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安全经济学系列讲座(6)--安全投资技术

2005-05-09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第六讲 安全投资技术

    中国地质大学 罗云教授

      一、安全投资指标体系

      1.安全投资数量的绝对指标

      安全投资数量的绝对指标包括:(1)货币投入量。可以国家、行业、部门或企业为核算范围,用年安全投资总量单位来反映。据联合国有关资料统计,预防事故和应急救援措施的投入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5%,根据此比例推算,我国“七五”期间每年平均预防措施、劳保用品及援救费用高达450亿元左右。而按我们对1000余家企业的实际抽样调查结果,在80年代我国的安措费占更新改造费的提取比例为13.29%,职工人年均劳动防护用品费为94.96元,以此实际调查数据按全国工业、地质勘探业、建筑业、交通邮电业四大经济行业总体推算,我国每年用于安全措施和防护用品两项安全预防性投资总量约200亿元。(2)人员投入量。指安全专职人员的配备总量,也可以国家、行业、部门或企业为核算范围。这一绝对指标反映了活劳

    动消耗。我国的安全专职人员配备量反映了安全人力的投入规模。(3)劳动日投资量。指安全活动的劳动工日投入总量。进一步还可分为技术性工作量、行政性工作量、宣传教育类工作量等等;或分为专职人员劳动工作日总量和非专职人员安全活动工作日总量。

      2.安全投资数量的相对指标

      安全经济的相对指标是相对于某种背景来考察安全经济绝对指标和特征量,往往更具实用可比性和客观性。在实际工作中常常用相对指标来分析和说明问题。安全投资的相对量往往用绝对量相对于人员、产量、产值、利税来反映。

      (1)相对生产规模的货币安全投入指标。更改费安措投资比例:指安措费占更新改造费的比例,反映安全措施费用所占比重,是衡量安全投资强度的重要指标,公式为:更改费安措投资指数=安措费/更改费×100%。生产费用安全投资占用比重:指安全投资总量占企业生产费用的比例,其计算式为:生产费用安全投资占用比重=安全投资总量/生产费用总量×100%。国民(生产)产值安措投资指数:指安措费投资占国民(生产)产值的比例,反映安措投资的水平,是国家或企业负担安全的指标之一,由下式计算:国民(生产)产值安措投资指数=安措投资/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产值安全(主动)投资指数:指安全投资占国民(生产)产值的比例,反映安全投资的水平,是考察国家或企业负担人民的安全需要之能力的指标之一,由下式计算:国民(生产)产值安全投资指数=安全投资/国民(生产)总值。在此我们认为安全的总投资是指安全的主动投资,计算式为:安全投资=安措费+防护品费+保健费+安全奖金。工业安全措施经费是保障安全生产的物质基础,通常工业安全卫生领域涉及的资金消费,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安全卫生(劳动保护)技术措施投入;二是个人劳动防护用品费用,这就是安全生产技术措施资金和个人劳动防护用品费用。三是工伤与职业病费用。其中作业事故预防性资金,即属于安全生产措施性的资金主要是前两项。

      二、安全投资结构分析

      在一定的安全投资强度比例下,怎样发挥安全投资的作用,要通过合理的投资结构来实现。通常我们要研究如下安全投资结构:安全措施费用与个人防护用品费用的结构;安全技术投入与工业卫生投入的结构;预防性投入与事后整改投入的结构;硬件投入与软件投入的结构等。

      在未来一定时期内,以及面向二十一世纪,工业企业应该从走内部挖潜和适当扩大投资规模相结合的路子,逐步转向强化安全卫生投资的良好循环。即:在近期安全生产投资水平在保持现有的规模的基础上,适当加大投资力度,进而逐步使安全生产投资达到国民收入为1.5%左右(本世纪末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同时改进安全生产资金的管理方式,调整目前企业安全生产投资的结构。为了保障有效安全措施费用,需要统一认识,推行安全经济科学管理,落实投资政策,并采取具体的措施,如:推行二类以上危险行业生产投资项目论证报告中的“安全技术经济保证措施”专篇制度;坚持执行生产投资项目的“三同时”政策;推行企业安全投施、设备的专门折旧机制,折旧经费专款专用;个人劳动保护用品划归安全技术部门作为事故预防措施费用统一管理使用,企业的安全生产措施费用与个人劳动防护用品费用的投资比例结构逐步从2∶1过渡到1∶1;坚持更新改造费的安全技术措施费用提取办法和原则;利用工伤保险机制与事故预防相结合;在安全管理中,应该加强安全经济管理,应该制定相应的政府法规和落实相应的管理政策;推行安全会计制度;完善安全经济统计;进行安全卫生项目的经济可行性评价程序等。

      三、我国安全投资的状况分析

      长期以来,我国的安全生产技术措施投入主要是从企业更新改造资金中提取,其比率一直规定为10%~20%。根据有关科研课题的抽样调查,我国国有企业在80年代实际执行的提取比率大约在5%~12%之间,即我国80年代实际每年的安全生产措施经费大约维持在5.3~12.7亿元之间,90年代约30亿元。个人劳动保护用品费用方面,自1998年以来,企业个人劳动保护用品费用一直作为企业生产成本方式来运作,其消费的水平一般占社会集团购买力的10%。全国80年代每年的个人劳动防护费用达15亿元以上。进入90年代我国安全技术措施资金和个人劳动防护费用两项之和,全国总计每年约为60亿元左右,这一水平仅占国民收入的0.2%;其中安全生产技术措施投入与个人劳动防护用品费用的比例结构约为1∶2。表1、2是我国工业系

    统80年代的安全措施费用消费水平。

      表1 全国工业安全措施经费占更新改造费比例(%,各行业抽样统计推断)

      时期1982 1984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六五 七五 80年代

      比例14.11 13.57 13.72 12.91 13.10 13.82 14.30 12.02 13.61 13.29

      

      表2 我国工业安全投资指数水平(%,各行业抽样统计推断)

      年    份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安全措费经费指数0.32 0.47 0.36 0.44 0.41 0.54 0.52 0.52 0.60 0.64

    个人防护品费用指数0.54 0.54 0.53 0.52 0.50 0.51 0.51 0.53 0.56 0.60

    安全总投入费用指数0.86 1.01 0.89 0.96 0.91 1.05 1.03 1.05 1.16 1.24

      利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利益原则”、“资源合理配置”的经济学思想,建立适应新体制下的安全生产措施费用保障新机制是很重要的。为此,遵循的原则应该是:“提高国家总体安全生产措施费用效率的原则”,“谁受益谁整改,谁危害谁负担,谁需要谁投资的原则”。这就要求国家制定的安全生产资金政策要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及行业生产特点相结合,与国民生活水平和企业生产效益水平相适应;要求企业在进行卫生管理中,需要进行合理的投资评价和安全卫生专项资金的科学管理和监控;要求国家或行业部门制定的安全生产的投资政策要符合“利益原则”,按价值规律进行安全投资活动;国家、地方、企业和个人具有承担安全卫生经济负担的责任和义务;在确定安全生产投资规模时要讲经济规律,使安全投资与企业生产和企业经济效益相联系;企业安全活动要按经济规律办事,在国家制定的适应市场经济的安全投资政策下进行安全生产经济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