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提高安全文化培训效果的方法

2010-08-19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培训,培训班应少而精,预防办成混资格证书的培训。

    当前安全培训主要是以法规为最主要的内容进行培训,年年办班,年年如此,形式简单、内容单薄。即使是实际意义很强的案例分析,也多是以法律责任方面的分析与追究为落脚点的,起到的作用是告诫从业人员不能不尽职、不作为。对事故的内在原因、技术因素往往是三言两语,一带而过,在怎么尽职、怎么作为方面显得异常苍白。当前的培训方式必须改革才能适应复杂的形势需要。

    首先,安全培训应该向专业化发展,从专业角度上对安全生产进行指导,不能只是在法规知识上泛泛而谈。培训内容应符合参培人员特点和行业特点,从生产安全管理的实际需要出发,加大现场管理的比重,以培养安全从业人员识别风险、隐患能力为重点。

    第二,必须高度重视安全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的培养。安全管理人员应该在技能和道德两方面都具有较高素质,安全管理具有一定的技能要求,但更侧重于管理职能。打铁需靠自身硬,如果从业人员始终存在夹缝心理,患得患失,其履职动机必然引起基层操作人员的怀疑甚至反感。即使其管理意见能够得到被检查方的认同,也会对安全从业人员的整体形象造成不良影响。加上国内频繁发生的重大事故的背后屡有腐败官吏现身,社会已经戴上监察、管理机构在执法中牟取私利的有色眼镜。从业人员再有点上行下效的想法,对安全管理效果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因此,安全管理队伍建设必须投入较大精力整顿队伍、培养德才兼备的执业人员。

    第三,应强化企业内部培训机制的建立。安全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控制风险,控制风险的基础是增强风险识别和控制能力。培训和经验积累都可以增强能力,靠积累经验显然不能满足管理的需要,也不是管理。培训就成为增强能力的唯一选择,因此有必要强调企业内部建立起具有较高质量的安全培训机制,对企业内部培训机构提出标准要求是必要的。监督企业安全教育机制的建设,不失为一条符合实际需要的培训机制建设路径。

    第四,加快安全标准的编制进程。风险的识别在实践中的体现可以分为两个层面:较低层面是经验认定的不符合安全要求的风险,较高层面的是不符合标准、规范要求的风险。经验认定的局限性显然满足不了现代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