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技术知识归纳起来有碱性溶液操作安全知识、酸性溶液操作安全知识、氰化物操作安全知识及其他有关(有机溶剂、机械、动力设备)的安全知识。
(1) 碱性溶液的操作安全知识
电镀生产中碱性溶液应用较多,如化学除油、电解除油、氧化及有色金属精密件去氧化等。碱液对人的皮肤和衣服有较强的黏附性及腐蚀性,腐蚀时有灼热的感觉。因此在生产中使用碱溶液时,应掌握如下的安全操作知识。
①操作温度(除氧化溶液外)一般不宜超过80℃,以免碱液蒸汽雾粒外逸,影响操作环境和伤害工人的皮肤和衣服。
②应配备抽风设备或添加气雾抑制剂。
③操作时,工件进出溶液的速度应缓慢,严防碱液溅出伤害人体。
④氧化溶液升温时,用铁棍将其表面硬壳破碎,防止内压作用溅出的碱液伤人。
⑤操作时必须配备好防护用品,女同志一定要戴工作帽。
⑥碱液粘在皮肤或衣服时,应立即用水冲洗干净。皮肤可用2%左右的醋酸或2%的硼酸溶液中和清洗干净,待皮肤干燥后涂以甘油、医用凡士林、羊毛脂或橄榄油等。若吸人体内,只有轻微的感觉不适,可内服1%的柠檬酸溶液,多饮牛奶、黏米汤。严重灼伤者,送医院治疗。
(2)酸性溶液的操作安全知识
常用的酸性溶液有硫酸、硝酸、盐酸、氢氟酸、铬酸以及其混合酸液等。这些酸液腐蚀性很强,对环境污染严重,对人体危害也较大。因此操作时应掌握如下的安全操作知识。操作人员应熟悉各种酸的特性。
①配制和使用酸液时,应有抽风装置,工作者应佩戴好相应的防护用具。
②配制单酸的酸蚀溶液时,必须是先加水,后加酸。配制混合酸蚀液时,应先加相对密度小的酸,后加相对密度大的酸,如配硫酸、硝酸和盐酸的混合酸时,它们的加料顺序是先把盐酸加入水中,再加硝酸,然后再加硫酸。
③宜在室温条件下使用浓硝酸,以防止分解而污染环境。
④细小通孔管状工件需用浓硝酸腐蚀时,应将工件同时浸入,不得一端插入酸液中,避免酸液和生成气体从管内向外喷射伤人。
⑤发现酸液溅在皮肤上时,立即用水冲洗干净,可用含2%左右的硫代硫酸钠或含2%左右的碳酸钠溶液洗涤,然后用水洗净,再涂以甘油或油膏。若轻微吸人体内时,可饮大量的温水或牛奶。严重灼伤者,冲洗后立即送医院治疗。
(3)氰化物的操作安全知识
氰化物的毒害很严重,操作不当,危及人的生命,因此,必须严格遵守各项安全操作制度。
①工作者必须熟悉氰化物的特性和它的危害性,操作时一定要集中注意力。
②操作前必须穿戴好防护用品。
③使用氰化物电解液时,必须具备良好的通风装置,应该是先开抽风机,然后操作。
④氰化物遇酸类物质产生反应生成剧毒的氢氰酸气体,影响环境和安全生产,因此氰化物不能摆放在酸类物质的附近,酸类溶液不能与氰化物溶液共用抽风系统。
⑤工件进入氰化物溶液之前,必须将酸类物质彻底清洗干净(特别是有盲孔的或袋状的工件),以杜绝酸液带进氰化物溶液中。
⑥配制和添加氰化物时速度应缓慢,一方面使它能在溶液中充分扩散起反应,同时要避免溶液外溅。为了减少氰化物的分解挥发,防止环境的污染,溶液的温度不宜超过60℃。
⑦盛过和使用过氰化物的容器和工具,必须用硫酸亚铁溶液作消毒处理后,再用水彻底冲洗干净(专用于盛装氰化物)。凡含有氰化物的废水、废渣等都应进行净化处理,经处理符合排放标准后,才能排放。
⑧操作人员皮肤有破伤时,不得直接操作氰化物。清理氰化物电解液中阳极板时,必须在湿润状态下先中和,清洗后再进行。清理时必须带好手套。
⑨必须严格遵守氰化物剧毒品的领用制度。
⑩严禁在工作地区吸烟、吃食物。下班后应更换工作服。一切防护用品不准带回家去,应放在专用的更衣柜内。下班后应漱口,用l0%的硫酸亚铁溶液清洗手和皮肤。每天下班后必须洗澡,防护用品应做到勤清洗。
氰化物有苦杏仁味,发现有此中毒迹象,可内服1%的硫代硫酸钠溶液,并立即送医院救护。
其他安全事项
其他安全事项包括有机化学品的安全操作规定和设备操作的管理规定。所有设备的管理都要有专人负责,非电工人员不得拆除或安装电源和带电设备。生产场地应整齐、清洁。人行道畅通无阻。配备完好的消防、安全设施,并注意妥善保管。
(1)有机物的安全管理
①由于有机溶剂易挥发,闪点低,因此严禁近火源。需升温时,应采用水浴或蒸汽加温。附近应有隔绝火源措施,容器应有密封盖。
②有机涂料烘干时,注意打开排气孔,防止爆炸,烘干设备应有防爆措施。在扑救易燃有机物火灾时,一般不宜用水,可用二氧化碳、四氯化碳、沙土。如果易燃物相对密度大于水或能溶解于水时,可用水扑救。对毒性较大的气体,应戴防毒面具。
(2)压力设备或电动设备安全管理
①受压器件应经常保持安全阀的完好,如发现故障,不得开启,检修完好后才能使用。蒸汽阀门开启与闭合时防止过头,否则易损坏阀门引起漏气伤人。
②转动设备使用时,切勿用手抓住强迫停车,应自然停稳后,才装卸工件。
下一篇:机械设备附属的电气设备其潜在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