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安全?安全——就是无危则安,无损则全。也就是可以免遭不可承受风险的伤害。或者说不发生不可接受的风险的一种状态。具体地说:安全是预防和控制事故,实现零事故目标;安全是企业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的寻求经济增长点的基础;安全是企业的形象和品牌;安全是每个人的责任;安全是对员工最大的关爱。
一、安全发展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实现途径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及基本观点,是发展的世界观,也是关于发展的方法论。人类对发展的认识经历了从片面到逐步全面、从狭隘到科学的历史过程。其有代表性的发展观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
一是经济增长发展观,即发展=经济增长;二是社会综合发展观,即发展=经济增长+结构改善+社会进步;三是可持续发展观,即发展=经济增长+结构改善+社会进步+后代人的发展;四是科学发展观,即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从经济增长发展观到科学发展观,惟有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其他发展观强调的是“以物为本”,把人作为经济发展的手段、工具。
在前三种发展观中,安全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安全为了生产,安全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在科学发展观中,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本是安全发展的本意,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安全与发展的关系是: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基础和保障。人与自然的和蔼相处则是和蔼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安全生产则是在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和蔼相处的一种最佳状态。搞好安全生产,是构建和蔼社会的重要内涵。以人为本,首要的是以人的生命为本;科学发展,首要的是安全发展;构建和蔼社会,首要的是关爱生命。
1、国内安全形势严峻
(1)事故总量大。2004年全国各类事故死亡13.6万人,2005年死亡12.7万人,2006年死亡11.28万人;另外,每年还约有70万人受伤致残;特别重大事故多。2005年发生8起特别重大事故,其中死亡百人以上的有4起,平均每3个月发生一起、死亡154人。2005年生产事故频发成为当年10大能源新闻之一,而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提案更占当年两会代表议案的三分之一。
(2)职业危害严重。从1949年到2002年的53年间,全国累计共有58.5万职业病患者,已经死亡13.3万人,此后每年以15%的比例上升。
(3)经济损失大。近年来,我国各类事故造成的年均直接损失,保守的计算约占经济损失损失占有一席之地损失损损失落感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2.5%。间接经济损失一般是直接经济损失的10到100倍之间。
(4)事故引发的环境和社会问题严重。
(5)由此带来许多社会不稳定因素,在政治上可能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2、国际形势逼人的背景
(1)我国的安全状况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以煤炭和交通为例,我国煤炭百万吨死亡率约为美国是75倍、波兰12倍;交通万车死亡率是9.2,约为美国的6倍、日本的10倍。
安全状况的差距反映法制的差距。如美国多数州取消了死刑,但对安全违法者最高可判终身监禁;企业生产安全造成死亡1人,最高罚款可达278万美元。澳大利亚《煤矿安全与健康法》规定,矿主和经理人员如果违法违规生产,不仅要给予高额的经济处罚,严重者要注销营业执照,终身不得从事这一行业。
(2)“入世”的承诺必须兑现。我国加入WTO时曾作出庄严的承诺:“承诺遵守国际规律办事,承诺逐步开放市场”、“向世界上对我们人类的安全与和平、生存与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的现象作斗争,并将此作为我们工作的和优先领域”,承诺遵守“核心劳工标准”。
(3)安全——国际贸易争端的焦点。据2003年5月25日香港《明报》报道,总部设在日内瓦的国际煤炭组织(ICO)发表一份罕见的声明,谴责中国煤炭企业在缺乏应有的劳动保护下,让煤矿工人从事煤炭生产,以至于矿难频发,造成平均每天5人死于矿难的不良记录,名列世界各国煤炭行业事故之首。对此,国际煤炭组织强烈要求中国政府为矿工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措施,否则将考虑呼吁世界各国抵制中国大陆煤炭出口。
(4)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既是机遇又是压力。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的竞争,是人心向背的竞争。一个国家如果不能安全发展,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5)潜在工人维权极端行为。1968年美国发生一起煤矿爆炸事故,造成78人死亡,引发全国性的大罢工。
综上所述,提出安全发展的理念,是对国内国际发展经验的借鉴和教训的汲取,也可以说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4、安全发展本质内涵——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人、依靠人、关爱人、提高人、保护人、为了人。尊重人的生命权益是安全发展的本质特征;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搞好安全生产是安全发展的前提;关爱人的生命和健康是安全发展的出发点;提高从业人员的生产安全保障水平是安全发展的途径;保护人免受职业危害是安全发展的基础;为了人民群众能够平安地享有改革发展所带来的成果,是安全发展的最终目的。
