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现场急救常用的几种急救技术

2010-12-21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一、心肺脑复苏

  通常将心肺脑复苏分为三个阶段:

  基础生命支持(BLS)

  进一步生命支持(ALS)

  持续生命支持(即脑复苏)

  (一)基础生命支持

  基础生命支持亦称基础复苏。其目的是迅速恢复循环和呼吸,维持重要器官供氧和供血,维持基础生命活动,为进一步复苏处理创造有力条件。基础生命支持包括心脏骤停或呼吸停止的识别,气道阻塞的处理、建立气道、人工呼吸和循环。

  1、确定病人是否心脏骤停

  发现突然丧失意志的病人时,立即呼唤和摇动病人肩部,观察有无反应,同时触摸病人颈动脉或股动脉有无搏动。

  2、呼唤救助

  如果病人无反应,应立即呼唤救助。

  (一)基础生命支持

  3、安置病人

  当确定病人意识丧失时,立即将病人置于平坦、坚硬的地面或硬板上,复苏者位于病人右侧,开始心肺复苏。

  (一)基础生命支持

  4、保持气道通畅

  对意识丧失的病人迅速建立气道,并清除气道内异物或污物,常用开放气道解除梗阻的方法有三种:

  (1)头后仰-下颌上提法

  (2)头后仰-抬颈法

  (3)下颌前提法

  (一)基础生命支持

  5、人工呼吸

  (1)口对口呼吸

  复苏者用拇指和食指捏住病人鼻孔,深吸气后,向其口腔吹气两次每次吹气量为800~1200毫升。吹气速度均匀,保持肺膨胀压低于20厘米水柱。继而以每分钟12次的频率继续人工通气,直至获得其他辅助通气装置或病人恢复自主呼吸。

  (一)基础生命支持

  (2)口对鼻呼吸

  对有严重口部损伤或牙关紧闭者,采用口对鼻通气法。复苏者一只手前提病人下颌,另一只手封闭病人口唇,进行口对鼻通气。通气量及通气频率同口对口呼吸。

  (一)基础生命支持

  6、建立人工循环

  (1)判断病人有无脉搏。人工通气支持时,应随时检查颈动脉有无搏动,5~10秒无脉搏,立即开始人工循环。

  (一)基础生命支持(2)胸外心脏按压。

  采用胸外心脏按压应掌握六个要点:①复苏者应在病人右侧。②按压部位与手法:双手叠加,掌根部放在胸骨中下1/3处垂直按压。③按压深度:成人为4~5厘米,儿童为3~4厘米,婴儿为1.3~2.5厘米。④按压频率:成人和儿童为80~100次/分钟,婴儿为100次/分钟以上。⑤按压/放松时间比为1:1。⑥按压与呼吸频率:单人复苏时为15:2,双人复苏时为5:1。

  心肺复苏期间,心脏按压中断时间不得超过5秒。气道内插管或搬动病人时,中断时间不应超过30秒。

  (二)进一步生命支持

  进一步生命支持是指在医院急诊部门的急救,主要措施为:

  (1)开放气道与通气支持:

  ①供氧;

  ②开放气道;

  ③机械辅助通气。

  (2)人工辅助循环。

  (3)心电监测。

  (三)脑复苏

  复苏成功并非仅指自主呼吸和循环恢复,智能恢复即脑复苏是复苏的最终目的。因此,从现场基础生命支持开始,即应着眼于脑复苏。脑复苏需要借助检测仪器对病情进行严密观察,这里不再赘述。

  二、止血技术

  (1)加压包扎止血法,一般用于较小创口的出血。

  (2)指压止血法,主要用于动脉出血的一种临时止血方法。

  (3)抬高肢体止血法,抬高出血的肢体是减缓血液流速的临床应急止血措施。

  (4)屈肢加垫止血法,主要用于无骨折和关节损伤的四肢出血的止血方法。

  (5)填塞止血法,先可用明胶海绵填入伤口,后用大块无菌敷料加压包扎。

  (6)止血带止血法,主要用于四肢大血管出血加压包扎不能有效止血时。在出血部位近心端肢体上选择动脉搏动处,在伤口近心端垫上衬垫。左手在距止血带一端约10cm处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紧止血带,手背下压衬垫,右手将止血带绕伤肢一圈,扎在衬垫上,绕第二圈后把止血带塞入左手食指、中指之间,两指夹紧,向下牵拉,打成一个活结,外观呈一个倒置A字型。

  三、包扎技术

  包扎具有保护创面、压迫止血、骨折固定、用药及减轻疼痛的作用。

  (1)包扎用物:绷带、三角巾、多头带、丁字带。

  (2)包扎方法:主要包括绷带和三角巾包扎法。

  四、固定技术

  对于骨折、关节严重损伤、肢体挤压和大面积软组织损伤的伤病员,应采取临时固定的方法,以减轻痛苦、减少并发症、方便转运。

  (1)固定材料:木制夹板、充气夹板、钢丝夹板、可塑性夹板、其他制品。

  (2)固定方法:脊柱骨折固定、上肢骨折固定、下肢骨折固定。

  (3)固定的注意事项:

  ①对于各部位骨折,其周围软组织、血管、神经可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或有体内器官的损伤,应先处理危及生命的伤情、病情,如心肺复苏、抢救休克、止血包扎等,然后才是固定。

  ②固定的目的是防止骨折断端移位,而不是复位。对于伤病员,看到受伤部位出现畸形,也不可随便矫正拉直,注意预防并发症。

  ③选择固定材料应长短、宽窄适宜,固定骨折处上下两个关节,以免受伤部位的移动。

  ④对于开放性骨折合并关节脱位,应先包扎伤口。用夹板固定时,先固定骨折下部,以防充血。

  ⑤固定时动作应轻巧,固定应牢靠,且松紧适度。

  五、转运技术

  在转运过程中应正确地搬运病人,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搬运方法和搬运工具。

  (1)徒手搬运:救护人员不使用工具,而只运用技巧徒手搬运伤病员,包括单人搀扶、背驮、双人搭椅、拉车式及三人搬运等。

  (2)担架搬运的种类

  ①铲式担架搬运,适用于脊柱损伤、骨盆骨折的病人。

  ②板式担架搬运,适用于心肺复苏及骨折病人。

  ③四轮担架搬运,可以推行、固定于救护车、救生艇、飞机上,也可以与院内担架车对接,而不必搬运病人即可将病人连同担架移至另一辆担架车上。

  ④其他搬运包括帆布担架、可折叠式搬运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