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讲 事故经济损失计算方法
中国地质大学 罗云教授
一、经济损失率指标计算及评价
伤亡事故的损失后果有两个重要表现形式:一是人员伤亡损失,一是经济损失。因此,在对事故进行全面的综合评价时,也应从两个方面来进行。长期以来,通常仅采用死伤人数、千人负伤率、百万产值伤亡人数等指标,仅从人员伤亡方面进行事故的评价显然这是不够的。我们建议在综合利用第四讲所提出的事故后果相对指标时,应着重考虑如下几项经济损失指标来评价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的规模和严重程度,这样应弥补了仅从事故后果的一个方面———人员伤亡来评价事故的评价方法,从而对事故作出全面的评价。
1.千人经济损失率按下列公式计算:
R M=L/N×1000‰式中:R M———千人经济损失率;L———全年内经济损失(万元);N———企业在册职工人数(人)。
千人经济损失率将事故经济损失和企业的劳动力联系在一起,它表明全部职工中平均每一千职工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大小,反映了事故给企业全部职工经济利益带来的影响。
2.百万元产值经济损失率按下列公式计算
R V=L/P E×10 6式中:R V———百万元产值经济损失率(万元/百万元);L———全年总经济损失(万元);P E———企业全年总产值(万元)。
百万元产值经济损失率将事故经济损失和企业的经济效益联系在一起,它表明企业平均每创造一百万元产值因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的大小,反映了事故对企业经济效益造成的经济影响程度。
3.事故经济损失程度分级为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地衡量事故的经济损失,除用上述指标进行定量评价外,还可在评价事故程度的基础上,对事故经济损失严重程度进行定性分级。综合考虑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情况及我国目前的经济水平,以及各地、各部门的现行作法等因素,将损失严重程度以1万、10万、100万为界线划分四级,即:一般损失事故:经济损失小于1万元的事故;较大损失事故:经济损失大于1万元(含1万元)但小于10万元的事故;重大损失事故:经济损失大于10万元(含10万元),但小于100万元的事故;特大损失事故:经济损失大于100万元(含100万元)的事故。
二、一般事故损失计算
事故损失的计算目前有如下一些方法:
1)美国海因里希方法。把一起事故的损失划分为两类:由生产公司申请、保险公司支付的金额划为“直接损失”,把除此以外的财产损失和因停工使公司受到损失的部分作为“间接损失”,并对一些事故的损失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得出直接损失与间接损失的比例为:1∶4。由此说明,事故发生而造成的间接损失比直接损失费用要大得多。2)美国西蒙兹计算法。把“由保险公司支付的金额”定为直接损失,把“不由保险公司补偿的金额”定为间接损失。以平均值法来计算事故总损失。即提出下述计算公式:事故总损失=保险损失+A×停工伤害次数+B×住院伤害次数+C×急救医疗伤害次数+D×无伤害事故次数。式中A、B、C、D为不同伤害程度事故的非保险费用平均金额。3)我国国标的计算方法。CB6441-86将伤亡事故的经济损失分为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两部分,即因事故造成人身伤亡的善后处理支出费用和毁坏财产的价值,是直接经济损失,而导致产值减少、资源破坏等受事故影响而造成的其他经济损失的价值是间接经济损失,其计算方法是:事故总损失L=事故经济损失+事故非经济损失=事故直接经济损失A+事故间接经济损失B+事故直接非经济损失C+事故间接非经济损失D。除了上述的一般事故损失计算方法外,还有一些特殊专门性的事故损失计算问题,如职业病经济损失计
算,火灾损失计算,交通事故损失计算,工效损失计算,生命与健康价值损失计算,环境损失计算等。
三、我国事故经济损失状况90年代初,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组织有关院校和科研单位,对全国24个省市和15个中央产业部门进行了安全投资与事故损失的抽样调查,从中获得了我国80年代的部分损失指标的数据。
表1给出了全国1981年至1990年各年的人均经济损失率、百万产值损失率、万元利税损失率、损失措施比、损失投资比的指标数据。如果考虑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之比,海因里希据大量事故资料的统计分析结果为1∶4(实际随生产、技术的复杂程度等,直间比会有所不同,通常在1∶2~1∶10之间),如按此比例推算,计算得到各年人均和单位产值事故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的指标,见表2。
表1 全国80年代各年的重要损失指标数据
表2 全国历年工伤事故损失(按可比价计)
安全经济问题在企业的安全工作和活动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而长期以来这方面的统计和管理工作基础较为薄弱,因此,在今后工作中,政府、学术界和企业都应重视安全经济问题,在理论研究、应用研究以及工作管理方面都应给予应有支持和特别的关注。从我们的调查工作中发现,很多企业不掌握安全经济方面的数据,这与我们长期以来在安全经济统计方面的工作较为薄弱有很大关系。为了促进国家、政府和企业对安全投资的管理更为科学化、合理化,以提高社会和人类的安全投入效益,国家和政府应制定安全经济(投资、损失、成本分析等)方面的规程和形成相应的经济统计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