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题
1、采煤工作面回采前必须编制(作业规程),情况发生变化时,必须及时修改(作业规程)或补充(安全措施)。
2、采煤工作面的伞檐不得超过作业规程的规定,不得任意丢失(顶煤)和(底煤)。
3、采煤工作面内所有支架必须(架设牢固),严禁在(浮煤)或(浮矸)上架设支架。
4、采煤工作面移动输送机机头、机尾需要拆除附近的支架时,必须先架好(临时支架)。
5、采用综合机械化采煤时,当采高超过(3米)或片帮严重时,液压支架必须有(护帮栓),防止片帮(伤人)。
6、采煤机停止工作或检修时,必须(切断电源)。
7、采煤机启动前,必须先(巡视)采煤机四周,确认对人员无危险后,方可(接通电源)。
8、采煤机必须安装(内、外)喷雾装置,截煤时必须(喷雾降尘)。
9、开采冲击地压煤层时,应采用(跨落法)控制顶板,切顶支架应有足够的工作阻力。
10、有严重冲击地压的煤层中,采掘工作面的(爆破撤人距离)和爆破后进入工作面的(时间),必须在作业规程中有明确规定。
11、巷道维护及冒顶处理的原则是(先外后里、先支后拆、先上后下、先近后远、先顶后帮)。
12、采区内的上山、下山和平巷的净高不得低于(2米)。
13、打锚杆眼,必须首先(敲帮问顶),将活矸处理掉,在确保安全条件下(方可作业)。
14、锚杆必须按规定做(拉力)试验,煤巷必须进行(顶板离层监测),并用记录牌显示。
15、在揭露老空时,必须将人员撤至(安全地点)。
16、由下向上掘时25°以上的倾斜巷时,必须将(溜煤(矸))与(人行道)分开,防止煤(矸)滑落伤人。
17、开动掘进机前必须发生警报,只有在铲板前方和截割臂附近(无人时)时,方可开动(掘进机)。
18、掘进巷道贯通前,综合机械化掘进贯通在相距(50米)前,其它巷道贯通在相距(20米)前,必须停止(一个工作面),做好调整通风系统准备工作。
19、采、掘工作作面及其它作业地点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0%)时,必须停止打眼,爆破地点附近20米以内风流瓦斯浓度(1%)时,严禁爆破。
20、爆破工必须把(炸药)、(电雷管)分开存放在专用的(箱内)内,并加锁,严禁(乱扔乱放)。
21、井下检修或搬迁电气设备前,必须(切断电源)、(检查瓦斯)在其巷道风流中瓦斯浓度低于(1.0%)时,才可用验电笔检验后,确无问题后放电作业。
22、防爆电气设备入井前,应检查其(产品合格证)、(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及安全性;检查合格并签发(合格证)后,方准入井。
23、采区变电所应用(不燃性材料)支护。
24、带油的电气设备必须设在(机电设备硐室内),严禁设(集油坑)。
25、电缆悬挂点间距,在水平巷道或倾斜井巷内不得超过(3米),在立井井筒内不得超过(6米)。
26、用人车运送人员时,列车行驶速度不得超过(4m/s)。
27、橡套电缆的接地芯线,除用作(监测接地回路外),不得兼作他用。
28、新绳悬挂前,必须对每根钢丝做(拉断)、(弯曲)和(扭转)3种试验。
29、专为升降人员或升降人员和物料的物料的提升容器的连接装置,安全系数不小于(13)。
30、电机车司机离开座位时,必先切断(电动机电源),将控制手把取下,扳紧车闸,但不得关闭(车灯)。
31、采掘工作面的进风流中,氧气浓度不低于(20%)。
32、采掘工作面的进风流中二氧化碳不超过(0.5%)。
33、矿井井巷中,主要进风巷最高允许风速(8m/s)。
34、生产矿井采掘工作面空气温度不得超过(26℃)。
35、生产矿井机电设备硐室的空气温度不得超过(30℃)。
36、采掘工作面的空气温度超过(30℃)时,必须停止作业。
37、机电设备硐室的空气温度超过(34℃)时,必须停止作业。
38、井下充电室必须有(独立的)通风系统。
