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心理与安全

2008-05-23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行为科学的理论指出:人的行为受个性心理、社会、生理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因而,生产中引起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人为失误和“三违”的原因是复杂的。

  人的不安全行为原因:

  性格分析:人的性格特征与安全生产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具有较好性格特征的人,干起活来精力充沛,观察情况认真细致,思考问题全面周到,操作作业不莽撞、不蛮干,这种性格有利于作业的顺利进行。如果头脑简单、马马虎虎、冒险蛮干,就会经常发生事故。据国外文献介绍,事故频发倾向者往往有如下的性格特征:①感情冲动,容易兴奋;②脾气暴躁;③厌倦工作,没有耐心;④慌慌张张,不沉着;⑤动作生硬而工作效率低;⑥喜怒无常,感情多变;⑦理解能力低,判断和思考能力差;⑧极度喜悦和悲伤;⑨缺乏自制力;⑩处理问题轻率、冒失;⑥运动神经迟钝,动作不灵活。

  根据研究资料表明,容易诱发错误行为的因素有4个方面:

  (1)环境条件的影响。如在噪声、振动、高温、粉尘多、照明不良的环境下工作容易误操作,原因是容易引起心烦意乱。

  (2)人的生理节律变化的影响。如人休息不好,睡眠不足,疲劳作业,酒后上岗,疾病后遗症。

  (3)人的意识状态差别和情感变化的影响。如愤怒、激动、烦躁、神志不安、“分心”、“走神”或者“自动想法”等等,这些影响容易造成人的手眼不协调,灵活性反映能力差,判断能力差。

  (4)协同作业时两个人或两个人以上的场合,无人负责时,受他人在场的心理影响,往往有互不负责的倾向。

  习惯性违章行为分析:习惯性违章行为是指在操作作业中,表现出来的丧失自我保护和保护设备、工具等,违背劳动生产规律的不合理行为,错误行为。职工的这些行为与职工的工作背景有一定关系,是经历了一个过程,当人最初以某种行为方式解决问题有效时,就会更加倾向这种行为,并经过反复实施逐渐形成,这种行为会成为习惯,这种习惯性行为往往在工作开始不出现,多出现在工作过程中或者快要结束时,或者一瞬间,或者紧张时,特别急时。美国海因利希工程师根据大量统计资料得出这样的结论:有一个统计分析的结果300:29:1,即在330件同类的错误行为中有300件错误行为事件中不产生伤害,有29件产生轻伤,有1件产生重伤,这是著名的1:29:300法则。这个法则告诉我们就是一件事故的发生是多次错误行为的结果。

  我们知道,一个人的能力和心理情感是不稳定的,它随着周围环境、时间、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比如,一个人在体脑俱疲的情况下,感觉技能变弱,听觉和视觉灵敏度降低,眼睛运动的正常状态被破坏,其心理技能就会改变。这说明,个人心理因素对安全生产有着巨大的影响,不正常、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可以直接、间接导致事故的出现。所以我们认为对安全工作的轻视心理,麻痹心理、侥幸心理和情绪心理等是事故边缘心理。

  一是轻视心理:安全与生产,人和物之间的关系,在一些管理者深层次的认识中,认识模糊,心中没有摆正位置,当两者发生冲突时,潜意识中价值观还是见物不见人。还没有形成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有三种现象:“亡羊补牢”现象。对安全生产工作平时不重视,把安全工作停留在口头上、文件里,满足于表面化、形式化。事故隐患不及时排除,直至发生事故才悔之晚矣;“愚民政策”现象。为了满足某些人的虚荣心和小团体利益的需要,有的单位出了事故欺上瞒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极尽内部“摆平”之能事,把“四不放过”的原则抛在脑后;“外归因”现象。出了事故不是从主观上找原因,而是怨天尤人,归因于外部,没有找出真正原因,就敷衍了事。

  轻视心理实例:某标段在进行桥梁安装时,经单位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检查发现有安全隐患。吊装大梁的吊车支腿和大梁之间未采取任何保护措施,直接支到大梁上。因大梁是空心的,极易破坏,一旦支腿处的混凝土被压坏,后果不堪设想。发现此隐患后,就立即让其停工,并下发了隐患整改通知。但是,施工负责人不听,继续施工。他认为:很多桥板都是这样吊的,都没出事,不要紧。结果当天下午,在吊装大梁时,吊车支腿处得混凝土被压坏,一个支腿下陷,吊车翻到桥下,造成一人死亡,大梁和吊车均损坏,直接损失30多万元。

  二是麻痹心理:在多数情况下,习惯性作业简便易行,也没有出事故,从而“也不过如此”的思想慢慢成形,因此,这种习惯很容易被人接受或模仿。麻痹心理是安全生产的大敌,其危害性在于有了麻痹心理就会逐渐丧失自我保护意识、降低人的感知觉的兴奋程度,出现抑制或愚钝。“无知型”、“糊涂型”就是麻痹思想的外在表现。绝大部分人身事故的发生就是麻痹思想造成的。

  麻痹心理实例:某公路工程检测中心一名女混凝土压力机操作手,认为压力机行程很慢,通常不会出事,因为行程较慢,即使手碰到混凝土块也来得及抽脱开。开机后,由于混凝土块上面有碎块,她就用手清理,结果没有来得及移开,手被压伤。分析其心理活动特征:①因压力机行程较慢,产生不会压到手的麻痹思想;②注意力不集中,眼睛不注意油压泵在下行,注意力转到压力机以外的事物上。分析其心理过程是:麻痹一不注意一忘记一触觉迟钝。其主要是麻痹心理问题。

  三是侥幸心理:有这种心理的人往往耍小聪明,明知不该去做的事,也要去做。还会自觉不自觉地出现走捷径,或者自己欺骗自己“下不为例”而屡屡再犯,“凭经验办事”这些行为可能有时会让我们在工作中更快捷,有时也会让我们在行与不行中犯下大错,所以说侥幸心理就是事故的毒苗。

  侥幸心理实例:某厂一名机关干部为了绕近道,有意识违章横穿厂内铁路,结果被火车撞导致死亡。

  四是情绪心理:情绪是影响行为的重要因素,不良的情绪状态是引发事故的基本原因。情绪变化主要由应激事件对心理影响产生的,诸如:家庭暴力、离婚、家庭成员患重病或死亡、子女就业困难、家庭不和睦、操心日常开支、本人患病、人际关系出现问题等。

  实例一:某县公路管理分局一道班工人,因家庭问题与兄嫂闹纠纷,被哥哥打了两耳光,他一气之下拿了根绳子欲寻短见,被老母苦苦劝阻。没隔几天这个工人在一次作业中发生了事故而丧生。

  实例二:汝南某青年职工李××,父母双亡,工资很低,还要供养弟妹,本人又患肺病,27岁也未找到对象,生活的情绪非常低沉。他常常对人说:“不如死了清心。”上班经常迟到早退,违章作业不断发生。企业工会经常派人找小李谈心,发给他困难补助,并送他到郑州疗养,病好后又帮他找到对象,结婚时工会还帮他找了房子,小李万分感谢组织,从此,他积极工作,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在一年的工作中连续防止了两起重大事故,受到单位表扬和奖励。

  上述两个实例从正反两方面说明,情绪对安全行为的作用和影响。因此,在安全管理中要善于了解职工的精神状态,有个班组总结出三看:既班前看情绪,班中看表现,班后看贡献。三知“五必访”等,经验非常有效。在和职工日常接触中通常要注意如下心理问题:低沉、兴奋、好奇、紧张、急躁、抵触、厌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