5、安全发展的实现途径和方法
(一)“三个同步”。将安全发展纳入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与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同步规划、同步部署、同步推进,促进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发展方式要有利于人的安全与健康、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而不是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的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
(二)“五个做到”。做到思想认识上警钟长鸣、制度保证上严密有效、技术支撑上坚强有力、监督检查上严格细致、事故处理上严肃认真。
(三)“六要”。一要坚决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机制,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确保政府承担起安全生产监管主体职责,确保企业承担起安全生产责任主体职责,把安全生产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二要加强安全生产法制建设,加紧完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加快建立安全生产法制秩序,加大安全监管监察执法力度,增强企业和全员的安全生产法制观念,认真查处各类生产事故,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三要抓好重点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坚决纠正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切实消除事故隐患。四要加大治本力度,加大政府和企业对安全生产的投入,建立重特大事故监测预警系统,加快安全科技进步,加强安全培训教育,大力建设安全文化,形成安全的经济发展方式,为科学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五要经常分析生产安全形势,深入把握生产安全的规律和特点,抓紧解决生产中不利于安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加强生产安全工作的政策举措。六要搞好舆论宣传和引导,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活动,动员全员共同关心和支持生产安全工作,形成齐抓共管的最大合力,尽快实现我队生产安全状况的根本好转。
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1、企业文化的概念和意义
有专家是这样说的:5年寿命的企业是靠运气;10年寿命的企业是靠领导;15年寿命的企业是靠管理;20年以上寿命的企业是靠文化。
“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的种种素质和态度的总和,也就是被企业组织的员工群体所共享的安全价值观、态度、道德和行为规范组成的统一体。或者说安全文化是人类在获取生产、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中,为维护自身免受意外伤害而创造的各类物质产品及意识领域成果的总和。安全文化是文化的一个分支,是和谐文化的重要支撑和组成部分。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前提是以人为本,必须以满足广大职工安全与健康的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成就职工的内在价值追求,在精神与物质上都得到认可,这是一个让职工对企业蕴育温暖感、成就感、自豪感,进而激活其内因让每一个职工都有激情参与其中、形成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过程。这是安全文化的一个核心内容。但在许多企业中,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励措施不到位,使得职工普遍缺乏参与安全文化建设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问题是在安全管理方面缺少一种执行力的文化,缺少一种执行的流程,缺少一种有效的培训,缺少一种有计划的组织评估和研究,表现为:一些企业内的一部分岗位有章难循甚至无章可循,一些企业对违章行为既不追究,也不研究,“有章必循、违章必究”仅仅是一句口号。违章必究的前提是发现违章谁发现违章?是靠少数安全管理人员检查?还是全体员工自查、互查和各级管理者的层层检查?长期以来习惯的做法是设置安全员巡回检查,这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方法,但不是惟一的方法,不是一个治本的方法,因为这种做法基本的立足点是“要我安全”,而不是“我要安全”,所以经常发生检查人员前脚走,后面就出事故的被动局面。如何从“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在管理方法上必须有所改革,主要不是靠安全管理干部检查发现违章,而是由每个员工从自我保护出发,自己来发现违章、发现隐患。为此,我们建立了“岗位自查制度”,由岗位员工依据岗位安全规程进行自我检查、完善岗位的安全作业环境、提高岗位本质安全的条件、规范岗位的安全标准化作业,实现岗位“两无一有(无违章、无事故、有规程)”,通过上述工作,逐步培养员工“我要安全”的意识,提高“我会安全”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我们又强调各级管理者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者,对职责范围的安全承担责任。同时建立一级检查一级的层层检查制度,通过自查、互查、层层检查、抽查等方式方法的有机结合,不断发现每个岗位的违章和隐患,不断纠正每个岗位的违章和消除安全隐患。