39、采区回风巷风流中瓦斯浓度超过(1%)时,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40、进、回风井之间和主要进、回风巷之间的每个联络巷中,必须砌筑(永久性风墙)。
41、矿井井巷中,主要井风巷最高允许风速(8m/s)。
42、爆破地点附近(20米)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时,严禁爆破。
43、井下充电室风流中以及局部积聚处的氢气浓度不得超过(0.5%)。
44、井下高压电动机、动力变压器的高压控制设备,应具有(短路、过负荷、接地)和(欠压释放保护)。
45、架线电机车使用的直流电压,不得超过(600V)。
46、采煤工作面必须按作业规程的规定及时支护,严禁(空顶)作业。
47、综采工作面遇有坚硬突矸或黄铁矿结核时,应采取(松动爆破)措施处理,严禁用采煤机强行截割。
48、采煤工作面采用密集支柱切顶时,两段密集支柱之间必须留有宽(0.5米)以上的出口。
49、炸药爆炸的三要素(放出大量的热、反映速度快、生成大量气体)。
50、警告标志用(三角形),图形符号用(黑色)。
二、选择题
1、每个生产矿井必须至少有2个能行人的通达地面的安全出口,各个出口间的距离不得小于(B)。
A、20米B、30米C、40米
2、采煤工作面必须保持至少(B)个畅通的安全出口,一个通到回风巷道,另一个通到进风巷道。
A、1B、2C、3
3、采煤工作面所有安全出口与巷道连接处(C)米范围内必须加强支护。
A、15B、30C、20
4、单体液压支柱的初撑力,柱径为100mm的不得小于(B)KN。
A、100B、90C、50
5、单体液压支柱的初撑力,柱径为80mm的不得小于(C)KN。
A、50B、30C、60
6、磨擦式金属支柱,金属顶梁和单体液压支柱,在采煤工作面回采结束后,使用时间超过(B)个月后,必须进行检修。
A、7B、8C、6
7、采用综合机械化采煤时,工作面倾角大于(A)度时,液压支架必须采取防倒、防滑措施。
A、15B、16C、14
8、采煤工作面刮板输送机必须安设能发出停止和启动信号的装置,发出信号的间距不得超过(B)米。
A、10B、15C、20
9、采煤工作面刮板输送机发出信号点的间距不得超过(B)米。
A、10B、15C、20
10、采煤工作面的空气温度超过(A)时,必须停止作业。
A、30℃B、25℃C、34℃
11、开采冲击地压煤层时,两个工作面相向掘进在相距(B),必须停止其中一个掘进面。
A、20mB、30mC、40m
12、在修复旧巷时,回风流中瓦斯(A)、二氧化碳(B)范围内才能作业。
A、1.0%B、1.5%C、2.0%
13、井下爆破地点附近(B)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0%时严禁爆破。
A、15米B、20米C、30米
14、井下巷道坡度大于(C)时,严禁人力推车。
A、5‰B、6‰C、7‰
15、爆破工接到起爆命令后,必须先发出爆破警告,然后至少(C)内方可起爆。
A、3秒B、4秒C、5秒
16、矿井高压电网,必须采取措施限制单项接地电容电流不超过(D)。
A5AB10AC15AD20A
17、井下中央变电所和主要排水泵房的地面标高,应分别比其出口与井底车场或大巷连接处的底板标高高出(B)。
A、0.4mB、0.5mC、0.6mD、1m
18、变电硐室长度超过(C)时,必须在硐室的两端各设1个出口。
A、4mB、5mC、6mD、7m
19、矿井完好的矿灯总数,至少应比经常用灯的总人数多(A)。
A、10%B、5%C、20%D、15%
20、接地网上任一保护接地点的接地电阻值不得超过(B)。
A、1ΩB、2ΩC、3ΩD、4Ω
21、矿井轨道必须按标准铺设,扣件必须齐全,牢固,轨道接头的间隙不得大于(A),高低和左右错差不得大于(A)。
A、5mm、2mmB、2mm、5mmC、5mm、5mmD、2mm、2mm
