表现为流泪、咳嗽、头晕、头痛、恶心、胸闷、气急,严重者可发生呼吸困难、肺部出现干湿罗音、震颤、蹒跚、四肢厥冷、意识障碍甚至昏迷、死亡;细致检查尚可见肝、肾损害表现。
    四、治疗处理
    1.群体中毒医院救治的运作
    参阅刺激性气体节。
    2.处理原则
    上述这些化合物基本上无特殊解毒药物。丙烯腈中毒虽可使用氰化物解毒药物,但只能减轻其部分毒性,故对症支持疗法,尤其是积极防治各重要器官的损伤,是此类中毒治疗处理的重点。
    3.具体措施
    (1)氯乙烯中毒 除及时脱离毒物接触,脱除污染衣物,清洗污染皮肤等一般原则外,可予吸氧、呼吸兴奋剂;有呼吸循环骤停者,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此外,可给予非特异性解毒及支持治疗。
    (2)PTFE热裂解气中毒 其呼吸系统表现可按急性刺激性气体中毒处理,尤应注意糖皮质激素的早期足量应用,并需严密进行心电图及肝肾功能监测。可早期投用肌苷、能量合剂、GIK溶液、钙通道阻滞剂、氧自由基清除剂,注意补足血容量,适当投用脱水利尿剂,一旦出现心、肝、肾等损害表现,再投用对症及营养支持药物。
    (3)二尼尔中毒 重点为中毒性脑病的处理,病人应予吸氧并尽早足量投用糖皮质激素,可早期进行利尿脱水,投用钙通道阻滞剂、氧自由基清除剂、能量合剂,并注意体液平衡。
    (4)丙烯腈中毒 吸入中毒者应立即救离现场;皮肤污染者应脱去污染衣物,以5%硫代硫酸钠或肥皂、清水洗净皮肤;口服者可用2.5%硫代硫酸钠或清水、生理盐水充分洗胃,尔后用硫酸钠(20g)导泻,并从胃管灌入30g活性炭吸附残存的丙烯腈。病人可投用氰化物解毒剂(参见解毒及特殊治疗节)并给吸氧及呼吸兴奋剂(参阅有机溶剂中毒节);积极防治脑水肿,并严密进行心电图、肝肾功能监测,早期投用防治药物。
    (5)2-氯乙醇中毒病人应早期足量(>60mg/d)投用糖皮质激素并予吸氧;早期利尿脱水,并投用能量合剂、钙通道阻滞剂、氧自由基清除剂;早期开始抗肺水肿治疗(参阅刺激性气体中毒节);早期严密监测心电图及肝肾功能,并投用心肝肾等营养支持药物,如肌苷、维生素C、GIK溶液、肝泰乐、葡萄糖等,一旦有损伤表现则应积极处理。病人兴奋狂躁者可投用安定或人工低温冬眠治疗;利尿脱水治疗应防止低血容量休克发生;循环功能不良或昏迷者可早期投用纳洛酮。
    (6)氯丁二烯中毒病人应予吸氧并早期投用糖皮质激素、纳洛酮,并早期投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等氧自由基清除剂、硒化物、维生素C和E;同时可投用能量合剂、甘露醇或低分子右旋醣酐,注意体液平衡;密切监测肝肾功能,慎用有肝肾毒性的药物,早期投用保肝药物,并维持充足血容量,适当利尿;出现呼吸循环衰竭时可立即进行复苏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