国内外的大量实践表明,安全文化是安全生产系统有效性的决定因素,职工对企业安全文化的感受与认知支配着其安全意识和行为养成,安全文化决定着安全生产系统要素是否有效地作用。在已形成了积极有效的安全文化的企业中,安全生产系统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企业安全生产状况处于稳定向好的状态;而在消极的安全文化或没有形成安全文化氛围时,安全生产系统的作用难于发挥,企业安全生产状况处于不稳定的波动状态。
2、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基本观点
尽管国内外许多企业的发展经验已经证明,安全文化建设是最终解决企业安全生产问题的有效方法和重要途径。但国内不少企业对安全文化认识的片面性和表面性决定了这些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甚至有专家通过几年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一些调研,还归纳出了多种企业安全文化模式,如企业安全文化形象模式,企业安全文化精神模式,安全生产标兵企业或精神激励模式,企业安全效益型文化模式,企业安全科学技术型文化模式,企业安全文化宣传教育模式,企业安全文化文明道德模式,企业安全行为模式,企业全员安全活动模式和企业安全管理模式。这些都说明企业对安全文化的认识和实践虽然有所思考,但基本上还处于粗浅认识和简单归纳阶段,甚至仍存在不少误区。
积极有效的安全文化是企业实现本质安全的基石。我们认为,要顺利进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就必须转变传统的企业安全观念,用新的视角和思维方式来看待安全管理问题。企业应该将安全文化建设看作是企业保障安全生产,维护职工安全与健康,实现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成功阶梯,而并非是由于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及各级政府监管部门的要求才不得不进行的面子工作。对那些具有远见卓识企业家所引领的优秀企业来说,安全生产和安全发展已经成为企业凝聚人心,发展壮大的关键成功要素。安全文化建设不仅不妨碍企业的经营效益目标的实现,而且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又是企业内增凝聚力、外增影响力、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法宝。
3、安全文化建设的模式与特点
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上摸索出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初创了一种以绩效为导向的安全文化建设模式。我们认为,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必须立足于企业自身发展的实际,从企业所处的环境和自身发展的要求出发,以建立本质安全型企业为目标、以安全价值为核心、以安全行为为重点、以安全绩效为导向创建本质安全型的安全文化。我们倡导的安全文化有以下特点。
本质型的安全文化对传统的安全管理进行辨证扬弃,使企业安全管理以“事”和“物”为中心转移到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行为”在安全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真正树立起“人是安全的动力,人是安全的主体,人是安全的目的”的基本理念,进而塑造本质型安全人,最终实现本质安全型企业;
卓越型的安全文化企业的每一位职工都追求卓越的安全生产成效和成果,企业领导和管理人员以及生产职工不满足于行业一般的安全管理水平,努力实现国际一流的管理水准和安全目标;
全员型的安全文化企业的每一位职工都能够自觉意识到他们的工作中存在着许多危机和风险,能够主动地并不断地去识别和排除各种安全隐患,逐步形成“安全生产,我的责任”、“安全生产,人人去管”的良好氛围;
公正型的安全文化企业承认人人都有可能出现差错,可以理解差错,但是不能忍受故意违章。操作者清楚哪些行为是可接受的,哪些是不可接受的并且与企业达成一致。生产者完全有权拒绝进行任何不安全的生产与作业活动;
报告型的安全文化鼓励企业人人都来发表对于安全生产的意见和建议,管理部门对于获得的每一份安全报告都给予认真的对待和分析,不管是否需要采取行动都应反馈信息给报告者。甚至对有益的报告要予以公开表扬与奖励;
4、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支柱
一般来说,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有四个支柱:理念目标系统、管理控制系统、发展动力系统和形象传播系统。没有理念和目标做基础,安全文化建设就是无的放矢难以产生效果,也难以凝聚人心和引发深层次的企业变革;没有管理控制系统,没有优化的组织、制度和流程,安全理念落地就缺乏载体,职工行为就难以改变,安全文化建设就难以产生实际的效果;没有发展动力系统,没有合理的人才选拔和进出制度、岗位任职资格体系、绩效管理体系、价值分配系统,职工就没有激情和动力去实施变革;没有形象传播系统,企业就无从树立自己的公众形象,职工也无从识别自己的形象。
理念是变革的燃料和动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首先要选择一个正确的基准点,树立正确的安全理念,并在工作中不断加以坚持。没有把理念与实际工作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理念就是空洞的;缺乏正确的理念来指导行动,行动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成果。创立于1802年国际杜邦集团的安全记录优于其他工业企业30倍,事实上,其领导人自豪地说:员工最安全的就是去上班。因为杜邦的员工在工作时要比他们在家里还要安全10倍。达到这个理想成绩,全靠杜邦严守的十大安全理念。从杜邦设在上海的企业看,该公司把安全生产真正作为企业管理的第一件大事,人人身体力行。领导上班后的第一件事,不是查问物质生产的情况,而是查问人在生产过程中执行安全纪律的情况。跟随领导身边的人往往不是秘书,而是安全员。所有员工上班后第一件事就是安全学习。安全规则之严达到了苛刻的程度,甚至在办公楼内上下楼梯都有严格规定,有扶手而上下楼不用扶手者按违规论处。任何人必须凭“胸卡”进出厂区。