22、自轨面算起,电机车架空线充井底车场内,从井底到乘车场不小于(A)。
A、2.2mB、1.9mC、2mD、2.1m
23、人力推车时,1次只准推(A)辆车。
A、1B、2C、3D、4
24、巷道坡度大于(B)时,严禁人力推车。
A、3‰B、7‰C、3%D、7%
25、2机车或2列车在同一方向同一轨道行驶时,必须保持不少于(B)的距离。
A、20mB、100mC、80mD、150m
26、地面瓦斯抽放泵房和泵房周围(C)范围内禁止堆积易燃物和有明火。
A15米B10米C20米
27、地面瓦斯抽放泵房距进风井口和主要建筑物不得小于(B)。
A30米B50米C100米
28、地面抽放瓦斯泵站放空管的高度应超过泵房房顶(B)。
A1米B3米C5米
29、矿井安全监控系统在停电后,系统必须保证正常工作时间不小于(A)。
A2小时B3小时C4小时
30、木料场、矸石山、炉灰场距离进风井不得小于(A)。
A80米B50米C30米
31、地面的消防水池必须经常保持不少于(B)水量。
A100m3B200m3C300m3
32、瓦斯抽放泵站室内传感器报警浓度(A)。
A≥0.5%B>0.5%C=0.5%
33、不利用瓦斯、采用干式抽放瓦斯设备的瓦斯抽放泵站输出管路中传感器报警浓度(A)。
A≤25%B≥25%C=25%
34、矿井有害气体中,二氧化硫最高允许浓度是(B)。
A0.00025%B0.0005%C0.00066%
35、利用瓦斯时,瓦斯浓度不得低于(C)。
A25%B30%C35%
三、判断题
1、严禁在停风或在瓦斯超限区域内作业。(√)
2、煤矿企业每2年必须至少组织一次矿井救援学习。(×)
3、井下发生死亡事故后,事故现场给予破坏。(×)
4、采用放顶煤采煤法开采时,大块煤(矸)卡住放煤口时,用爆破方式进行处理。(×)
5、采用放顶煤采煤法开采时,有瓦斯或煤尘爆炸危险时,严禁挑顶煤爆破作业。(√)
6、严禁在停风或在瓦斯超限时作业。(√)
7、放炮母线应采用铝芯线。(×)
8、掘进工作面爆破前后,附近15米的巷道内,必须洒水降尘。(×)
9、煤尘爆炸的引火温度为650℃-750℃。(×)
10、掘进工作面及其它作业地点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0%时停止电钻打眼。(√)
11、在总回风巷和专用回风巷中不应敷设电缆。(√)
12、非专职电气人员不得擅自摆弄、检修、操作电气设备。(√)
13、严禁在停风或在瓦斯超限区域内作业。(√)
14、隔爆型电气设备标志d,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标志为i。(√)
15、局部接地极可设置于巷道水沟内或其它就近的潮湿处。(√)
16、切削物体时,可以用手摸,粉末可以用嘴吹掉。(×)
17、严禁在机车上或任何两车箱之间搭乘人员。(√)
18、经领导允许煤矿井下可以明火操作,明火打点,明火放炮。(×)
19、误发信号可造成断绳跑车事故。(√)
20、禁止在同一层罐笼内,人员与物料混合提升。(√)
21、瓦斯检查员有权及时反映处理危险情况,积极抢救事故。(√)
22、经过采取降温措施后,采掘工作面空气温度可达到32℃。(×)
23、井下硐室内可以存放汽油、煤油。(×)
24、矿井必须采用机械通风。(√)
25、本班未进行工作的采掘工作面,瓦斯和二氧化碳每至少检查1次。(×)
四、简答题
1、用垮落法控制顶板时,放顶人员应遵守的规定有哪些?
答:放顶人员必须站在支架完整无崩绳、崩柱、甩钩、断绳抽人等危险的安全地点工作,回柱放顶前,必须对放顶的安全工作进行全面检查,清理好退路,回柱放顶时,必须指定有经验的人员观察顶板。
2、采煤工作面开工前应做哪些工作?
答:开工前,班组长必须对工作面安全情况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无危险后,方准人员进入工作面。
3、采用放顶煤采煤法开采时,工作面必须符合的条件?
