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业务合作

支撑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2011-09-21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一、一般要求:

  1、洞、井的支护工作应根据地质条件、开挖工艺、洞室结构尺寸、围岩暴露时间等因素,制定出详细、具体的施工措施。

  2、支撑作业必须按设计规定及施工说明书进行。

  3、在施工过程中,如发现地质条件与设计资料不符时,应征得设计单位同意,改变支撑的形式、间距及材料。

  4、采用木支撑时,除了山岩压力特别大的地段,或岩层可能坍陷处外,应作专门研究,慎重处理,一般均应满足设计规范要求。

  5、支撑构件,应尽量在地面加工厂制成成品,只有不能确定长度的构件才可在洞内临时加工。

  二、支撑安装时,应构成整体并注意下列事项:

  1、必须按规定的顺序进行。

  2、各构件应相互挤紧,接头与岩壁间应用楔子挤紧,用扒钉钉牢,顶部应加背板,背板的空隙应填实,松软岩层中的两壁也应设背板。

  3、背板的材料一般使用厚5cm以上的木板,或直径在10cm以上的板皮、半圆木等。

  4、支柱应放在坚硬平坦的岩石面上,如岩层松软,应切实嵌入预先挖好柱窝中,柱窝的深度不小于5~ 10cm。

  5、横梁与主柱须在同一平面上,该平面应尽量与隧洞中心垂直,许可偏差不得超过5cm,支撑中线与隧洞中心线偏差也不得超过5cm。

  6、各排支撑之间(纵向)应设撑杆或拉杆互相联接,以发挥整体作用。

  7、支撑应定期检查,至少每旬一次,检查结果应正确填写在专门记录本上,对于检查出来的问题,必须及时解决。

  8、在断层、裂缝(包括纵横交错的裂缝)、顶侧滴水、岩脉等地段及支洞与正洞相交处,支撑应特别予以加固。

  三、更换支撑时应遵守以下各项规定:

  1、发现横梁及立柱弯曲、歪斜、腐朽或断裂,应立即修理或更换。修理时必须由安全出口处向内逐步进行;禁止与此相反方向进行。

  2、更换支柱前,横梁必须以临时支柱支撑,临时支柱应有与主柱相等的强度,其位置应不妨碍安装新立柱的空间为原则。

  3、更换支撑作业过程中,应有防止岩石坠落的措施。

  4、同时更换相邻支撑的数量,不得超过两架以上。在临时支撑未受力前,不得撤除旧支撑。

  四、支撑撤除应遵守下列规定:

  1、撤除前,应由施工队的技术负责人会同地质人员、设计人员进行全面检查,并提出具体撤除意见。

  2、根据要撤除地段的地质和支撑结构的具体情况,制定撤除作业操作细则及安全措施,方可进行撤除。要考虑拆除顺序,禁止用绳索一次拉下。

  3、在松软不稳定的岩层中,开挖所用的木撑不能拆除时,征得设计单位的同意,可将木支撑放置在衬砌面以外。

  4、在平行作业中,支撑的撤除应随衬砌工作进行,但支撑撤除后,顶拱岩石暴露的时间不得过长。

  五、支撑安装的其他要求

  1、导坑掘进临时支撑的形式,应根据导坑的形状决定。横梁同支柱的交角与导坑顶壁同边墙的交角应大致相等。

  2、导坑支撑的接头处,应根据岩石压力的性质做榫口结合,榫口平面应与作用力方向垂直。

  3、导坑木支撑架立后,应先将支撑上角同导坑的顶部及两侧岩石之间,用楔打紧,使支撑吃力,然后用填料塞实。

  4、采用钢支撑时,其结点处除用螺栓固定其位置外,并需加以电焊,其纵向各排应拉牢,一般可用角铁纵向焊于各排钢支撑上。

  5、钢支撑的基座应放在坚硬的岩石面上,如基础过软时,应挖深柱坑再浇混凝土基座。

  6、在边开挖边支撑的过程中,为了防止钢支撑顶部支架发生位移或下陷,最好在上、下层开挖交界面处,采用纵向台梁。

  7、钢支撑的各杆件,应在洞外预先制作好,在安装前应进行试拼装,并在各杆件上编号。

  8、永久支撑架须用预制混凝土作为背板填料,背板面与岩石间的空隙,可用坚实不会被水侵蚀的块石填充。

  六、采用锚杆支护,应遵守下列规定:

  1、孔径与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钻孔的方向应尽量垂直岩面或岩石裂缝。

  2、钻孔过程中和安装锚杆时,必须随时注意岩石变化情况,发现松动浮石应及时处理。

  3、锚杆安装前,先将孔中岩粉吹净,并检查孔深和锚栓的尺寸是否相符,锚栓上的丝扣涂上机油防锈,便于旋转。

  4、安装时,垫板和岩石接触面积应在二分之一以上,接触不到之处应用铁板塞紧。楔子要最大限度插入楔缝中。

  5、锚栓安装后,2~3天内须用压力扳手进行锚杆承载力检查,施紧丝扣后定期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