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中毒窒息十条规定(2)
2006-02-20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三、在有毒场所作业时,必须佩戴防护用具,并有人监护
凡能接触到有毒物质的岗位或区域均称为有毒场所。在有毒场所作业,为了自身的安全与健康,必须佩戴防护用具。因为毒物可以通过皮肤和呼吸道进人人体。有些物质还会直接对眼、皮肤造成伤害。
个人防护用具是保护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所必须的一种预防性装备。个人防护用具种类很多,接触什么毒物、在什么场合就应该佩戴什么样的防护用具。一般情况来讲,排除毒害因素是改善劳动条件的根本性措施。但在一定条件下,如劳动条件差、危害因素大或集体防护措施起不到防护作用的情况下,使用个人防护用具就成为主要的防护措施。个人防护用具即使是作为预防性的辅助措施,在劳动过程中,仍是必不可少的生产性装备,不可因此而被忽视。
个人防毒防护用具主要有:防毒口罩、防毒面具、防护服、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护鞋(靴)等。
在有毒场所作业,特别是进塔、人罐;下井、下沟作业时,除必须佩戴防护用具外,还必须有人监护。这是因为在进塔、人罐、下井、下沟到这些有毒禁区作业,情况相当复杂,除由于存在易中毒、易窒息等危险因素外,还由于作业隐蔽,联系不便,一旦发生中毒窒息事故后不易被人发现,且进出困难,不便抢救,导致事故危险性扩大。因此,必须设专人在器外进行监护或进毒区作业要派人随从。这样,让在禁区作业的人员心理上有了安全感,可以随时保持联系,可以随时应付各种意外。在这些禁区,切不可一人冒险作业,鲁莽从事。
例一:2002年1月31日15:30,某建设公司施工中,作业人员使用浸有四氯化碳的抹布进入新制作的罐内进行脱脂作业,由于罐内通风不良,作业人员也未戴防毒面具,作业过程出现中毒,监护人和班长先后进入罐内施救时也发生中毒。
例二:1999年10月7日10时,某石化总厂化肥装置停车, 11日系统交出检修,交出前没有进行空气置换,虽然加了9块盲板,但有一条与之相通的氮气管线盲板漏装。22日在取样分析合格并办理了作业票后,某建设公司两人去罐内作业,23日发现一人死在罐内,一人死在人孔边,据分析为罐内气体中氮气浓度高致窒息死亡。事故原因之一就是作业现场罐外无人监护,导致发生意外时无人发现未能及时救护。
例三:1991年11月17日,某炼油厂脱制硫车间气柜大班火炬岗位,一名操作员独自去二催化瓦斯排火炬气液分离罐脱水,罐底脱水阀后短管因堵塞拆开未及时装回,形成就地脱水排放,本人又未戴防毒面具,造成硫化氢中毒死亡。
四、进入缺氧或有毒气体设备内作业时,应将与其相通的管道加盲板隔绝
所谓缺氧是指特定环境范围内空气中的氧含量低于安全极限18%。因此,当人进入缺氧或有毒气体设备内作业时,为了保护他们的人身安全与健康,对与设备相通的窒息性气体和有毒物料的管道要加盲板隔绝,以防人员在设备内工作时,由于阀门关闭不严或误操作而使有毒、有害介质串人设备容器内而造成人身伤亡事故。
加盲板隔绝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由于化工生产连续性强,介质危险因素多,情况复杂多变,若单独采用关闭阀门,加装石棉板、橡胶板和水封等方法进行隔绝都不可靠。因为在化工生产中,阀门构件长期受内部介质的冲刷、化学腐蚀,其严密性能大大降低,总会出现微量、甚至局部泄漏。此类教训,极为深刻。
例一:1999年10月15日,某公司停车检修,18日进行蒸汽扫线交出检修,某安装公司承接该装置酸性气小分液罐破沫分离网更换任务。20日上午8时左右,两名职工开始拆卸破沫分离网,作业前,车间技术员交代作业时人不要进罐,在罐外用耙子将破沫分离网及渣子耙出,但作业中一人擅自进入罐内掏渣子,一人在外接运,约15分钟后,发生硫化氢中毒倒在罐内,抢救无效死亡。事故的主要原因车间没有充分进行吹扫、蒸煮、没取样分析、确诊合格并采取盲板隔离措施的情况下就将设备交出检修,致使罐内残存有硫化氢,事故后1小时取罐内残渣样分析,上部气相硫化氢浓度高达100毫克/米’。
例二:1989年11月10日,某公司芳烃厂重整车间加氢处理装置分馏系统做气密工作,反应系统准备装填瓷球及催化剂。为防止氮气串人反应系统,将分馏系统DA202与反应系统 FA202连接阀关闭,导淋及换热器EA210的5台低点放空阀均打开,反应器DC201底部接胶皮软管引人工业风。11日11:30,对DC201做氧含量分析合格,13:30,车间进行了画线工作,没有出现任何异常情况。12日没有进罐作业。13日8:00,车间工艺三班副班长带人清扫DC201内脏物。8:50,副班长先去检查工业风阀是否打开后,与另外3人爬上反应器顶部平台,其中两人下反应器后先后跌倒。副班长与闻讯赶到的安全员先后进入反应器内救人,由上边人员放下安全绳将昏迷的两名操作工捆上救出。不久副班长、安全员又相继倒下。厂安全巡检员戴着氧气呼吸器,系了安全绳进入反应器,先后救出两人,最后副班长、安全员及1名操作工经抢救无效相继死亡。事故主要原因是:车间未将分馏系统和反应系统用盲板有效地隔开,氮气从分离系统通过内漏的阀门渗透到反应器;未办作业证和未采取安全措施。
因此,通常情况下均采用加盲板进行隔绝。盲板的材质必须是铁(钢)板,而不能使用塑料、石棉等材质做盲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