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化碳中毒案例
1988年10月23日,在吉林省延吉市化肥厂新造气车间办公室里,16名民工因一氧化碳中毒全部身亡。此前,延吉市化肥厂与江苏省江都县工业设备安装公司五处签订协议,将该厂两台老造气炉拆迁安装。13日,16名男工被安排在该厂新造气车间办公室里住宿,办公室安装了自制的取暖器。该厂仅有的两台锅炉共用一个分汽缸,将蒸汽分配给各用户,供生产和取暖使用。23日0点20分左右,锅炉给水泵发生故障,在紧急抢修中蒸汽压力下降,分汽缸处压力逐步由0.8MPa下降至0.45MPa(操作指标规定分汽缸处压力不得低于0.60MPa,但未规定低于0.60MPa时,如何处理),此时变换系统进口蒸汽压力已降至0.38MPa,当时厂调度室未下停车命令,变换岗位也未作相应处理。0时30分,变换岗位在发现蒸汽压力下降的同时,变换气中CO含量上升,随后铜洗塔后微量成分含量突然上升,超过100ppm,发出事故信号,氨合成系统停止生产。此间,当锅炉系统出现故障,蒸汽压力低于半水煤气压力时,变换工段入口的半水煤气沿蒸汽管倒流入生活用蒸汽系统,因16名男工休息的办公室里的自制取暖器有两处漏汽,室内地沟里一条蒸汽冷凝水回水管也漏汽,致使一氧化碳含量高达27%的半水煤气由取暖器泄漏处漏入室内,加之天气寒冷,室内门窗紧闭,16名男工在睡梦中不知不觉全部身亡。
该厂违反卫生部、国家建委、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国家劳动总局联合颁发的《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第十条之规定:产生有害物质的工业企业,在生产区内除值班室外,不得设置其他居住房屋;也违反了1982年以来化工部关于有毒有害生产企业必须彻底将生产用蒸汽管线与生活用蒸汽管线分开的规定。
1989年4月21日,四川省合江化肥厂发生了一起多人中毒事故,4名违章进入转化炉的工人,三死一伤。合江化肥厂是一个年产5000吨合成氨的小型化肥厂,为提高产能,进行了扩建,达到年产1万吨合成氨的能力。该厂以天然气为原料,万吨扩建工程上了3m3新转化炉、洗气塔等装置。新装置于1989年一季度建成,4月6日开始烘炉,烘至15日降温,并打开炉顶盖、人孔盖。4月21日,该厂造气车间副主任、科技科土建助工、技术科设备助工及土建临时工4人检查烘炉情况。先检查燃烧炉第一、二蓄热炉,后检查转化炉。在将检查转化炉前,技术科设备助工有事到机修车间去了一下,回来后发现炉顶、炉子周围无人,于是就从炉顶沿软梯进入炉内,下到炉内用脚一蹬感觉有人,自己也觉身体不适,赶紧爬上来喊人抢救。经将3人救出后,均已停止了呼吸。经查,当时炉内一氧化碳含量高达6%。酿成这一事故的原因是基建留下的隐患。在新、老系统连通后,未用盲板将未投料的新系统与老系统隔离,而仅靠新洗气塔的塔内水封进行隔离。事故的直接原因是造气车间副主任等人违章作业,未按化工部颁发的《四十一条禁令》办事,入炉前不办入炉许可证,不对炉内气体进行分析、置换,也不留监护人员。由于无人监护,也没有准备救护用具,延误了抢救时间。
1989年6月15日,福建省邵武市第二化肥厂脱硫工段在装填4号脱硫罐炭床活性炭及拆除2号炭床气体进口盲板的工作中,由于事先未申请办理作业手续,同时交叉作业又未采取安全防范措施,造成9人一氧化碳中毒,其中4人死亡的重大事故。
1991年2月29日,陕西长安氮肥厂劳动服务公司对外营业浴室因锅炉出了故障,蒸汽供应不上,管网蒸汽压力降低,变换气倒窜入蒸汽管线,进入浴室,使男浴池正在洗浴的10人一氧化碳中毒,其中6人(在池中)死亡。事故原因是生产用蒸汽与生活用汽没有彻底分开。该浴室蒸汽引自长安氮肥厂变换工段的汽水分离器,从下面倒淋阀接出一管子分两路通入浴室。一路进高位水槽,水槽敞口,供浴室喷头使用;另一路通入男浴室,直接对1平方米的池水加热后,热水流入5平方米的浴池。
2001年3月7日16时20分左右,河南省灵宝市义寺山金矿五坑发生特大一氧化碳中毒事故,造成10人死亡,21人中毒。此次事故发生的原因是,与义寺山金矿五坑打穿的岳渡坑口部分木支护腐朽发生冒顶;冒落岩石砸伤电缆,短路起火,引燃坑木,造成着火点两侧5-8m巷道上部沙石冒落,致使通风不畅,坑木在不能充分燃烧情况下,一氧化碳大量产生、聚集,并向义寺山金矿五坑巷道蔓延。
一氧化碳的危害性
危险特性