答:无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危险时;顶煤和煤层顶权能随放煤即行垮落或在采取预裂爆破等措施后能及时垮落,且顶板垮落充填采空区的高度大于采放煤调度。
4、工作面透水有哪些预兆?
答:煤壁挂红;煤壁挂汗;巷道巷道空气变冷;煤层发潮、发暗;巷道产生雾气;顶板来压;底板鼓起或产生裂隙出现渗水;有水叫;有臭味。
5、掘进工作面的通风采用“三专”供电是指哪“三专?
答:专用变压器、专用线路、专用开关。
6、“一炮三检“的内容是什么?
答:采掘工作面装药前、爆破前和爆破后,爆破工、瓦检员和班组长都必须在场。
7、“三人连锁”放炮制中的“三人”是指什么?
答:指放炮员、瓦检员、班组长。
8、工作面瞎炮应如何处理?
答:(1)由于连结不良造成瞎炮,可重新连线放炮;(2)在距瞎炮至少0.3米处为打同瞎炮眼平行的新炮眼,重新装药放炮;(3)严禁用镐刨或从炮眼中取出引药拉出雷管;(4)处理瞎炮的炮眼爆炸后,放炮员必须检查炸落后的煤矸,收集电雷管。
9、采用钢丝绳牵引带式输送机时,应装设哪些保护装置?
答:过速保护;过电流和欠电压保护;钢丝绳和输送带脱槽保护;输送带局部过载保护;钢丝绳张紧车到达终点和张紧重锤落地保护。
10、井下哪些地点应设局部接地极?
答:采区变电所;装有电气设备的硐室和单独装设的高压电气设备;低压配电点或装有3台以上电气设备的地点;无低压配电点的采煤机工作面的运输巷、回风巷、集中运输巷以及由变电所单独供电的掘进工作面,至少应分别设置1个局部接地极;连接高压动力电缆的金属连接装置。
11、机电设备哪些部分必须加装护罩或遮拦等防护设施?
答:容易碰到的,裸露的带电体及机械;外露的转运和传动部分必须加装护罩或遮栏等防护设施。
12、检修人员站在罐笼或箕斗顶上工作时,应遵守哪些规定?
答:在罐笼或箕斗顶上,必须装该保险伞和护栏;必须佩带保险带;提升容器的速度,一般为0.3~0.5m/s,最大不得超过2m/s;检修用信号必须安全可靠。
13、矿井的通风任务有哪几项?
答:(1)向井下供给足够的新鲜空气;(2)冲淡和提出有害气体和浮尘;(3)调节井下的温度和湿度。
14、采用阻化防灭火时,应遵守哪些规定?
答:选用的阻化剂材料不得污染井下空气和危害人体健康;必须在设计中对阻化剂的种类和数量阻化剂的效果等主要参数作出明确规定;应采取防止阻化剂腐蚀机械设备,支架等金属构件的措施。
15、开采有瓦斯或二氧化碳喷出的煤(岩)层时,必须采取哪些措施?
答:打前钻孔或抽排瓦斯;加大喷出危险区域的风量;将喷出的瓦斯或二氧化碳直接引入回风巷或抽放瓦斯管路。
16、局部通风机停止运转后什么条件下可开动局部通风机?
答:恢复通风前必须检查瓦斯,只有在局部通风机及其开关附近10米以内风流瓦斯浓度都不超过0.5%时,方可人工开动局部通风机。
17、矿尘危害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1)对人体健康的危害;(2)煤尘爆炸的危害;(3)煤尘对机电设备、仪器仪表的危害;(4)矿尘污染环境。
18、煤尘爆炸的条件是什么?
答:煤尘本身具有爆炸性;煤尘在空气中悬浮,且达到一定的浓度;有火源存在。
19、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哪些入井人员必须携带甲烷检测仪?
答:矿长、矿技术负责人、爆破工、采掘区队长、通风区队长、工程技术人员、班长、流动电钳工等。
20、人力推车时,应遵守哪些规定?
答:1次只准推1辆车,严禁在矿车两侧推车,同向推车的间距,在轨道坡度小于或等于5‰时,不得小于10米;坡度大于5‰时,不得小于3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