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管理程序

2008-10-04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1目的

  为了对公司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的危险源进行全面辨识,并进行风险评价,判定出重大危险源,以实现公司对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的有效控制和科学管理,特制定本程序。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各单位、各部门业务范围活动中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危险源控制。

  3术语和定义

  3.1危险源: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3.2危险源辨识: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3.3风险: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结合。

  3.4风险评价: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

  3.5可容许风险:根据组织的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已降至组织可接受程度的风险。

  4职责

  4.1管理者代表

  4.1.1负责公司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组织领导工作。

  4.1.2批准公司重大危险源。

  4.2中控部

  4.2.1负责对公司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全过程进行管理。

  4.2.2负责对各单位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指导、监督。

  4.2.3评价公司重大危险源,并审核其控制方案。

  4.2.4对公司重大危险源控制方案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4.3下属车间

  负责本单位、部门作业范围内的危险源辨识、风险控制工作,并填写相关表格。将危险源辨识、风险控制工作结果报中控部。

  5工作程序

  5.1准备

  5.1.l管理者代表根据公司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工作的需要,成立由中控部及相关部门组成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领导小组及评价工作组。

  5.1.2各单位成立相应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领导小组及评价工作组。参加人员应接受有关培训。

  5.1.3评价领导小组根据本单位具体情况,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工作小组的成员进行分工,分别进行辨识评价。

  5.1.4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所需信息的收集。

  5.2划分作业活动

  5.2.1划分作业活动的原则

  划分作业活动是充分辨识危险源的基础,作业活动的划分要覆盖本单位的全部生产、经营活动。一个单位通常有多种作业活动,对作业活动划分的总要求是:所划分出的每种作业活动既不能太复杂,如包括多达几十个作业步骤或作业内容;也不能太简单,如仅由一、二个作业步骤或作业内容构成。

  5.2.2一般情况下划分作业活动的方法

  5.2.2.1按生产(工作)流程的阶段分。

  5.2.2.2按地理区域分。

  5.2.2.3按装置分。

  5.2.2.4按作业任务分。

  5.2.2.5上述几种方法的结合。

  5.2.3划分作业活动并收集相关的作业活动信息

  5.2.3.1任务:实施的地点,持续时间,人员,实施频率等。

  5.2.3.2设备:可能用到的机械、设备、工具及其使用说明。

  5.2.3.3物资:用到或遇到的物资及其物理形态(烟气、蒸汽、液体、粉末、固体)和化学性质等有关资料。

  5.2.3.4现场控制方法:操作规程、安全规程、作业程序和作业指导书,员工的能力及已接受的相关培训,现场安全控制设施;

  5.2.3.5手工操作:可能要手工搬运的物料的尺寸、形状、重量、表面特征,要用手移动物料的距离和高度;

  5.2.3.6数据:作业活动及作业环境监测数据;

  5.2.3.7事故:与该工作活动有关的事故经历;

  5.2.3.8现场工作环境(条件):空间、高度、温度、湿度、安全防护设施等情况。

  5.3危险源辨识

  5.3.1危险源分类:

  5.3.1.1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5.3.1.2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5.3.1.3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5.3.1.4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5.3.1.5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5.3.1.6其他危险和有害因素。

  5.3.2危险源识别方法:

  询问和交流;现场观察;查阅有关记录;安全检查表;

  5.3.3识别危险、危险源因素时应考虑:

  5.3.3.1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

  5.3.3.1.1正常状态:是指大多数情况下经常处于的状态。

  5.3.3.1.2异常状态:是指定期的可预见出现的非正常的情况。

  5.3.3.1.3紧急状态:是指不定期出现,不可预见或预见但发生频率极低的情况。

  5.3.3.2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

  5.3.3.2.1过去时:以往发生的,已经造成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的因素。

  5.3.3.2.2现在时:现存在的正在产生的危险、危险源的因素。

  5.3.3.2.3将来时:将来可能发生的潜在危险、危险源因素。

  5.3.3.3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不良作业环境,管理上的缺陷。

  5.4风险评价

  5.4.1进行风险评价时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的评价,分析危险源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确定风险的大小。

  5.4.2定性评价:根据人的经验和判断能力对生产工艺、设备、环境、人员、管理等方面的状况进行评价,采用是非判断:

  5.4.3定量评价: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面曾经发生的事故概率和事故的严重程度来评价。

  5.4.4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

  LEC法是采用与系统危险性〈D〉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之积来评价系统人员伤亡风险的大小,这三种因素是: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C—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危险性D﹦L•E•C

  作业条件风险性评价法见附录。

  5.5重大危险源的确定

  5.5.1定性评价,凡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定为重大危险源。

  5.5.1.1违反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

  5.5.1.2相关方合理抱怨和要求;