有了这四个支柱,也就具备了企业安全文化体系中态度、能力、关系和环境四个核心要素。但仅有这些是不够的。安全文化建设不是一阵风,吹过就算,或只打雷不下雨,而是一场深刻的企业文化变革和管理创新,将对企业未来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文化变革需要时间、力量和责任的投入,因此,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一项基础性、战略性的工程,需要有计划、有组织、有手段、长期持续努力地推进,不可能一蹴而就,急功近利、半途而废都是不可取的。企业安全文化的推进和塑造,必须要有系统化的组织设计,必须要和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结合起来,必须要和安全管理结合起来,必须要用制度来保证,必须要用机制来推进,必须要有一批具有职业精神和专业能力的企业文化管理人才来贯彻和落实。
PDCA循环法——就是从企业最高层,到各单位和管理部门,再到各作业机班组,最后到每个人,大环套中环,中环套小环,上一级循环是下一级循环的根据,下一级循环是上一级循环的贯彻落实,彼此互相关联、互相协调、互相促进,一环紧扣一环,形成了个人保班组,班组保车间一级单位,各单位(部门)保整个企业的安全生产保障体系。
5、基本结论:
《易经》中讲到:“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长治久安的战略之举。如何通过安全文化建设使企业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构建平安和谐企业,是企业领导者时刻都在思考的重大问题。同样,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或一蹴而就的事情,要始终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和丰富发展,这样才具有活力和生命力。只有得到企业领导层的高度重视,制订周密的规划,形成强有效的运行机制,着力创建富有特色的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模式,当这一模式付诸实践并取得成功之后,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也就真正开花结果了。
本质安全的三个基本特征:一是行为的可靠性,无论在什么环境和什么条件,从业人员都能自觉遵章守纪,确保个体安全;二是状态的可靠性,无论是动态还是静态,设备设施始终必须处于安全状态;三是系统的可靠性,建立和完善人机互补、人机制约的安全关联系统。
所谓隐患不仅仅存在于施工现场的某一方面,它存在于人的思想、作风、管理、制度和作业行为等各方面。
思想上的隐患,包括重生产、轻安全、麻痹大意、侥幸心理等;
作风上的隐患,包括令行不能禁止,对防范措施纸上谈兵,浮于表面等;
管理上的隐患,包括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监控不严等;
制度上的隐患,包括制度缺失、标准滞后、执法不严等。
这里简要侧重讲一下人的作业行为隐患表现,1931年有一位安全科学家叫海因里希,他分析的结果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了88%的安全事故;著名的杜邦公司的统计结果表明,96%的事故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美国安全理事会NSC得到了90%的安全事故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结论。我国的研究结果是,85%的事故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这些数字表明,人的不安全行为非常重要,必须纠正、最大限度地使安全的行为习惯变成我们规范的日常习惯,我们才能在生产、生活中享受安全。
比如以下种种现象:
1、不遵守安全操作规程,违章作业,如攀、坐不安全位置,直接用手代替工具操作,在机械运转时加油、检修、清扫工作等。
2、技术水平,身体状况不符合要求的人员上岗作业。
3、习惯性违章操作不以为然,对隐患的存在抱有侥幸心理,如高空作业不系安全带、电焊作业不穿绝缘鞋,高速旋转作业不戴防护镜,金属切削作业不戴手套,有毒有害作业不戴防毒面具等。
4、对警报声、故障指示灯麻痹大意,忽视、误解安全信号。
5、缺乏基本的安全技能,如急救基本知识、消防器材的正确使用、火灾逃生自救等。
6、不正确佩戴个人安全防护用品,甚至放弃不用。
7、违反劳动纪律班前或工作时间喝酒或打瞌睡。
这些都是安全生产的大敌,必须认真排查治理与整改。
8、而以上隐患具体表现在以下常见的不安全行为:
(1)设备传动部分防护罩(栏)缺损或未安装好就开车操作;
(2)检修带电设备时,在配电开关处不断电或不挂警示牌;
(3)进入机械设备内检修运转部件时,不设专人监护或未采取重复断开动力源措施;
(4)任意开动非本工种设备;
(5)非特种设备作业人员上岗独立进行操作;
(6)超限(如载荷、速度、压力、温度、期限等)使用设备;
(7)设备上有安全装置而开车时不用;
(8)任意拆除设备上的安全、照明、信号、防火、防爆装置和警示标志、显示仪器;
(9)检修高压线路或电器,不停电、不验电、不接地线;
(10)潮湿地面、容器内或金属构架内使用非双重绝缘的电动工具作业;
(11)容器内作业时不使用通风设备;
(12)高处作业往地面任意扔物体;
(13)违反起重“十不吊”;
(14)开动无卷扬限位器的起重设备工作;
(15)焊接未经完全清洗和充分通风的盛装过易燃易爆物品的封闭容器和管道;
(16)禁火区抽烟或动火;
(17)开动情况不明的电源或动力源开关、闸、阀;
(18)高处作业不系安全带、在机械化设备运转时工作不戴安全帽;
(19)电气作业不穿绝缘鞋;
(20)带电作业(检修)不带绝缘手套;
(21)旋转机床切削时戴手套操作;
(22)在易燃易爆、明火、高温作业场所穿化纤服装操作;
(23)其他违反防护用品用具使用规定的行为等等。
以上各种不安全行为主要来自于:人的安全知识不足、安全意识(识别和容忍危险源的能力)不高和安全习惯不佳。当然,这三者的来源是和人所处的环境与所在组织的安全管理氛围是密不可分的。
上一篇:安全文化建设的理论与方法创新