一氧化碳是CO的中文名称,是物质不完全燃烧的产物,它微溶于水,溶于乙醇、苯等多种有机溶剂。工业上主要用于化学合成,如合成甲醇、光气等,还是精炼金属的还原剂。一氧化碳的职业接触有炼钢、炼铁、炼焦、合成氨、合成甲醇、石墨电极制造,印染厂烧毛、内燃机发动、矿井采掘爆破等;非职业接触更为广泛,例如正在烧水的家用热水器,冬季燃煤、燃气取暖等等,都会产生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广为人知的易燃有毒气体,但由于其具有无色无臭的理化性质,使它的危害不易被觉察,所以它不仅是职业杀手,还是人们日常起居的潜在隐患。
一氧化碳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瓶装一氧化碳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由于一氧化碳有易燃的特性,强氧化剂和碱类是它的禁忌物。如果着火,应立即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容器遇热应及时喷水冷却。
对健康的危害
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比氧大200多倍,吸入后,在血液中与血红蛋白结合,干扰血液携氧能力,造成组织缺氧。开始皮肤灰白,继而皮肤和粘膜微红;严重损坏脑细胞,还会引起继发症,轻者损坏心肌,重者损害锥体或锥体外系统,包括基底神经节。
急性中毒:轻度中毒者出现头痛、头晕、昏睡、耳鸣、心悸、恶心、呕吐、虚脱、腹痛、全身无力等症状;中度中毒者除上述症状外,还有面色潮红、嘴唇樱红、脉快、烦燥、步态不稳、意识模糊、昏迷;重度患者昏迷不醒、瞳孔缩小、肌张力增加、频繁抽搐、大小便失禁等,深度中毒者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慢性影响:主要表现为长期反复吸入一定量的一氧化碳,有倦怠、易怒、消化不良等,可引起神经和心血管系统损害。
储运要求
瓶装的压缩气体,应储存于阴凉、通风仓库内,库温不宜超过300C;远离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应与氧气、压缩空气、氧化剂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存混运。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的,开关设在仓库外。配备相应品种和相应数量的消防器材。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验收时注意品名,注意验瓶日期,先进库的先发用。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运输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或人口稠密区停留。
急救与防护
急救措施
发现有人一氧化碳中毒,应将其迅速移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者要及时给氧。呼吸及心跳停止者,要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术,并尽快送医院治疗。
防护措施
一氧化碳的工程控制是重要的防护措施之一,它主要是防止一氧化碳的泄漏,并消除因泄漏而在作业环境中集聚与停留的问题,其作法是对容器和管道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将生产、生活用气分路供应。呼吸系统防护是个人防护措施,在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超标时,佩戴防毒面具。紧急事态下抢救者和逃生者,都应佩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入塔进罐或在其他高浓度区域作业,须有人监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对从业人员进行就业前体检和定期体检。
泄漏处置和人员疏散
一旦发生一氧化碳泄漏,应将泄漏区人员迅速撤离至上风处,并隔离直至气体散尽,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切断气源,喷雾状水,强力通风。如有可能,将漏出气体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也可以用管路导入炉中、凹地焚之。漏气容器不能再用,且要经过技术处理,清除剩下的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