  5.5.1.3曾经发生过事故,仍未采取有效防控制措施的;

  5.5.1.4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事故,无适当控制措施的。

  5.5.2依据LEC法评价的结果,风险级别在三级以上为不可容许风险;风险级别在四级及以上的属于极其危险和高度危险的,即重大危险源。

  5.5.3各单位、部门进行危险源辨识时,负责填写《危险源识别评价一览表》和《重大危险源及控制计划清单》(列入风险级别在四级及以上的风险),并将表二上交中控部。中控部负责汇总完成公司的评价结果,并填写《重大危险及其控制计划清单》,报管理者代表批准。

  5.6危险源控制

  5.6.1《重大危险源及控制计划清单》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发至各生产单位及部室,对重大危险源进行有效控制;编制控制方案,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组织实施。

  5.6.2中控部监督、协调各单位对发现的重大危险源进行有效控制;对各单位的危险源控制的有效性实施监督、评价。

  5.6.3危险源控制方案

  5.6.3.1对风险控制主要采取以下一项或多项措施的组合

  5.6.3.1.1制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方案。

  5.6.3.1.2制定完善的运行控制和操作规程。

  5.6.3.1.3加强培训与教育。

  5.6.3.1.4制定、完善应急预案与响应。

  5.6.4对危险源按“四级管理”原则进行分级,分为公司、下属公司、车间、班组四级管理,对应危险性分值(D)分别为:>320,160-320,70-160,20-70。

  5.6.5对公司、下属公司级控制的危险源,要按照公司《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制定相应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下一级制订的预案报上一级备案。同时,对重大危险源和危险性分值大于320的危险源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另报公司中控部。

  5.7危险源辩识与风险评价工作的更新

  每年要定期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工作,对危险源重新进行辨识;当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公司应重新进行危险源辩识与风险评价工作。

  5.7.1当使用的法律、法规更新时。

  5.7.2当公司生产活动内容或工艺发生重大变化时。

  5.7.3当危险源辩识与危险评价知识或方法有所进步认为必要时。

  6相关文件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28001-2001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92

  《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

  《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

  7记录

  《危险源识别评价一览表》

  《重大危险源及控制计划清单》

  《健康安全环境管理方案》

  8流程图

不可承受风险
作业活动信息收集
组织危险源辨识
风险评价
划分作业活动
可承受风险
重大风险
非重大风险
各车间制定控制措施
各车间落实
控制措施
评估
各车间加强
培训教育和
运行控制
评估
重大风险/
重要环境因素
管理控制流程图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管理流程图
资料归档
资料归档

  附录: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

  定量计算每一种危险源所带来的风险可采用如下方法:

  D=LEC

  式中:D—风险量

  L—发生事故可能性的大小。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当用概率来表示时,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事故概率为0;而必然发生的事故概率为1。然而,从系统安全的角度来考虑,绝对不发生的事故是不可能的,所以人为地将事故可能性极小的分数定为0.1。而必然要发生的事故的分数为10。介于这两种情况之间的情况只指定为若干中间值,如下表所示:

分数值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分数值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10

6

3

1

完全可能预料

相当可能

可能,但不经常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05

02

01

很不可能,可以设想

极不可能

实际不可能

  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人员出现在危险环境中的时间越多,则危险性越大。规定连续出现在危险环境的情况为10,而非常罕见地出现在危险环境中定为0.5,介于两者之间的各种情况规定若干个之间值,如下表所示:

分数值

频繁程度

 

分数值

频繁程度

10

6

3

 

连续暴露

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

每周一次或偶尔暴露

2

1

05

每月一次暴露

每年几次暴露

非常罕见地暴露

  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事故造成的人身伤害与财产损失变化范围很大,所以规定分数值为1~100,把需要救护的轻微的或较小财产损失的分数规定为1,把造成多人死亡或重大财产的可能性分数定为100,其它情况的数值均为1与100之间,如下表所示:

分数值

后果

 

分数值

后果

100

40

15

大灾难,许多人死亡,造成重大财产损失

灾难,数人死亡,造成很大财产损失

非常严重,一人死亡,或造成一定财产损失

7

3

1

严重,重伤,或较小的财产损失

重大,致残,或很小的财产损失

引人注目,不利于基的本安全卫生要求

  风险D值求出之后,关键是如何确定风险级别的界限值,而这个界限值并不是长期固定不变,在不同时期,组织应根据其具体情况来确定风险级别的界限值,以符合持续改进的思想,

D

危险程度

 

D

危险程度

320

160320

70160

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

高度危险,需立即整改

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2070

20

一般危险,需要注意

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源 识 别 与 风 险 评 价 表

编号:KaiLin/HCA/OHSMS-JL-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